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中,其生理心理都有异于成人的特点,生病影响了其发展过程的顺利进行,干扰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大多数儿童在就医过程中有明显的消极心理反应,而且因年龄、疾病、人格因素的差异。其心理反应的强度和形式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6个月至4岁期间的儿童对住院的心理反应最强烈,1岁半时是高峰。4岁以上儿童病人对生病、住院时间长短等已有所了解,因此,心理反应较年幼者弱。学龄儿童一般可以陈述自己的感觉,可以与其他患儿交朋友,因而情绪较平稳,但也可因对疾病、学习的担心而忧虑。此外,住院较门诊对患儿的心理影响大,所以应尽量采取门诊治疗的形式。
一、儿科病人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
急性发作的儿科疾病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变化,产生恐惧、焦虑、烦躁、抑郁、淡漠和激惹等情绪反应。高热时还会出现谵妄、精神错乱,部分患儿有环境意识障碍,不知身在何处,躁动哭叫,紧张恐惧,甚至出现幻觉、感知综合障碍。一般来讲,儿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心境恶劣
小儿如生病住院,会因离开熟悉的环境,特别是离开母亲而产生分离性焦虑,表现为恐惧不安、哭闹、拒食拒药,加上疾病本身的不良刺激,易于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好哭、易怒、易烦恼等。
(二)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入院或进行诊疗措施前,如未向孩子详细说明理由,会使孩子认为入院诊疗是被父母抛弃或惩罚,从而惶惑不安、紧张恐惧。1~3岁小儿的突出表现为烦躁哭闹,看到穿白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或听到护士推治疗车的声音便会哭闹;3~6岁小儿如被强迫接受治疗则会产生不安全感,对母亲的依恋需求增强,害怕与亲属分开。学龄儿童出现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主要与同室病友的病情加重或死亡关系较大。
(三)不良行为的产生
儿童得病或住院后,父母往往给予较平时更多的特殊照顾和关注,孩子容易很快适应这种情况,并产生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娇气,对疼痛、不适过于敏感;情绪不稳,任性,任意支配他人为自己服务,挑三拣四,一不如意就发脾气;常有攻击行为,好争斗,好争吵,难与他人相处。
(四)抑郁、自卑
有些严重或慢性疾病久治不愈,长期的疾病折磨会使治愈的信心不足。较大的患儿已能意识到严重疾病的后果,再加上治疗带来的痛苦,担心父母负担太重,会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有些疾病或治疗过程会引起外貌体形的改变,如长期使用激素所致的满月脸和体形改变、化疗引起的脱发,会使患儿产生难以见人的心理。住院耽误上课学习,学龄儿童会担心影响学习成绩,因而更加忧虑。
二、儿科病人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儿童时期溃疡病
与成人溃疡病类似,本病是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好胜心强、事事想名列前茅、情绪波动大是这类患儿的心理特征,因升学、加课、父母的过高要求、期望产生的学习压力也是重要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与溃疡病家族史、高胃蛋白酶原血症、幽门螺旋杆菌等其他生物因素共同作用,儿童便易于发生溃疡病。心理干预时要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或配合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二)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可看作是心理因素的躯体反应。家庭矛盾、突发事件、愿望得不到满足、受到责难等原因引起的焦虑和惊恐不安都可以造成神经性呕吐。心理干预要发现与解决不良的心理因素,建议患儿家长对孩子的呕吐症状采取恰当态度,设法转移注意力,不要过分注意或惊慌失措,以免进一步强化呕吐。
约5%~20%的哮喘发作由情绪因素引起。我国已经参加《全球哮喘防治战略》(glob-a nitiativ o sthma,GINA),临床治疗预防可参考GINA手册。该手册特别说明剧烈情绪反应,如大哭、大笑会引起或加重哮喘发作,因此在预防治疗哮喘时可进行心理治疗,如暗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或放松治疗,消除小儿不良的心理因素,控制病人情绪。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不良气氛会触发或加重哮喘,可采取家庭心理治疗,重建父母和子女关系,辅导父母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心理预防要包括预防哮喘病健康教育内容,如对家长说明皮质激素的作用和安全性、情绪控制的意义以及药物使用方法。
(四)遗尿症
5岁以后仍出现尿床者才称为遗尿症。遗尿症可分为白天遗尿症和夜间遗尿症,后者较常见。遗尿症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成员死亡、变换新环境(如入托儿所、上学和住院等)、失去父母照顾所造成的焦虑状态等。黑夜恐惧受惊、报复心理、母子关系冲突和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不仅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便能力的儿童发生夜尿症,而且少数患儿在发生夜尿症后便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成人后仍无法改变。此外,缺乏排尿训练或不适当的排尿训练,如父母强制小儿迅速学会夜间控制小便的能力,也会导致小儿产生愤怒情绪,不知不觉地以尿床抗拒父母。有日间尿频(daytim requency或pollakiuria)的还应询问儿童是否增加了液体的摄入量和服用利尿药物。患有遗尿症的儿童自觉遗尿不光彩、不好意思,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不喜欢与他人多接触或参加集体活动,逐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可能导致部分病人智力较常人偏低。在治疗时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影响,鼓励患儿说出使他烦恼的事情,建立好病人与医生的医患关系,对医生的信任和鼓励会改善病人症状,使他们在数日内被治愈。还可采用药物(阿托品、盐酸丙米嗪)、行为疗法、小便警铃装置和针灸等治疗方法。
儿童哮喘、糖尿病、免疫疾病、癌症或先天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可以引起持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达到10%~30%,抑郁情绪最突出。家长的过度关心爱护或焦虑只会加重患儿的抑郁。有些患儿有社会退缩行为或攻击行为,对人有敌视仇恨态度等。哮喘患儿的性格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可能是疾病对患儿行为影响的结果。
三、儿科病人心理问题的处理原则
(一)幼儿园式的就医环境
可在儿科门诊和病房设立儿童游乐场所,工作人员穿着颜色宜人的便装,以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二)责任制护士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责任制护理制度下,责任制护士应采取各种方法关心体贴患儿,取得患儿的好感,如给患儿看画片、讲故事,和患儿建立感情,以减少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
(三)合理安排生活
可根据年龄和病情轻重安排患儿的作息时间表,发动实习医生、实习护士给患儿讲故事,包括小朋友与疾病斗争的真实经历,或进行游戏、文娱活动,使患儿犹如生活在幼儿园或学校一样,有利于患儿消除不良情绪。
(四)耐心细致的解释
实施诊疗措施前,尽量向患儿说明情况,鼓励患儿面对痛苦,忍受痛苦,可帮助患儿配合治疗,增强自信心。如果采取哄骗方法则会降低患儿对成人的信任,增加患儿的焦虑恐惧。
(五)注意家长的心理状态
由于患儿病情严重,或家长对患儿生病过于敏感,家长常会出现心理障碍,表现过分的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并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医务人员要给家长充分的解释和指导,提高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稳定患儿情绪、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患儿心理障碍的发生,都大有好处。
儿科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应包括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对婴幼儿的治疗手法轻柔,尽量允许母亲陪同,鼓励母乳喂养,通过怀抱、抚摸、微笑、游戏和对患儿说话进行情感交流,增加患儿的安全感、信任感。学龄儿童已懂事理,体验到疾病的痛苦,担心预后,住院后要忍受母子分离的痛苦。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理解、同情他们的处境,对疾病和治疗给予必要的解释、劝慰、保证和鼓励,让患儿认识自己的病友,帮助他们相互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长期住院的患儿组织他们学习和娱乐。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要及早识别并进行心理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