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霸权
网络社会建筑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知识共享之上,它具有向世界每一个角落辐射的强大力量,现在已几乎没有多少地方能置身于这种辐射之外了。互联网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消除了人际交流的地理障碍。互联网将我们带入全球传播时代,全球网络传播中主要的意识形态是全球主义。网民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各种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统一性和共通性正不断增强。
但是互联网也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和文化的侵略。即便在网络环境下,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仍然存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和本体化的意识形态。如果各地区、各民族都希望以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来引领网络信息的走向,必然会产生一些价值冲突。这些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存在,而网络在促进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这种意识碰撞发生的几率。在全球化的接触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等偏执的民族情绪,在网络传播的推动下,会使本已存在的民族冲突更容易激化,新的民族对抗心理更容易产生。
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一些国家或地区间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甚至对立,当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相遇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可能会发生碰撞,不同国家的网民们可能会对同一网络信息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作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评判。
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在发达国家开始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平台上争取文化主动权的活动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在网络世界中,掌握信息技术优势的大国具有更大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力,对各种文化特性具有更强的侵蚀作用。
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提出要“建立以国际干预对付独裁国家的国际关系新框架”,按照西方国家的价值和法制观重构国际关系体系。此举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造成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产生腐蚀。而在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宣传、报道、游戏等无一例外地混杂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倾向、价值观以及道德认知。西方文化推崇的个人自由主义和全球观念严重地冲淡了发展中国家公民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具有潜在性。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潜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网上的“语言霸权”。这种语言的霸权,青少年是很难自觉地意识到的,也是很难觉察的。而这种影响时刻都在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对青少年造成一种控制,网瘾就是一种控制。
由于互联网最早诞生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最早也都源于美国,这有利于一些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在全球推广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以至于网络文化逐渐形成一种英语文化势力。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法语内容约占5%,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不懂英语几乎很难在网上交流。人们在学习、使用电脑时,必须学习英语,英语甚至成了一些非英语国家推广普及计算机技术的“瓶颈”。
鉴于语言对于文化的重要性,上述“语言霸权”的现象常常被称为“网络殖民主义”。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提醒人们:“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由此可见,有语言优势的西方国家很容易在互联网上占据信息的优势,也很容易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覆盖,通过互联网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或某一国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现在只要是大量使用网络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英语文化”的影响,而这种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其他国家的网民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认同及依赖,甚至导致丧失自己的本土文化精神。对使用非英语的民族和国家来说,其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权被削弱。目前,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英语文化”借助网络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这种文化霸权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也对非英语区的发达国家构成了威胁。
目前,全球信息发布总数的76%是由发达国家完成的,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例很小。互联网上的中文信息仅占总量的4%,这其中相当数量还是由新加坡等使用中文的国家和地区完成的。目前,在互联网上,我国对世界在信息、文化方面的影响都较小。因此,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地位,是所有中国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www.xing528.com)
美国人创造了互联网,并把它推向全世界,让全人类共享。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互联网一些规则的制定者,美国自然比世界上的别的国家多了一些特权。在美国政府的一些观念的影响下,美国互联网的管理组织也建立了许多有利于本国的互联网使用框架。美国对于这些框架有基本的主导权,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只要想利用互联网,就必须将自己的基本行为纳入这样的框架之中。在美国主导的互联网框架结构中,域名的管理是主要的国际互联网控制方式之一。
域名一直被认为是进入网络世界的大门。很长一段时间,全世界的域名都由ICANN来统一管理。虽然ICANN可以独立作出一些决定,但是美国政府对ICANN的所有决定拥有最终否定权。
从技术上讲,只要掌控着13个根服务器,就可以对国际域名(.com)的流量、解析等严密监控,并可以随时中断服务。因此,美国政府通过ICANN就能很方便地对其他国家的网络运作进行控制。比如,通过截取顶级域名的解析报文、统计某个国家机要核心网站的访问量和通信行为,从中分析出该国机要事务的进展情况等。
2.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也有人称之为“数码鸿沟”或“电子鸿沟”,指的是社会上的群体之间在信息获得的手段和途径方面有优势和劣势之间的差距。国际上对“数字鸿沟”现象的关注以2005年世界电信日期间,国际电联特别举办的纪念20年前发表的《梅特兰报告》的活动为标志,这次活动明确指出:在“拥有”信息和“缺少”信息的人们之间存在着一条“数字鸿沟”。这次活动还正式提出:如果只有少数人从信息技术中获益而绝大多数人却仍然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是不公平的。
数字鸿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差距,它是因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从而出现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其本质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在普及应用和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
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输出的流量中,我国目前仅分别占0. 1% 和0. 5%;美国已有55%的杂志推出了网络版,而我国报刊上网率只有10%左右。现在全球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1]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这种数字鸿沟容易使较小量的信息被湮没,而且信息的使用不对称,容易造成掌握较少信息的人一直处于被控制之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被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