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大学女生宿舍共有6名女生,其中红霞和丽芳都属于外在形象较靓丽,性格相对强势的女生。红霞因为能歌善舞,在开学初的班委选举中成功当选文娱委员,由于性格开朗,和班上大多数男生都相处融洽,并很快找到在别的专业当班长的男朋友。丽芳的同学关系一般,也有关系不错的同学,但是上课经常自己一个人单独坐。红霞父母离异,继父又是好吃懒做之人,宿舍其他人都很同情她,丽芳刚开始也对红霞照顾有加。但是后来生活中小事碰撞的堆积,丽芳觉得红霞没有教养,红霞则认为丽芳就会欺负人,两个人关系就逐渐恶化起来,丽芳认为自己在为两人搞好关系付出了很多,对方却恩将仇报;红霞认为自己不能太软弱,被人欺负了还给人赔笑脸。起初两人在宿舍因为琐事相互指责,后来发展到纠结两帮男生要打群架为彼此出气,后经辅导员调解到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
案例
肖同学,某大学三年级男生,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他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但是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不敢与同学主动接触。同学找他说话时,别人问一句他说一句,比较尴尬;鼓足勇气跟同学说话时,不知道说什么,就算准备好的内容也不知道说了别人喜不喜欢听,说了之后感觉别人对自己说话比较不耐烦。特别羡慕有的同学那么厉害,在公共场合可以挥洒自如,他每次在人多的地方讲话就心跳加速,脑子一片空白,因此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时时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只有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感觉比较轻松,认为别人对他的善意都是因为他成绩好。眼看就要大四毕业了,他心里很着急,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为找工作面试做准备。
2008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相对更普遍。“大学生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交往问题了”,去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李果如是说。谈起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正在经历大学生活或者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都有自己的体验。大学时期是人的心理趋向成熟的时期,与周围同学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一些同学长期以来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善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但由于高中的学业压力较大,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与同龄人沟通的机会和时间很少,因此很多交往的问题被紧张的学习生活所掩盖。进入大学,面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多元的人际交往成为生活的必须,被压抑的相关心理问题逐渐凸显,有心理专家也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在于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因此在这个阶段,学会如何正确与他人相处,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比较迫切和重要。然而,由于不甚了解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导致许多同学与他相处时无所适从,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了解人际关系的过程开始。
(一)人际关系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人际关系一般包括建立、冲突和破裂三个方面。
其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首先是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初步的沟通和交流等;其次是情感探索阶段,交往双方开始思考并寻求两者的共同点,包括兴趣、爱好、想法等,如果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共同点越来越多,关系会持续下去,当然也会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那么关系将会结束;第三是情感交流阶段,关系双方已有了基本的信任和感情,交往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进行,彼此之间能真诚以待,既能够善于赞美对方的优点,又敢于批评对方的缺点,通过双方的信息反馈,感情会逐渐加深;最后是稳定交流阶段,交往双方相互认识全面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领域,心理上彼此认可,双方有很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人际冲突是一种人际对立状态,表现为相互关联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是斗争关系。当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且个体也意识到矛盾的存在时,个体之间的冲突就发生了。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冲突既可以带来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冲突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双方沟通不良,以致产生隔阂,甚至是相互诋毁和拆台,更严重则可能导致关系破裂。但是冲突也有正面作用,类似于俗话说的“不打不相识”。正面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把隐藏的不满公开表达出来,通过争论得以澄清并化解矛盾,从而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加深关系;另一方面体现在把各自的想法和理由罗列出来,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案。冲突要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有牢固的人际关系作为基础,如果冲突的激烈程度超出了关系所能承载的限度,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案例一中两个女生之间关系并没有发展到第三阶段,即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还没有牢固建立,就开始对对方的缺点进行批评,进而产生冲突,在冲突的解决过程中,没有发挥冲突的正面作用,导致最后两人关系破裂。
