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安娜小姐是一位秀外慧中、经常沉溺在白日梦中的21岁女性。一年夏天,她挚爱的父亲卧病在床,她不眠不休地照顾着父亲,结果自己竟因此而产生离奇的、甚至令人咋舌的怪病。起初,她只是觉得全身虚弱、脸色苍白、没有胃口,家人认为这是因为她过度哀伤及劳累所致,但她仍坚持要照顾她的父亲。后来,她因非常严重的咳嗽才不得不放弃身为人子的责任。就在自己也卧床休养时,她开始觉得每天一到午后,就感到非常疲惫、渴望休息,然后在黄昏时进入一种恍如睡眠的状态中,醒来后却又变得非常亢奋。入冬以后,情况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接二连三地出现怪异的症状:先是左后脑勺疼痛,然后是视力障碍,觉得房间里的墙壁好像都要倒塌下来。最后,全身多处的肌肉发生僵直或麻痹现象:先是颈部的肌肉麻痹,使她转头时需举起手向后压着头;然后是右腿发生痉挛与麻痹,接着是右手,然后是左腿,最后是左手(不过手指头都还能动)。
发病后,家人陆陆续续请了不少医师来诊疗,但都不得要领。最后,他们请来了A医师。开始时,A医师无法顺利检查安娜小姐,因为她见到陌生人接近,就立刻变得非常焦虑。不过A医师倒是注意到了另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发现安娜小姐好像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状态,在一种意识状态中,她认得周围的环境和人物,表现出忧郁、焦虑;但在另一种意识状态中,她却变成另外一个人,不仅不再认识周围的一切,而且显得非常亢奋、狂暴,以她不太灵活的肢体及尚能活动的手指向接近她的任何人乱抛东西、撕扯自己的床单等,同时也表现出惊慌、害怕的神色,似乎看到了某些令她恐慌的影像(幻觉),譬如将自己的头发、缎带看成是“蛇”而大声尖叫。这两种意识状态不仅可以互换,而且从一种意识状态变成另一种意识状态毫无征兆可言,说变就变。在开始时,安娜小姐似乎不知道自己会进入另一种意识状态中,当她从亢奋状态又回复到正常状态时,看着自己凌乱的房间及被撕碎的床单,常抱怨说:“是什么人将我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但慢慢地,她似乎了解到自己有“两个我”,一个是“真实的我”,另一个则是“邪恶的我”,“邪恶的我”常驱使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自从安娜小姐自己生病后,她就很少再见到她挚爱的父亲,即使见面,时间也很短暂。4月5日,她父亲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安娜小姐在得知噩耗后,悲从中来,又爆发了令人压制不住的狂乱行为,然后陷入木僵状态中。如此持续了两天,才又慢慢清醒过来,看起来似乎平静了许多,但也出现了一些恶化的症状:譬如平日很喜欢花的她,在人家拿一束花给她看时,她说她一次只能看见一朵;而且说在她周围走动的人看起来都像没有生命的蜡人;除了医师以外,她又变得什么人都不认识。本来还听得懂的德语现在也听不懂了,要和她沟通就必须说英语。在长期观察后,医师慢慢发现安娜小姐的症状似乎有某种规律性:每天一到下午她即昏昏欲睡,进入一种类似梦游的状态中,太阳下山后,她又进入一种更深的、类似睡眠的状态中;也许真的会睡着,但没睡多久,她就会开始感到烦躁不安,口里喊着“折磨啊!折磨啊!”好似看到什么令她痛苦的景象(但她的眼睛却是闭着的),有时候还会喃喃自语,虽然不清楚她在说些什么,但似乎在暗示她内心的痛苦。如果在这段时间,她能将它们说出来,即使是语无伦次,则在清醒过来后,她就会显得较平静,心情较舒坦,而第二天的表现也较正常。
这个周期,事实上是她以前照顾父亲时的起居形态之重演——每天在午后休息、睡觉,然后在入夜后到床边照顾父亲,直到翌日清晨。而她在梦游及昏睡状态中所经历的幻觉,似乎也与她父亲有关,如果有人对她重述她在幻觉状态中所透露的只言片语,她可能会就此编出一个生动的故事来,而这些故事所描述的通常是“一个小女孩正心焦地坐在病床边”这样的场景与内容。
