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得他们的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从而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如失望、压抑、沮丧、苦闷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遭遇挫折。挫折的产生不仅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情绪感受,更会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价。频繁或者长久的挫折甚至能使人丧失自信以及对外界社会的信任感。因此,研究挫折,了解它的产生机制,探究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对于人们积极地认识和应对挫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挫折的定义
挫折(frustration)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挫折的产生首先是由于一定外部障碍的存在,其次是个体对这种外部障碍的反应,即因无法顺利实现意愿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学者将这种外部障碍与个体对障碍的反应分开来研究,认为外部障碍是挫折,而个体的反应属于挫折行为。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侧重从个体内部状态来研究挫折,所以只关注个体对外部障碍的反应的研究。
如第四章所述,社会动机产生的过程是:由于需要缺乏引发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推动行为的产生,行为指向目标,争取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一过程不可能一直顺利,个体可能会遭遇种种干扰障碍,以致难以达到目标,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当需要系统中主要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出现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产生挫折感,出现挫折反应。挫折带来的结果有利也有弊。如果挫折能够激发个体应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力努力,那么这个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积极解决挫折问题。但是如果个体认为面临的挫折太大,超过了自身的能力范围,则会产生痛苦消极的情绪反应,或者出现行为偏差。
由此可见,挫折的形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挫折情境因素,指引起挫折的障碍或干扰等情景条件;二是挫折认知因素,指个体对挫折情境的知觉、理解、评价;三是挫折反应因素,指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相应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这三种因素共同构成挫折心理,其中认知因素是关键性因素,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会影响到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如果个体能够对挫折情境进行正确认知,那么即使是严重的挫折情境,也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应;反之,如果对挫折情境认知不正确,那么即使是轻度的挫折情境障碍,也会引发个体强烈的挫折反应。
二、社会挫折的产生
由挫折包含的前两个要素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挫折的产生,都与个体所遭遇的情境因素和个体自身的认知因素有关。因此要探究挫折的产生,必然要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挫折的产生与个体所处的情境有关。这里所说的情境包括个体意志不能左右的外界条件以及个体自身的主观条件。外界条件既包括自然方面的条件,如恶劣的气候、强烈的噪音及自然灾害等;也包括社会方面的条件,如文化的限制、人际关系紧张、领导方式不妥、经济待遇低、不能施展才能及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环境条件对挫折产生的影响往往要比自然环境条件要大得多。德国精神分析学家荷尼认为现代社会存在三种冲突:竞争与合作的冲突、满足欲望与抑制欲望的冲突、自由与现实的冲突,这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更多地产生挫折感。[1]因此,如何应对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挫折因素就成为现代人健康成长以及成功发展的重要人生课题。
引发挫折的主观条件一方面是生理方面的条件,如身体素质、外貌长相、生理缺陷等;另一方面是心理方面的条件,如能力不足、意志薄弱、性格缺陷等。而后者往往在挫折的产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其次,挫折的产生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方式有关。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是指个体对挫折情境的知觉、理解和评价,不同的认知方式会产生对同一种挫折情境的不同解释,从而产生不同的挫折体验,导致不同的反应结果。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就指出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后果主要取决于他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信念,即个体对某件事的想法、解释和评价。个体在遭遇挫折后的某些情绪反应,不是由具体的挫折事件诱发,而是由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
当然,挫折的产生并非某种单一的因素所造成,许多挫折可能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所致。因此在分析挫折产生的因素的时候,应该综合分析。
三、挫折反应的差异性
个体遭受挫折后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表现出差异性。如在强度上,有的人遭遇挫折会痛不欲生,极度消沉,有的人却表现得若无其事,无所谓,而也有人面对挫折时表现为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在持续时间上,有的人时过境迁,有的人却耿耿于怀……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不同个体之间的抱负水平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个体的挫折耐受力不同。
