清代康熙皇帝为平定吴三桂叛乱,委任周培公为平叛大将军。正当周培公率兵取得平叛节节胜利之时,朝中一些官宦妒忌周培公,恐其一人功盖于世,于是向康熙进言挑唆。康熙听信谗言,下旨免去培公大将军职务,并将其贬罚到蒙古大草原。周培公含怨受屈,在茫茫大草原上孤独地苦度余生。康熙皇帝在贬周培公后,自知这一做法有错,委屈了培公,内心也十分不安,但哪有皇帝“金口”一开因错而朝令夕改的?只能一错到底。历史上许多冤案,就是这样造成的。
当今社会中,上级领导的某一意见公开后,尽管其中有不少地方脱离实际或是错误的,但想要领导收回成命谈何容易!现实生活中,像这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情况俯拾皆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观点公开化以后,由于认知、情感、意向因素的彼此协调而被强化,因而在一定时间内不易改变自己态度。这种现象,称之为“心理抗变功能”。
为什么一个人的观点公开后,产生心理抗变而不易改变原有的态度?
缘由之一:个体用一种自我能接受的理由,为其观点和行为辩解,以维护自我心理平衡,否则心理就会失衡。例如,社会心理学家曾向一些成年人提出一个问题:是否相信吸烟容易诱发致癌?作出肯定回答的占54%,他们都是不吸烟者,而吸烟者却只占28%。因为对于吸烟者来说,承认这种观点,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心理抗变是维护自我心理平衡的需要。
缘由之二:维护自我人格尊严的需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欧弗斯脱所说:“一个‘否’字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心理障碍。当一个人说‘不’时,他的人格尊严都在这一个字上,需要他把否定态度坚持到底,过后他也许自己觉得说‘不’字是错了,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尊严绝不容许他改变自己的态度,只能一味坚持。”其实,知错即改,坚持真理,才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最好维护,但这需要具有很高的精神境界。许多人错用了维护自我人格尊严,因而持心理抗变态度。(www.xing528.com)
一个人在处事时,如果取心理抗变态度,那么很难听进各种合理、善意的意见,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很难把事情处理好。应对心理抗变功能需要讲究策略:
“请先听我说。”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较易改变他未公开的观点,而其观点公开化后,就倾向于尽力使其“合理化”,并对不同意见或批评持消极态度。所以,若要向上级领导或别人提出某一请求时,应在他人公开表态前,先充分说明自己的理由,让他人具有哪怕是一点点的赞同反应。如果有了这一良好的开端,那么会使对方整个心理趋向动摇,身体和情绪也会处在放松和友好的状态。这样,原先内心的否定态度在认知和情感的作用下,就有可能作改变或部分改变,即使仍然以为不妥,但不公开否定,持搁置一旁冷处理的态度。这为今后问题的解决,至少留出了一条通道。诚然,若是请求纯属无理,不管公开表态前怎么说明,理所当然被他人否定,这不属心理抗变范畴。在他人公开观点前,充分说理疏导,改变他人的态度,这是消除心理抗变的首要策略。
努力找出共同点,给对方以改变态度的台阶。上级领导、他人一旦对本人的请求公开持否定态度,此时要努力找出彼此的共同点,哪怕这共同点与所做的请求无关紧要,以此作为转变对方态度的契机,使对方感到不失面子,人格尊严依然得到维护。这有助于克服心理抗变,达到转变态度的目的。美国总统林肯说:“展开并赢得一场议论的方式是先找到一个共同的赞同点。”一家报纸曾这样描述林肯的引导技巧:“前半小时里,他的反对者同意他说的某一个词。他便从那点开始,领着他们往前走,一点一点地,到最后似乎已把他们全部引入到自己的栏圈里了。”找到共同点,不失为态度功能转变的好方法。因为它能为别人的态度转变体面地自圆其说。
运用具体的事例、情节来说服、打动人。因为具体化的事例,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具说服力。在人际交往中,上级领导、他人虽然已公开表示否定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能产生心理抗变而无改变态度的转机。《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便是很好的一例:战国时,秦国趁赵太后执政不久、立足未稳之际,发兵攻赵。赵求救于齐,齐要求以赵太后爱子长安君为人质,遭到赵太后拒绝。大臣们强谏,太后明确表示:“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在这种情况下,左师触龙,用自己“病足”、“殊不欲食”和太后的“恃辇而行”、“恃粥”而食的病衰现状,提醒太后慎重考虑长安君的前途,又以太后对燕后之爱同对长安君之爱作比较,援引历史教训,说明诸侯子孙不能无功而爵的道理。赵太后最终被触龙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的引导所折服,改变了原有态度,同意送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假如大臣触龙不是这样抓住太后溺爱幼子心理,对症下药地以例喻理,恐怕只能加剧太后的心理抗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