面对安娜小姐,A医师除了鼓励她“多说”外,并决定将她催眠。安娜小姐是一个理想的催眠对象,在进入催眠状态后,A医师要她回想自己以前照顾父亲时的点点滴滴,特别是与她后来出现的各种症状相关的部分,结果有了如下重大的发现:在某次催眠状态中,安娜小姐说她父亲刚卧病在床时,由她和母亲轮流照顾。某天深夜,她在病床边不知不觉睡着了,但不久就惊醒过来,她摸摸父亲的额头,发现他在发高烧,而母亲又因有事而不在身边,她非常焦急但又无计可施。也许是太累了,她竟又朦胧睡去,右手臂靠在椅背上。又譬如在另一次催眠状态中,安娜小姐回想起某夜她坐在父亲的病床边,眼里噙满泪水,父亲突然问她现在几点了,但泪眼模糊的她却看不清楚,她将手表拿到自己的眼前,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看清楚。这样看时,手表的表面变得很大,而且她的两眼也斜视着。从这些催眠经验中,A医师终于了解到安娜小姐的诸多怪异症状,如肢体麻痹、只能用英语和人交谈、视觉障碍等,原来都肇因于她照顾父亲时令她感到难过的经历。而当安娜小姐在催眠状态中重演这些经历,将它们说出来,并发泄所伴随的情绪后,这些症状也就奇迹般地消失了。经由这种催眠疗法,安娜小姐慢慢恢复了正常,接受了父亲病重及死亡的残酷事实,将对父亲的挚爱留在心里,开始了她的新生。
☞解析
安娜小姐是一个症状相当复杂的歇斯底里病人。而A医师则是19世纪末维也纳的名医布鲁尔。1895年,布鲁尔和他的晚辈弗洛伊德——日后的精神分析鼻祖——合著《歇斯底里研究》一书,安娜小姐就是该书中的第一个病例。
人类很早就知道我们现在称为“歇斯底里”的现象,譬如一个好端端的人会突然出现怪异的言行举止,好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或者会突然站不起来、四肢抽搐、对东西视而不见等。对这些奇怪的症状,自古迄今,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而其理论的演变正可以说是人类心理发展史的一个小缩影。
歇斯底里症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歇斯底里(hysteria)这个词汇源自希腊文的“子宫”(hystera),“歇斯底里”的原意为“子宫乱窜”。2400年前,医学之父希伯克拉底认为有一种女人病,起因于受挫的子宫在体内乱窜(性障碍),当子宫跑到喉咙时,病人即会产生窒息感;当子宫跑到脾脏时,病人即会变得脾气暴躁。希伯克拉底认为治疗这种“歇斯底里”的最佳处方是——结婚。
但到了中世纪,当西方研究者将兴趣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时,对歇斯底里的解释也发生了改变。当时的学者认为,歇斯底里或其他类似的异常乃是非物质力量——如恶魔、女巫等附在病人身上作祟所致。理性主义兴起后,大家的注意力又从精神层面转移到物质层面,歇斯底里逐渐被认为是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当推法国的神经病学家沙考,他认为歇斯底里症是病人神经系统的一种遗传性变性作用所致——尽管在人体解剖及显微解剖上都无法发现这种神经系统的变性,但在整个理性思潮及唯物观念下,他却非常相信这一说法。他曾当众示范,以催眠术让病人产生或者解除歇斯底里的症状。催眠术对病人的作用虽是“非物质力量”,不过沙考却认为,病人的“可催眠性”也是神经系统变性的一种病征,并坚称正常人是不可能被催眠的。
布鲁尔和弗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研究》一书里又尝试将歇斯底里的成因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布鲁尔从对安娜小姐及其他病人的诊疗经验里发现,有相当多的歇斯底里症状乃是来自病人过去的创伤性经验。当心理创伤事件发生时,病人可能处于一种暂时性的意识恍惚或改变状态中(譬如极度惊慌、悲痛、狂乱等),但在完整的意识又告回复时,上述创伤经验及其所伴随的情感却和构成正常人格的意识主体分离,或者说它们成为当事者心灵中的“异物”,这个“异物”就好像郁积在皮肤底层的“脓疡”,而歇斯底里症状就好像“脓疡”引起的红肿热痛。治疗“脓疡”的方法是要切开它,将其内的脓引流出来,而治疗歇斯底里的方法则是让病人回想起作为其“心灵异物”的心理创伤事件,将它“说”出来,并“发泄”该事件所伴随的情感。
歇斯底里症是用身体诉说心情
