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进心不等于争强好胜,争强好胜的弊端

上进心不等于争强好胜,争强好胜的弊端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训练内容佳明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从小父母就很以此为自豪,他们常常不无得意地说:“我们从来不要求他。可他自己要强,无论什么事都要拿第一,有个100分他是99.5都不干。”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佳明却越来越苦恼,大家几乎看不到他的笑容了。这些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佳明。训练指导分析佳明的个性,他认为凡事都要争第一,像这样好胜心极强、非胜不可的人是不会生活如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上进心”保持适度呢?

上进心不等于争强好胜,争强好胜的弊端

训练内容

佳明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从小父母就很以此为自豪,他们常常不无得意地说:“我们从来不要求他。可他自己要强,无论什么事都要拿第一,有个100分他是99.5都不干。”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佳明却越来越苦恼,大家几乎看不到他的笑容了。一方面,他越来越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他的第一越来越难保,有些竞赛他费尽心机也只得个第三名,这与他的“胜利、领先、做第一”的人生观相抵触,他很难平衡了;另一方面,他出名的争强好胜使大家都避讳他,他也确实很难容忍别人超过他,因此他的好朋友很少很少,他越来越感到孤独。可是他的争强好胜依然克服不了,只要有聚会他就必须成为中心人物之一,只要有他参加的比赛,他就必须是胜的一方,每一分好像都成为他性命攸关的大事。这些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佳明。

训练指导

分析佳明的个性,他认为凡事都要争第一,像这样好胜心极强、非胜不可的人是不会生活如意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人就会有不完美的地方,而他却认为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差别,世界上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两类人。他的信念是:“获胜不是全部,而是唯一”。

这种信念的具体弊处有哪些呢?

1.体察不到真正持久的快乐。

他们在达到目标后,仍然无法停下来,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而且,他们视每个人为竞争对手,因此就不能分享与人合作的愉快了。他们的世界中只有竞争、冲突和矛盾,很容易发展成为野心勃勃和充满嫉妒的人。

2.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团体精神。

人在群体生活中才会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而过于好胜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失败。一般人很难与他们亲近,总是与他们敬而远之,不加信任。因为他们总充满敌意,担心自己的地位是否牢固。他们常会发现他们最喜欢的人最不愿与他们打交道。

3.会助长人的不安全感和压倒别人的执著愿望。

人的很多不良个性品质心理障碍都与此有关,如自负、自卑、多疑、抑郁、嫉妒、自私等等。无论是幸运地保持第一的成就,还是受到了挫折从第一的宝座上跌下来,都可能会导致不良个性心理的产生。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上进心”保持适度呢?主要是纠正以下一些非理性认知:(www.xing528.com)

1.我不可能总是那唯一的一个。

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观念。努力培养自己形成达观的人生态度,能心平气和地看着别人获得比自己好的成绩。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知识高度分化的形势下,即使你精力再充沛,即使你再多才多艺,“逢争必赢”也是不可能的。

2.我有很多不如人的地方。

承认这一点,必然要求你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自我认识。具体操作时你可以制作一个表:优点和缺点,一项项列出来,并在每项后列上理由即“证据”,可以找了解你的亲人或朋友帮助你。

3.适度地竞争能促进进步。

合作可以带来相互关心和相互体贴,两者相融才会赢得持久的幸福。

你能力强,愿意独立工作,可是你如果能带领他人工作,与他人合作成功,你就会在共同取得成绩时得到朋友。总是不留情面地打败别人有悖于真爱和友谊,想清楚为争第一而与人为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别人都能遭受失败,我也可以承受,不要为了自己的成功而失去了善良、慷慨、热情和信任,失去了和谐人生的源泉。

4.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能力,取胜不是唯的一途径。

为了取得最佳社会效应,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一下目前的胜败观,建立一种全新的合作与成功的观念。你技压群芳是值得人佩服的,可是你能促进他人进步,虚心与他人合作,就更难能可贵了。竞争有利于激励上进,提高质量,不甘落后,但合作才是人类价值的真正体现。不是任何一个出色的人都能在工作中成功地与人合作、从团结中得到乐趣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才是人类价值的真正体现。

有“获胜瘾”的人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人类至为颂扬的最高境界!最后让我们以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也是真实的事,作为本篇的结尾:国外一位心理学家来中国做了一个实验。他给4个孩子每人一条可以用线牵动的纸锥,把4个纸锥放进一个可以从侧旁注水的瓶子,瓶口狭窄得每次只可以拉出一个纸锥,这时要求水未淹到纸锥前把4个纸锥安全拉出瓶子,可时间有限,因为一说“开始”,就开始从瓶底向内注水。第一次,这4人为一组,他们合作地排了顺序,顺利地依次把纸锥及时拉了出来。而当心理学家宣布“谁先拉出来谁第一,可得到奖励”时,这4人不再轮流按顺序拉线,而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所有纸锥挤在瓶口全部被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