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的层次与评定标准

心理健康的层次与评定标准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英标准:如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从世界近代史上38位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尺度最严的精英标准。参照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列为如下八条。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

心理健康的层次与评定标准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层次与评定标准

一、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看法

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还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洞察现实生活的能力强;②接受自我、接受他人、接受自然;③行为是自发的和自然的,很少做作;④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身以外的问题上,而不太关心自身;⑤在社会中是超然独处、最有个性的人,同时也是最合群、最友好的人;⑥主要满足不是依赖于外界来实现的,而是依赖于自己的潜力以及潜在的资源来实现的;⑦善于欣赏生活,常保持新鲜感;⑧常有高峰体验;⑨对人类怀有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情感,具有帮助他人的真诚愿望;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img2不注重阶层、种族和教育程度等的差别,乐于虚心拜能者为师img3有很强的伦理等观念,是非分明,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文饰错误img4富有幽默感img5富有创造img6能抵制社会文化的诱惑和限制。

美国学者杰何达(M.Jahoda,1958)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去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①对自己的态度;②成长、发展或自我实现的方式及程度;③主要心理机能的整合程度;④自主性或对于各种社会影响的独立程度;⑤对现实知觉的适当性;⑥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我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八项指标: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整和谐;⑦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我国台湾学者王以仁等将心理健康者归纳为具有以下六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观念——能了解并接受自己;②对现实有正确的知觉能力——能面对现实、有效适应;③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有工作、乐于工作且热爱工作;④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朋友且有亲密的朋友;⑤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生活在现实中,吸取过去的经验,并策划未来;⑥能自我控制感受与情绪——真实且实际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加以控制。

二、心理健康为何有不同的标准?

几乎每一位心理专家对心理健康的标准都有自己的观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难以统一呢?可能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

人们常用统计常模、社会规范、生活适应、心理成熟状况、主观感受作为评判心理健康的几类依据。

1.统计常模

假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呈正态分布的,如图1-1所示,那么,有90%的人都处于中间阴影部分,而只有少数人处在两端。

img7

图1-1 正态分布图

那么,用统计常模作为标准,中间90%的人是“正常”的,而两端10%的人是“异常”的。

2.社会规范

将人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衡量的依据。如果你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则心理健康。根据这种评判标准,心理健康也具有时代的特征。

3.生活适应

将个体是否能够适应生活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依据。很多心理问题都最终会表现为不能适应生活。如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考试焦虑的人很难适应重要的考试场合。

4.心理成熟状况

伴随着生理的成熟程度,心理是否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以此作为心理健康的评判依据。如一个成年人大多数时候不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处处依赖他人,可以反映其心理不够成熟。

5.主观感受

以个体主观是否感受到幸福作为衡量依据。如无法适应周围环境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受挫折,因此主观感受也是不好的。

以上的依据都有其“理由”,但同时也存在着“盲点”,很难以其中一类或几类依据单独作为心理健康的依据。如“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墙头草”可能适应生活,但其主观感受可能是糟糕的;自负的人主观感受好,但可能心理并不成熟;心理成熟的“小偷”其行为又不符合社会规范;古板固执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但可能不适应生活。

(二)对心理健康标准把握尺度的宽严的不同(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标准的尺度大致可以归纳为临界标准、众数标准和精英标准三种。

临界标准:将有没有心理症状作为衡量的尺度。在精神科医生的眼中,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一种衡量健康状况最宽的、低水平的临界标准的尺度。

众数标准:许多学者以人格各个准度的量值在总体平均数附近、统计学上占大多数的人的主要行为特征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可叫做众数标准。

精英标准:如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从世界近代史上38位成功名人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尺度最严的精英标准。

(三)对心理健康者品质的关注点与范围不同

在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有的心理专家强调积极自我概念的重要性,有的心理专家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的心理专家重视生活适应状况,有的心理专家关注人的自我潜能实现的程度。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综合各种观点,可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正确认识;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

参照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列为如下八条。

1.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竞争的时代,在当今众多选择的面前,要有独立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学会自己做决定。如果不会做决定,则做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性。

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与体验。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不苛求自己,既不妄自尊大,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不妄自菲薄,甘愿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自信乐观,能让理想我和现实我达到完美的统一。

3.具有符合年龄的心理行为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行为。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如果严重偏离,就是不健康的表现。

4.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乐观、满足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当痛苦、忧伤等不良情绪袭来时,能够调整并保持情绪的稳定,保持与周围的平衡。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接触,能够以乐观豁达、宽容理解的心态与人相处,能够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有独立的人格和积极助人的精神。

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是指构成人格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衡发展,不存在明显缺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

7.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热情高、精力旺盛、朝气蓬勃、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满足与快乐。

8.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由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的。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环境改变时正确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不怨天尤人,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对生活抱开放态度,乐于吸取新经验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富有利他精神,能在尝试付出、施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作为一种现实的生活目标,能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观念明确、能身体力行而又有一定程度弹性的符合道德准则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