歇斯底里的发作,实质上,乃是一种用身体向对方诉说自己心情的手段。从抒发自我心情,实现情感净化这点看,它与演戏并没有什么两样。在这个舞台上,主演者当然是发作歇斯底里的女人,观众便是束手无策的男性。女主角以歇斯底里的方式,把长期堆积于心中的愤懑毫不保留地倾泻出来。霎时,观众被其演技的魅力所迷住,不自觉地融身于其表演之中,最后,终于与那伤感的女演员发生共鸣。当舞台上的表演达到顶峰时,那女人突然微睁双眼,报以嫣然一笑。至此,称之为歇斯底里的演出以大团圆宣告结束,帷幕慢慢降下,男女双方把方才那脱离常轨的事变完全抛到脑后,代之而来的是只有他们两人共享的美好时刻。这样,一场歇斯底里的悲喜剧便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女人表演的大声狂呼、惨叫、乱抓乱挠、百般苦闷,在男人面前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表演都能如此顺利地归于大团圆结局,有的人尽管煞费苦心,却难免事与愿违,结果往往是使男人越来越与之疏远,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不能说没有。大凡发作歇斯底里的女人,几乎都是情感丰富而且死心眼的人,而那些感觉迟钝、轻浮放荡的女人,压根儿就与歇斯底里无缘,因为她们在自己的丈夫那里受了委屈或者冷遇之后,马上就会投向其他男人的怀抱,以此来化解心中的不满和愤懑。歇斯底里这种现象,是钻牛角尖达到顶点时的总爆发。爆发越大,说明心情的压抑越强,也表明其死心眼的程度非同一般。无论是哪种歇斯底里,其发作的根本“目的”,都是想把对方的心拉到自己身上来,让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因此,绝对不会演出令对方觉得讨厌或者厌倦的拙技来。因为,她们在哭闹的同时,还不时透过眼缝观察对方,合计着:“演到这个程度问题不大吧?”所以,只要“观众”表现出相应的紧张和慌乱并且给以适当的好言相慰,她们的病也就大体治好了。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男士几乎每天都要出外应酬,饮酒作乐,冷落妻子,直到深夜时才带着醉意蹒跚归来,日子久了,其妻终于忍无可忍。某日夜里,当这位男士醉醺醺回来时,突然发现妻子双手已经痉挛,动弹不得,于是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才转危为安。很显然,这位妻子是由于过度气愤而产生了歇斯底里症状,而且症状还相当严重。但是从事情的另一面来看,这位妻子的歇斯底里症状,却在无形中挽回了丈夫“夜游”不归的心。
歇斯底里症是一种自我保护
日本心理学家宫诚先生解释说,“歇斯底里”症状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基本反应,这就像动物的“拟态”作用一样。当动物感觉到自身将要遭遇到危难时,就会改变自身的体色和形态,模仿他物,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女性的“歇斯底里”症状也多发生在遇到危难之时,她们有意无意地通过种种异常的躯体动作来摆脱所面临的险境。例如,一向与厉害的婆婆战战兢兢地生活的小媳妇,破天荒被允许回娘家。不过,到了必须再回婆家的日子里,她突然腹痛了起来,勉强地回到婆家的村子时,两脚竟然再也走不动了。又有一些大学生,碰到自己不拿手的学科考试时,竟然上吐下泻,以致不能参加考试。因此,弗洛伊德说,歇斯底里乃是欲求或者愿望移转到肉体的现象,也就是说,“借着病痛而逃避”。因为一旦罹病就不必回到婆家,上吐下泻就不必参加考试。所以,又称之为“在无意识之下,借着疾病谋利益的机制”。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这样求得的自我保护,与动物的“拟态”确实有不少相仿之处。而一般男人所以将“歇斯底里”症状表现得十分模糊,是因为其基本反应较女性迟缓,他们由于更多地从事社会工作,往往用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或态度去面对困难。而女性,尤其是能力不高,总想求得别人帮助,没有合适的自我保护方法的女性,则必然迅速表现出本能的反应。如果我们想要费尽心机企图去纠正女性的“歇斯底里”症状,即使用最为合理、最恰当的理论进行说服,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本能的反应是稳固的。只有认真找出女性“歇斯底里”症状产生的原因,并予以妥善的解决,才是上策。
歇斯底里症女性多
有关歇斯底里症的统计不多(因为,即使我们身边的女性发生歇斯底里,也不可能逐一了解,因此,难以掌握确切的数据),但大体上说,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7或1∶8,女性占压倒性的多数。这个统计指的只是那些需要住院的歇斯底里患者,不包括我们平日常说的“那人是歇斯底里”这类程度轻微的病人。当然,这后一类病人有时也的确需要住院治疗,否则会转成真正的歇斯底里症,所以不能轻视。
