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的分析介绍

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现实而言,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在后现代文化形态中,个体身份和角色的明确性和独一无二遭到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解构。这就给青少年网民体验丰富多彩的生存、交往的另类状态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可能性。青少年“网民”在进入虚拟社会时,既可以选择一个自

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的分析介绍

1.青少年人际交往

(1)青少年人际交往。青少年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时代、社会都会以种种方式对他产生影响,使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符合于社会所要求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及道德规范,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称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结果是个体成长为合乎社会要求的人员。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来往,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影响个性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人。青少年时代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交往的实质和方式,对青少年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现实而言,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

(2)新型人际交往模式的出现。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或数字时代,生活在网络社会,网络也存在于青少年的生活之中。这反映了青少年所处时代的特征。青少年既扎根于现实社会,又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在网上生存交往。互联网为我们所创造的虚拟生存、交往空间,是一个在人们既有的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成为青少年在网络社会生存、交往的一个新场所。

于是,人们在前网络社会的农业时期和工业时期关于心理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的观念将被消解。虚拟空间作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之间的中介空间,突破了现实生活中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无法贯通和延续的屏障,使心理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的相互打通和交融成为可能,使人的存在、交往可以自由地在三种空间之间转换,不仅空前地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疆域,同时必将使人们体验到某种另类的生存、交往状态,并在这种体验中,形成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模式。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无中心、平等性和关注个体、张扬个性的特征,这种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将对现实社会中金字塔式的权力中心模式、信息控制和舆论垄断管理模式加以解构和颠覆;同时,互联网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高实效性、全球化、多元性、互动性、个体主动参与平等性,这些特性将为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语言等背景的青少年共处和交流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式。

(3)互联网沟通无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曾经让社会学家们担忧人与人现实交往会因此而减少,与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人格越来越虚拟化。不过担忧归担忧,互联网还是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简单、价格低廉的沟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促进了青少年的交往。

成年人或者青少年都需要交往与沟通,沟通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借助于互联网所提供的种种便利沟通手段,人们也拥有了比原来更多的沟通自由。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青年人可以从网上结识“网友”,并把“网友”从虚拟的空间拉到现实的生活中。

E-mail让人们放弃了手写信件的习惯,实现了更快的信息互通。BBS和其他聊天工具使人们实现了群体的沟通,在这个群体沟通空间里,人们可以找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观点和心理上的支持。

RSS、博客、播客、网摘、收藏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人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关系网。大家在其中可以充分沟通、分享彼此的知识、交流感情。盛大网络新推出“圈圈”这个即时通信领域的产品后,用户再也不用在游戏与QQ之间换来换去了。这些新的互联网沟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沟通深度、密切度和可信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网络虚拟中的人际关系

(1)网络社会重新规定着个体交往的身份和角色。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可以有多种个体身份,但每一种身份都应该是明确和独一无二的,一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等特征,在身份证上的一个数字号码就可以保证其确定性,保证其在十几亿人中不相重复和混淆。当一个人的身份被确定之时,也就是一个人在现实中所应扮演和所能扮演的角色大体确定之际。(www.xing528.com)

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中,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拥有多个身份。人们必须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这些特定场景对身份的要求。根据角色的特征,可分“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伏性”角色、“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以及“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等。

无论在何种文化的社会里,这种社会架构对维持社会结构和人际交流的正常运转都是必要的。一个没有个人身份的人对社会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对自己来说则是漂浮于世界的一个幽灵;一个角色不明确的人对他人来说是一种具有潜在威胁性的或难以交流的人,对自己来说则是缺乏归属感的人。因此,社会管理者和个体都力图保证每一个个体的身份和角色的明确。而作为个体的我们,从呱呱坠地时起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必须接受现实社会规定给我们的各类身份和角色。在后现代文化形态中,个体身份和角色的明确性和独一无二遭到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解构。但是这种冲击的范围极其有限,“解构”也基本上停留在观念形态和文化领域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然难以逃脱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规定性。

而虚拟的网络社会,使人们终于有机会超越现实社会对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规定。网络社会的“去身体”、“多重身份”、“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使得网民拥有平等、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身份、角色的绝对权利。这就给青少年网民体验丰富多彩的生存、交往的另类状态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可能性。