一个人是否觉得受到挫折与他自己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抱负水平是一个人对成功的自我要求。抱负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挫折感。比如,三个大学生在某次考试中都得了60分。抱负水平一般的甲情绪平和,没有产生挫折体验,因为他认为及格取得学分了就可以。抱负水平低的乙却欣喜若狂,产生了成功体验,因为他一直在为及格的问题担忧。而自我要求很高的丙却因为没有得到优异的成绩而产生了挫折感,为此而郁郁寡欢。“人的思想中,最好也是最邪恶的现象,不是他的肉体,而是他精神上的这种‘理想主义’(idealism)”[2]对自己过高的、完美主义的要求容易给一个人带来许多的挫折感受。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者对目标的期望值过高,会使个体再努力也难以实现,或者实现了目标却发现不是所期望的,都会给个体带来挫折感。
个体不同的挫折耐受力也被称为耐挫力、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适应和承受困难甚至打击的能力,以及受到挫折时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个体挫折耐受力的差异主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身强力壮的人往往比体弱多病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性格外向活泼的人常常比内向封闭的人能够乐观地面对困难;自尊适度的人比起自尊心太强或太弱的人更有能力处理挫折事件。另外,不同的社会实践经验也对个体的挫折耐受力产生影响。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顺境之中,或者有意回避困难情境,那么他就会因为缺乏应对挫折的实践经验而不能使挫折耐受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个体的价值观以及个体在遭遇挫折前有没有思想准备等因素也会影响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挫折后反应
挫折感的产生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不仅在生理上会产生各种反应,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一)生理反应
个体遭遇挫折后,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胃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增加、失眠等。如果长期处于受挫折状态,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偏头痛等疾病。
(二)情绪反应
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所做出的非理智性表情或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不安。个体遭遇挫折时会产生不安、焦虑的反应,情绪不稳定,患得患失,生理上出现心悸、头昏、冒冷汗、胸部紧缩等。
(2)固执。表现为受挫后不分析原因,而是盲目重复已经证明是无效的动作,不接受他人建议,故步自封。
(3)冷漠。对事物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得过且过,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失去喜怒哀乐等正常心理反应;或者受挫后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曾尝试过的其他事物也不做努力,轻易放弃,甚至产生厌世情绪,等等。(www.xing528.com)
(4)倒退。又称回归或者退化。是指人在受挫后,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不能控制情绪,暴跳如雷,声色俱厉,甚至无理取闹;盲目相信他人,盲目执行他人指示,轻信谣言,不辨是非等。
(5)愤怒。挫折会引发个体的愤怒情绪。“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个体在愤怒的情绪中会产生攻击行为,又称侵犯和对抗。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指攻击行为的对象是引发挫折的人或物。间接攻击则是把挫折产生的愤怒情绪转嫁到自己或者毫不相干的人和物身上。
(三)挫折防卫
挫折所带来的生理及情绪反应,长期下去会给人体带来危害,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给人带来不愉快和痛苦。个体为了减轻这些危害,会在实践中形成某种适应挫折的方式,这些适应方式被精神分析学家们称为防卫方式。意指个体为防卫自身不受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而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的挫折防卫方式有以下几种。
(1)文饰作用。也称合理化作用,是指个体以自圆其说来原谅和掩饰自己的失败,或寻找种种理由为自己的失败作辩解,以达到自我安慰,解除挫折带来的紧张和不安,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事实。这些理由只是个体自身用以说服自己的,并不一定是真正造成挫折的原因。如酸葡萄原理、甜柠檬原理就属于这种防卫方式。酸葡萄式原理是故意贬低想要但又得不到的东西的价值,如一个想要进入学生会的大学生会因为没有通过面试而向朋友们说自己根本不稀罕进入学生会。甜柠檬式原理则是有意提高已经拥有却并不喜欢的东西的价值,如一个希望自己身材高大的矮个子会常常讲矮个子的人聪明,等等。合理化有助于个体得到精神安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需要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进行自我安慰在某种条件下也不失为一种适应挫折的自我防卫办法。但如果过分使用,会造成自欺欺人,妨碍对真正需要的追求。
(2)抑制作用。个体将挫折带来的烦恼、焦虑、苦闷等消极情绪埋藏在内心深处,甚至排除在记忆之外,形成动机性遗忘;或者不承认它的存在,以此来弥补失败所带来的自尊上的挫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奈德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在被实验者无法自己判断成败的情况下,分别向他们虚报:A成功,B失败,然后让A、B相互介绍刚才的实验结果,发现B有更多的自我肯定。这说明人们在失败后,往往掩盖真实情绪,展示自己的长处,以提高他人对自己评价,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遗忘或者压抑的结果虽可以减轻焦虑和不安而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但长期而言被压抑的动机和情绪并不因此而消失。
