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我们总是试图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印象的形成是社会知觉的结果。在认知活动中,人们一旦对知觉对象的属性做出了判断,也就形成了印象。印象综合了人们关于对象各个方面认识的结果,反映了对象的总体特征。但在很多种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等到把握了对象的全部特征后才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时我们会凭着对知觉对象的某些属性就下断言,这是由印象形成的特点所决定的。那么,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我们都会运用关于他人的哪些资料,又会受到哪些偏差的印象呢?如何控制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社会印象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对某人“印象很好”、“印象很坏(差)”或“印象深刻”、“印象一般”。这里的“印象”是指什么呢?简单地说,印象就是指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印象包含了人们对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
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识对象的接触,在头脑中形成并保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本质是对对象的面貌和特点的概括反映,因此,它比社会知觉更接近人的内在属性。社会印象具有以下特点。
(1)间接性。社会印象不像社会知觉那样直观而具有间接性。社会印象的形成,一方面以社会知觉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认知客体不在眼前的情况下浮现出的客体的形象。
(2)综合性。社会印象是对社会知觉结果的一种综合,它不像知觉那样单一,而是在综合了各种社会知觉的基础上产生。想象和联想这两种心理成分都参与了社会知觉的改造过程。
(3)固执性。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们对印象对象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评价,不容易改变,具有固执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固执性特点,形成了社会认知过程中常见的偏差现象——社会刻板印象。
二、社会印象形成的模式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个体总要通过对有关他人的信息加以整合才能形成整体印象。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人们是如何处理知觉到的信息的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提出三种印象形成的模式,即平均模式、增加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一)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认为,人们一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刚结交了一个朋友,感觉他聪明、英俊、真诚,同时也发现此人有些自负、粗心,那么我们就会根据自己喜欢或重视的程度来为各种特性打分。如果我们很看重一个人的真诚,就会赋予这个特性较高的正分值,最高分值+10;如果我们很讨厌一个人粗心大意,就会赋予这个特性较低的负分值,最低分值-10。其特性的平均分值越接近最高值+10,对他的印象就越好,平均分值越接近最低值-10,对他的印象就越差。例如,我们为他打出这样的分值:
真诚: +10
聪明: +7
英俊: +5
自负: -2
粗心: -5
这样,此人得到的正分值是+10+7+5=+22;负分值为-2+(-5)=-7,其净得分为+22+(-7)=+15分。由于此例中共有5项评价标准,所以每项标准的平均分值为10/5=2。平均评分结果表明,对此人的印象还可以。
(二)增加模式
增加模式认为,人们利用自己得到的部分信息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并非以特性的平均值为依据,而是以特性的价值总和为依据。整体得分越高,整体印象也就越好。还以上述的例子为依据,对此人各项特性评价的总得分为15分,所以对此人的印象还不错。
上述哪种模式更符合实际呢?安德森的一系列实验证明,多数情况下平均模式更能说明人们印象形成的细节,但有时候也需要用增加模式去说明一些现象。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释印象的形成过程,安德森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从而能比较有效地说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情况,这种模式被称为加权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即人们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将所有的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于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值。安德森提出有两种信息需要赋予较高的加权值。
(1)最初信息的加重作用。在实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并不是平等地看待个体的所有特性。首先被发现、被认知的特性,会左右人们对后来掌握信息的看法,这也就是第一印象的作用。第一印象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具有持久、深刻的特点,它会影响到随后的交往和印象。
(2)负面信息的加重作用。在人们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正面特性与负面特性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了形成一致性印象,人们会把自己看到的特性加以平均或是抵消,但一般说来,负面特性的比重往往要比正面特性的比重高。一个极端的负面特性会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传达消极否定信息的特性要比传达积极肯定信息的特性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
三、社会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社会印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偏差,产生多种效应。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以下几种社会知觉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优先效应,是指交往中最先得到的知觉信息对印象的形成具有强烈作用。特别是在初次交往中,一方的相貌、表情、言谈举止及其风度等外部特征,在另一方头脑中形成的第一印象,不论好坏,都具有鲜明、强烈且比较牢固的特点。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对一个人的当前评价和对其以后行为的解释,影响双方随后交往的进行。首因效应实质上是一种先入为主效应,其理论依据是最先获得的信息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因此信息输入大脑时强烈影响着印象形成。首因效应易使我们发生看人不全面不深刻的偏差。“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2000多年前孔夫子的经验教训。现代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因不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的例子不胜枚举。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内容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6种性格特征表示甲、乙二人的性格,让同一群被试者凭主观感觉评定对甲、乙二人的印象。甲、乙二人的性格特征顺序如图3-1所示。
