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问题的表现及其心理调适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问题的表现及其心理调适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在人际情感方面的适应不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对西南地区八所高校62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敏感状况的调查发现,48.06%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往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不良已成为大学生最为苦恼和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常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心理专家的帮助和指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问题的表现及其心理调适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表现

1.人际认知方面

人际认知反映的是个人对自己及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的了解程度,它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交往得以形成的理性条件。个体通过知觉了解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人只有形成了对自己人际交往客观、正确的了解,方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与他人的人际交往。在人际认知方面,大学生常见的适应不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理想化

大学生往往带着较浓的理想色彩,认知中自我勾勒出脱离实际友谊的标准,一旦发现现实中的交往与理想中的交往差距巨大时,常常感到失望,甚至产生挫折感。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充满了对自己心中理想大学的憧憬,当然也包括对大学里温馨、和谐的人际交往的憧憬,赋予大学人际交往以理想、完美的色彩。这使得大学生对校园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许多大学生认为朋友间应无话不谈,一旦发现对方有什么事没告诉自己,就觉得不够朋友,甚至有被欺骗、受伤害之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又确实存在着某些不足,故与同龄人相比,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更低。据资料(向欣、高清华,1999)显示,有大约70%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感到不满意,而从具体分析来看,主要是其理想与现实不相吻合而产生的失望。

2)归因偏差

大学生在认识自己的人际交往,处理自己人际交往中相关的一些事情时,容易呈现出一定的归因偏差甚至错误。有调查(冯溪屏等,2001)发现,一些女生不敢与异性同学打招呼,归因于自己来自农村,长得不漂亮等;而一些学生将自己交往范围小归因为对方考虑地位、家庭背景、利益等因素过多,而不是归因为自己没有主动与人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等。另一项调查(董圣鸿等,2002)发现,大学生对自己人际交往总体归因偏向于内控性,但对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表现出外控倾向;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归因更为外控;大四学生在人际交往失败方面的归因与大一、大二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更为外控。正是对自己的认知偏见和对他人的消极认识、评价使许多大学生在自己的人际交往中产生嫉妒、自卑、猜疑、报复等不良心理,极大地局限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阻碍其人际交往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自我中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中小学时期往往是表现出色的好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别人的表扬和肯定。许多人进入大学后仍主观固执,自我意识强,自理能力差,想问题、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我,过分注重自我需要的满足,却忽略或否认他人的需要,并以自我需要展开人际活动,进而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人际交往的标准。有时不大注意了解他人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差异,缺乏宽容精神;认为好朋友就是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处处维护自己利益的人,只要别人的思想和自己产生分歧,就把这些人视为“异己”,排斥在交际圈之外。调查结果显示,有26.21%的同学要求自己的朋友要百分之百地对自己好。如果朋友达不到这一要求,往往会由最初的亲密走到后来的各奔东西。

4)过分苛求

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情绪化色彩重,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在认知方面往往还存在着绝对化、概括化的误区,即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追求完美,经常以一时一事评判自己或他人整个人,乃至整个人生,缺乏辩证的弹性思维。在交往过程中,这种不全面的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从自己的心理出发认识和理解问题,缺乏对对方性格和心理的客观了解,从而很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2.人际情感方面

人际情感反映的是关系的双方在情感上的满足程度,人际交往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彼此在情感等需要上从对方获得满足的程度。情感是人际交往三种心理中的主要成分,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交往状态的主要指标。情感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没有情感的人际交往是无法维持的。大学生在人际情感方面的适应不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生活经历一般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能力,故对人际的认知过于理想化,易把理想和可能性当作现实,即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用理想化的尺度来衡量现实。不少调查都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在情感上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情况又常不尽如人意。

2)缺乏人际交流技巧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都强烈渴望友谊,迫切需要交友,建立自己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但一部分大学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及交流技巧,在自己的人际交往中常易产生受挫感。

3)交友的动机和目的

与其他人一样,大学生交友的动机也主要有三种:寻求帮助,主要是精神上的;寻求社会支持;寻求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学生交友的动机一般较单纯,但若仅为自己的某种欲望或某个目的,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运用一些手段,矫揉造作而不是自然地去结交朋友,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关系。一些大学生认为交朋友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才与之进行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的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也不会使自己交到真正的朋友,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影响到心理健康。还有一些大学生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3.人际交往方面