人际关系从融洽状态走向破裂,通常要经历五个阶段:(1)分歧。表现为人际关系双方出现裂痕,心理距离增加,彼此的接纳性下降。(2)收敛。当关系出现破裂痕迹时,为了避免矛盾升级,交往的双方开始对自己的态度有所保留,谨慎小心地选择谈话内容,以缓解彼此之间关系的紧张。但是一般而言,如果第一阶段出现的分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双方较长时间以收敛方式交往,则关系会出现进一步恶化。(3)冷漠。交往双方开始放弃沟通的努力,人际关系的气氛变得冷漠。此时双方已不愿意进行直接的谈话,而是多凭借非言语方式来实现必要的沟通和协调,然而非言语沟通是缺乏热情的。原因一方面是期望关系朝向好的方向发展,因而不愿意一下子就明确终止关系;另一原因是考虑自身的利益,很难适应某种关系的突然丧失。因此,许多人都将与别人的关系在这一阶段维持很长时间。(4)逃避。随着关系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的双方会尽可能地相互回避,特别是避免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时无所适从的窘境。(5)终止。关系的终止可能是立即完成的,也可能会拖延很久。冷漠和逃避的关系状态一般会转变为关系的最后终结。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特点以及表现方式
我们常说大学校园是微缩的社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既带有一般人际关系的共性,又具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反映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常见的心理:
1.缺少知心朋友导致的孤独心理
有些人与大多数同学的日常交往都很正常,若从表面现象判断,别人甚至可能会认为他们人缘好、交际能力强,但事实上,他们缺乏能够相互倾吐秘密、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良朋知己。因为找不到可以交心的知己,他们时常会感到失落、孤独,特别是在有不痛快的心事想诉说的时候,除了男(女)朋友,翻遍手机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沟通,想遍周围人,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借肩膀依靠,内心时常充满了孤独和寂寞。
2.与重要他人关系紧张导致的烦恼心理
这里的重要他人是指在大学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和利益关系的那些人。比如说与自己同班、同宿舍的同学,任课教师、院系领导、班导师、政治辅导员等。这类大学生能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关系融洽,但与个别重要他人相处不好,可能会是室友、经常见面的同乡或者老师、与对自己比较重要的某个人,比如班长,领导等,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常会使情绪受到不好的影响,甚至成为一块心病,时刻烦恼着自己。案例一中两人在大学期间都成为彼此的重要他人,因为同住一个宿舍,日常接触机会很多,交往中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关系不和给双方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显得特别突出。
3.感到交往困难导致的苦恼心理
这类大学生渴望与人交往,但是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有交往心理障碍、交往的能力有限或者交往的方法欠妥,致使交往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就是交往的愿望强烈,但是交往的效果恶劣。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进行交往,但是结果的无奈挫伤他们再次交往的积极性,因此经常感到苦恼,很希望能够尽快改变社交状况。在大学中,年级越高,这种心理越容易出现,高年级同学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若是连大学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如何适应社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呢?因此他们的愿望是最迫切的,由此引发的苦恼情绪也是最严重的,案例二中肖同学就属于这类情况。
4.感到交往恐惧导致的害怕心理
这类大学生也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是每当与人交往时就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进而害怕与人接触,自己封闭自己,常常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又可称为“交往恐惧症”。这类大学生因为人际交往的问题常常陷入害怕、焦虑、痛苦和自卑当中,体验到很深的挫败感,甚至正常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5.不愿意交往导致的自闭心理
这类大学生没有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少数还有一些怪癖。这类大学生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都因为生活中突发重大变故,不能接受现实而产生不愿意交往的自闭心理。这类大学生亟须得到家长、学校以及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三)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因素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外在交往环境,有的大学生能够应付自如,有的大学生却出现障碍呢?这种差异是由不同个体独特的认知和思维模式造成的。与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相比,交往困难的大学生对自我和他人关系存在更多错误的认知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认知不正确,典型的表现是两种极端:一个极端是认为自己很牛气,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其他人都得按照他的想法做;另一个极端是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没有勇气和毅力进行人际交往。另一方面是对他人认知不正确,认为他人都不能信任,将他人善意认知成恶意,或者没有兴趣了解他人。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www.xing528.com)
1.任意推断他人的意图。大学生在交往中,在证据缺乏或者不充分时便草率地得出结论,把自己的想象当成现实。例如从几个正在说悄悄话的同学旁边走过,别人停止了说话就认为“别人都在说自己”。案例二中肖同学将别人对他的友好善意推断成敷衍行为,导致不能正常交往。
2.以偏概全地评价他人。大学生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根据个别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就下结论。案例一中,丽芳根据生活中的个别事情就主观认为红霞没有教养,导致矛盾的发生,而同寝室的其他人则没有这种感受。