为什么女性歇斯底里症多?原因之一是,比起男性来,女性喜怒哀乐的表现更富于戏剧性;原因之二是,对于微小的刺激,女性就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应;原因之三是,女性对于自己的反应不能及时“刹车”,往往会引起“短路”反应和莽撞式的行动。所谓“短路反应”者,譬如听到别人说,同事A小姐说你的坏话时,你并不去调查真假,只一味表示看错人,在感到遗憾之外,也毫不认输地开设一家“广播电台”,展开报复,造谣生事。至于所谓“莽撞式行动”者,就好像小鸟弄错方向飞进屋里一般,并不去找寻出口,一味地到处乱飞,以致撞到门墙上。以这两种方法来达成欲望的行为都很幼稚,就像小孩子的行动一般。另外还与女性的个性特征有关,因女性普遍存在着好幻想、易动情、意志较脆弱、暗示性较高的心理特点,如果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溺爱、或有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形成任性、孤僻,自我显示、好出风头,以感情代替理智,以幻想代替现实的性格缺陷,那么,一旦其人生过高的要求不能如愿,或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等),或受到恐吓、误解、侮辱、委屈等,就会使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导致歇斯底里症的产生。
在现代社会里,引起女人歇斯底里有八成的原因与男性密不可分。纵然说女人歇斯底里背后的原因是男人,也不至于过分。因此,当你的妻子频频发出歇斯底里症时,男人们最好要再三地自省一番。一般说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发作歇斯底里症的女性,很少具有危险性,倒是拼命压抑的女人才最危险。发现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以致如宣传车一般,闹得惊天动地的妻子,恐怕买给她几件新装,仍然不能平息她的“火山爆发”呢!
歇斯底里性格
多数歇斯底里病人都有比较特殊的歇斯底里性格,歇斯底里性格的主要特征是过分感情用事或言行夸张,并藉此吸引他人注意,故又称表演性人格,国外称之为“表演行为”和“争取注意”。据报道,在普通人群中,包括尚未达到歇斯底里症程度的在内,有2%~3%的人具有歇斯底里性格。
歇斯底里病人的性格具有高度情感性,他们的情感反应强烈且极不稳定,变化多端,如片刻前还是满面春风,转眼间就会阴云密布,情绪时高时低,变化常只在瞬息之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渴望成为各种公众活动场合的主角和引人注目的焦点。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要求被拖延,富于幻想,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融入幻想境界中,并扮演着其中的某个角色。总之,歇斯底里性格给人的印象是肤浅、不稳定或不成熟,若作简单罗列,可有以下一些特点:(1)表情夸张,犹如演戏一般,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4)经常渴望得到表扬和同情,情绪易波动。(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与各种社交活动。(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实。
歇斯底里的表现
歇斯底里症又称为癔症。而在人类的各种疾病中,几乎可以说歇斯底里症的症状表现最为繁多。它可以表现出人体各系统和各部位的症状,其发作形式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时又与其他疾病互为混淆、真假难辨,很容易误诊。如最常见的歇斯底里性痉挛,发作时病人四肢抽搐、呼吸急迫、双目紧闭,与癫痫发作极为相似。歇斯底里假性痴呆病人貌似低能,会说错自己的年龄、姓名,把2+2的结果回答成3或5,然而仔细检查,会发现他们对复杂的计算或事件的回忆却能精确无误,病人的智能其实并无缺陷。歇斯底里瘫痪患者可长年瘫痪不起,而检查时却无瘫痪体征。曾有一病人多年瘫痪于床,某日忽闻邻居疾呼“着火啦!”便迅即跳下床,拎起皮箱夺门而出,多年瘫痪即此而愈。歇斯底里失明及失聪者虽视、听觉丧失,行走时却能避开障碍物,睡眠中唤之能醒。国外一位学者称“歇斯底里患者是一个了不起的乔装能手,一位万能的模仿巧匠,是变色龙”。他所说的“乔装”、“模仿”均是喻意,并非真正装病,因装病者往往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生病”,目的达到“病”即不治自愈。而歇斯底里病人没有这种意识和动机,他们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左右病情。