(www.xing528.com)
图3-1 首因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被试者多以甲、乙二人的前两项特征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给甲以正面的印象,给乙以负面的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凡对甲有正面印象的被试者,不仅把前两项特征作为形成印象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善辩”作正面解释,认为精明的人才会善辩。同样,凡对乙有负面印象的被试者,不仅把前两项特征作为形成印象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善辩”作负面的解释,认为倔强的人才会善辩。这一实验生动说明首因效应现象的存在。
近因效应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对原有印象起削弱作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成语典故,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一个例子。某单位领导新上任,给员工的第一印象不理想,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他的稳重、踏实、勤廉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从而削弱了原有“不理想”印象,扭转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是近因效应在起作用。与首因效应的形成机制不同,近因效应的理论依据是新近得到的信息不受倒摄抑制的干扰,形成的印象比较鲜明,能影响和改变原有印象。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起作用的。在与陌生人首次交往中,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所以第一印象鲜明、强烈;在与熟人交往中,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即变化着的信息容易改变对熟人原有的印象。
这两种效应都可能导致知觉偏差,首因效应容易出现“先入为主”,近因效应则容易出现轻易改变原有看法。
(二)晕轮效应
19世纪20年代桑代克首先提出晕轮效应的概念。晕轮效应又称月晕效应、光环(圈)效应、印象扩大效应、泛衍效应或成见效应,指对人的知觉活动中,因知觉对象某种行为或心理品质给知觉者留下深刻鲜明印象而干扰了对其他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全面知觉,就好像刮风天气到来之前,晚间月亮周围出现的月晕(又称晕轮)把月亮光芒扩大了一样。月晕效应可分为正月晕效应(所谓“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爱屋及乌”)和负月晕效应(所谓“一坏百坏”、“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晕轮效应具有遮掩性和弥散性的特点。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尤其是在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表现最明显。研究表明,晕轮效应对不同的人影响程度不一样。独立性强、灵活的人受其影响小;情绪不稳定、适应性差的人则受其影响最大。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缺少有关对象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就得出了总体的结论,或是由于受到某种情感的支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晕轮效应的实质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1964年在斯沃斯莫尔学院以大学生为被试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实验组对具有“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七种品质的人进行想象,并描述出他是怎样一个人。对照组做法与实验组相同,只是实验内容中的“热情”改为“冷淡”。实验结果是,两组被试对于评价对象的描述不相同。实验组学生普遍描述为人道主义、科学家的形象,认为热情的人是慷慨的、风趣的、幽默的、有毅力的、快活的、有礼貌的、受人爱戴的人。对照组认为有冷淡品格的人是斤斤计较的、粗野的、毫无同情心的、势利眼十足的,只有8%的人认为冷淡的人具有与热情的人同样的品格。后来,阿希又用“文雅”和“粗鲁”代替“热情”和“冷淡”,其他品格不变,再分别让两组被试评价,结果两组的评价差异不显著。由此,阿希认为“热情”与“冷淡”是重要的人格品质,是中心特征,对其他品质起晕轮效应的作用。
大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观察、评价他人,便可较好地纠正晕轮效应造成的偏差。另外,在防止自己受晕轮效应影响的同时,还应在交往中利用该效应的影响,如优化自己的谈吐、举止,注意良好的外在形象等,以使自己在交往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定势效应
所谓定势,是指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会直接影响随后活动的进行,容易使人对知觉对象以某种习惯化了的方式进行反应。个体的需要、愿望、期待和他人暗示都可能形成心理定势。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一项实验:让两组大学生看同一个人的照片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屡教不改的逃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学者。然后让两组大学生分别以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是,两组大学生对同一张照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第一组大学生说,深陷的目光里藏着罪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他死不悔改的决心,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越走越远;第二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高耸的额头表明他在科学道路的探索上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科学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实验证明了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
