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子女教育,从父母抓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子女教育,从父母抓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帅为了挽回女孩的心曾在女孩楼下示爱,轰动一时,却收效甚微。小帅回到家中,写下长达一万多字的遗书来陈述前女友对自己的残忍和决绝,然后割腕自杀,被父母发现送到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会有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给孩子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子女教育,从父母抓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

小美,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小美说:“从自己小的时候起就没有自己的隐私,自己的一切在父母看来都必须是透明的,而父母说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她‘学坏’。”小美每天上下学要坐公交车,并且在学校吃饭,小美的妈妈就每天早上给她恰好足够一天开销的零用钱,并告诉她:“这是为了怕你钱多了学坏。”女孩子都很爱美,但小美的头发却还是爸爸给她剪的普通短发,每次爸爸为她剪头发时,也都会对小美一再强调:“我这是为你省下十五块钱。”父母要求她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把门敞开一条缝,好让他们随时监督她是不是在认真学习,而小美在做作业时可以隔着半开的门缝听到父母在客厅数落她的不是,对她一天的言行进行评价:哪些对、哪些不对、是不是要对她的行为进行更强的约束。以至于渐渐地,当父母不在家时,她似乎也能够听到父母仍旧在评价自己。高一的时候有班里的一个男生偷偷给小美递了一封情书,但让小美害怕的事情却出现了,她似乎觉得班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并且虽然明知道大家都在认真上课,并且同学的座位位置很远,但他们对自己的“评头论足”却在自己的耳边响起。为此,小美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被诊断为强迫症,有幻听症状。

案例

小帅,23岁,本科毕业后赋闲在家。小帅的家境优越,由于是“三代单传”,无论是祖父母还是父母都对小帅宠爱有加,小的时候只要是小帅想要的玩具,无论多贵,家长都会买下来。从小学到高中,小帅的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受到各科老师的喜爱,同学们也都因为小帅学习好而对他格外的亲热,尊崇他为男生里面的“老大”。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本地一所重点大学后,小帅又成为学院中的风云人物,很多女同学心目中的“梦中情人”,并成功追到本院的“院花”,成为别人眼中的“杨过与小龙女”。但临近毕业季,女孩因“毕业后回异地”为由与其分手。小帅为了挽回女孩的心曾在女孩楼下示爱,轰动一时,却收效甚微。后女孩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小帅不堪忍受女孩的拒绝而追到其工作地点,并告诉女孩:“你要和我分手,我就去死。”但女孩不为所动。小帅回到家中,写下长达一万多字的遗书来陈述前女友对自己的残忍和决绝,然后割腕自杀,被父母发现送到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但小帅在康复期间拒绝配合治疗,向陪护的父母大哭大闹:“我就要她,她为什么不要我!”父母为自己的儿子选择自杀而感到痛惜,但同时也对女孩心怀不满,“我的儿子那么好,她凭什么甩了我们儿子?”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会有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十分强调童年经验的重要性,在《精神分析引论》中他曾说过:“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生活的经验,却完全忽视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性。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他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缘由,也就更容易致病。”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础阶段,这个阶段所发生的任何一个小谬误,在今后的生活中很可能会放大成某个严重的心理症状。而在孩子的儿童阶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家庭教育了,即使孩子步入学校,接触到了除家庭外的其他人际关系,例如:老师、同学、伙伴等等,家庭对他们来讲仍然是最重要、最值得信赖的避风港。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给孩子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韩国总统李明博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深情地说过:“母亲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 “教给了自己最重要的品质‘正直’”。李明博家境贫寒,他的母亲也只是一位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普通韩国妇女,但却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在李明博最困难的时刻依然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儿子。当李明博因学生运动而入狱,他的母亲仍坚定地对他说“妈妈相信你是对的,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在母亲去世后,李明博含泪写下了怀念自己慈母的书《母亲》。

然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以小美为例,在父母“以爱为名”的关心下,小美感受到的不是家长的关心与疼爱,反而是痛苦的、没有隐私与自我的生活,而小美最终患上强迫症,不能不说与童年时期的这些阴影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二)怎样做一位好父母

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不论是李明博的母亲,还是前面案例中小美和小帅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切的爱,并都在用自己最好的方式去表达这种爱。但是爱也是需要一定的方式和限度的,把握好给予孩子爱的程度,家庭教育才能够成功。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宠溺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厉得不近人情。

前者就像小帅的父母,将对孩子地爱过分地表现出来,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认为这世界上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一定可以得到。然而直到小帅出现了心理问题自杀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还只是在抱怨小帅的前女友。

有的则像小美的父母,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分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把自己对于孩子的管制和束缚都绑架上“爱的名义”。“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少这种积极关心,哪里就根本没有爱。”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他们对父母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清楚父母是爱自己的,但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这种爱对他们来讲是一种负担。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育,还会对孩子今后的恋爱、婚姻产生不良影响。

