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活。人从出生之日起,便处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刚刚出生的婴儿懵懂无知,是一个毫无自助能力的有机体,他对外界一无所知,必须经过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与引导,这个有机体才能转变成一名能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所接受的成员。而这一转变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
一、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定义
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法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使他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是被社会所提倡与鼓励的;什么是错误的,是被社会所禁止与反对的。与此同时,个人也随时随地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社会化引导儿童和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能使社会正常运转而必须做的事情。社会化包括这样一些影响:父母为教育子女而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控制;人们通过语言学习和人格塑造而实现相互作用;周围人们的影响;为生育子女作准备的婚姻;个人初次进入职业角色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训练与社会参与等。
因此,社会化有两个任务,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由此,我们把社会化定义为: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1]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这一历程分为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
(一)儿童期的社会化
从父母最初怀抱婴儿的那一刻起,社会化就开始了。刚出生的婴儿生理机能很不完备,心理活动处于萌芽阶段,但在最初几个月里父母对其基本生物需要的满足响应了婴儿的情感需求。大约3个月,婴儿能辨认出人的面貌,此阶段他必须开始发出和接受强烈的情感信息。到12~18个月时,儿童就可以获得母亲的喜爱而对外部世界开始注意了。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对符号的理解,儿童的自我概念开始发展,这时对其进行的社会化才更加有效。3~6岁阶段,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但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而到了学龄初期,儿童社会化发生了质的转变,学校使得儿童社会化更加有目的、有系统,儿童的心理向更加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学校使儿童的身心得到了家庭之外的集体锻炼。
(二)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由于青少年的身体与思想都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因此他们要去适应许多方面。这个时期的个体更多地受到学校与同辈群体的影响,能在更大程度上采纳别人的意见,逐渐学会自觉地评价自己的人格,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青春期是世界观形成的萌芽时期,青少年经常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在唯我主义与自卑之间徘徊。青春期也是个体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大量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的形式出现的。预期社会化是为未来角色作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尽管预期社会化跨越了整个生命周期,但“预演”未来的成人角色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尽管青年期属于青春期与成人期之间一个不明朗的时期,但此阶段的个体生理已经成熟,世界观初步形成,人格发展也接近定型,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也日趋完善,个体生活的范围更加扩大。不过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青年期个体越来越推迟在心理上与经济上独立的时间。
(三)成人期的社会化
进入成人期,个体的初级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指在个体的早期阶段为各种成人角色所作的基本准备)已经完成。成人的自我已经发展起来,他们不断地选择、学习与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对现行角色进行重新定义与再创造,生活与事业趋于稳定,心理上也更加成熟。
而到了成人晚期,个体必须调整自己,以面对声望的降低、身体的衰老以及失败与死亡。这一时期的老年个体必须调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再完善自己的人格、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重新回归社会,度过生命的维持期。
(四)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成人期个体的人格依然在成长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个体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这一过程就是继续社会化。个体将随环境与自身状况的变化而承担新的行为模式,学习新的社会角色。继续社会化很好地说明了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再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它是青少年与成人都有可能经历的一种过程。一般来讲,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是强制性的,发生在全面控制机构中,如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二是非强制性的,是个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如新兵入伍、移民国外等等。
三、社会化的内容[2]
社会化可以用“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获得”等词汇来具体表现,这些词汇都意味着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分为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不管怎样划分,都是表现社会化的各个方面。
政治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变成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了的个人,总是赞成或反对某一种政治制度。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自己国家的公民,使他们忠于自己的社会制度。
民族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的过程。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风俗与传统,民族社会化的结果,是使每个人都能尊重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与传统,具有民族自豪感。
法律社会化,就是使人们能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更好地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男女的生理结构不同,社会上的习惯势力向男女性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男子须按男性角色要求行事,女子则须按女性角色要求行事。
道德社会化,就是使人们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为了维护人们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人们行为的标准,个人若遵守这些道德标准,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个人的行为能够根据社会道德标准来进行,那就是实现了道德社会化。国外学者提出道德社会化有六种模式[3]。
(1)“建立理论基础”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使教师理解教学的道德基础,认识到自己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价值标准的责任,知道什么是道德标准,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道德问题。