(2)变换身份和角色的内在动力。

首先,人们的生存、交往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生存环境规定或制约的。当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改变之后,就意味着其生存、交往状态发生变化。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能够给同一个生存、交往主体带来不同的生存、交往体验,这种体验比神话艺术所带来的想象性体验要来得更为真实和持久。因为前者是一种心理空间和想象空间内的封闭性体验,不存在与他人之间的实时交流。在对方虚拟的身份和角色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真实个体。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所获得的生存、交往体验,自然与想象空间中的心理体验不可同日而语。

青少年“网民”在进入虚拟社会时,既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还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生存背景,没有人会查问或追究该角色或背景是否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对应性。青少年“网民”在自我呈现时,可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身份,并据此身份重新建构个人的期望系统,发展出一套全新的行为规范。这样的虚拟身份一方面可以避免个人真实身份的暴露而受到意外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体验其他角色的行为逻辑、情感交流方式和从他人的反馈信息中获得新的乃至另类的体验。青少年“网民”在虚拟中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的确是一种很奇特的情景。一方面,他们可以在现实社会中一个极为私人性的场所,如家里的书房,这样的场所能够给他们充分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他们可以挣脱现实社会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以不同身份、角色、个性乃至性别跟不同的异性网友谈情说爱。在现实社会中备受谴责的“始乱之,终弃之”的恋爱、婚姻行为,在虚拟社会中却是得到普遍认同的游戏规则。如果他们具有创作的欲望并具备必要的表达机能,还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并且在他人的即时反应中实现当作家的梦想。如果他们的真实自我在现实社会中总是无法真实地呈现出来,那么在虚拟社会中,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呈现真实的自我。

(3)数字化生存。人类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结成符合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以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社会群体为个人的生存、交往提供了场所和条件,社会群体中社会成员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实现人的自我满足、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群体,一般是基于血缘、地缘、工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其交往受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交往范围也基本限于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以会面、书信和电话交流作为常用的人际交往方式。随着群体成员之间通过经常的、直接的接触,实现心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带来精神、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人们交往的范围日益拓宽,相互的关系日趋松散,并表现出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的特征,带来了人际关系疏远、人情冷漠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虚拟空间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交往机会,使人的交往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是,网络技术拓宽了社会环境,创新了社会关系。人们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汇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的范围成倍增大,思想和感情也随着网络跨越时空地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网络社会关系逐步形成。虚拟空间创造了一个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并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社会交往环境,缓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的心理压力。同时,网络群体的宽容和慷慨使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在自己选定的“网络空间”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获得平等和尊严。所以,网络空间为个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虚拟社会”环境,有助于人们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社会交往,解决人际冲突,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甚至超越现实,达到数字化生存。

1999年9月3日,被称为中国网络界近年来第一闹剧的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开始进行。12名志愿者走进那间只能用网络与外界联系的房子,用亲身经历展现了中国网络最真实的一面。

最后人们得出结论:目前,在中国,网络技术还不能满足网络化生存,大多数普通人的网络生存技能仍然等于零。实际上,把一个人的生存全拴在网络上,不仅丝毫体验不到虚拟的生存、交往状态,反倒是把互联网潜在的摧残人性的特性释放得淋漓尽致。依赖网络的生存与生存在网络社会中本质是不同的,即使网络购物已经进化到优于传统购物的阶段,依赖网络的生存、交往也仍然是让人捏一把汗的事情。诸如病毒、电脑罢工、线路故障、停电以及神秘的黑客,都足以带给人饥寒交迫的感受。“数字化生存”的革命意义不在于它要使人的生存、交往依附或受制于互联网,否则那只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异化”命题在网络社会中的演绎而已。虚拟现实或虚拟生存,是互联网关注个体、张扬人性的一个场所,其功能是使人们在忍受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定、困扰和压力,在自觉或不自觉、自愿或无可奈何地接受种种有形或无形的现实社会关系所定位的自我、身份和角色的境况中,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补偿、替代甚而超越现实世界的生存、交往规定性,从而使人性和自我在亦真亦幻中得到伸展和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