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挫折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挫折理论

社会挫折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挫折理论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避免挫折的产生,新精神分析学派主张自我的整合和调节作用,强调个体的自尊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创造力、完善人际关系等。

社会挫折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挫折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挫折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性力(libido)为动力的。如果心理性欲的发展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比如停留在某一阶段或遇到挫折而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等,都可能造成行为异常。因此,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也就在于这种心理性欲受到压抑或阻碍,即挫折。

弗洛伊德的学生在之后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重视权力意志的实现。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权力意志”的支配,要求高人一等;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指向追求征服、追求优越的。如果这种驱力受到挫折,就会形成自卑感。自卑感如果得不到补偿,则会产生反社会行为或精神病荣格则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人常常为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完善。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

二、挫折认知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挫折ABC理论(也称情绪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指诱发性事件,即挫折事件本身;B(Belief)指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信念,即个体对某件事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指在特定的情景中,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后果。

艾利斯依据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C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B,也就是说个体在遭遇挫折后的情绪及行为的反应性质、强度并不是直接由挫折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个体对该事件的认知和信念,即对它的理解和解释。挫折ABC理论为我们客观、辩证地看待挫折的积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如马斯洛所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同样的挫折既可以使个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促使他磨炼意志、奋发向上,其关键在于他对挫折的理解和认识。

如何帮助个体形成对挫折的健康认知模式,是教育领域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儿童的某些情绪反应,不是由具体事件诱发,而是由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处挫折情境的分析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挫折认知模式,从而影响他们遭遇挫折后的反应。

三、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www.xing528.com)

这一理论是通过需要与挫折的关系来解释挫折的产生和消除,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

勒温认为个体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即挫折感。在他看来,个体心理环境中真正影响其心理状态的乃是非生理需要,这种需要是推动其行为的动力。个体在其需要压力下,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一种要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以求得心理平衡。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心理紧张就随之消除;否则就会产生挫折体验。因此,勒温认为,需要的满足是避免挫折的重要条件。

这一观点符合社会和人的实际,但是个体的需要并非是静止不变的,有时甚至是没有止境的。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个体的需要不可能都能一一得到满足,因此这种企图通过满足需要来避免挫折的设想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人的需要有很多种:正确合理的需要、健康的但不切实际的需要、不合理的过高的需要等。一般而言,客观合理的需要是可以满足的,但是不切实际的、过高不合理的需要是不能或者是不该满足的。对于过高、不合理的要求,个体要通过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使其合理化、客观化,教育也应该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从而减少挫折体验。

四、社会文化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文化和社会条件对个体挫折的产生及其反应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罗杰斯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

这种理论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认为挫折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向上意向”、“自我实现”受到压抑的缘故。为避免挫折的产生,新精神分析学派主张自我的整合和调节作用,强调个体的自尊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创造力、完善人际关系等。

社会文化理论从相当高的层次上来看待挫折,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提出向上意向和自我实现受到压抑是产生挫折的原因,并且提出要通过自尊、乐观以及社会的关心、尊重来防止挫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