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的介绍

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的介绍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社会动机如何推动人的行为以达到行为目的,不同的心理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可以把影响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这两种因素对人的行为社会动机影响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激励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期望理论以一种权变的观点来解释激励机制,突出了个体的主体性。

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的介绍

社会动机是影响个体活动功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的活动是否能取得效果,取得多大的效果,从主观上来看,取决于能力与社会动机两个因素。活动成效=能力×社会动机。这两个因素对于个体从事任何活动都是缺一不可的。单有能力而缺乏社会动机,或单有社会动机而缺乏能力,或社会动机强度不够,都无法完成活动的要求。关于社会动机如何推动人的行为以达到行为目的,不同的心理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等人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可以把影响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也就是说有两种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社会动机。一种是保健因素,也可称为外部因素,如单位政策、工作条件、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福利、安全保障等;另一种是激励因素,也可称为内部因素,如工作责任的大小、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富有成就感、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和成长以及对工作成绩的认可和肯定等。这两种因素对人的行为社会动机影响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外部因素能够保护人的行为积极性,维护现有状况,对个体行为的倦怠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但它本身不产生激励作用;而激励因素能够真正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激发人的行为热情,从而推动人的积极行为的产生。

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因素来自于工作内部,缺少这些因素不会导致不满意,但会让人觉得没有满意感。使工作产生不满意感的因素是来自于工作环境的保健因素。他还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消除不满意的因素不一定使人对工作满意并带来工作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改善保健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使他们满意,也不能激发其积极性。所以管理者不能盲目迷信薪水和福利的激励作用,只有将工资福利与员工的绩效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激励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因此,只有激励因素才具有激励作用,保健因素没有激励作用,只有安抚作用。但这并非说明外部因素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要想调动和保持职工的行为积极性,首先应该确保和改善保健因素,使职工不至于产生不满情绪。同时要充分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职工的行为动机和工作热情,做出优良成绩。如图4-1所示。

img5

图4-1 赫兹伯格理论框架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回答了在高工资和福利条件下员工仍没有工作积极性的问题,明确了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及工作环境的保健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该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如研究方法受到质疑,赫兹伯格的调查对象是工程师和会计师,职业狭窄缺乏代表性。而且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

二、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Equity Theory)

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主要侧重于研究在社会比较中个体所作贡献与所得报酬之间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

亚当斯认为,寻求公平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倾向,“公平与否”的判断会影响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公平与否的判断首先要有一个参照的对象,这个参照对象既可能是同事、邻居、同学、同行,也可能是自己的过去。比较的指标一般选择投入和产出的比率(相对报酬)。投入是指受教育的程度和训练、经验技能、努力程度、资历等。产出是指个体在工作中获取的报酬,一般指工资、奖金、晋升、精神上的表扬等。如以下公式所示:

OA/IA>OB/IB  OA/IA=OB/IB  OA/IA<OB/IB

式中,O表示产出(Outcomes),I表示投入(Inputs),A、B是条件相当的两个比较个体。如果把B当做比较的参照对象,A的投入与产出比等于B投入与产出比,则A就会产生公平感;如果比率不相等,A获得的相对报酬无论是低于还是高于B都会产生不公平感。

亚当斯提出了相对报酬的概念,认为职工工作的社会动机,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也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所获得的与投入的比值与作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的这项比值相等或相当时,就会产生公平感,能够带来激励作用;反之,如果比值不相当,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心理上产生不安和紧张,积极性下降。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分配上的公平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管理者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应该尽量使相对报酬保持平衡。

三、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研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弗鲁姆认为以前的理论只看到或重视内驱力对行为的推动作用,而他认为外在的诱因对行为更具有激励作用。期望理论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工作的积极性,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行为可以达到某种自己所渴望和需要的结果。由此该理论提出了以下的激励公式,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与目标价值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密切相关:

M=f(E×V)

其中,M指的是动机激励水平(Motivation);E表示目标期望价(Expectancy),是指个体对其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V表示目标效价(Valence),是指个人对目标价值的估计。公式表明,动机激励水平随期望概率和效价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当二者值均高时,产生的激励力量才会最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确立了目标,又对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这时其行为动机就强烈,产生的激励力量就大。比如,一个大学生确立了考研的目标(效价),并估计自己有较大的把握成功(期望价),这时他就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否则,如果确立了目标,却因为基础太差而估计只有10%的成功率,那么他会认为反正也不可能成功,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当然如果连目标都没有确定,那么再大的实现概率也不会产生激励的力量。

期望理论以一种权变的观点来解释激励机制,突出了个体的主体性。它阐述的原理对于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期望理论得到许多学者的验证并被广泛应用。

四、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

目标设置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洛克最先提出来的,许多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加以发展,使之成为内容逐渐丰富和影响愈来愈大的新的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这种把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为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

洛克通过分析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目标设置的具体性、挑战性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因而目标的设置显得非常重要。具体的目标设置过程是:

评价环境条件─→评估目标设置─→接受目标─→努力实现目标─→取得绩效─→获得报酬─→获得满足感

由此可见,目标激励的效果受目标本身的性质和周围变量的影响。在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如果使个体有机会参与目标设置,可以提高目标本身的可接受性,使人们愿意为达到群体的目标而付出努力。(www.xing528.com)

五、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社会知觉问题时提出来的。后来随着研究的发展,归因理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激励理论。对归因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维纳和凯利。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创立了自己的归因模式。他认为一个人在对一件事情的成败进行原因分析时,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身心状态、他人反应。他认为人的归因过程十分复杂,以上六种因素还被从稳定性、可控性和内因、外因四方面进行分类。见表3-1。

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归因,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影响其进一步的行为。如果把成功归于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强、任务易,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发挥激励未来行为的作用;如果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好、他人反应不错,则有可能激励未来行为,也有可能会降低行为的积极性。如果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如能力差、任务难,则会使人产生挫败的消极情绪,降低行为积极性;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则有可能产生激励作用。另外,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如努力,则会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难度低,则不会产生激励作用,只是使人产生惊喜、感激的情绪。

本章小结

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需要的前提是有机体内部存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先于动机而存在,并决定着动机的强弱。需要是产生动机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人行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需要激发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推动行为,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之后又在新的需要基础上激发新的社会动机,推动新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使个体的心理水平达到更高的境界。

社会动机是在社会生活中直接推动个体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社会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动机所引起,并指向一定的目标。社会动机是动机的一种,由个体的社会性引发,产生于人的社会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成功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等。这些社会性需要激发个体各种社会动机的产生,如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社会赞许动机、权力动机等。

在对社会动机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动机理论。影响较大的有麦独孤和弗洛伊德的本能说、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由于社会动机是影响个体活动功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于社会动机如何推动人的行为以达成行为目的,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不同的心理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社会比较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

思考题

1.什么是需要?联系实际说明需要和动机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亲和动机?利用沙赫特的“焦虑—亲和”假说进行分析。

3.什么是成就动机?联系实际分析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4.论述并评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各激励理论对行为的激励作用。

【注释】

[1]参见朱智贤“人的动机以它的本性而言是社会的,故动机也可称为社会动机”,1989。

[2]时榕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3]时榕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4]〔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65页。

[5]〔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6]〔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3页。

[7]〔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