现在医学上把歇斯底里症的症状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肢体麻痹、视觉障碍等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失常为主,此称为“转换型”症状;另一类则以人格、思想、情感、记忆等精神功能的解离为主,此称为“分离型”症状。安娜小姐是这两类症状兼而有之,但多数病人则以某一类症状为主,而分别称为“转换型”或“分离型”的歇斯底里症。不管从历史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歇斯底里症都是我们了解变态心理的一个巨大的水晶球,而安娜小姐恰似这个巨大水晶球的缩影。
如何帮助歇斯底里患者
歇斯底里患者是很容易接受暗示的人,如一个病人看到诊断书上写有“肝硬化”,立刻就会觉得肝区疼痛起来,而其实是拿错了别人的病历。这类病人在诊治上对权威的解释、对药物特效性的宣传就能产生极大的治疗作用。有名望的医生断言他很快就会痊愈,然后给他任何一种无益无害的药片说是特效药,均能改变症状,以致很快消失。因此一是不要主动夸大患者的症状:如一位上夜班的女工声称右手麻木,旁边的医生告诉她的同伴“要当心,她的左手可能也麻木”。结果,还未回到家中,她的左手也开始麻木了。所以对待这类病人,家属过多地担心、提示,以及问痛问痒都会诱发症状的发展和迁延。二是要避免症状的“人来疯”。病人哭笑、狂怒的情绪症状和痉挛的躯体症状在独处的情况下可能较稳定,可亲朋好友频繁探望或劝慰不当时,往往也会诱使发作。因为,引起大家注意,是病人的一大特点。三是要对病人关心体贴。因为需要爱抚、照顾正是他潜意识的一种心理欲望;而过度的照顾、安慰会使病人用发作来获得爱怜。病情一旦好转就应该上班工作,防止对“病”的依赖。四是要多向病人传递健康的信息:其实这也是一种暗示,不过是积极的暗示罢了,可以当面表扬他的能干、坚强,赞扬他的病好得很快等。如果在他能听到的情况下向别人讲述病人的积极变化,则能起到更好的“疗效”。较有效的方法是由医师将病人催眠,让病人在可操控的情况下进入“另一种意识状态”中,然后再有计划、有系统地去挖掘埋藏在她记忆底层的心事。布鲁尔治疗安娜小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歇斯底里病人如何自助
歇斯底里症是完全可以防止和避免反复发作的。患者首先要培养宽容性格,这类患者大都有任性、欲望过强等特点,一个欲望实现了,另一个欲望又产生了。其次,虚荣心较强,喜欢炫耀自己,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对于这些缺点要注意克服。再次,避免人际冲突。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之中的人际矛盾是诱发病的客观原因。他们往往对人生硬、固执、嫉妒心强、爱感情用事、常与别人争执。平时注意改善同伴与家属的关系,调换过于紧张的工作环境,都能减少发病的机会。最后,防止情绪的激烈波动。歇斯底里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工作失业、考试失败、婚姻矛盾以及亲人病故等,都会引起病人情绪波动,诱发歇斯底里症。针对这种情况,在事发前后,应主动做好他们的解劝、开导工作。实践证明,对歇斯底里症的事前宽慰是有效预防发病的方法。
歇斯底里倾向测验
下面列有45个条目。你可以用“√”号选出符合自己的性格、行动、想法的条目,只有部分符合时,就在那一部分下面画一条线。
(1)人们注意我,我的一言一行都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2)我受到人们不公正的待遇,人们都贬低我,抬高别人。
(3)我变坏是因为这个社会,因为我周围的人太坏了。
(4)我本来应该有更多的财产,受到更良好的教育。
(5)大家再关心我一点就好了,不仅仅是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和前辈要是都来替我操心就好了。
(6)我和周围的人以及领导都相处得很好,我也注意待人接物,也常常请客送礼,办事又周到,人们应该更加器重我一点才对。
(7)我常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自己的厄运及周围不公平的事,但别人都不愿听,人们应该更热情地听取我的意见才对。
