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从典型案例看“心理问题”
(一)典型案例回顾
1.“曾世杰案”
2010年3月30日,四川大学2008级本科生曾世杰手持刀具,在校园内制造了1 死2伤的惨案。据曾世杰向法院提交的个人陈述,他杀人的原因是觉得自己上大学后因为相貌、经济方面原因而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与歧视,产生了自卑与极度愤恨的心理。
事后,心理咨询方面的有关专家对曾世杰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们认为,曾世杰和其他大学生一样经历了青年心理成长的相应过程,也曾期待过、努力过、困惑过。曾世杰以609分的高分考入大学,曾在大学立下志向,学习刻苦,追求上进。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蜕变?仅仅是因为家境贫困吗?当然不是,真正的“杀手”是心理障碍,是来自其不良的自我意识和各种原因的“自卑”。
2.“大学生开车撞人杀人案”
2011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伤女工,并将其捅死。在审讯中,药家鑫说:“我低头换光碟时感觉车身颤了一下,我停下车,透过车灯发现,车前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下车后,发现一个女的躺在地上,距离我的车只有两三米,并且抬起头正在记车号。我当时特别慌乱,想着要是被撞者落下终身残疾,她会缠我一辈子。一看周围没有目击者,所以,我一时鬼迷心窍,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将她杀死了……”据药家鑫的朋友诉说,药家鑫的性格极端、叛逆、多疑,不懂得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3.其他案件
“北大校园虐猫事件”、“美国韩籍留学生校园枪杀案”、“德国校园枪杀案”……这些案例的当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着性格缺陷,而这些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极端的行为。
(二)“心理疾病”的大众印象
近几年来,国内外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引起的恶性事件呈增多的趋势,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人们也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心理疾病的“可怕形象”也渐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人对有“心理疾病”的人唯恐避之不及,也害怕自己患有“心理疾病”。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关的心理知识,不会识别心理疾病;二是大家认为心理疾病导致的行为比较极端,后果比较严重。其实后一种观点并不正确,上面的例子只是心理健康中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因此误认为这些就是“心理健康”的全部内容,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三)案例分析:“北大校园虐猫事件”
有心理障碍的人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十恶不赦的人,如果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许这种不恰当的“恐惧感”会减轻。那么,心理障碍如何导致了极端的行为呢?下面,我们将通过这个案例为大家分析导致极端行为的过程。
案例
据《北京晨报》2012年3月11日第A08版报道,“3月6日下午3时,有同学发现已经在北大呆了十年的猫咪小白的尸体,小白的右后爪见骨,下巴被撕裂,头骨显露,两侧耳朵都被撕裂。发现的时候尸体还是软的。”“大家不知道的是,北大每年死去的猫数量惊人,去年不完全统计死亡35只,失踪23只。有人在变本加厉地虐猫。”
虽然目前“北大校园虐猫事件”并不能确定是北大学子所为,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心理扭曲现象却早已为公众所知。那么,为什么会有虐猫现象呢?究其原因,虐猫者主要有以下三种心态:其一,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郁闷、怒火等,而将情绪迁怒到猫身上;其二,把虐猫作为一种获得快感的方式,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猫的痛苦之上;其三,漠视生命,无所事事,把虐猫当做一种消遣的方式。以上三种心态,以第一种心态为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假如缺乏良好的宣泄途径的话,就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采取极端的行为,就容易把个人内心的压力转移给他人、动物或者自身。虐杀动物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都是有死亡本能的。死亡本能可以指向为内外两个方向。如果指向内部,个体可能表现为在无法承受压力的情况下选择自杀。如果指向外部,个体可能选择伤害其他对象。无论哪一种,其心理都已经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其实,如果时间再往前些,2005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张某虐猫事件也曾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和愤怒。有人说,这个教师和同学眼中“听话好学”“温文尔雅”的张某怎么沦为一个“虐猫狂”的呢?
面对“虐猫狂”的说法,小张并不认同,他说自己很“爱猫”,给它们买最好的猫粮、猫砂、玩具和猫窝;带它们去医院看病,他甚至曾经花400块钱给一只猫看病;当看到它们对他很感恩很依赖的时候,他自己很有成就感。
通过以上真实且矛盾的资料,心理专家认为,张某开始养猫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虐待它们,而是因为小猫的可爱和依赖,使他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温暖和成就感。这一点,张某也认同,他特别喜欢摸猫的毛,喜欢它们依偎在他的身边,这种依偎和温顺极大地满足了他的需要。
但他又是如何从一位“爱猫者”变为“虐猫狂”的呢?
经过进一步了解,心理专家发现,张某领养小猫、虐待小猫的时间,也正是他学习压力巨大、精神焦虑不堪的一段时间。在2004年6月到2005年9月期间,在张某养小猫的期间,他选修了9门课程,而且取得了7门课程成绩为A、2门课程成绩为B的好成绩;写硕士毕业论文;参加GRE、TOEFL、TSE考试;自学了17本跨专业的英文教材;办理申请留学手续;考了上海高级口译证书;通过了EMC网络存储认证考试;报考了三个国外的资格证书;在几家公司做兼职;为一位世界跳水冠军辅导英语口语;担任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担任系刊主编等。
心理专家指出,正是这些过大过多的目标,让他有巨大的压力。在人生中,有些压力是外界给的,而很多压力是自己给的,而张某的压力就是如此。面对这些巨大压力所导致的焦虑和烦躁,张某并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解决。张某自述到“我感到烦躁与焦虑,这时候就想要惩罚小猫一下,或者想打它几下,然后再把它扔掉。”显然,面对巨大的压力,虐猫成了他发泄压力的一个渠道。
那么,张某仅仅是因为压力才去虐猫的吗?心理专家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人格健全的人,是不会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而会采取与他人交流等方式。那么,是什么样的人格导致了他“虐猫”呢?
