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是具有选择性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愿意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决定他们相互选择和相互吸引的因素很多,人际吸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类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心理特征,有能力和才干,也有时空距离上的接近和交往的频率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成与发展。我们把这些因素归为情境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相似、互补与对等性因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情境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都是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展开的,这些情境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间交往距离与频率、交往的体验等。
1.时空接近性
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成和存在的根本条件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时空接近性。时空接近,是大学生彼此了解和认识的前提,也是相互吸引的基础。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个体与个体之间距离越接近,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多,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较易产生好感和建立友谊。接触和交往增强了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也为相互了解提供机会,交往频率的增多,也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天各一方的好友也有,但是大多是近在咫尺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只是一直保持着友谊。因接近机会多而相识,因相识而彼此吸引,最终建立友谊,甚至彼此相爱,是最寻常的事。这种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影响人际吸引的现象称为接近性。费斯汀格等曾以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眷属宿舍的居民为对象,研究他们之间的邻居友谊与空间远近的关系。结果发现,从互不相识到入住一段时间后所结交的新朋友,有四个接近性特征:①是他们的邻居;②是他们同楼层的人;③是他们信箱靠近的人;④是走同一个楼道的人。由此看来,经常见面是友谊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里常见的情况是,或是同学,或同住一个寝室,或同在一个学习小组,或同属某个活动团体,或是同乡等,经常接触,交往频繁,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从而建立起较为密切的人际交往。
当然,人与人空间上彼此接近,未必一定彼此吸引,反而可能日久生厌。因此,时空接近性仅是密切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不能看作充分条件。就大学生而言,它也主要是在大学新生中起主要作用。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最初的好友大多是同寝室的,这一现象说明了时空接近导致相互吸引。对于原本素不相识的刚入校大学生来说,时空接近和交往频率在他们人际交往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时空接近可能成为形成良好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也可能成为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客观原因。有时空间距离小、接触频繁也容易发生摩擦和冲突。有时接触次数过多,也可能产生腻烦现象,使好感下降。黄希庭和徐凤殊(1988)的研究表明,相似性吸引和补偿性吸引在年级上没有差别,而接近性吸引与年级差别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年级的小团体的形成以接近性吸引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接近性吸引的小团体明显减少。在接近的条件下要想进一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彼此能否相互接纳则无疑成为另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接纳,是指接纳对方的态度与意见,接纳对方的观念与思想;对对方的为人处世不但感兴趣,而且表示适度的赞许。只有在接近的条件下彼此接纳,才会继续往来沟通;有沟通,才会彼此相知;彼此相知,才会成为莫逆之交。
在利用时空接近因素增加人际吸引时也是有技巧的,当你希望被一个人喜欢时,应想方设法接近他(她),尽可能多地出现在让他(她)能够看到你的地方;当你与对方的关系不和谐时,最好暂时拉开距离。此时距离越近,越容易让对方讨厌你而不是喜欢你。另外对于那些距离本来就特别近的人来说,适当地拉开距离也是有好处的。
链接4-2
近 体 学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T.Hall,1959、1963)对人类交往的空间距离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很有名,由此提出了“近体学”或“人类空间统计学”的概念。霍尔认为在人们沟通时互动双方的空间由近及远可以分为四圈,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0~44厘米):在此距离,人们的身体可以充分亲近或直接接触。沟通更多地依赖触觉,而不是视觉和听觉。在正常情况下,该距离是高度私密的,非正式的,只有夫妻、情侣、父母与孩子以及知己密友才能进入。
个人距离(44~122厘米):这是非正式场合下,朋友和熟人之间进行交谈、聚会等的适当距离。身体接触很有限,主要用视觉、听觉沟通。陌生人也可以进入这个距离,不过沟通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端。
社交距离(1.2~3.7米):该距离适宜于正式社交场合,沟通没有任何私人感情联系的色彩。人们在正式社交活动、外交会谈、处理公务时相互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沟通进行时,需要更清楚的口头语言和充分的目光接触。
公共距离(3.7米以上):这是完全开放的空间,可以接纳一切人,适合于陌生人之间,演讲者与公众之间进行沟通。