(8)我觉得最痛苦的事是,人们不搭理我,把我忘了,疏远了我。(www.xing528.com)
(9)许多人都八面玲珑,假装老实,办事圆滑,我一个人正直只有自己吃亏。
(10)一点儿也不比我强、不比我漂亮的人过上了比我好得多的生活,真令人遗憾。
(11)我周围有许多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事,我一直在向上面汇报情况,为清除这种不公正和不公平作出努力。
(12)要是有再好一点的环境条件,我的才干一定会远远地超过现在。
(13)很多事情令我羡慕,我羡慕人家的财产,羡慕人家的才华和美貌。
(14)我想成为名人,我想做有名的声乐家、演奏家、棒球手、电影明星或政治家。总之,我想成为有名望、有气派、有身份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人鼓掌欢迎。成为这样的人对我来说是至高无上的幸福。我憧憬着这一天,幻想着这一天的到来。
(15)我想成为一个被称为绝顶聪明的天才式人物。
(16)我想做出震惊世界的事。
(17)我想出入豪门的社交场合。
(18)我想过豪华的生活,我希望拥有高档服装和用品。
(19)我想穿上摩登的衣服,和高贵的人坐高级车到处走走。
(20)我想成为一个哪里都有人认识、有人来奉承的人。
(21)我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外国人滔滔不绝地讲话。
(22)我认为在公司几十年如一日地抄抄写写,不是有本事的人应干的工作。
(2 3)看见别人炫耀自己的时装和物品,我不胜感慨,我非常想拥有这些东西。
(24)我厌恶贫穷,与其赖活着不如求个好死。
(25)我不想被人瞧不起,我希望女人(或男人)把我看作出类拔萃的人。为此,我有意培养自己的广泛兴趣,我在说话、写信方面很注意措词及行文使人觉得我有高超之处。
(26)我想和有教养、有财产、有社会地位或将来有前途的人交往。
(27)若喜欢某个人,我有充分自信把他(她)弄到手。
(28)跟人来往我就喜欢豪爽气派,我不想跟那些小气穷酸的人交际。
(29)我想在家里举行隆重的晚宴,招待八方客人,我自己做东道主。
(30)我喜欢请客或被请去作客。
(31)拜访人家时,我不愿意空手而去,别人来作客,我总要送点东西给人家。
(32)在困难时去求别人,若别人毫无同情之心,装着素不相识的样子,那就很令人愤怒,真恨不得把他杀掉。
(33)别人求我或向我诉苦时,即使我无力相助,我也总是满怀同情地听别人讲,并说些安慰话,使他振作起来,令他看到希望。
(34)无论背后怎么贬低某人,见面说话时,我还是能够笑脸相迎,说几句恭维话。
(35)朋友之间有什么纠葛或冲突时,只要我出面,一般总是能把问题圆满解决。
(36)我认为自己够灵活,接受力强,无论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美术、文学或体育,我无一不通,样样俱能。
(37)演悲剧角色时我真的会感到悲伤;演恋人时,我觉得自己也在恋爱了。
(38)模仿异性的姿势和表情时,我恍惚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另一性别的人。
(39)我和人说话时,只要一打开话匣子就没完没了,我会觉得话题一个接一个地涌上来。
(40)只要从别人那里听到一鳞半爪的消息,我就可以把它大肆改编一番,说给其他人听。
(41)我有辩论的本领,我很乐意人们说我能说会道。
(42)我不能做到傻乎乎地听人家讲废话
(43)我有许多计划和设想,有许多新奇、绝妙、有意义的想法接连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际。
(44)如果别人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我会觉得很难受。
(45)有时我会疯疯癫癫地跟人搞恶作剧。
以上条目都是歇斯底里性格的主要特征,45项中若有50%以上打上“√”号,就可以判断具有该种性格。另外,详细一点还可以检查一下画上底线的地方以此作为反省自己的资料。无论男性或是女性,都有可能出现歇斯底里倾向,这种倾向性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如下:易动感情,情绪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好胜心强,任性、浅薄、缺乏理性思维,虚荣心强,喜欢奉承,言行做作,富于幻想,行事夸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