(2)“思考”模式。该模式强调关心和体贴他人,注重让学生学会如何了解他人的需要,而不强调当这些需要之间有矛盾时如何进行权衡。
(3)明确价值标准。该模式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道德问题,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4)价值分析模式。该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系统地、渐进地在道德问题上做出决定,其中包括如何解释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和认清在一定情况下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区别。
(5)社会行动模式。该模式强调不仅要重视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把道德理想付诸实践。
(6)认识的道德发展模式。该模式注重作出道德判断的问题,它的主要目的是不仅要教会学生处理有关道德问题的信息,而且要促使学生提高自己作出道德判断的水平。
四、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意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对个体的发展决定了以下三个方面。①基本特征。在生理方面,遗传决定个体的身高、体型、肤色、血型等;在心理方面,遗传的决定作用不如生理那样明显,但一般认为个人的智力、知觉、动作等行为特征均与遗传有密切关系。②男女性别。③是单胎还是多胎。
毋庸置疑,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正是由于有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才为人的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上的基础。但是,只有这种生物学的基础,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人是不能完成社会化的。
(二)社会环境因素
1.文化
文化是在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对人的作用直接表现在:①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②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③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这一切都决定了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因素。不同社会的文化中有许多内容是带有普遍性的,如许多社会都有音乐、舞蹈、游戏、求婚仪式、丧葬仪式、宗教、迷信,以及相似的道德规范(如毋偷盗、毋奸淫等)。但是,每一社会的文化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对人的社会化进而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许多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都研究过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及相应的育儿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家庭
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家庭是孩子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①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②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③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英国心理学家波尔德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人格形成具有很大影响,58%的品德不良少年来自缺损的家庭(双亲离婚或死亡),25%来自经济残破的家庭。[4]另一位心理学宗海尔特研究发现,双亲不和比双亲不全具有更坏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定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而家庭和睦的孩子,则心情安宁、活泼、愉快。
另外,家庭对学生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家庭的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的。这种影响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有着较浓厚的情感基础。
3.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除了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外,学校提供的信息、概念和各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其次,学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儿童在入学以前,主要是与家人交往。步入学校后,儿童才真正初步接触到社会。因为每个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小社会,有其独立的地位、亚文化、价值标准、规范等。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的社会角色比在家庭中所学的更面向广大社会。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学习各种规范,参加学习上的竞争。所有这些都为他们将来进入成人世界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习大量“无形的课程”。他们在这里首次接受与他人相比较的系统评价,学会服从非个人化的规则,这些对儿童的自我发展以及社会行为模式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是由同辈群体和这一时期个体身心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同辈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化因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交往。这使其成员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②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上相近,并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极少带有强制的性质。③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群体成员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样,甚至在发式、服装上都有一致或相近的要求,由于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兴趣、爱好相近,成员间的地位平等,他们可以相互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有共同的语言。同时,每个成员在群体中可自由充分地表现自己。这些都使青少年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同辈群体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及发展的小环境。同辈群体的特征与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契合,决定了其在社会化中的特殊影响。
5.大众传媒(www.xing528.com)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等为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近一二十年来,电视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日益增大。据学者统计,美国人3~16岁期间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超过了在学校的时间。美国学生在高中毕业前,看电视的时间总计可达2.4万个小时,而上课的时间只有1.2万个小时。[5]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个体的社会化有着积极作用。首先,它使个体有效地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了个体的想象力,强化了其他社会化主题所倡导的价值。其次,大众传媒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儿童)的“第二学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途径。