交往可以说是人际交往最明显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善交往,行为上则多有亲近表示;不善交往,则多表现为视而不见。交往活动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通过交往,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越善于交往,精神生活往往会越丰富、愉悦;而越不善于交往,不合群的大学生常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除的苦闷。对西南地区八所高校62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敏感状况的调查(何成银,1992)发现,48.06%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往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不良已成为大学生最为苦恼和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

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常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心理专家的帮助和指点。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

1)认知自我导致不懂交往

部分学生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怎样尊重别人,不懂得平时交往的积累作用,总希望别人主动关心自己,被动地等待他人与自己交往;另一方面,与别人交往时,一旦感到对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无法使自己受益,便终止交往,怨天尤人。强烈的人际交往欲望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困难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只一味地对过去的事情津津乐道,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退缩。

2)表达不清导致不善交往

部分学生交往愿望迫切,却不知道如何通过切意的表达与人交往,因而交往中常常有挫败感。这些学生在交往中表现木讷,虽心存感激却不善表达,或词不达意以致让同学误会,或过于程式化的客套引起同学笑话,或过于耿直生硬使同学难以接受,有时还会因言行失当而使交往陷入尴尬局面。这些学生的苦恼来自不知该如何让人接纳、信任、喜欢自己。

3)性格缺陷导致不敢交往

部分学生性格上胆怯、害羞、自卑,害怕被人看不起,对交往有恐惧心理,害怕交往失败,行为往往与内心的愿望不符。有些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接纳,渴望理解与友谊,但行为上却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表现得相当紧张,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这些学生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自责之中,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4)行为失妥导致不当交往

部分学生在交往之初主动积极,给人印象不错,但交往时间一长,其行为方式的过于牵强使交往效果不甚理想,有时甚至会使关系倒退。常见的行为失妥方式有固执己见,把自己的兴趣和意志强加于人;不尊重别人,挫伤别人的自尊心;说话不注意场合,不善察言观色使对方难堪;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等。这些都是不利于交往的行为方式。

5)技巧缺乏导致不会交往

部分学生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欠妥,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导致不会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交往的结果常常是以失败而告终。长期的交往失败,使得这些学生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变得自我封闭。

6)个性怪异导致不愿交往

有些学生表现为个性内向,生性孤僻,行为怪异,防御心理重,戒备心理强,长期封闭自己,缺乏与他人的交往,也害怕交往会打破心理的平衡;有些学生孤芳自赏,清高自傲,对周围的人大多看不起,因此不屑与同学交往,让人觉得高深莫测,难以接近,既不会主动接近别人、关心别人,也不会侵犯别人。

7)动机不纯导致不良交往

部分学生的交往动机不纯,交往的目的是利用别人,或是满足自己的某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交往中缺少真诚和信用,疑心过重,不懂得尊重对方,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苛求别人,交往的手段虽多,但处世虚伪自私,嫉妒心和报复心极强,很难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友谊,最终会被集体所排斥。

链接4-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人际交往受行为准则的影响,即在特定的人际交往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由于交往对象在文化、职业、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若不掌握不同情境、不同关系下的行为准则,就会使人际交往遭受到不可避免的伤害。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为人际间互帮互助提供了机会,也可能成为避免关系破裂的积极因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准则视关系的亲密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情交换和增加亲密程度的报答性行为准则,主要表现为在对方需要时乐于主动帮助,在对方患病时给予帮助照看,提供感情上和精神上的帮助,提供建议、鼓励和指导,对对方的活动表现出关心和兴趣,对对方的成功感到高兴,与对方共享成功的喜悦,注意节日和特殊日子的问候等。另一类是防止矛盾、缓和矛盾、解决矛盾的避免性的行为准则,主要有尊重对方的个人私事;不要背叛对方对你的信任,不要当众评价对方,忠诚,守约,不要有过分的占有欲,以及显示出过分的防御性行为等。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总是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且把这种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同学关系和朋友关系上。若大学生不注意合理恰当地运用报答性行为准则,其亲密关系就会受到影响。而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矛盾、冲突时,应更多运用避免性的行为准则。

