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意识概述、发展及特点,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自我意识概述、发展及特点,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的协调一致、积极互动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动力所在。

自我意识概述、发展及特点,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人们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自我意识为中介而实现的。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识,即对自己身心各种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体验,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是三种成分中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主导心境以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了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则是完善自我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着调节作用。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一般包含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层意义,也像意识一样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自我认识就是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我体验则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的问题,自我控制则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如何改变现状,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的问题,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前者是个体对自身各种状况的了解,后者则是对“自我”各方面的评估。一般而言,自我认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自我(materi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特征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与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生理自我。生理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social self)。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我否定。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体验,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的问题,“满意”则自我肯定,信心十足;反之,则垂头丧气。

自我认识决定自我体验,而同时自我体验又往往会强化自我认识并影响自我控制。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对自己失望时,整个世界都似乎成了“灰色”,你心情沮丧、抑郁消沉,所看到的、所做的,甚至从记忆深层挖出的点滴过去都是令人伤感的、否定自己的;而充满自信时,对自己的缺点都可以合理化地、积极地去看待,去争取改善。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情感丰富,自我体验正是自我对自我的感受,它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自身发展的要求高低及行动的方向对错。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自我认识了解了“我”,自我体验感受了“我”,自我控制则是要表现“我”。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即“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其二,自己对自己的指导,即“我可以怎样做”。我们常说的“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它的强弱、高低可以直接由我们的情绪、行为表现出来。自制力强的人,不易感情用事,常常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有计划性,自我发展方向明确,给人深沉、冷静、含蓄的印象,极端者则犹如“冷血动物”,过于刻板,不近人情;相反,自制力弱的人,常会不顾场合宣泄一番,高兴时手舞足蹈,生气时乱发脾气,表情就是“晴雨表”,行为好像3岁儿童,心理学术语称此为“过度情绪化”,行为充满“情境性”,对将来则愿意“跟着感觉走”。诸如自立、自理、自觉等词都是对积极自我控制的描述,而自我失控、自残、自虐、自我放弃则是消极的自我控制方式。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的协调一致、积极互动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动力所在。自我意识是个体自主性的体现,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出现障碍,认识就会变得模糊,行为就会变得荒唐、失控,整天处于浑浑噩噩中,不知所措。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出生同时产生的。最原始的自我意识是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的区别。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基本是生活在主体和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之中,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同外界事物的区别。因此,婴儿经常会把自己的指头当做母亲的乳头来吸吮也就不足为怪了。大约到8个月时,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生理自我开始萌发了。以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自我意识才逐渐趋向稳定、成熟,这期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3岁前)

自8个月时产生的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开端。这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意识,是对自身与外界相区别的意识,包括对他物的占有感、对他人的支配感与对自身的爱护感及满足感。

生理自我一般在3岁时表现得最突出:1岁左右,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是发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婴儿刚出生时,不能区分自己的还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对自己的手、脚与周围的玩具视为同样性质的东西并加以摆弄,这时并没有自我意识。但当他表现出抓、咬、摸自己手脚的行为时,就发生了被抓、咬、摸等各种感知活动,而当他抓玩具时,却并未发生类似感觉,于是对这些事物逐渐加以分化。例如,他可以将拿着玩具的手同玩具区分开,不会再认为玩具是手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认识到镜子里的人是“自己”,不再会对着镜子哭,反而表现出莫大的兴趣,非常喜欢照镜子。1周岁后,已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相应的感觉。但这时的儿童是将“自己”当客体来认识的,最有代表性的话就是,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并以此表达自己的需要。例如,毛毛渴、毛毛饿、毛毛要吃等,却不会用“我”这个词。大约在2周岁,儿童才逐渐学会使用“我”这个词,而且往往是先掌握了“我的”,而后才是“我”。(www.xing528.com)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青春期

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但这个时期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他的兴趣的中心是自身以外的外部世界,对自身内在的世界并未关注。个体在不断地与外界接触,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进一步确定自己,逐渐明确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自己的作用与地位。因此,我们也把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称为“社会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身社会角色的意识。

如果让我们回忆12岁(或初中)以前的生活,我们更多的是对当时生活环境、周围伙伴、老师以及父母对我们的教养等印象深刻,而有关自身内心的感受、思想的发展几乎是难寻痕迹的。也许还记得幼儿园时期的口头禅“老师说的”、“我爸爸说的”,小学时期的“我们班主任老师说的”或“张三也这样的”,等等,那时的“自我”只是外部世界的镜子,只会被成人、他人的观点左右,虽然也有不认同的时候,但那时的“辩护”、“抗议”也不过是成人不同认识的反映,并非真正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时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他人的评价”,这一时期是受外界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通过他人的评价,我们会从周围的世界中寻找榜样,并模仿、认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方式、评价标准;或从自身的奖惩经历中总结一定教训,加以改正,这些都使我们逐渐形成了各种社会角色,诸如淘气包、捣蛋鬼、乖乖女、小男子汉,等等。

(三)自我意识的成熟(青春期到成人)

青春期是我们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有人称它是自我意识由“客观化期”到“主观化期”的过渡。伴随着个体此时在生理、认知、情绪等各方面的急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提高,个体把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开始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形象,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此后10年左右的发展,自我意识最终趋于成熟,个体获得心理自我,即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

造成青年将注意力转换到内部世界上来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急剧的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欲求等。第二,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然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的内在素质、天赋等问题的关心。第三,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以及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

但是,对内部世界的关注增强并不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不关心。相反,与儿童期相比,青年期则更广泛地关注社会,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合中,自我意识逐步发展成熟。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连续的过程,伴随我们的一生,虽然理论上一般可以分以上三个阶段,但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生理机制、生活经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又会有所差别,同时并不是每一个体都能获得成熟的自我意识。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曾指出:极度关注外界是神经质的病因,而极度关注自身则会导致精神分裂。因此,自我意识发展的是否正常、是否完善是我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是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人群的一个标准。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6]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有些学者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就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三)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利,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角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对这种作用机制做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因此,谢里夫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做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