但是,社会心理学家也注意到了大众传媒在社会化中的消极作用。大多数研究者都形成了一种共识——电视暴力直接影响到少年儿童(这对成年人也同样适用)的侵犯行为与侵犯倾向,电子媒介的娱乐性暗示使得公众的生活庸俗化和琐碎化了,大众传媒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削弱个体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冲击传统社会化执行者的地位,对个体的实际生活产生误导。
6.网络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网络所特有的广泛性、开放性与即时性对人们的教育、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迅速拓展了原有社会化的环境空间。
网络对个体社会化(主要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重要表现在:①个体可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尤其是网校的开设更加促进了个体知识技能的提高;②网络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有助于其对不同角色的领悟与理解;③网络的匿名性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培养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④网络中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垃圾信息,会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极大威胁;⑤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网络传播信息的异质性容易导致他们的认知偏差,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五、社会化理论
关于社会化理论,当前主要有五派,即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正常成熟论以及群体社会化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认识发展理论都提出了道德发展的阶段论,其中埃里克逊重视人的内在本能的力量,而柯尔柏格则重视了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学习理论主要是强调外界条件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强调社会学习和成人的榜样作用,不承认有年龄特征。这三派理论都企图阐明人是怎样实现社会化的。而正常成熟论以及群体社会化理论则是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的影响。各派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经验或实验的事实归纳成不同的理论,对我们理解道德社会化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观点
弗洛伊德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又引起争议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他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强调生理基础与情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按照弗氏的观点,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其成分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与超我是由本我逐渐分化来的。本我包括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其中又以性的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它所支配的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甚至是在潜意识之中进行的。
自我是在本我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现实世界相互接触,从而在适应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它受“现实原则”支配。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其主要功能有四点: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命;调节本我的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超我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的结果,即平常所说的“良心”、“理性”。它遵循“道德原则”,评价是非善恶。其主要功能有三点: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社会化过程就是促使人格的三个部分平衡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是构成个人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化的最重要阶段。童年期的社会化奠定了个人一生的发展基础。
从理论的观点来看,精神分析论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一般认为精神分析论在心理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确认以往生活经验对以后行为的影响,因而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第二,重视潜意识的过程,加深了对人类行为深层原因的探讨,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不过该理论也受到不少批判,其中最为集中的是:立论多以心理失常者的行为为基础,难于用来解释一般人的行为;资料多根据个人的观察经验,缺乏实验性的量化研究;过分强调人类本能对行为的支配,忽视社会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强调儿童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终其一生而不变,这过于教条化了。
2.埃里克逊的观点
埃里克逊基本上接受了上述观点,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认为精神分析既要考虑生物学影响,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集中在要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给予儿童的影响。埃里克逊批评弗洛伊德忽略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他还强调了自我的作用。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的模式到了四五岁差不多已经塑造完成。但埃里克逊则认为,人格的发展持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人的一生。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也就发展了一步。因为矛盾的产生是与个人以外的其他人物有关,故称心理社会发展。
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比,埃里克逊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有如下发展:第一,埃氏认为人格的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童年期的经验就决定了人的一生。第二,注意了主体的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三,对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心理社会问题,对学校教育中人格培养、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埃里克逊未能从根本上超脱弗洛伊德本能论的观点。同时他的发展模型是建立在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基础上,不免有失偏颇,而且立论多从经验观察而得,缺乏客观的科学实验根据。
(二)认识发展理论
