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溺爱儿童和被敌视儿童的早期记忆|
我们来看看那些曾经被溺爱的孩子的早期记忆。早期记忆就像镜子一样,可以清楚地反映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一个被溺爱的男孩经常提起他的母亲,这也许非常正常,但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迹象,说明他需要努力争取才能得到理想的地位。有时候,早期记忆看起来似乎无关痛痒,但却非常值得分析。比如,一名男子告诉你:“当时我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我的母亲站在壁橱旁。”这听起来毫不重要,但他既然提到了自己的母亲,就说明他很在意这一点。在某些案例中,母亲会隐藏得更深,问题也更复杂,我们只能去猜测关于母亲的某些情况。比如,来访者可能会告诉你:“我记得我去旅行了。”假如你询问他是跟谁一起旅行的,他可能会说是跟自己的母亲。再或者,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是在某个村庄度过的。”我们就可以推测孩子的父亲可能留在城里工作,他跟着母亲去了乡下。我们可以这么问:“你当时跟谁在一起?”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母亲对孩子的潜在影响。
在对早期记忆的研究中,我们会看到孩子是如何努力争取宠爱的,也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重视母亲对自己的宠爱。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一个孩子或者成人告诉我们类似的记忆,我们就基本能够断定他们常常会担心自己面临危险或者别人比自己更受欢迎。他们会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担忧这个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活中,这种人的嫉妒心很强。
有时候,人们的兴趣会明显地集中在某一点上。比如,一个孩子也许会说:“有一天,我负责照看我的妹妹,我很想照顾好她。我把她放到桌子上,可是桌布被钩住了,我妹妹掉了下来。”这个孩子只有4岁,让这个年龄的孩子去照看更小的孩子显然为时过早。可想而知,这件事情对这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完全是一个悲剧,她当时是多么想照顾好自己的妹妹。长大以后,她嫁给了一个和善的男子,但她总是嫉妒别人,并且非常刻薄,总觉得自己的丈夫会喜新厌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她的丈夫是如何逐渐厌倦了她,转而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他们的孩子身上。
有时候,人们会表现出明显的紧张状态。他们会记得自己曾经想要伤害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甚至想要杀死他们。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会排斥他人,并且只关心自己。他们不喜欢别人,并且经常带有某种敌对情绪。这种情绪在他们的原型中就已经存在了。
在我们的案例中就有过这样一名男子,他几乎一事无成。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他都害怕别人会比自己更受欢迎,或者怀疑别人在设法超越他。带着这样的念头,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地融入社会。他在任何职位上都表现得非常紧张,而在恋爱和婚姻中尤其如此。
面对这种患者,我们即便不能彻底地治愈他们,也可以借助早期记忆来改善他们的状态。
我们实施治疗的对象之一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一名男孩。他说有一天,母亲带着他和弟弟一起去了市场。后来下起了雨,母亲把他抱了起来,但在注意到弟弟之后,就把他放了下来,转而抱起了弟弟。因此,他觉得母亲更偏爱弟弟。
正如前文所说,假如知道了这样的早期记忆,我们就可以预测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们需要谨记,早期记忆并不是原因,它们只是一些线索,让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及事态会如何发展。早期记忆预示了个体日后可能出现的行为以及需要克服的障碍,展现了个体的兴趣是如何一步步集中到某个方面的。比如,某位患者也许在性生活上曾经历过所谓的“创伤”,他就可能会对这类事情更感兴趣。而如果在他的早期记忆中听到了与性相关的经历,我们也并不意外。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格外关注性特征。当然,对性感兴趣是一种正常的人类行为,但这种兴趣会有形式和程度上的区别。那些在早期记忆中有过性经历的患者,日后往往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因为他们太关注生活的这一方面,所以最终的生活并不和谐。有些人认为,性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有些人主张胃才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我们发现,在这些案例中,患者的早期记忆与以后的性格特征是非常一致的。(www.xing528.com)
有这样一个男孩,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如何考上高中的。他非常好动,几乎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学习。在应该学习的时候,他总是想着其他的事情,不是要去咖啡馆就是要去拜访朋友。因此,了解他的早期记忆应该非常有意思。他说:“我记得我躺在摇篮里,看着墙壁,墙上贴着墙纸,上面有花朵和各种图案。”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经常胡思乱想,总想同时追两只兔子,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可想而知,这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根本不能独立工作。
现在再来谈谈被敌视的孩子。这种类型比较少见,经常都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假如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就被人敌视,那他是不可能活下来的,这样的孩子必然会夭折。一般来说,父母或保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事实上,遭人厌恶的孩子经常是私生子、问题儿童或者是被遗弃的儿童,他们经常会变得抑郁不振。在他们的早期记忆中,经常会有被人敌视的经历。比如,一名患者说:“我记得我被打过屁股,我母亲不停地责骂我、批评我,直到我逃跑为止。”而在逃跑的过程中,他险些被淹死。
这名男子之所以去看心理医生,是因为他总是无法踏出家门。从他的早期记忆中我们知道,他曾经在外出的时候遇到了危险。这一经历牢牢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以至于一旦需要外出,他就开始担心会有危险出现。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在考试中得第一,因此总是犹豫不决、难以进步。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他又开始担心自己竞争不过别人。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他早期关于遭遇危险的记忆。
另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患者是一个孤儿,他父母去世的时候他只有1岁。他患有软骨症,被送进孤儿院以后没有得到适当的照料,也没人关心他。成年之后,他非常不擅交际。我们发现,他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受欢迎,这种感觉严重影响了他的成长。他常常觉得遭人敌视,这阻碍了他去接近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为自卑,他被大部分的生活内容排斥在外,包括恋爱、婚姻、友谊、事业等,因为这一切都需要与别人进行密切接触。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一个总是抱怨失眠的中年男子。他已婚并且有孩子。他对人苛刻、蛮横无理,对自己的家人尤其如此。他的行为让每个人都苦不堪言。
在问及他童年时期的早期记忆时,他说他的父母总是争吵不休,他们互相殴打并且威胁对方,因此他非常害怕自己的父母。他上学时穿得邋里邋遢,根本没人在乎他。有一天,他的老师没来上课,由另一位女老师来代课。这位代课老师对工作既充满热情又满怀信心。她在这个无人管教的男孩身上看到了某些潜质,并给予他莫大的鼓励。这是男孩第一次受到这种待遇,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努力进步,但总感觉像是在被人推着前进。成年后,他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变得优秀,因此他特别努力,总是工作到半夜才休息。就这样,他开始习惯每天都加班到半夜,或者是根本不睡觉,整夜地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结果,他发现要想完成那些目标,他压根就不应该睡觉。
我们发现,在后来的生活中,他通过专横地对待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优越目标。他的家人不如他强,他便扮演起了征服者的角色,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则只能默默忍受。
总结这名男子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说他具有一定的优越目标,这是一个具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为自己选择的目标。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那些过于紧张的人身上,他们的紧张意味着对自己成功的怀疑,这种怀疑反过来又被一种优越情结所掩盖,而这种优越情结仅仅是一种虚假的姿态而已。通过研究早期记忆就能够揭开这种情形的真实面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