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癔症诊断的滞后性及癔症的类型,集体癔症的问题介绍

癔症诊断的滞后性及癔症的类型,集体癔症的问题介绍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夜就有10余人发同样的“麻病”,症状都是肢体发麻。次日另一位71岁农民因病去世,其女回家哭丧,忽觉双手抽搐、麻木,哭诉自己也染上了麻病,当场围观和吊丧者中10余人发病。该女在回家途中,昏倒在路旁,村民讹传该女染上麻病而死。村民恐病情绪紧张,先后有50余人发“麻病”,村广播站又向全村广播,说“麻病”传染,患病后有生命危险,广播后有30余人发病。癔症不等于癔症性人格,仅有癔症性人格还不能诊断为癔症。

癔症诊断的滞后性及癔症的类型,集体癔症的问题介绍

第五节 癔症心理咨询

癔症的心理咨询应注意有其特殊性。

一、癔症诊断的滞后性

癔症的特点是其症状表现得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来去神速,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症状看上去很重、很吓人,但又不是器质性原因,症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诊断本病最重要的是要排除器质性原因,或者说是排除其他疾病,因为如果是其他疾病而表现癔病样的“严重症状”,则是重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医学救助。但对癔症来访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做作心理作用下的表演。

癔症的症状已如前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分离症状,一类称转换症状。所谓“分离”就是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事物的记忆;所谓“转换”是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癔症的症状复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型。

一是遗忘,把过去曾经引起巨大创伤或者现在仍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件,出现部分或完全的遗忘;二是漫游,在别人看来清醒的状态下突然做无计划和无目的的漫游,漫游中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能与陌生人进行简单交往,乍看起来无异于正常人,但结束很突然,事后无记忆;三是癔症者有多重人格,主要是对自我身份识别不清,觉得自己已不是自己,可能是两个人,还可能是不同的人,对周围环境也不能觉知,行为症状与自己的身份不符合;四是癔症性精神病,病人反复出现以幻想性生活情节为内容片段的幻觉或妄想,意识蒙胧、幼稚,有混乱的行为,有表演性或矫饰性的动作等。其中不能动作的可称癔症性木僵,瘫痪、不能站立或不能行走的称癔症性运动障碍,以抽搐为主的称癔症性抽搐发作,以各种感觉障碍为主的称癔症性感觉障碍等。

癔症的发生与个人的癔症性人格特点有关。易发癔症的人性格多胆小、害羞、敏感、多疑、不爱说话、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暗示,多数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迷信观念,这些人一旦遇到不良刺激,容易发生过强的生理心理反应,导致发病甚至集体发病。

癔症的发生一般都有明确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人们面临环境的改变、生活工作的困难、心理矛盾的激化,以及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时,更容易触景生情,罹患癔症,尤其在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地区,或宗教迷信活动盛行的特殊文化氛围中更易发生。

癔症诊断最重要的问题是能确定来访者不存在与症状相关的躯体疾病,又具有导致发病的外部环境因素和癔症性人格特点,症状和体征不相符合,而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均属正常,方能确定癔症的诊断。

二、集体癔症的问题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或人群中,癔症还有集体发病的倾向,就像传染病一样,说病,呼的一片;说好,一个个又像什么事也未发生过一样。

【案例1】 1985年8月,在江苏灌南县一个村庄,村里一位51岁农民因心前区疼痛和肢体麻木,半小时后死亡。装殓时,其妻扶尸大哭,数分钟后双手发麻,于是多人讹传:“某人因麻病而死,其妻又生麻病,麻病传染。”当夜就有10余人发同样的“麻病”,症状都是肢体发麻。次日另一位71岁农民因病去世,其女回家哭丧,忽觉双手抽搐、麻木,哭诉自己也染上了麻病,当场围观和吊丧者中10余人发病。该女在回家途中,昏倒在路旁,村民讹传该女染上麻病而死。村民恐病情绪紧张,先后有50余人发“麻病”,村广播站又向全村广播,说“麻病”传染,患病后有生命危险,广播后有30余人发病。村干部和村医们也加油添醋,作反面宣传,全村闹哄,很快波及邻村。半个月波及18个村镇,共有268人发癔症。次年还波及邻省,在安徽颍上县境内发生“麻病”,共发病1004例。(www.xing528.com)

【案例2】 2001年8月,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善乡的一个玩具厂内的某车间,两天内有16名青年女工发生“昏迷”,“不省人事”,先后被救护车送往某大医院,甚至有人还住进了危重抢救病房,全市闹哄,好不热闹。后经有经验的心理学专家进入现场,以科学战胜迷信,平息恐惧氛围,迅速恢复正常秩序,便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现。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早期正确诊断是中断集体癔症扩散的最有效办法。

三、注意癔症与癔症性人格的区别

癔症性人格障碍是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这些人富于自我表演,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感,情感有肤浅和易变的特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或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渴望赞扬,情感易受伤害;过分关心躯体感受,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等。不管其症状具有何种特性,还要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即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人格的偏离是广泛的、稳定的和长期的,并且常常有认知、情感、控制冲动、人际关系和个人需要方面的异常偏离。这些情况至少已持续2年。

癔症可以在癔症性人格基础上发生,具有转换性和分离性症状,并符合癔症诊断的其他条件,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癔症不等于癔症性人格,仅有癔症性人格还不能诊断为癔症。

四、癔症的发生机制和心理治疗

关于癔症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尚无统一说法,作者坚持认为癔症只是人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病态。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的人,特别容易接受环境因素的暗示,而进入带有癔症特点的特殊意识状态,如气功入静态、催眠状态一样,人会表现出似睡非睡、似清醒非清醒的所谓“意识平静态”。根据不同的深度又可分别界定在意识松散、意识飘逸、意识强迫、意识定向等不同的层面。癔症症状严重或时间较长或治疗效果较差,说明其所处意识状态越接近抑制态。

应该说癔症是并无危险的疾病,治疗目标是促其清醒,尽快恢复其意识清醒状态,以采用暗示和针灸疗法为多用,少数需要辅以药物治疗。

明确癔症诊断后,首先要简洁明了地告诉来访者及其亲属癔症的“真相”,看起来似重病,实质上毫无危险,急速平缓紧张气氛,让周围人和来访者都轻松下来,给来访者良好的环境暗示和语言暗示,千万不能营造神秘、紧张氛围,如你一言他一语、大呼小叫、喊医生、叫救护、焦急甚至哭泣等,尤其是咨询师一定要镇定、安详,甚至若无其事,嘴里不停地说“没事儿”、“一会儿就正常了”、“什么危险都不会发生”等等,语气要非常肯定。咨询师通过自己的体态、表情、语速语调和说话内容,为来访者提供良性的心理暗示。

若咨询师能与来访者进行语言沟通或部分沟通,可进行认知治疗,把诊断和癔症发生机制及其相关科学知识,告诉来访者或其亲友,使其了解真相并知无不良预后,减少或消除包括来访者在内的所有人的紧张和担心,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癔症,癔症的症状便会自然消退。

亦可以给予针灸治疗,如针刺人中、合谷等,施予强刺激,强烈的针感常能把来访者“唤醒”,重回意识清醒状态,癔症症状相继消退,亦可一边行针,一边随着针感的提升,而给予相应的暗示治疗,引导来访者或进入平静的睡眠状态或缓解、消除癔症症状而恢复正常。

若遇集体癔症,应迅速调整环境氛围,普及科学知识,可有效控制癔症蔓延,及时治疗病人更可达到有效预防。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果断科学处置癔症病人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