4.人际相处方面

人际相处是指关系双方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长、空间相对较近且固定、双方的交往互动频繁且交往活动的种类繁多,其侧重于人际心理过程。提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人们更倾向于强调人际交往,而忽略人际相处,其实,人际相处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比人际交往方面的更复杂、更微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更严重、更持久。就大学生而言,人际相处主要是指在校期间长时间地与周围人的共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寝室人际相处,有关系融洽与关系紧张之分。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以及学习、思想、情感等方面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创造了彼此相处的条件,是大学生友谊形成的发源地、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各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寝室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个性、脾气、习惯、爱好千差万别,磕磕绊绊的事就难免发生,对新生而言更是如此,故寝室也构成了大学生相处中矛盾纠纷的源泉。

在人际相处方面,大学生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公德意识,室友相处困难

与室友相处难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寝室里没有归宿感,体验不到人际安全,寝室甚至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敏感的地方;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偷斧”的心理,看他的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里都觉得不舒服,但又同处一屋,长久相处十分难受。其实,同学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矛盾大多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不一致的习惯:有的同学喜欢早起,可能在别人睡意正浓的时候他就起床,叮叮咣咣的声音吵醒别人,让人烦;有的同学比较懒,臭鞋臭袜随处乱扔,熏得大家晕头转向,自己还悠然自得;有的人不爱整洁,自己的东西乱扔乱放,不仅让自己的空间里一片凌乱,也严重影响室容。长久地住在一间屋子里,彼此发现对方的弱点会愈来愈多,从而会发生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与室友相处不好,会影响心情,进而影响学习,故处于该情境的大学生应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的寝室人际交往。

2)缺少相互尊重,引发室友冲突

某高校大三年级王同学,性格外向,直率,但讲话不注意场合。在寝室里经常为小事与同学争执和吵闹。他将自己的女朋友带到寝室里过夜,弄得其他同学十分尴尬。有一天早晨,他以命令的口气要求在其桌子上洗脸的同学离开,以致发生扭打。

人际冲突,是指以认知失调、情感不融和行为对抗为特征的人际障碍。大学生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相互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便有可能互不相容、互相排斥,以冲突的形式出现。青年学生的人际冲突是形形色色的,冲突的内容也各不相同,造成冲突的原因更是多种多样的。

3)自我呈现不当,导致室友误会

恰当的自我呈现是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和消除误会的有效举措。不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是随自我呈现的深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列文格(Levinger,1974)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有单向注意、双向表面接触和共同关系等三种状态。零接触时,双方谈不上有什么自我呈现。单向注意只是一方注意另一方,同样没有自我呈现,仍无双方互动。只是到表面接触时,双方有了初步的自我呈现,因而只有极少的人际互动。在共同关系状态,双方的自我呈现越来越深入,双方从轻度的互动、中度的互动,直到强烈的互动,一方对另一方产生强烈的依附,还有什么隔阂不能沟通呢?还有什么冲突不能缓解呢?大学生寝室是同学之间近距离接触最多的场所,当然,也是相互自我呈现最频繁的场所。一间小小的寝室,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友。其中,有的同学来自大城市,有的同学来自农村;有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有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有极少数来自大城市家庭的比较富裕的学生,丝毫不顾及家庭贫困同学的情绪,衣服穿名牌,吃饭讲排场,在室友面前大摆高傲富有之谱,结果导致室友误会,既伤害了同学间的感情,也严重地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缺陷及其调适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但是,大学生自尊心强,情绪易冲动,社会经验不足,人际交往能力有欠缺,一些学生还存在人际交往心理缺陷,这使得不少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交往。调查(许燕、梁向芬,1998)显示,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发生率高达44.8%,人际冲突的对象主要是同学(44.8%),其次是朋友(23.9%)和家人(22.7%),人际冲突的后果是95.1%的同学感到不愉快。因此,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1.自卑

自卑,是指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的轻视自己、失去自信、畏缩的情绪体验。无论这种劣等或卑下的自卑感是否客观存在,一个人只要带有这种思维方式,便会认定自己不行。不同的人自卑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部分各方面真正不行的学生有自卑感,但一些在他人眼中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有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出现自卑的原因很多,如相貌、学习、贫穷等,共同点都是对自己不满意,不相信自己。即使目前很顺利、很成功,他们还是处在担心忧虑的状态中。这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别人主动与其交往,他们也会表现出对交往的焦虑。据调查,有52.43%的同学认为自己与人交往中,曾经因为自卑而不愿与人交往。在平时大学生的咨询过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因为自卑而使人际交往失谐。

