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人际沟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所以,符号系统是人际沟通的工具。我们可以把符号系统划分为两类,即言语符号系统和非言语符号系统。运用言语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称之为言语沟通;利用非言语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称之为非言语沟通。
一、言语沟通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许多研究说明,借助语言表达沟通信息在意义上损失最小,正因如此,言语沟通成为人类最普遍的沟通形式。
(一)人类语言的获得与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也是信息传递的最有力的手段。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关于人类个体的言语是怎样产生的,有两类观点,一类强调先天性的因素,以乔姆斯基的言语转换生成论为代表;另一类强调后天学习的因素,如斯金纳的学习强化理论对人类习得语言的解释。在语言起源问题上,我们倾向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观点,即“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3]。同时,我们认为这一过程经历了从手势系统向语音系统的转变。马克思在摘录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时,曾特意用横线强调、肯定了摩尔根关于语言发展的基本过程的设想:“人们在他们还不知道有火,在没有分节语,也没有人造工具的时候……全靠地上的野生果实过活。他们缓慢地,几乎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野蛮时期:从手势语言和不完善的声音到发音分明的语言……”[4]语言就是人的潜在能力与后天的社会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二)言语的沟通功能
语言是社会沟通的主要手段。利用语言交流信息时,只要参与交流的各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所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最少。特别是言语沟通伴随着合适的副言语和其他非言语手段时更能完美地传达信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言语沟通的重点放在说者和听者是怎样合作以及对信息的理解是怎样依赖于沟通情境和社会背景的。
1.谈话的规则
言语沟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不成文的共同的默契。谈话规则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团体和不同职业之间有所差别。但也有一些普遍性的规则。例如,一方讲话时对方应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讲话,一个人想讲话,必须等别人把话讲完;要注意用词文雅,等等。
在实际的言语沟通中,根据内容和情境的需要,谈话的双方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交谈规则。例如,一个计算机专家给一个外行人介绍计算机知识时,要少用专业术语,而多用通俗性的语言,多打些比喻。至于谁先讲,什么时间讲,讲多长时间,怎么讲等,都要参与沟通的各方进行协调。交谈中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协调,即说者的意思和听者所理解的意思之间的协调。如果说者所使用的某个词有好几种意义,而在这里指某一个意义,那么听者只能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去理解,否则沟通就会遇到困难。
2.语义
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人际沟通时尤其看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分析。语义依赖于文化背景和人的知识结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使用的词句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词句的意义也可能有差别。哲学家对“人”的理解和生理学家对“人”的理解往往有差异。
为了区分词义上的差别,心理学家把词义划分为基本意义和隐含意义两种。例如,“戏子”和“演员”,这两个词都是指从事表演活动的人(基本意义),但两者的隐含意义不同,戏子含有贬义,而演员则含有褒义。词的隐含意义,主要是情绪性含义,在人际言语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当会破坏沟通的正常进行。
语义的理解还依赖于言语中的前后关系和交谈情境。研究表明,要理解脱离前后文孤立的词是很困难的。人们容易听清一个成语却不太能听清一个孤立的词。语义和情境的关系更为密切,“戏子”这个词如果在朋友间打趣时用,可能含有褒义。
二、非言语符号系统
从沟通的方式来看,人们不仅可以用言语符号进行沟通,也可以用非言语符号进行沟通,从而传递完整的信息意义给他人。人们常常认为非言语符号系统是不重要的,数量较少。专门研究非言语沟通的学者艾伯特·梅热比甚至提出了一个公式:信息的表达=7%语调+38%声音+55%表情。非语言符号系统一般有几种形式,分别归入无声的非言语沟通和有声的非言语沟通两大类。
(一)无声的非言语沟通
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都属于这个系统。动态无声的皱眉、微笑、抚摸或静止无声的站立、依靠、坐态等都能在沟通中起作用。除此之外,身体空间距离也传递了一些人际交往的信息。
1.动态符号系统(www.xing528.com)
非言语行为中的动态符号系统主要包括手势、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触摸等方式。
(1)手势。手势在人类的非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学的材料都证实手势在原始部落中曾广泛使用过,并确实起过沟通和思维的作用。列维·布留尔就曾经记载了大量的如下事实:“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彼此不懂交谈双方的有声语言的任何一个词,却能够借助手指、头和脚的动作彼此交谈、闲扯和讲各种故事达半日之久。”[5]
在现代社会中手势的作用虽早已为语言所代替,但它在有些场合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沟通工具。当两个国籍不同、语言相异的人交往时,人们往往借助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聋哑人的手势其作用更是妙不可言。英国学者阿盖尔指出,手势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可以起下述作用:第一,有时可以代替说话,如聋哑人的交谈;第二,可以用来强调某一问题,或通过这种非语言的方式描述语言;第三,手势还可以给说话者提供缓解紧张的机会,也就是说手势象征着说话者的情绪状态。
(2)面部表情。仅人的脸部就能做出许多种不同的表情,喜、怒、哀、乐、悲、恐、惊,人的各种情绪主要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流露出来。研究已表明,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文化的人当其感受到某种基本的情绪时,所显示的脸部表情颇为相似,只在一些细小的表达方式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有研究显示,人们依赖脸部线索的程度远大于口语线索或口语信息本身。有时候我们必须隐藏真正的情绪,这是因为社会存在界定各种场合失当行为的规范,也包括了表现失当情绪的规则。尽管一个人运用表现规则得以控制面部的非言语信号,但一个人的情绪多少还是会从他彼此矛盾的非言语表现上泄露出来。