很多熟悉张某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爱干净、有洁癖的人。在他的宿舍里,他的每一本书、每一双鞋、每一个小物件都有它自己的地方,如果不在它自己的地方,他心里就会觉得非常地不舒服。有这样一个细节让同学们至今记忆犹新:小猫的眼睛不停地在流血,而周围的地板上的血已经被张某擦干净了。为什么面对血肉模糊的小猫,张某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给猫包扎,而是把地板擦得非常干净呢?
其实,这些细节都反映了张某的人格特点:完美主义倾向。他有一个刻板、定型的框框,他的生活严格有序。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如果他感觉到自己有一点稍微没有做好,就不喜欢自己,不能接受自己是有缺点的。同时,他也严格地要求他的猫是温顺、听话的,一旦猫的行为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就会十分生气,虐待或扔掉它们。
很显然,他虐猫不是为了取乐,而是因为他不能容忍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猫破坏他严格的生活秩序,正是这种极度追求完美的性格导致他对每只小猫都不满意。他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不了猫的不完美,而正常的人格特点是:追求完美,但是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能够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至于美国枪杀案的主角韩籍留学生赵承熙、17岁德国少年蒂姆·克雷奇默等人,他们人格偏异而导致了他们用枪支疯狂滥杀无辜的攻击性行为。(www.xing528.com)
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像上面所讲的“大问题”那样,更多的心理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下面的内容所讲的也是一些心理问题的表现,可能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这些困扰也曾在你或你周围人的身上出现过。
案例
适应问题——“我为什么总是留恋中学时代?”
“我是一名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进大学前,幻想着大学生活浪漫、幸福,可是来到大学后却觉得人地两生。特别是到了周末、假日,看到当地同学陆续回家或与老同学团聚,我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恋过去的中学时代,过去的同学、朋友和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甚至后悔不该报考外地的大学。其实我们那里也有不少像样的大学,我们班的好几个与我要好的同学都在家乡的大学上学。我觉得大学还不如过去的中学时代好,人长大了上了大学但生活却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少年时代好玩。老师,您说我这种心理是不是不正常?”
其实,这种“回归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就会造成学习不安心、夜不成眠,形成阻碍学习和生活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心理健康。
案例
学习问题——“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
小李,男,19岁,理科,一年级大学生。“我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但又认为应该学好专业课。当时填大学志愿时遵从了父母意见报考了理科,没有报考自己感兴趣的文科专业。上学期有两科不及格,这学期开学了不想来学校,情绪很低落,听课时常头痛,睡眠不好,梦也多,感觉头‘紧’的。校医说是神经衰弱,让我服安眠药和太阳神口服液,但我又怕吃药把脑子吃坏了。一想到父母工作辛苦,经济负担重,对自己寄予了很大希望,我就拼命读书,但学习效率极低,很多时候一晚上一道题也解不出来。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的功课欠账太多。急欲向前走,走不动又不敢歇脚,真不知该怎么办,生怕补考不及格被退学。而且这一专业又比较冷门,总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
其实,通过谈话,发现小李并不是真正地讨厌自己的专业,而是因为他难以面对考试压力而产生的厌恶情绪。首先,要消除对神经衰弱的误解。小李只是由于长期的紧张与烦恼,超限学习而使大脑疲劳了。只要注意科学用脑,消除心理紧张,加强身体锻炼,适当服药,情况就会好转。其次,对考试失败的“预期”焦虑,让他对未来的事情产生恐惧、紧张与焦虑的情绪,正是这种越想越糟糕、越想越紧张的心理限制了他正常智力活动,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效率。一旦学习效率低,就想靠用功学习补回来,结果适得其反,如此便进入了恶性循环。而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学好专业的不正确信念让他更加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另外,还有常见的恋爱中的“单相思”、“第三者插足”等现象,当事人沉浸在痛苦之中,久久不能平复;在生活中,自己努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却怎么也不被他人喜欢,心中甚感苦恼,等等。
上述此类现象在生活中都时常可以见到。如果你身边的人有以上的问题,你会认为他们非常可耻或者是非常见不得人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是的,五花八门的心理问题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离我们很近,但也并不可怕。
三、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有关心理健康的不同说法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功能状态。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Karl Menniger,1945)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者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以及令人愉快的气质。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1985)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社会上认可的行为进行克服。凡具有这种耐性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的健康状态。
江光荣(1996)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是一个适应与发展状况良好的人,是一个心理机能健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其心理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刘华山(2001)认为,心理健康应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各种说法的共同点
虽然心理学专家们对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他们的观点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1.心理健康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个体必然是处于内外和谐的良好状态。对内,心理机能健全、内心体验积极、自我和谐;对外,心理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适应环境,达到与外部社会的和谐。
2.心理健康是动态的
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平衡,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而是在心理失衡—心理平衡的交错运动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与现实环境保持动态的协调,从而不断向前发展。
3.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健康
它不仅仅停留在没有心理冲突,达到心理平衡、适应环境的层次上,更指向一种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个人满足于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因而无挫折、无冲突,这也许可称为“平衡”;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上下讨好,左右逢源,这也许可以叫做“适应”。这种通过消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的方法只能是一种“消极的”或“低层次的”心理健康。真正的心理健康意味着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而且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也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而是指在对待某些冲突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