(3)逃避作用。个体不敢面对自己预感的挫折情景,而逃避到较安全的地方。具体趋向是:第一,逃向另一现实。如一个对期末考试过关没有把握而内心焦虑的大学生,会在期末复习时干脆奔忙于兼职工作或者社团活动中,以排解内心的焦虑不安。第二,逃向幻想世界。从给自己带来挫折感的具体挫折情境中逃到幻想的自由境界,从幻想中让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第三,逃向生理疾病。个体面对挫折时生理机能突然出现障碍而使个体回避了挫折。这种现象往往是无意识的。如大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夕的生病率往往高于平时,就是这种逃避作用的表现。
(4)推诿作用。自己做了错事,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责任推给别人,以减轻自己内心的不安、内疚和焦虑。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遭遇挫折时会说“都怪你……”、“要不是他,事情就会……”等等,就是推诿这种防卫方式的表现。
(5)表同作用。指把别人具有的、自己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假冒自己也具有这些品质,以假冒别人的风格和姿态自居。表同的一般是成功者和崇拜者。表同作用表现为个体为了迎合长者或者领导者,在思想及行为上模仿他们,按照他们的希望行动,以此来减少挫折。
(6)反向作用。指个体受挫后,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做出违背自己意愿和情绪的行为。个体对某些自认为不良的动机或行为,为防止其表现出来,就常采用与该动机相反的行动。运用相反的行为来掩盖内心的真实动机。如下属受到领导批评后可能会表现出过分的屈从,而其背后可能仍隐藏着反抗的动机。
(7)补偿作用。补偿是指个体在某领域失败后,暂时放弃目标,改变方向,以另一领域的成功来代替,从而获得内心平衡。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补偿对缓和挫折引起的内心冲突很有效果,它有助于调整个体的社会行为。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许多不恰当甚至是有危害性的补偿。如有些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不好,没有成就感,转而去情感世界寻求补偿,这种动机的情感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除了上述方式外,投射、否认、曲解等也是个体在遭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的防卫方式,这些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广泛运用以应付各种挫折环境。挫折防卫是个体消极地用以避免或减轻挫折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的,并不能真正解决挫折问题,甚至有些方式如果使用过度或者使用不当,还会给个体或者社会带来危害。
(四)挫折应对
个体在遭受挫折后,也会产生理智性的反应及对抗行为,它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能够保持冷静、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挫折。主要表现为升华、增强努力、调整目标等方式。
(1)升华,是将敌对、愤怒等消极情绪转变为奋发图强、争取上进的积极情绪,在消解了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的同时也得到了发展的空间。西汉司马迁的故事即为典型。
(2)增强努力,是指个体发现目标难以实现,为实现目标自己必须加倍努力。具体表现为积极努力、反复尝试。不气馁,克服困难,采取多种行为或同一行为是其特征。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个体遭受挫折后,通过正确的归因,确认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有实现可能性的,那么,即使遭遇了挫折,也应坚定信心,排除万难,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攀登。
(3)改变策略、调整目标,是指个体发现目标难以实现,于是降低目标或重新确立目标。如果由于社会因素或自身条件的制约,个体在一种动机和行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达到成功的时候,会采取调整目标降低要求的方式来应对挫折情境。
这些挫折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时或搓而奋起,以坚强的毅力在战胜挫折中实现新的目标,在满足自身需要中实现了价值的升华;或理智地调整目标,当估计原定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时,设置另一个新目标来代替和补偿,以新的需要满足来代替原来的需要。
五、挫折对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挫折对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一方面,挫折能够增强个体情绪反应力量,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同时挫折还能够增强个体的耐挫力,一个人的耐挫力与他过去生活中的挫折经验有关,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另一方面,挫折对个体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第一,它会影响个体行为的积极性。挫折使个体的情绪处于不安、烦恼等消极状态之中,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如果一个人经常受挫,就会变得胸无大志,无所作为。第二,它会降低创造性思维水平。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良情绪中大脑会释放一种使人身心疲劳的有害物质,影响思维的敏捷性。良好的情绪是创造思维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三,挫折危害身心健康。严重的挫折能击溃个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从而降低抵抗力,易为病菌侵袭(谢尔耶,1974)。近年来,病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发现,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精神刺激是导致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因长期心境不良而患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者屡见不鲜。第四,挫折能够减弱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发生行为偏差。
为了积极应对挫折的消极影响,个体需要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善于自我控制;遇到挫折能够善于思考,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心胸宽广,大度乐观,对挫折情境泰然处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