这一派理论主要从认识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个性的形成。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论主要从认知的发展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他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同化是把环境因素加以过滤和改变而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之中;顺应则是在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客体时,改变或调整原有的结构而去吸收、掌握新的经验。这样,认识的发展就表现为主体和环境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社会化不能理解为规范和价值从上一代向下一代简单地传递,个体本身也是他所在社会的道德法则的积极加工者。皮亚杰特别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他的认识发展水平是平行的,即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随着他认知结构的变化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形式操作阶段。在具体操作阶段以前,儿童的思维活动不能脱离眼前的现实。到了具体操作阶段,特别是到了形式操作阶段以后,儿童就能超越眼前具体的现实而进行想象,进行抽象的和逻辑的推理了。于是,相应地,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现实后果来判断是非,道德判断服从权威,以成年人的观点为标准;在第二阶段,儿童根据行为者的意图来判断行为的是非,并且以自己的观点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皮亚杰对社会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但也有人批评他的研究不系统、不科学,别人很难重复他的研究过程并得出相同的结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的学说是当前最有影响的学说。他进一步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意见。该水平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定向。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有形的结果,支配自己行为的是奖励和惩罚。
(2)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对于规定和原则只有符合其利益时才遵守,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习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该水平同样可分两个阶段。
(1)好孩子定向。按照善良人的形象来行事,注重别人的评价,希望在自己和别人心中都是一个好孩子。
(2)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强调尊重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个人考虑可能超越社会法律及其对秩序的需要的权利和原则。该水平也可分两个阶段。
(1)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程序来改变。
(2)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全人类的正义、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虽然考虑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也领悟到不是所有有秩序的社会都能实行更完美的原则。
科尔伯格指出,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不能超越,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他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成熟因素外,还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
科尔伯格的理论已成为美国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依据。但也有人指责他虽重视认知的发展,但却忽视了情感发展在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当代社会学习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学会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按照早期行为主义提出的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①注意过程。某一形式只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时,人们才会去效仿。②保持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模仿学习,人们必须采用符号的形式记住动作的某些方面。③行为再现过程。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重复再现模仿的动作。④强化和动机过程。人们能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但不一定对这些模式进行操作,操作是由强化—奖励和惩罚控制的。班杜拉还指出,对模仿的操作除了受到强化的影响,还受到个体的自我调整的控制,即人们为了达到目的,除了强化的作用外,人们还会自己奖励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或不满成为人们努力的动因。这种以个体内在的行为标准和期望结果来解释人们目的的行为被称为自我调整。
社会学习论者把模仿的概念引进社会化研究。他们强调强化和惩罚对儿童实际操作再现某种模仿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对儿童学习某种行为的影响,把社会化的过程看做是有机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该理论较少论及素质结构的形成,更多地是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的环境的反应能力。
(四)正常成熟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等提出。他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所谓成熟指由基因引起并指导器官形成与动作模式有序扩展的过程。人类的生命从单个的极小的细胞开始,细胞集中起来形成有机体的不同部分,它们遵循一种规则有秩序的发展。例如,心脏总是第一个发展和发生机能的器官,随后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脑和头的发展在臂和腿之前。
当然,格塞尔并未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他提出儿童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以保证其天赋的顺利实现。正常成熟论过分推崇遗传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批评。提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格塞尔提出的年龄常模的方式,认为他的常模包含太多的一致性。人们无法知道在任何特定年龄到底可以期待有多少差异,他的常模又是根据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儿童为基础的,不能适应于其他文化背景。
(五)群体社会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受行为遗传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是自然天性论的代表。正如大部分心理学家一样,哈里斯也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可以简化为:遗传+环境,只不过这里的遗传因素可以解释成人之间人格差异的50%左右的原因,剩下的环境因素不是人们通常观念上的家庭环境,而是家庭外的社会环境——儿童期与青春期的同辈群体。
(1)群体社会化理论的一个中心假设是:社会化是一种高度依赖背景的学习形式,儿童分别学习如何在家庭内与家庭外行为表现。对于这一点,必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学习风俗与语言的双文化儿童为特殊背景社会化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
(2)家庭外社会化主要是一种群体过程。它发生于儿童与青春期的同辈群体中。群体内的同化作用传递了文化规范,使孩子与他们的同辈更加相似;同时,群体内的分化作用又使得个体间的差异增长。
(3)群体社会化理论强调,儿童与青少年强烈地认同于他们的同辈群体。比起家庭内获得而言,孩子更倾向于偏爱家庭外的行为体系。哈里斯将此归结于人类长期群居的进化史,孩子可能从生理上就倾向于抛弃在生命早期习得的东西。儿童之间结成联盟、同辈之间彼此相似是一种对自然选择的适应。
(4)根据群体社会化理论模型,不仅孩子之间互相影响,成人之间也互相影响,文化传递的模式不是个人对个人,而是群体对群体——从父母的群体到孩子的群体。
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无疑为人类的认知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审视角度。然而,由于她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后天教育论针锋相对,且其理论尚处于被证实之中,因而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