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压力与挫折概述,挫折的概念、理论

压力与挫折概述,挫折的概念、理论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压力也可以视为一种由挫折、失败所造成的反映。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人不一定构成挫折,这就是个体感受的差异。全军欢腾雀跃,出战大胜。)三、挫折理论关于挫折的研究,在西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并产生了许多理论流派。

压力与挫折概述,挫折的概念、理论

一、压力的概念

压力分精神与物理两个领域的定义。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意识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和紧张状态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等激素。肾上腺素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就发生了。“战备状态”反应的症状是:压力出现,心跳开始加快,呼吸开始急促,肌肉紧张并准备行动,视觉变得敏锐起来,胃里打鼓,思维敏锐,开始出汗,心中不安,严重时会恶心、呕吐。多数人常态下身体却保持红色警戒状态,不能放松,放不下这根弦。紧张不安和焦虑保持在身体中并随着遇到的每一件能引起紧张情绪的事情不断积累上升,最终导致了不良结果。

压力也可以视为一种由挫折、失败所造成的反映。这种反映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缓解,需要他人抚慰与适当休息。

心灵氧吧

但当挫折是动力

20世纪前半叶,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的农场里有一棵大榆树,农场主将家里的一头公牛拴在榆树上,公牛常常拖着沉重的铁链绕着榆树一圈一圈地踱步,天长日久,就在离地一米的榆树皮上蹭出了一道凹痕。过了些日子,主人卖掉了农场,并砍断铁链牵走了公牛,一截铁链就留在了榆树身上,后来榆树越长越大,铁链就整个嵌进了树的身体中,树身上仅能看见一圈疤痕。又数年,荷兰榆树病横扫了密歇根州,农场周边的榆树几乎死光,仅剩下那棵腰缠铁链的榆树,人们以为它肯定活不长了。可它不但未死,而且一年比一年茂盛,时人称奇。密歇根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棵榆树是从锈蚀的铁链上吸收了大量的铁元素,才对致命的荷兰榆树病真菌产生了免疫力。这正好验证了海明威所说的话:“生活使每个人遍体鳞伤,但过后,许多人却在那些伤损之处表现得更为刚强。”

现在这棵传奇的榆树已经成为比犹拉的一景,它那郁郁葱葱的树干左右伸展达20米,树干周长也有4米。

对所有树木而言,人的理解是保护它们不受伤害,才能保证其正常长成大树。可是,这棵榆树的故事,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损伤、挫折也可能成为其生存所必须的条件。虽然我们不能形而上地认为只有在每一棵树身上都绑根铁链子,它们才能茁壮成长,但从中能得到一点启发也就足够了。若把这种感悟融会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中,或许就是一种动能。

人如果不是天生而来的参天大树,就当自己是一棵铁索缠身的榆树好了,将经历的每次挫折都当成生活养料,人自然就会坚强许多。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4233d01009mw8.html,新浪博客。)

二、挫折的概念

什么叫挫折?《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为:失败、失利。《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指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如一位学习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高职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准备报考理想中的大学去读研究生,但在考前,一场大病却将他送进医院,使他无法进行盼望已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打击使其痛苦、失望,久久不能平复。

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挫折反应和感受是形成挫折的重要方面,个体受挫与否,是由当事人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来判断的。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人不一定构成挫折,这就是个体感受的差异。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心灵氧吧

钱面励士兵

古代有位将军率部队打仗,但他的人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众将信心不足。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他拿出一枚铜钱,对众将士说:“胜负在天,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如果抛落的铜钱正面朝上,神灵让我们战无不胜;正面向下,是要失败。”接着,他连抛三次,铜钱均正面朝上。全军欢腾雀跃,出战大胜。凯旋后,将军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两面都是正面。

(资料来源: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CmEht5AoNnXPCr5Rbb1bsELTEzQ5-Y9DX1I4-6a0XvG8OHfrbXwqLX9-TTLw9xjGyfHsZkDTt-DerfNuWhc7aa,百度知道。)

三、挫折理论

关于挫折的研究,在西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并产生了许多理论流派。代表性的有:

(一)挫折的本能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ugall W.)于20世纪初提出,个体受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均起源于本能。他在《社会心理学引论》一书中给本能下的定义为: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些有此本能倾向的人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观现实,在感知到这一种类的客观现实时他们会体验到某种特殊情绪冲动,并会对它做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有做出这种动作的冲动。他还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只是目的性的程度不同。一切行为都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策动和维持这些行为的动力是本能。如果消除这些本能倾向及其有力的冲动,有机体将不能进行任何活动。此外,本能和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似乎每种本能都有其对应的特殊情绪。(www.xing528.com)

