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病人的心理特征
传染病因其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医务人员的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如乙肝、SARS、禽流感等;且有一定的病死率等特点,使得对疾病不了解的人们产生心理上的极度恐慌和紧张,传染病病人本人也有心理变化。其特点为:
1.恐惧心理 此种心理变化往往在病人一开始住院时显著。由于病人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传染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比其他内科疾病更严重,治疗难度更大。所以一旦患病他们就恐惧万分,心神不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饮食与睡眠,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2.焦虑抑郁 传染病与其他内科疾病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对周围人群具有传染性,容易使人产生恐惧心理,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这就使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加,甚至产生自卑感,造成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闷,精神不振,寡言少语,接受治疗也很消极。
3.逆反心理 少数病人不能正视患病事实,更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甚至社会。一旦被确诊为传染病,他们就自认为被冷淡,心里产生孤独的感觉,压抑的情绪难以发泄,转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恨、报复心理。还表现为隐讳自己的疾病,任意到公共场所活动或饭店就餐,出现有损他人的不健康行为,丧失了社会道德。
4.急躁心理 传染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而且病程中可能会有程度不同的病情波动,这就使病人产生急躁情绪,因此造成疗效不理想、时好时坏、间断用药或不用药的情况,最终丧失治疗信心。
5.被制约的心理 病人被拟诊或确诊为传染病,一般都要隔离治疗和观察,加之病人被限定在一定的环境之内活动,不能随便与外界接触,因此,有些病人难以适应,常有被限制感,产生焦躁、苦闷心理。传染病房一般不许人陪护,又有一套严格的探视、隔离制度,病人不能常与家人沟通,缺乏正常的家庭温暖和人际交往,常常感到寂寞、空虚、孤独。
6.自卑心理 有些病人对医院规章制度不理解,认为工作人员的隔离消毒措施是针对自己的,是怕自己脏,有意冷淡自己,瞧不起自己。另外确实有少数工作人员怕传染,不敢接触病人,这势必会加重上述心理反应程度。
二、传染病人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方面,对传染病人,我们要做到:
1.全面了解病人是做好心理咨询的关键 正像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所说的:“知道患有某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某人所患的是什么样的疾病更重要的多。”因此,掌握病情的同时,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全面了解病人的性格、爱好、工作、家庭情况及内心情感等。从而针对其特有的心理反应,灵活主动地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疾病痊愈。
2.尊重爱护病人 病人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他们在患病期间不仅需要精心治疗和护理,更需要理解关心、体贴和尊重。我们接触的是传染病人,他们的心理状态比一般病人更复杂、更脆弱。因此,应以文明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病人交谈,体现出对病人的关怀、尊重与爱护,使病人从疾病的痛苦、恐惧与焦虑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接受并配合治疗。
3.重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病人整个住院期间和疾病恢复期间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促使其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入院后进行详细的入院介绍,帮助病人尽快地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消除陌生感。
(2)使病人了解疾病的起因、发展及治疗方法,正确认识疾病。
(3)对有急躁情绪的病人要耐心解释,采用“同室效应”进行诱导,鼓励病人稳定情绪,规律用药。
(4)定期开展病区座谈会。一方面使病人间的人际交往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可有意地对病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大部分病人出院时疾病处于稳定期或恢复期,并未完全痊愈。因此,应基于对病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出院指导,包括休息、饮食、遵照医嘱治疗、定时复查等,直至完全治愈。
三、艾滋病人的心理咨询
(一)概述(www.xing528.com)
我国自1985年报道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据估计,我国现在累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到84万。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忧郁可导致感染者过早地死亡。因此,如何调整好病人的情绪,帮助病人学会与朋友、邻居友好相处,对于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重要性甚至跟药物是等同的。
(二)艾滋病人心理特征
一般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后,可能有多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8种。
1.震惊 因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感染和没有心理准备而不知所措。
2.拒绝 不承认或不相信自己被感染了,总认为是医生或其他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于是不断地更换检测部门,重复做血液检测。
3.愤怒 认为只有行为不检点的人才会得这种病,而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或者看到别人多次寻花问柳都平安无事,而自己只有一二次竟然就感染了,感到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因而产生莫名的懊恼和愤怒。
4.报复 把自己的感染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甚至整个社会,故产生报复心理。
5.孤独 感染后可能会有很多的疑问、问题,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和郁闷,又不能或不愿意与任何人说,因而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6.恐惧 这是感染者的一种主要心理,其因素有:恐惧疼痛、害怕失去职业、担心被人知道而被歧视等。
7.自惭 总认为别人已经知道,并在背后不断地指责和议论自己,因此感到无地自容。
8.厌世 认为这是一种令人不齿的不治之症,自己也就没有理由再活在世上了,因而产生轻生厌世的情绪。
(三)艾滋病人的心理干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上述的这些情绪及反应,应该说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虽然产生这些情绪可以理解,但对身体却是有害的。
因此,对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包括:
1.应该让病人正视自己已被感染的事实,同时认识到,只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感染者生存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己把握的,因此应正确地对待这种疾病和享受生活。
2.应努力让病人认识到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这种感染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生过,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因此完全不必有自卑、自悲心理。如果有条件,可以与其他一些感染者建立联系,定期见面,诉说各自内心的感受,宣泄不良情绪和交流保养身体的心得,这样有利于使自己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自己的自立能力,比如做些家务,这样可以融洽自己与家人的关系,还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有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利于自身健康。
3.应让病人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应坚信,病人仍然是过去的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要尽量使自己融合于社会和家庭之中,要显示出自己仍然是他们之中一名负责任的成员。
4.应使病人永远不失去希望。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总有一天会被攻克。医生们能找到一种新的方法,从而使艾滋病能够彻底治愈。
5.即使已到了发病后期,也应让病人明白死亡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协助病人认真回想自己身后必须做出安排的事,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