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一般被认为是最明确的感情表达方式。人眼的瞳孔会因注意力的集中与涣散而自然放大或缩小。在一定的情境下,越是向一个人注目,其所显示的越是正面积极的情绪,如好感、亲近与尊重。当然,视线的接触并非在所有的情境都是好感的反映。如果相处的情境是不悦的,直接的视线接触往往意味着敌意与威胁。目光接触的时间长短也能表达不同的含义。在一些条件下,延长的目光接触被理解为威胁、恐吓,并且会促使人们逃避或者做出调和的样子;而非常短暂的注视则有可能暗含了轻蔑、不愿理睬、不友善的意思。
(3)肢体语言。与沟通有关的手脚肢体活动,它不同于面部活动,它所依赖的机理较之要简单得多,常不能提供意义明确的信息,但由于人们不善于控制细小的肢体动作,它通常能比面部表情透漏出更多的沟通者的真实意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体态动作往往反映着这个人对他人所持的态度。许多实验都证实,如果和一个你所厌恶的人相处,人们或是过于随便,“如入无人之境”;或是过于拘谨,显得手足无措。具体表现为前者或者后者,往往以那人对你是否有心理压力而定。
(4)触摸。在表现人们的感情交流方面,触摸行为主要包括握手、亲吻、拥抱以及拍肩膀等。触摸行为体现着十分明显的文化相对性。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表现在触摸行为上往往也大相径庭。在西方社会里,熟人相见亲吻和拥抱可谓十分平常、司空见惯。但在东方社会中却极少有这些行为。此外,有些社会学家是从社会地位的角度解释人际沟通中的接吻触摸行为的。比如,欧文·戈夫曼就认为互动的双方在触摸行为上的主动与被动的差异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差异:长辈可以拍拍晚辈的肩膀以示鼓励,医生可以随意触摸病人的身体,甚至在男女交际中身体方面的接触也是男性主动……凡此种种,往往可以归结为一条,即支配者有权与依附者亲昵,但依附者却往往难以获得同等的权利。[6]
2.静态符号系统
人的静止的体态与运动的体态一样能够作为非言语的沟通方式,用来表达种种不同的信息和内心的情绪状态。无论是直挺挺地站着,还是斜倚着门、窗或桌、椅,无论是正襟危坐,还是随随便便地跷起二郎腿,身体的各种不同的姿势都表达着一定的信息,由于不同的语境可以理解成或局促不安,或麻木不仁,或自由散漫,或满不在乎……
(1)静态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手段,一定的姿势通常透露着一定的态度,传达着一定信息。许多研究者对静止的体态进行过研究。戈登·休斯指出,人类大约可以做出1000种平稳的姿态。而戈夫曼等人是从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待人们的静止体态的取位的。比如,1956年在《依从和社会行为的本质》一文中,戈夫曼曾分析了医务人员会议上不同人的姿态。医生往往采取的是舒适而随便的坐态,但护士、住院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的坐态却要规矩得多。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一般来说,人们对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较为随便,对地位和自己相同的人次之,而对于那些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则更为拘谨。在这方面,在人们交往中身体的放松程度确实反映了沟通双方的社会背景、学识水平以及其他的社会状况。
(2)个体空间距离。个体空间的一般距离会因文化有异,也会因地位差异与性别有别,但相对的距离差异却能很好地反映两人之间的亲密度。例如,1963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近体行为的符号体系》一文中提出了“近体学”的概念,把人际空间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亲密距离为44厘米以内(呢喃,轻声细语,绝密或非常秘密);个人距离,为46~122厘米(室内低声,室外正常声音,秘密或个人事情);社交距离为1.2~3.7米(正常声音,非个人信息);公众距离为3.7~7.6米(大声地告知一个群体或欢呼和启程时的欢送)。
一般来说,当我们和他人交往时,间隔多少距离取决于具体的情境以及我们与交谈对方的关系。但是,文化及习惯因素对人际交往的距离也有影响。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亲密和了解程度。这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一般说来,夫妇、恋人处于亲昵区,朋友间的正式互动处于个人区,熟人交往在社会区,而一般公开的正式交往在公众区。第二,文化背景。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中,人际沟通的距离往往不同。第三,社会地位差别。社会地位相差较大的人相互间沟通比较正式,因而人际距离也较远;而社会地位相近的人沟通距离则较近。此外,由于上层社会的礼仪规范、繁文缛节的影响,高阶层的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距离一般要大于低阶层的人。第四,性别间的差异。在同性之间的交往上,一般男性的“个人圈”较大,而女性则“戒心”不强,在大街上更喜欢手拉手、肩搭肩结伴而行。在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中,让相同数量的男性或女性同处一间小屋待上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男性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焦虑不安,脾气更加暴躁,冲动性和侵犯性都有所增加;但同等数量的女性待在一起却能融洽相处,亲密无间。
(二)有声的非言语沟通
1.辅助言语系统
辅助言语包括说话过程中的声量、声调节奏与强度、说话速度、音量及声音的犹豫和颤抖等。音质、音幅、声调、言语中的停顿、语速快慢等因素,都能强化信息的语意分量。例如,较低的音调传达兴奋、生气、惊讶;但悲哀及沮丧时,却刚好相反;一个人在说谎时,声音则会提高。辅助语言可以表达语言本身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同时,辅助语言可以使相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谢谢”一词,可以动情地说出,表示真诚的谢意;也可以冷冷地吐出,表达轻蔑的含义。
2.类言语系统
类言语是特指无固定语义的发音,哭笑、呵欠、呻吟、喷嚏等都是类语言。这些同样存在个人差异,也有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重要作用。
非言语符号系统的形式在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加强或减弱口头语言的力量。但也因为它的使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每个人使用起来都不大一样,放在不同的情景里也有很大差异,还需沟通者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非言语符号系统需要和言语符号系统配和使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沟通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