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伦理学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理论思想

伦理学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理论思想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伦理学包括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古埃及印度伦理思想,以及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等多个不同的体系,它们经过长期的交汇融合,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为当代的伦理学。秦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孔子学说,创立“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流。这些古希腊医学伦理思想为当今的医学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

伦理学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理论思想

伦理学包括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古埃及‐印度伦理思想,以及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等多个不同的体系,它们经过长期的交汇融合,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为当代的伦理学。

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是由先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早在公元前的西周政治文化生活文献尚书·周礼》中,便有“民为邦本,以德治国”等文字,并记载了大量的伦理思想。以后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著作中,强调了道德修养,提出“生善说”以及“民贵君轻”等观念,逐步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影响数千年之久的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另外,历史上还有墨子为代表的主张“美爱、尚贤、非攻”的墨家伦理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伦理思想,以及商鞅、韩非为代表的主张“任其力不任其德”、“不贵义而贵法”的法家伦理思想等,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秦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孔子学说,创立“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流。

1840年以后,我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接受了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并提出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以及道德进化的政治伦理思想,这些对建立现代学科形态上的伦理学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2.西方伦理思想

古希腊罗马到19世纪末,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主要是以德性论和幸福论的交替或平行发展为特征,其理论形态主要是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们撰写的《尼可马可伦理学》,便是探讨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问题,集德性论和幸福论两种矛盾观点于一书。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被尊称为西医之父,同时也是西方医德的奠基人。他不仅创立了医学体系,而且确立了医学道德规范体系。他的代表作是《希波克拉底全集》,在这部典籍中收入了《誓言》、《原则》、《操行论》等医学伦理学文献。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一部经典的医德文献,主要内容:①阐明了行医的宗旨,“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②强调医生的品德修养,“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利益,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做奸诱之事”。③强调尊重同道,“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如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④提出为病家保密的道德要求,“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这些古希腊医学伦理思想为当今的医学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它的内容就取自于《希波克拉底誓词》:“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患者的医疗措施,不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危害……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违反了上述誓言,请神给我以相应的处罚。”

3.近代西方伦理学(www.xing528.com)

伦理学成为哲学中一门独立分支学科是从16世纪开始的,英国哲学家Bacon(1560—1626)和Mill(1806—1873)等人提出,应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看成一切道德行为和价值的基本准则。Kunt(1724—1804)则认为,道德行为受着实践的理性支配,表现为善良意志,提出“德性就是力量”,把“善意”作为衡量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的唯一标准。

1772年,英国学者Gregory在《关于医生的职责和资格的演讲》一文中,首先对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进行探索。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Per‐cival)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简称《守则》),并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

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与前人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为医院而写的,它涉及到医患关系、医院的管理等内容,而不是只集中于医患关系,这是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必备的。《医学伦理学》一书分为4章:第一章论述的是医院或其他医疗慈善机构有关的职业行为,第二章写的是私人医生和一般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第三章是关于医生对药剂师的行为和态度,第四章涉及法律方面的内容。

1847年,美国医学会成立,以帕茨瓦尔的《守则》为基础,制定了医德教育标准和医德守则。内容包括: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和患者对医生的义务,医生对医生及同行的责任,医务界对公众的责任,公众对医务界的义务等。

1864年8月,由瑞士发起,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签订了《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公约》。这个公约拟定了在战争中医护人员如何救护战地伤病员,如何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已经放下武器的战俘。

20世纪初,由于现代科学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西方伦理学界出现了元伦理学(metaethics),主张伦理学研究应从道德语言、词句、句法及命题的逻辑分析开始,从而确立真正理论性伦理学的科学体系。但元伦理学脱离了实际生活,引发形式主义的倾向。

1948年,世界医师大会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蓝本,对这个誓言加以修改,定名为《日内瓦宣言》。后来又通过决议,把它作为国际医务道德规范。《日内瓦宣言》第一条就是提供人道主义服务,表明人道主义伦理观是其理论基础,也可以说,生命神圣论、人道主义义务论是其核心理论。第四条是首先考虑患者的健康,这表明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利益,增进患者的健康,这构成了医学伦理学的一个永恒内容。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第六届世界精神病学大会,通过了关于精神科医生道德原则的《夏威夷宣言》。此外,各个国家相继制定了全国性的医德法规与文件。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东亚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并成立了“东亚生命伦理学会”组织。

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当代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与发展,传统的伦理思想面临严峻的挑战,伦理学又开始转向人类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以美国伦理学家Rawls(1921—2002)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及Macintyre(1929— )为代表的美德伦理学又重新成为西方伦理学主流,并逐渐形成众多的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如理论伦理学(theoretical ethics)、描述伦理学(descrip‐tive ethics)、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比较伦理学(comparative eth‐ics)、实践伦理学(practical ethics)及应用伦理学(applied ethics)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