定势效应的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定势对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迁移作用),对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则表现出妨碍作用(负迁移作用)。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对事的知觉更迅速有效。其消极作用则是当环境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时,使人们的知觉受阻,造成歪曲反映,甚至形成偏见。
(四)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社会上不同类型人群或事物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概括化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定势。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生活在同一条件下或工作在同一环境中的同一人群确实可以产生某些共同特征。人们极容易对这种人群成员的类似性、共同点,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概括,形成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并在对具体人的知觉中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社会刻板印象多种多样,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民族的人群身上都有所表现。
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规律,利用它可以简化知觉过程,提高认识效率。但社会刻板印象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分类,具体到每个人则会有很大差异。因此,社会刻板印象往往与事物本来面目不相符。当社会刻板印象非科学、不正确时,它将使知觉活动发生错误,如认为女同志“头发长,见识短”,男青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等。即使刻板印象是科学正确的,当知觉活动缺乏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时,知觉仍有可能发生差错。刻板印象可能使人的认识僵化和停滞化,形成社会偏见,影响人们以具体、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评判他人和事物,易产生片面和主观臆断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有时既要利用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简化认识过程,提高效率,同时又要注意克服消极影响,以免发生以面概点,以全概偏,以一般概特殊的认识偏差。
社会知觉中存在着多种心理效应。这一方面告诉我们,必须利用好上述效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知觉偏差是难免的,我们应尽量纠正偏差。
四、印象整饰
印象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过程:我们不但对别人形成印象,而且也留给别人印象。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印象加以控制或整饰,使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更加得体,以便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这就涉及印象整饰的问题。
(一)印象整饰的概念
每当我们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或去一些公共场所时,我们都会对自己进行一番精心的修饰,从发型、化妆、服饰到言行举止,我们都会格外注意。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我们自身形象的关心。我们每个人通常都会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表现自己,试图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不管是在外在形象还是内在个性上,我们总是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可爱和迷人之处,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扬光大”,把缺点和不足加以掩饰。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好印象的过程,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印象控制”或“印象整饰”。
(二)印象整饰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理论,来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印象整饰”的问题。库利和米德认为,我们每个社会交往的参加者,都会试图“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模仿别人的方式去观察自己。这就使我们不仅能够预知他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反应,而且还能据此调整自己的言论与行为,使之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戈夫曼则用“戏剧理论”来解释人的印象整饰现象:他把社会交往比喻为一种剧场的演出,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节目”——一套经过精心选择的用来表现自我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每个人都会尽力使自己的表演赢得他人的好评。而要演好节目,就要运用印象整饰手段——正像演员要化装一样。
我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身份,是印象整饰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元素。自我意识就是个人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社会身份则是指个人在社会互动情境中得到的认同和肯定。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身份则是由他人了解到的自我。一个人为了维护自我观念和自我形象,便会试图通过印象整饰的策略,去左右显示给他人的社会身份。
(三)印象整饰的作用
应当如何看待印象整饰呢?印象整饰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我们运用印象整饰手段要达到什么目的。就其积极的一面来说,印象整饰可以用来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使人们的交往能够顺利地维持下去。我们适当地注意自己的仪表,其实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国家间的来往,也常通过隆重的仪式、盛大的欢迎、热情的款待等印象整饰手段来互致友好。就这方面说,印象整饰有其积极的作用。当然,印象整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有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所谓的“口蜜腹剑”、“表里不一”,这种印象整饰则是虚伪和欺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