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象学研究范型
传记研究是对个体生活经历的研究,现象学研究则是对若干个体生活经验的意义观念或现象的研究。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目标是揭示人类生活经验的意识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的现象学方法同哲学的现象学方法是有所区别的,心理学的现象学方法主要是在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现象客观化简化处理的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为了消除实证主义的奥卡姆剃刀,心理现象学方法提出“转向事物本身”的现象直观方法,它要求研究者在进入研究时,悬置已有的信念、观点、理论假设,按生活经验的本来面貌自然呈现,对现象也只能按照现象本身呈现的方式那样描述,然后研究者再以此来观察现象中的意识构成。现象学方法的主要功能是研究者以自身的实际体验和可能体验为可靠指导,以提供通向现象本身的不会引起误解的路标。在现象学方法看来,细致的直观和依现象本身来描述不是一种想当然的事,它需要高度的领悟力和严格的现象学训练(Moustakas,1994)。
注重完整性描述的现象学研究范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意义性。现象学研究就是澄清事实背后的意义,将内隐的意义彰显出来,并加以详实的描述。无论是事实的意义、情境脉络中的意义,还是交互主体之间的意义都具有延展性,它们共同构成意义理解的无限可能性,现象学研究就是要在整体综观与部分细察间来回省视,真正进入直观本质的境界。
(2)互为主体性。现象学研究强调研究关系中的互为主体性,研究者在研究中不再是主导或中心,而是同参与者在研究中形成彼此了解和合作关系。研究者关心参与者先前的经验与加入研究后的自我觉知经验,研究者视参与者为一个提供相关经验的主体,参与者相信研究者不具权威性,而是经验的分享者。这种互为主体性的研究关系使参与者愿意敞开自己的经验世界,使经验现象不加粉饰地呈现出来,同时,研究者也有高度的热情和兴趣而真诚地投入,真正实现对经验世界的共同理解。
(3)即刻性。即刻性是现象学者Dahlberg和Drew在《护理研究中的生活世界范式》提出来的现象学研究特点。即刻性强调的是研究者在激发受访者兴趣和谈话动机并建立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基础上,在访谈中善于抓住现象本质澄清问题,即时给受访者以反馈。同时也指访谈者与受访者建立不具有权威的、平等而温馨的谈话氛围,以增强受访者自我坦露的机会,使受访者即刻沉浸在自我探索的经验中,甚至如获知音般地表露深藏的秘密或内心存在的经验世界(Dahlberg&Drew,1997)。
(4)开放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强调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现象持开放的态度,即研究者时刻保持一种好奇和接纳新事物的敏感度来迎接那些不被预测或期待的现象。Palmer强调,“开放性是一种允许万物对我们呈现它们真正面貌的客观性”(Palmer,1969)179。开放性需要开放的心智,它需要研究者对所研究的现象始终保持可接受、可觉知的敏锐心智,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事先不抱有结果或预期假设立场,给研究对象以极大的自由度,让其尽情地告诉他们的生活世界。(www.xing528.com)
杰尔吉(GiorGi,1997)认为,现象学的分析须在“整体——部分——整体”的循环架构下,以“描述——还原——本质”来实现其分析过程,现象学的科学分析又区别于其哲学分析,它需要更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步骤:
(1)收集文本资料。现象学的深度访谈需要以文本的方式加以转化,其中,研究主体的经验、行为和情境脉络等都需要转化成书面的文本。
(2)阅读文本资料。研究者以开放的胸怀阅读包括访谈资料在内的所有书面资料,这时,研究者需以远离自己对象的诠释或先前的经验知识背景,完全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即时掌握整个文本中跃出的重要信息,并加以标记、注释或写下个人对文本的反思,以实现“整体——部分——整体”的经验意向性建构。
(3)将文本资料分成类别主题。研究者在对文本的整体意义有了初步理解后,就要仔细审视各部分的意义单元。研究应在审视访谈逐字稿的过程中,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寻找反映主题的关键字词,以帮助产生分类主题。GiorGi认为,意义单元的产生不存在于文本的叙述中,而是建构在受过过程专业训练的研究者身上,以研究者自身必备的专业敏感度、批判的专业精神、开放的现象学态度来进行文本分析与解构,以彰显研究主题的存在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要有足够的开放态度,让没有预期到的意义单元从类别主题中出现,体现现象学文本分析中创造性的意义解构,这就是研究者对意义真相的发掘或发现,也称为现象学分析的发现取向(discovery oriented)。
(4)重新组织并发现共同主题。研究者根据个别的意义单元,开始聚类相关的意义单元,并产生共同的主题。共同主题可以是单一构架下的细分的若干次主题,也可以是一个文本中综合归纳的几个共同主题。
(5)统整并描述研究现象的本质。现象学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共同主题及意义的本质,并通过语言来捕捉这些现象本质,并贴切地加以描述。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要将分析过程中抽离出的共同主题再放到研究问题和整体情境的脉络中来检视和质问共同主题是否回答了研究问题,是否代表了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是否实现了现象本质的真实呈现。只有这样,现象的本质才能完整地被描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