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加优越的地位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并不是坏的情感。每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产生赶超的力量,到达新的目标后又会发现新的不足,于是就再向新的更好的目标奋进,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地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了自己。(www.xing528.com)

自卑有多种表现方式,退缩或过分地争强好胜是其中最明显的两种。在大学生中还存在另一种自卑心理,即掩盖于“自傲”“清高”的表面现象之下的一种自卑心理。有这种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十分渴望与别人交往,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但是由于其在某一方面的优势,而不肯放下所谓的架子主动地与别人交往,最后给别人造成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错觉。

大量调查表明自卑心理一般多见于新入学的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在学习上,大学生们在这人才荟萃的新“家庭”中,出现一种重新分化的格局。中学时期学习上名列前茅,现在可能排在了后面;在生活上,也由中学时代的父母“包办”变成了“自理”。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自身的某些生理缺陷等主、客观原因,都会促使大学生感到自卑和脆弱。自卑感一经形成便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扩散力,会给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带来不良的影响。一般来说,自卑的人容易消极地、过低地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容貌、身材、知识、能力、口才,甚至衣着(这一点特困生表现明显)等各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害怕与人交往。

克服自卑应从认识、情绪、行为三个方面同时入手。①从思想上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者与失意者在智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别,并不是智商高的人就一定能成功。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差异在自我评价上。②调节自己交往时的情绪。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自我激励,可以暗地里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再试试”。③树立自信,马上行动。正确认识自己,善于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发展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积极参加群体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唤起自己的自信心,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真正的自信还须要用行为来表现,故我们可以从容易处入手,如说话训练,先在朋友、熟人面前演练,有把握后再扩大听众群。

2.嫉妒

嫉妒是憎恨他人,仇视他人的成就,并带有自怨自艾的情绪体验。嫉妒心强烈的人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烈。自我感觉良好,唯我独尊,不正确的自我观念使这些学生觉得荣誉和地位等只能属于自己,优势只能由他一个人占有。这类人自私、虚荣、爱面子、敏感,而且心胸狭隘。嫉妒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互不信任,交往对象也会因厌恶这种行为而使人际交往渐渐疏远。

嫉妒的产生常常与“同等性”或“可比性”有关,当身边的同学在学习成绩、活动能力、生活条件、外貌形象等方面优于自己时,就可能引起个体产生嫉妒心理。调查表明,大约有58.25%的同学承认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过嫉妒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嫉妒是对超过自己的人感到恐惧和愤恨的混合心理,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一种异常心理表现。嫉妒者其实比其他人更为痛苦,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使他痛苦万分。他们因心灵巨大的创伤或某种无法补偿的缺陷,无力或不敢与强者竞争,或者因为怕吃苦而不想与别人竞争,但又容不下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心理上失去平衡,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贬损别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嫉妒者时刻寻找对他人实施“报复”行为的时机,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的“高度戒备”状态。嫉妒心理同自傲、自卑心理一样,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大敌。

嫉妒者把别人的优势视作对自己的威胁,从而感到恐惧和愤怒,怕别人的优势突显出自己的弱势。嫉妒者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已经存在的差距,而是借助贬低、诽谤、中伤等手段攻击对方,拉对方后腿,以求心理上的满足,似乎这样就可以缩短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培根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能拥有它的只能是闲人。”

消除大学生中的嫉妒心理常用的调适方法如下。①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为嫉妒心理受人的理想、信念等个性倾向性的制约,只有逐步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于社会的崇高理想,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缺陷才能被克服。②解放狭隘的“自我”。嫉妒的病根在于自私,如果我们克服私心杂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底无私”,为别人的进步和优越而感到高兴,如果我们见贤思齐,凭自己的奋斗迎头赶上,那么嫉妒心理就无法滋生。③积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一般而言,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敏感多疑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加强自己的性格塑造,逐渐形成不图虚名、心胸开阔、坚毅自信的性格特征,对消除嫉妒心理至关重要。④正确评价自己,增强竞争意识。承认自己某方面与别人的差距,欢迎竞争,积极参与竞争,努力实现自己潜在的价值,同时注意与他人的竞争应该有所选择和侧重,避免分散精力,做无谓的竞争。