在麦独孤看来,人在活动中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情绪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挫折行为反应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

(二)挫折——攻击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J·多德拉等指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他们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同时,挫折的存在也总是要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行为。他们曾经进行过“剥夺睡眠”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被实验者被剥夺睡眠24小时,并不允许自己活动及不给吃早点后,他们往往采用不友好的语调相互谈论,或提出一些非难性问题等攻击实验者。挫折的这种作用可以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充分体现出来。如当经济萧条或战乱之后,就容易产生每个人的挫折心理,当人们找不到工作,买不到需要的物品,生活的各方面受到限制时,各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就会到处可见。

C·I·哈弗兰德等做了历史考察之后提出了“挫折——攻击”原则: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其受挫折驱动力的强弱与范围、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对攻击行为后果的估价等有关。

1969年,伯科威茨对“挫折——攻击”理论进行了较大的修正,他提出,应该区分“挫折”和“被剥夺”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不会单单因为某种东西而遭受挫折,只有当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无法获得他想获得的东西时,才会遭受挫折。

不可否认,当人们遭受挫折之后,有可能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是这派理论把挫折与攻击加以绝对化是不全面的。社会生活实践表明,这两者有联系但不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观点已经被一些学者加以修正,即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产生攻击行为。如果引起挫折的原因被个体看作为无意的、非专断的、正当的或偶然的,那么也就不会异常愤怒,就很少发生攻击行为。这就是说,个体意识到他人缺乏伤害意图,就有可能减少挫折体验,从而减少其攻击行为。

(三)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是说明需要与挫折的关系,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心理学家K·勒温。他认为个体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即挫折感。在他看来,个体心理环境中真正影响其心理状态的乃是非生理需要,这种需要是推动其行为的动力。勒温于1939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领导方式对群体成员行为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民主的领导方式下,群体成员对挫折持积极态度,团结一致地解决问题;在专制领导方式下,群体成员则在挫折面前表现出相互推卸责任,或相互攻击。这一实验说明领导方式能影响群体对待挫折的态度。这对于群体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有启发的。个体在其需要压力下,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一种要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以求得心理平衡。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心理紧张就随之消除;否则就会产生挫折体验。因此,勒温认为,需要的满足是避免挫折的重要条件。

人的需要有很多种:正确合理的需要、健康的但不切实际的需要、不合理的过高的需要等。对于人们正当、合理的需要,社会应予以满足,以避免产生挫折反应,但对于不合理的、过高的需要则必须通过教育使个体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以减少其挫折体验。

(四)社会文化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文化和社会条件对个体的挫折的产生及其反应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H·沙利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C·罗杰斯。这种理论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认为挫折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向上意向”、“自我实现”受到压抑的缘故。为避免挫折的产生,新精神分析学派主张自我的整合和调节作用,强调个体的自尊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创造力、完善人际关系等。

社会文化理论具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因为它从文化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分析挫折的产生及防止,反对从本能的生理的角度去看待挫折,而且,他们是在相当高的层次上来看待挫折,提出“向上意向”、“自我实现”受到压抑是产生挫折的原因,并且提出要通过自尊、乐观以及社会的关心、尊重来防止挫折,这些观点也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是,他们离开了社会的方向而抽象地谈挫折的产生及避免,故该理论仍然属于超阶级人性范畴

(五)精神分析学派的挫折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力比多(libido,性力,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为动力的。如果心理性欲的发展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比如停留在某一阶段或遇到挫折而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等,都可能造成行为异常。因此,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也就在于这种心理性欲受到压抑或阻碍,即挫折。

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则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重视权力意志的实现。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权力意志”的支配,要求高人一等;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指向追求征服、追求优越的。如果这种驱力受到挫折,就会形成自卑感。自卑感如果得不到补偿,则会产生反社会行为或精神病

荣格则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人常常为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完善。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

心灵氧吧

我还有一个苹果

斯坦利·库尼茨是一个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的瑞典医生。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进入沙漠腹地的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36岁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向他。在绝望的瞬间,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使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然还有一个苹果。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紧紧地攥着一个完整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果拿走。20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我还有一个苹果”,这句话把所有的坚持都浓缩在了一起,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深藏着一个苹果。笑傲人生,在绝境里漠视所有的困惑和劳累,这就是斯坦利·库尼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的,上苍也许会夺走你的一切,但是他永远也夺不走你心中的最后一个苹果,只要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苹果,你就没有理由轻易放弃。希望是半条生命,绝望是整个死亡,只要心中有一份苹果的清凉,我们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天堂。

(资料来源:http://www.fxiang.cn/materials/detail_view?material_id=4069,飞翔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