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
除了要把个体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我们还要考虑其社会关系的背景。由于初生的婴儿是非常柔弱的,因此他需要成人的照料。所以,我们要想理解一个孩子的生活风格或模式,就必须把他的监护人考虑进来。如果只是简单地分析孩子的身体情况及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我们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与母亲、与家庭的关系的。儿童的个性不仅仅包括他的身体特征,还涉及他的一整套社会关系。
对于成人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孩子的柔弱决定了他们必须生活在家庭团体之中,而成人身上的各种局限也决定了他们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个体往往很难独自应对所有的情况,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会让他们不堪重负。因此,成人身上最强烈的倾向之一就是组建各种各样的团体。他们让自己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再也不用孤军奋战。这种社会生活方式对于个体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很好地消除个体的窘迫感和自卑感。我们知道,在动物界,柔弱的物种总是过着群居的生活,它们会集合群体的力量来满足个体的需求。例如,汇集成群的水牛就能免受狼的攻击,单独一只水牛是不可能战胜狼的。如果水牛集结成群,它们就能把头紧靠在一起,用蹄子进行反抗,直到远离危险。然而,猩猩、狮子、老虎之所以可以离群索居,是因为大自然赋予了它们保护自己的技能。但人类是没有这种自我保护能力的。我们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因此只能过群居的生活。所以说,人类社会生活的开始恰恰源于个体的软弱无力。
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就不能期望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能力和天赋。但在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中,任何一个拥有某种能力的个体都是可以得到及时支持的。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否则就会误入歧途,认为应该完全按照个体的能力来对个体进行判断。事实上,在孤立的环境中,个体的某种能力缺陷也许是致命的,但在一个有良好组织的社会团体中,他的这种缺陷就会得到很好的弥补。
我们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训练人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群体生活来减少这种先天缺陷对个体造成的影响。社会进步的历史讲述的就是人类通力合作的故事,正是通过合作,人类才得以克服自身的各种缺陷和不足。我们都知道,语言是社会化的结果,但很少有人知道,语言出现的原因正是个体能力的不足。我们可以从儿童早期的行为中看到这一点。当儿童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发出一些声音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如果没有任何需求,他们就不会尝试开口说话。在孩子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就是如此,孩子的母亲总是在他开口之前就满足了他的所有需求。根据病例材料的记录,一些孩子到了六岁还不会说话,原因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开口说话的必要。另外一个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案例中孩子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当摔倒或者受伤时这个孩子会哭,但他的哭是没有声音的,因为他知道声音对于自己的聋哑父母来说毫无意义,因此他并不发出声音,只是做出哭的样子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由此可见,在面对某些问题时,我们需要结合社会背景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并通过社会环境来理解个体为自己选择的“优越目标”。同样,我们也需要通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多人之所以很难适应社会,往往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无法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口吃就是这样的例子。通过对口吃者的观察,我们发现他其实在生活早期就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他不想参加各种活动,也不想结交朋友。虽然他需要与别人交流才能促进自己的语言发展,但他却从来不想交流,于是他的口吃就一直没有改善。口吃者其实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与人交流,要么自我封闭。(www.xing528.com)
我们发现,如果个体不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那么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而且会有明显的怯场倾向。这是因为他们把观众看成了敌人,在面对这些似乎心怀敌意并且占有优势的观众时,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和观众,才能表达自如,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不再怯场。
自卑感和社会训练问题就是这样产生联系的。自卑感的起源往往是社会适应不良,因此,社会训练就成了克服自卑感的基本方法。
社会训练与常识是直接相关的。我们总说,人是依靠常识来解决问题的,这里的常识就是社会群体的智慧结晶。而在上一章中我们提到,有些人是按照自己的个体语言和理解来行事的,他们的举止异于常人。精神紊乱者、神经症患者以及罪犯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对某些人和事物没有任何兴趣,这些人和事物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但是,恰恰是这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人和事物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步入生活的正轨。
在帮助这类人群时,我们的任务就是激发他们对社会事物的兴趣。只要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神经质的人就会格外理直气壮。但是仅仅有良好的意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在社会中,事情的实际结果和个体的实际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