3.因一次交往失败就认为自己不善于交往就盲目地为自己贴标签或贴错标签。一个大学生在一次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显得比较笨拙,他总结说“我是一个不会交往的人”,而不是“我和××交往的时候比较笨拙”这种具体的想法。
4.求全责备的应该倾向。比如“别人应该公平地对待我”,“我对他好他就应该对我好”。案例一中的丽芳认为她对红霞好,红霞就应该感激她,对她百般好。
(四)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
对人际交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应该分析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这方面有很多原则和方法,当然对大学生来说,最方便的途径是自己多找些相关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提高正确认知自己、全面认识他人的能力,避免认知歪曲,同时借助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自己交往的能力。如果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寻求外在的社会支持,包括向父母、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必要时还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也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
1.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避免认知歪曲
改善人际关系首先要从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开始。首先可以从他人的行为、言语,尤其是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上认识自己。一般情况下,双方的交往是相互的,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交谈或者做些科学的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避免认知歪曲。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产生认知歪曲,对照以上内容对有关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歪曲做分析,分步骤地克服认知歪曲中的观念。
巧用积极暗示,消除不良认知
每天早晨醒来,充满自信地默默对自己说“有许多人喜欢我”。
也可运用形象想象,即我们用想象力在脑海按照自己的意图,事先勾勒出一幅目标进行中以及实现后的情景或者画面,具体方法如下:
1.在头脑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良好的交际者;
2.置身于一个舒适的地方,躺着或者坐着,使身体完全放松;
3.想象自己作为良好的交际者出现在某个你比较不能控制的场合,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都是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情形发生,还可以想象彼此之间的对话以及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
4.把以上形象保持在自己的头脑中,同时对自己做一些十分积极的陈述;
5.直到这种形象在头脑中能够栩栩如生地浮现并在该场合中自动表现出来。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自我暴露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的初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自我认识逐渐清晰。人际交往的双方都要不同程度地暴露自我信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根据自我暴露程度的深浅,可将自我信息分为浅层自我、中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不同暴露程度对应不同的人际交往的阶段,如果有超越或者止步不前都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引发心理问题。浅层自我最容易向外界暴露,这方面内容包含比较广泛,包括专业、兴趣、爱好、特长、家乡等,当然现在大学生很多都有见面熟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交换彼此的电话号码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此在人际交往初期真诚地暴露这方面的内容让彼此感到安全。中层自我介于浅层和深层自我之间,只有与某人交往到情感交流阶段才会透露的一些内容,包括家庭住址、不愉快的经历,家庭情况等。深层自我即绝密级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性生活史、所患疾病、个人丑闻等,这些信息的交流是在人际交往中稳定交流阶段才容易分享的内容。因此如果发生跟其他人没有话说的情况,不妨从浅层自我的方面进行沟通,循序渐进,这样心理安全度比较高,交往才会更长久;如果感觉关系止步不前,也可以分析是否双方的分享没有到达一定的心理深度。
3.重视他人,培养热情、真诚的人际交往态度
在交往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个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很重要,在人际交往中重视他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发现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对其他人最有吸引力的特质之一,充满热情地对待其他人也是让别人感受到受重视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这首先需要真诚地对他人感兴趣、真心喜欢他人,对其他人不感兴趣或者不真诚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比较多。因此,改善人际关系需要培养真诚、热情的人际交往态度。
4.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是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的:比如交往时让他人保住面子;不要试图通过争论改变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主动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尤其是并不显而易见的长处和优点;善于倾听的同时,用肢体和口头语言向对方做出反应等等。当然理解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策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执行精神,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成功的另外一半就是不断纠正错误并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