人们对人际空间距离的处理,除了受相互了解和亲密程度的影响外,还受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2.交往体验性
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也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人们一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良好的情绪感受的交往将会形成相互喜好的关系,不良的情绪感受的交往则会造成嫌恶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存在能使别人感到快活舒适,大家就会喜欢这个人,如果让人感到生气、焦虑和厌恶,大家就会对他产生反感而不喜欢他,这说明交往过程中的情境因素会左右交往体验,而体验这样的情绪反应又影响到人际间的吸引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体验性影响着他们对交往对象的评价,这种评价受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但这种因体验而进行的评价,影响着大学生对交际者的选择,决定交往效果。因此,大学生希望不断增加吸引力,就需要在交往中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去感染交往对象,激起交往对象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到轻松愉快,强化积极的交往体验。一个整天悲伤、忧愁和焦虑的人,一个整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人,是无法产生人际吸引力的。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个人特质因素
个人的特质也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外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他的个性心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际交往,产生人际吸引。
1.外貌相悦性
人际吸引最初的动力就是外貌相悦性,外表美总是给人以心理上的愉悦感。在生活中,那些外表英俊漂亮的人,比较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素昧平生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英俊漂亮的外貌构成了人际交往的第一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交往的兴趣,别人多看几眼的结果表明在目光交流中接纳了他们。外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得尤为显著。人们在交往接触之前,往往是根据外貌特征来判断交往对象,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
在一项实验中,给大学生们看3个大学生的照片:分别是有外貌吸引力、相貌一般和无外貌吸引力,让被试者在27种个性特征上做出评价,并要求他们估计这3个人未来是否幸福。结果表明,最合人心意的、最幸福的预言都安在外貌有吸引力的人身上。无论男性评价男性,男性评价女性,还是女性评价男性,女性评价女性,结果都是如此。这说明,人们喜爱漂亮、英俊的人胜过相貌不好看的人,而且往往把一切好的特性都安在外貌有吸引力的人身上。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以貌取人,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美貌和姿色更容易获得正面评价。但是,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们在择友时,常觉得外貌与自己相差不太大的人对自己有较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选择终身伴侣比起选择约会朋友,对外貌的要求明显降低。这说明外形美虽然对人会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但交往过程中吸引力的维持与加强,取决于交往双方的内在人品和能力。(www.xing528.com)
2.才华互赏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欣赏与喜欢,人们通常喜欢与聪明能干的人交往。尽管外貌吸引力在最初交往中作用明显,但才华和能力最终很可能更能影响双方的交往。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才华和能力展露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在学习和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表现出最佳的精神状态,以增加人际吸引力。
当然,才华和能力导致的吸引力相当复杂,心理学家实验研究表明: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所以人们最喜欢的是能力高但出了点小错的人,最不喜欢能力低又出错的人。能力高固然让人喜欢,但是太完美就显得高不可攀了,出点小错则显出他也有平凡的一面,让人感觉容易接近。
3.个性吸引性
性格本身更是引人注意与令人欣赏的重要条件。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如果具有诚恳、坦率、幽默等性格,是比较能够吸引别人注意、获得别人赞赏的。比起外貌和能力来,个性品质产生的吸引力无与伦比,而且这种吸引力持久而稳定。有些大学生相貌不一定出众,但友善、亲和,给人的感觉很愉快,人们很愿意与其交往,这就是个性吸引导致的。心理学家们总结了一系列增加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男生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是勇敢、冒险、创造、坚韧、宽宏大量、襟怀坦白、不拘小节、理智、正直、忠诚、聪明、可信、有思想、思维灵活、事业心强、期望水平高等,而女生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为人随和、情操高尚、有正义感、待人真诚、信赖、善良、开朗活泼、可靠等。无论男性或女性,乐群、外向、幽默、风趣都是吸引性的个性特征。在诸多个性品质中,最有吸引力的是真诚和真实,最富排斥力的是说谎和虚伪。也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待人热情也很容易产生吸引力。
一般来说,大学生个性中具有吸引性的特质愈多,其人际交往也愈好。有这样的说法,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的,实际上心灵美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指人们的个性品质,因此,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无穷的魅力。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相似、互补与对等性因素