3.害羞

害羞是指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却羞于同别人交往的一种心理反应。害羞的表现为腼腆,胆怯,拘谨,动作忸怩,不好意思,脸色绯红,说话的音量小,有时还动作颤抖,很不自然。害羞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的原因之一。有些大学生在许多交往活动中习惯性地出现紧张反应,如脸红、结巴、口干、心慌、心跳加快,甚至颤抖冒汗,特别是处于大庭广众和面对权威人士、老师、暗恋的人等重要人物时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个体不愿积极交往的现象。这类学生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给人缺乏自信的感觉。越是关注自己的表现,越觉得不自然,越想离开当时的环境,有的学生还表现出语无伦次。

害羞束缚了一个人的言行,使其无法充分表达自己,在某些人际交往中失去主动性,也不能充分利用交往机会发展自己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成为大学生交往障碍。但羞怯具有情境性,脱离了交往情境,羞怯反应自行消失。这种障碍虽然阻碍了大学生的交往,或者说在交往中不自在,但是害羞的人仍然可以面对和应付人际交往。

大多数人的害羞是由不正确的认知造成的。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交往中时常担心被人嘲笑或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实际上是过分地关注了自己的表现。结果是越关注自己,越觉得不自在。不自在的感觉又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担心,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严重时甚至产生社交恐怖。害羞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其发生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其产生主要是由于个体对安全感的过分追求。美国心理学家泰姆巴杜调查发现,有4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有怕羞的心理弱点,其中还包括卡特总统及夫人,还有40%~50%的人认为自己曾经在某种特定的场所感到羞怯。李晓萍和孟祥昕(2000)的调查显示,承认自己因为害羞而不敢与人交往的大学生占49.7%。而另一项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首要的阻碍因素就是羞怯心理,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男女羞怯心理差异不显著。

按产生原因可将害羞分为三类。一是气质性害羞,即生来就有的性格沉静内向,遇到人或事就胆小退缩,思前想后,举棋不定。二是认知性害羞。过分注意自我,注意自己的举手投足,患得患失,易受他人影响,羞于与人交往,缺乏交往的主动性。三是创伤性害羞。由于生活、学业上的挫折和失败经历,而变得小心谨慎,消极被动地接受周围的一切。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的频繁,害羞心理会逐步减弱与消失。但如果过度害羞,就会在交往活动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甚至无法与人沟通,妨碍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形成。

害羞心理往往是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下,在接触朋友、同学等特殊条件时逐步形成的。害羞者真正缺少的是自信,是不相信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担心自己说错话,干脆不说话。此外,缺少交往活动也是害羞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故大学生可以从以下途径调适自己的害羞心理。

(1)树立自信 相信自己有能力以恰当的方式讲述任何事,并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相信自己能在交朋友方面比现在做得更好。

(2)加强交往实践活动 性格懦弱、十分害羞的人,若从事服务业、教育、商业、行政等常需与别人打交道的职业,其害羞心理能在实践中逐步消失。故有害羞心理的大学生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勇于去交朋友,多与他人交谈,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集体活动,让自己的害羞心理在实践中不知不觉消失。

(3)加强自律性训练 心理的自我暗示可以使自己沉住气、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走向交往场合。交往伊始,要多运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多提醒自己“没什么可怕的”“勇敢些,没什么大不了”。

(4)善于模仿 注意观察与模仿一些坦然自若、善于交际、活泼开朗的人的言行举止风度,了解更多交往的具体方法,张嘴就不会“丢丑”,不会助长害羞心理,进而一步步远离害羞。

