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黑客的评价,黑客行为的三种情况

关于黑客的评价,黑客行为的三种情况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在今天,黑客犯罪已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大公害之时,仍不乏一些黑客奉行黑客伦理准则。国内有人将这种似乎有些爱国成分的黑客行为称做“红客”事件。这种评价的转变的确是一种悲哀,但也的确是由黑客自身行为的转变造成的。苏格兰警方经过调查逮捕了代号为“数据流”的十几岁的英国黑客,另一名黑客Duji至今逍遥法外。看来要想对黑客行为划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并非易事。这是由黑客群体的庞杂性和黑客行为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关于黑客的评价,黑客行为的三种情况

黑客信奉信息共享、技术至上以及怀疑权威等所谓的“黑客精神”,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对他人的信息和网站作出各种侵入和攻击,他们往往自称是“主持公正,行侠仗义”,但是其中也不乏打击报复,更有甚者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不论黑客行为的目的是好还是坏,这些侵入、破坏和窃取行为都造成了对他人隐私和财物的非法侵犯,但是网络黑客却被常常当成技术精英得到部分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追捧。

黑客和网络计算机共成长,计算机史学家史蒂文·利维总结说,三代年轻人的电脑人使电脑脱离集权,走向平民。

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电脑捣乱分子是地地道道的技术人员。他们聚集在大学计算机系的实验室里,使用“分时系统”技术,把大型主机改造成实际上的个人计算机,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他们“人人享有计算机”的观点,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今天黑客们侵入计算机系统的一些基本技巧,包括破解密码、安放特洛伊木马等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人发明和制造了个人计算机,推动了计算机的平民化,其领头人是苹果公司的创建人史蒂夫·乔布斯

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人是软件设计师,包括比尔·盖茨在内,他们为计算机编制了应用、教育和娱乐程序。

即使在今天,黑客犯罪已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大公害之时,仍不乏一些黑客奉行黑客伦理准则。

在《财富》杂志500家大公司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许多公司以及众多的政府机构,已经聘请黑客检查他们的系统,甚至还要黑客为他们设计新的保安程序。

美国《纽约时报》称加州大学的研究生黑客们为“数字交流新卫士”。美国黑客界大名鼎鼎的年仅25岁的电脑神童克劳斯从黑客开始,后被政府“招安”后出任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的信息安全高级顾问,并成立了世界上著名的信息安全公司(ISS)。仅仅在一天的时间内,ISS的股票从58美元飙升至91美元。

据报道,中国内地一个自称“中国极右派反联盟”的团体在2000年1月24日到2月13日之间,攻击约30个日本网站,希望通过如此方式迫使日本右翼组织承认他们在侵略中国时犯下的罪行。国内有人将这种似乎有些爱国成分的黑客行为称做“红客”事件。实际上,这类所谓的“红客”事件频频发生:1998年针对印尼反华事件的黑客案,1999年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黑客事件,近来针对台独的黑客攻击案以及2001年“王伟事件”后对美国网络的进攻。

黑客的身份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黑客被认为是那些沉迷于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人,黑客一词并没有多少贬义。但在80年代以后,在电影战争游戏》上映的影响下被广泛宣传的“黑客集团”的被捕事件,黑客被视为能够打入公司和政府计算机系统的青少年天才,高风险的社会也使黑客行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黑客已经变成了自作聪明、危害他人的反社会分子,甚至等同于计算机犯罪分子。

这种评价的转变的确是一种悲哀,但也的确是由黑客自身行为的转变造成的。只要浏览一下青少年黑客记录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1983年,美国联邦调查局首次逮捕了6名少年黑客,这6名少年黑客被控侵入60多台电脑。(www.xing528.com)

1987年,美国联邦执法部门指控17岁的高中辍学学生波特·齐恩闯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内部网络和中心交换系统。齐恩是1986年“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生效后被判有罪的第一人。

1991年,美国国会审计署宣布,在海湾战争期间,几个荷兰少年曾侵入国防部的计算机,修改或复制了一些非常保密的与战争有关的敏感情报。

1992年,“欺骗大师”(纽约市一个少年黑客组织)因侵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银行和TRW公司及国家安全局的计算机系统而被判有罪。

1994年,格里菲斯空军基地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电脑网络受到两名黑客的攻击。苏格兰警方经过调查逮捕了代号为“数据流”的十几岁的英国黑客,另一名黑客Duji至今逍遥法外。同年,一名黑客用一个很容易就得到的密码发现了英国女王、梅杰首相和军情五处几位高官的电话号码,所有这些号码都被公开在互联网上。

1998年,美国国防部宣布黑客向五角大楼网站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系统性的攻击行动”,打入了许多政府保密性的敏感电脑网络,查询并修改了工资报表和人员数据。不久,警方抓获了2名加州少年黑客,3个星期后,美国警方宣布以色列少年黑客“分析家”被抓获。

……

看来要想对黑客行为划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并非易事。这是由黑客群体的庞杂性和黑客行为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但是,确定若干基本标准,以判断黑客行为中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哪些是犯罪的却是很有必要的。中国科学院余谋昌研究员把黑客行为大体上划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其一,如果其旨在进入系统,为了显示电脑爱好者的心理需要、追求显示自己才智的心理满足,而不是为了盗窃信息或破坏他人的电脑系统,这至多是一种“计算机恶作剧”。它没有犯罪意图,也不构成犯罪后果,不能认为是罪行;它不损坏他人的电脑系统,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如有人所说,它在社会结构中起制衡作用,在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其二,如有的专家指出:“私人电脑数据库如同私人住宅一样,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如果主人在这个“住所”前加密,那么就如同在门上加了一把锁,外人解密而入,就像“撬锁而入”。这种行为如果为了满足自己某种心理需要,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么它是不道德的。

其三,如果从窃取信息、诈骗钱财或蓄意破坏等犯罪意图出发,构成犯罪后果,那就必须绳之以法,我们要反对一切计算机犯罪行为。[4]

青少年的好奇心用对了地方,就能够成就大事业,用歪了就可能成为黑客犯罪。青少年黑客的心其实并不“黑”,甚至比同龄的孩子还要单纯一些,想让他们把好奇心用对地方,可能只需要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候提醒,及早给他们的心灵构筑一堵心灵的防火墙并及时升级,那么,我们青少年就会有极强的抵御外来病毒侵袭的能力,能够把病毒自身免疫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