1.相似吸引性
对某种事物或事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感情上就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际交往。纽康巴(Newcomb,1961)曾用实验法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向自愿参加研究的大学新生提供免费住宿16周。在住进宿舍前,研究者先给这些彼此不认识的被试者实施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等的测验,将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学生安排在一间房子里住。然后,定期测验他们对一些事情的态度、看法,以及他们对同房室友的喜欢程度。住宿初期,空间距离是决定彼此交往较多的重要因素;但到了后期,彼此间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相似性,超过了空间距离的重要性而成为密切的人际交往的基础。在研究的最后阶段,让这些大学生自由选择住同一个房间时,结果表明,相同意见和态度者喜欢选择住同一个房间。态度相似性之所以能密切人际交往,可能是由于彼此观点一致,争辩机会较少,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持,从而使友谊得到发展。正如大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这种友谊时所说:“我们性格志趣相投,谈得拢。”又说:“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在情感和信仰上没有隔阂和矛盾。”
相似性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人们大多喜欢与那些跟自己兴趣和爱好相似、地位和经历相似、态度和观点相似的人交往。
相似点多的人在一起,心理上会比较接近,共同的话题相对较多,容易产生亲近感,彼此交往的愿望也容易被激发。相似性吸引包括许多方面,有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的相似,也有年龄、性别、学历和经历的相似,还有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事态度、追求目标、个人嗜好的一致。尤其是人生态度、价值观的相一致,会成为产生人际交往吸引的持久因素。有研究指出: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因素。无论是在友谊关系或是爱情关系中,相似性吸引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上述因素中,态度的相似最受关注。伯恩(D,Byrne,1966)对此曾作过详尽的研究。他先对大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几天后,让学生阅读别人回答的有关问卷表,要求他们表明自己对此人的好感如何。实际上,学生看到的别人的态度问卷是实验者看过他们的态度后编制的。这样实验者就可以控制态度的相似性,其结果如图4-2所示,态度越相似就越容易产生吸引。后来的一些研究还发现,甚至在其他条件不太合意的情况下,态度的相似性也会产生强烈的喜欢。人们喜欢态度与自己相似的人,因为这意味着对自己态度的肯定和奖赏,可以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
图4-2 态度的类似性与吸引力的关系
2.互补吸引性
除两性之间男刚女柔的自然互补之外,在个人兴趣、专业、特殊才能等方面,多数人会有期望他人弥补自身缺陷的心理倾向。因为人在追寻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发展得面面俱到,总难免有顾此失彼的遗憾。因此,遇到自身所缺而对方所擅长的某种特征时,就会不期而然地对其表示好感。例如,学理工的人,可能爱好文艺但失去学习文艺的机会,如交到长于文艺的朋友,分享其在文艺上的心得与快乐,就可使他对失去的缺憾得到某种补偿,自然也密切了彼此的关系。
人际交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彼此间需求的满足状况,需求和个性互补,构成了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能够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大学生的需求各有千秋,需求互补往往成为他们交往的动机,也为他们友好相处提供了保障。有研究认为,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裨益,彼此有友好意愿,或在某些方面能进行互补时,两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才得以维持。一般而言,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或夫妻之间。
相似与互补导致人际吸引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比较起来,人际交往中,相似性因素是基础,而互补性因素起补充的作用。相似性侧重在价值观和态度方面,互补性则会在某些性格特点不同时起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需求相同,可以形成协同活动的人际交往,当然也可能存在竞争成分;需求互补,则可形成合作的人际交往。
有研究发现,在人们交往之初时,距离因素、外貌因素及社会资源(如经济地位、学历、文化背景等)都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在初步交往后,交往双方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相似显得更为重要。
3.对等吸引性
对等吸引是指人们都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而且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减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有个人逐渐表露出对你的好感和喜欢不断增加,正面和积极评价不断增多时,你或许喜欢他(她)的程度可能大于一直对你有正面评价且喜欢的人。因为人人都愿意被人肯定、接纳、认可和赞赏,他人的喜欢或喜欢不断增加,是满足个体这一需要的最好奖励。
一般来说,大学生们都喜欢同样喜欢自己的人。但自尊心不同的大学生,他人的喜欢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强的大学生,他人的喜欢和排斥一般不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但自信心弱和挫折感强的大学生,则对他人喜恶态度的反应敏感而强烈。自信心弱和挫折感强的大学生,难以从自己那里获得尊重的满足,因而对他人的尊重非常需要,时常会因为这种心理满足与否而十分强烈地喜欢或厌恶对方。这提示我们在交往中,如果以热情、信任、尊重的态度对待那些受过挫折或犯过错误的人,会引起他们比常人更为强烈的感情共鸣与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