4.猜疑

猜疑是指没有事实依据而抓住“皮毛”,凭主观想象进行判断推测,只相信自己,总怀疑他人、挑剔他人的一种不良心理。猜疑心理过重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生性孤僻、敏感多疑、小心谨慎、戒备心强、对人冷淡,完全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心理防御小圈子中,无端地怀疑别人在威胁自己的名誉、声望、形象,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自己联系起来并看成是自己的阻碍。还有不少学生疑心太重,“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一旦遇到一些意外或不顺心的事,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怀疑别人在背后做了手脚。猜疑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受到不恰当的他人暗示或自我暗示。疑心者给人的感觉是心胸狭窄、气度狭小、过分注意自己的得失,希望别人相信自己,又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猜疑者自身也常常体验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很难与别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既影响个人潜能的发挥,又影响朋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个人猜疑心重,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就会令人厌恶,导致人际交往紧张,甚至会使同学间的亲密关系产生裂痕。猜疑是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拦路虎,从根本上说,要消除猜疑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①培养良好的性格。猜疑者的一般表现是与朋友相处时不坦率,不暴露思想,唯恐真实动机被别人察觉到。故须培养正直、诚实、实事求是的性格,养成根据客观事实来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习惯,克服主观武断地下结论、轻易怀疑别人的习惯。②提高抱负水平。猜疑往往和一个人抱负水平低、过分拘泥于生活琐事有关。提高自己的抱负水平,在远大目标的追求中开阔个人的胸怀,倾心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中,就不会因为人际交往中的琐事而分心了。

5.孤独

孤独是因缺乏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寂寞感与失落感,是宁可独处也不与别人交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孤独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而不一定与外在行为表现相一致。调查(袁庆濮等,1995)表明,由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困惑,以及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有65.85%的大学生有某种程度的孤独感,4.19%的大学生有较深的孤独感。孤独也是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满怀愁绪无可倾诉的时候,会感到寂寞;生活困难求助无门时,会感到寂寞;失学、失业、失恋后缺少社会关怀时,也会感到寂寞。在这种情况下寂寞心态是难免的,也可以说是正常的。若在多人参与的生活环境下,或在众人皆欢乐的热闹场合里,仍然深深地感到寂寞,那就是孤独了。大学生感情上的满足,一般不外乎从恋爱、家庭、朋友和社会等几方面来获得,如果在这些方面的关系出现裂痕,难免会感到孤独和苦闷。没有人永远不寂寞,但却有人长期寂寞。孤独与独处不同,孤独是心理上的寂寞感与痛苦感,孤独的人是不快乐的,也是不情愿的;独处只是身体上离开别人,而在心理上却未必不快乐,甚至有人甘愿独处,享受宁静中的喜悦。具有高傲、冷僻性格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自命不凡,看不上旁人,感觉别人“庸俗”“不懂人情”,于是索性不愿与人交往,不想依靠别人,也不想求助于别人。孤独会使人丧失社会交往,丧失青春活力,丧失才智和健全的人格。孤独过甚者,有的试图到神那里去寻求精神寄托,有的酗酒、纵欲、轻生,甚至与社会作对。

据社会心理学家分析,孤独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缺乏社交技巧,不能在与人接触时体察别人,并适度表现自己;过度关注自我爱好的立即满足,忽略别人的权益与需求;对人缺乏同情心与同理心,无法获得别人的感情回应;自责过重,与人交往时过分患得患失,因恐惧失败心理的影响而导致对社会活动的退缩与逃避;个性悲观,对人无信心,与人交往不能坦诚相对,不能表露自己的特点,因而无从获得对方的欣赏与尊重。

孤独的人一般缺少人际交往,或者说,不能建立亲密的人际交往,故大学生要战胜人际交往中的孤独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融入集体之中。心中包容整个世界,把个人融入集体之中,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挥个人的才智,这也是战胜孤独的根本。②多参与社会活动。唯有参与的动机,不必要求立即获得回报,多学习社会能力,并借此机会让别人认识、了解你。③改正不良性格。高傲、冷僻、尖酸、刻薄等性格往往会使人与你疏远,对此应该加以克服与矫正。④培养慎独的工夫。失意与独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应培养自己慎独的工夫,以期在个人独处时也不致会有太大的孤独、寂寞之苦。

6.社交焦虑

所谓社交焦虑,指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不自然、严重害羞的心理。其行为表现是与他人交往时脸红,心情紧张,举止表现不自然,口干,盗汗等。

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的自我调适有以下几点建议。

(1)学会放松自己,缓解焦虑。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者可以去洗热水澡或桑拿浴,这些方法非常有效。