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在面对孩子时,既保持理智,当孩子犯错时给予应有的惩罚,也要不吝啬对孩子爱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布猴妈妈实验

心理学家把出生才一个月的幼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母猴的笼子里。这两个人造母猴,一个是纯金属的,胸前安有奶瓶,另一个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没有奶瓶。结果发现,幼猴只是在肚子饿的时候,才找金属妈妈,而大部分时间都爬到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幼猴就不再找金属妈妈了。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孩子对于母亲的依恋,不只是因为食物,而是因为柔软温暖的接触,即“真诚无私的爱”。

2.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坏成绩”并不等于“坏孩子”

自从孩子步入校门,学习成绩就成了衡量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则这个孩子一定会“有出息”。一旦学习成绩下滑就一定是因为“学坏了”。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会觉得“没面子”。并且孩子除了学习之外所做的其他事情,比如:打篮球、绘画、音乐,也都会被评价为“不是正经事”而被禁止。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多种多样,学习成绩也不能够成为评价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踏上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4.正确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错误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就曾通过让笼子中的猫学习如何取食,最终得出结论:情境与反应之间的链接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学习的过程完全是尝试错误的。只有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学习到知识。

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为了研发出合适的白炽灯材料,经过了八千多次失败的实验,当被人问起,“经历这么多的失败才找到正确的材料,他是否也曾很沮丧”时,他说道: “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平静对待,把每次错误当作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并帮助孩子分析每一次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与孩子一起在每一次错误中成长且批评要切记“对事不对人”。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如何夸奖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父母为了鼓励孩子而对他说“你的成绩已经很优秀”了的时候,不但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是对我期望很低?这其实真的是我的最高水平?”,从而产生反作用。

其次,夸奖要真实,表达出父母的真情实意。当孩子把优秀的成绩单递到父母面前,却只得到父母一句“嗯,很好,下次努力”的话,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不真诚和对自己的敷衍了事,而在此情景下,父母的表达换成“让我看看,嗯,语文和英语都是满分,数学和物理成绩也上次提高了不少!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的,这是你努力的结果,真棒!”就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要夸奖及时。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当有了积极的行为时,就要及时表扬,如果表扬的时间与当时的表现时间差距过大,就会削弱表扬的效果。(www.xing528.com)

6.教孩子欣赏别人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自我中心是现今独生子女的通病。某脱口秀主持人甚至调侃地把独生子女列为一个“新的人种”,因为他们人数庞大,并且有着和非独生子女非常不同的特点。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当家长意识到孩子可能会具有娇气、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坏毛病时,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融入同龄人的群体中,给孩子参与团体活动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孩子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只有和他人结成伙伴关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如何面对不同问题的孩子

下面是针对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状况,送给家长朋友的一些小贴士:

1.精力过剩的孩子

(1)主要表现: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2)教育方法: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针对孩子的优点:聪明、反应快等,进行积极及时的鼓励。即使在孩子犯错时,也要注意批评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的人格,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若是一只鸟,就要给他飞翔的天空”,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适合,教育就会适得其反。在日常活动中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上,让孩子能够为自己做决定。

再次,结合耐心教导,当孩子为自己做的决定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家长则要坐下来为孩子分析其决定背后是否存在某些欠考虑的地方,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

2.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1)主要表现:“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对于服饰、手机上的物质要求超过同龄的其他孩子。

(2)教育方法:

首先,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水平展示给孩子;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给孩子做一天“家庭会计”的权利,让孩子在保证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自由掌握家庭开支;

再次,控制孩子的零用钱,让孩子通过劳动的方式自己挣取收入,并告诉他,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劳动,就可以得到足够多的零用钱,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

3.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

(1)主要表现: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2)教育方法:

首先, 通过尝试让孩子与父母交换身份,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在话语中尽量较少说教式的训导,而更多地去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真情实意,让孩子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和体贴;

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比如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告诉孩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父母很开心,并希望他在其他方面也能够做得更好;

第三,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出自己为什么那样做的原因和想法,哪怕是不正确的。然后亲子之间以平等的地位坐下来探讨双方观点之间的差异。

第四,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当孩子犯错时要及时采取惩罚措施,且说到做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会为自己带来切实的惩罚,犯了错误不能够“蒙混过关”,并且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切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父母之间对于孩子教育上的争执要放在孩子背后商议。

4.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1)主要表现: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2)教育方法:

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让孩子做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各种小事,例如:洗衣服、整理房间等。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拖拖拉拉希望父母帮助时,不予理会,让其承担自身懒惰的后果;

其次,帮助孩子制订计划。计划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逐步加大强度,并及时给予惩罚或奖励;

第三,以身作则,可以尝试父母与孩子制定相同的计划表,看谁完成得更好,当孩子没有完成计划时,父母可以以自己为例,告诉孩子如何督促自己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