(2)提高自我意向。积极地看待自己,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可以发挥,再制定一些现实的能反映你这些长处的目标。开始时可以定得低一些,然后逐步积累,再建立更大的、更重要的目标。另外,进行自我评价时,停止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强调积极的一面。这样良好的自我意向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3)增加社交吸引力。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比如保持一个好看的发型,穿着自我感觉良好的衣服。其次,要勇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开始时去你比较熟悉的地方,让你的朋友陪你一起去,然后再试着去一些你感兴趣的其他地方,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再次,要敢于和不同类型的人交往。试着经常把自己介绍给一些新认识的人,进入不同的社交场合,会扩大你的社交接触面。最后,必须有耐心,还要付出努力。没有人天生就具有社交吸引力,只要你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链接4-4

社交焦虑

黄同学(大一学生),小时候父母的同事、朋友或亲戚到家里来,不敢打招呼,总是想办法躲起来。高中以后稍微好一点,但在集体场合还是不敢讲话。除非大部分人很熟悉,一般的聚会、集体活动都不参加。尤其不敢和女孩子讲话,不敢看女孩子的眼睛,一讲话就脸红。读大学后,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虽然成绩很好,但内心很痛苦,别人无法理解。

7.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是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经常性地惊慌失措、局促不安、无所适从、自我迷失的现象。这是比羞怯更严重的一种交往障碍。这类学生害怕与人交往,总觉得别人不会喜欢自己,讨厌自己,但交往的愿望强烈。由于交往机会少,对自己的交往能力没有信心,每次和别人说话前都非常恐惧,这样的学生几乎无法进行交往活动。

社交恐惧使学生对交往极其敏感,并且产生泛化,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活动之前,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甚至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真与别人在一起时,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活动结束以后,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缺乏自信或过于自卑是导致恐惧的主要因素。与人交往恐惧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贬低倾向,即使行为没有什么差错,也会觉得自己表现不行,害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加重了交往过程中的恐惧情绪。这类人具有完美主义倾向,一旦有些许表现不佳之处,就会寝食难安,觉得没脸见人。这类学生大多性格内向,缺乏社交训练,对不熟悉的事物自然产生恐惧。

交往中的恐惧与羞怯在表现和成因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在于恐惧者感受到的是恐惧、焦虑与不安,因而回避交往;羞怯者是在交往中表现出紧张、脸红,引发的感觉是害羞。

链接4-5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在对他人的关系中所怀有的以强烈恐惧为特征的一组神经官能症。其症状表现为不愿与陌生人交谈,不愿当众发言,从不主动当众发言,一旦必须当众发言时,往往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在与异性交往时,则脸红心跳,显得紧张,出虚汗,甚至逃离现场,进而逃避参与社交活动。

社交恐惧症容易发生在以下几种场合: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在同辈人面前,在小团体中,有特定话题等。社交恐惧症的产生与下列四种因素有关:

(1)青春期过多的自我意识;

(2)青春期觉醒的性意识;

(3)胆小、害羞、依赖、内向等性格特征;

(4)某些文化特点。

社交恐惧症通常还有多种亚型:正视恐惧症、表情恐惧症、目光恐惧症、丑貌恐惧症、口吃恐惧症、出汗恐惧症等(关峋一、返田健著,袁韶莹译,1986)。

社交恐惧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是比较严重的,在大学生中存在的比例不大,但很具典型性。社交恐惧症使人不知不觉中与群体之间筑起一道心理防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孤独的环境中,从而使个体极其敏感于交往,并且产生泛化,使个体几乎无法进行交往活动。大学生产生社交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害怕自己言行不得体被人笑话,有损自己的形象。要矫正交往中的恐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扩大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 在闲暇时间有意识地阅读一些有关社交知识的书籍,了解掌握一些社交礼仪,增强自己的信心。

(2)生理放松和系统脱敏法 学会身体肌肉的放松技术,然后在头脑中循序渐进,由轻到重,逼真地想象、再现那些引起恐惧的社交场合。每当恐惧来临时,就让自己放松,然后再想象、再放松,如此循环,直到恐惧基本消失为止。

(3)实境脱敏法 试着让自己主动面对社交场合,害怕什么就偏偏去做什么,当有了成功的体验就强化这种成功的体验,使它巩固下来,最后形成一种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