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精神疾病可分为老年期特有的器质性精神病,如阿尔采木病(Alzheimer’ is-ease,AD)和老年期非器质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
一、分类
(一)老年期器质性精神障碍分类
1.脑退行性病变所致精神障碍 常见于阿尔采木病(AD)、匹克病(Pic isease)、帕金森病(Parkinson’ isease,PD)所致精神障碍、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 isease,HD)所致精神障碍、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Wilson’ isease,WD)等。
2.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常见有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皮质下血管病变所致精神障碍等。
(二)老年期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
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感应性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病。
二、老年期精神病症状的特征
1.老年期精神病多发生与脑衰退老化有关的各种症状 如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痴呆综合征。起病急者脑病综合征的症状以意识障碍为主,起病缓慢者以遗忘症状为主。
2.不良环境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如离退休、丧偶、迁居、独居、经济困难、生活不便等对疾病治疗和预防均有重要影响,故心理治疗很重要。
3.老年期精神病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如老年人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细胞坏死产生精神症状,精神症状又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老年性精神病的治疗要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
4.老年期精神症状常为多变性和不典型性 如老年期抑郁症病人,先以抑郁症状为主,突然出现被害妄想、关系妄想或幻觉。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出现“假性痴呆”症状。又如抑郁症在青壮期常表现为“三低”(情感低落、言语行为减少、思维缓慢)的典型症状,而在老年人身上则常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激惹和疑病症状。
5.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病综合征
(1)疑病综合征:指对自己身体的全部或部分的功能和健康状态过多担心和不安的一种状态。据Duke报道,70%以上的疑病综合征病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推测其产生的机制是由于老年期生理功能低下及老年期特有的心理功能的改变,在人到老年期后,对外界的变化不感兴趣了,只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稍有不适,如头昏、腹胀,就到处求医,在年轻时一些完全不在乎的事情,竟成了现在的心头大事,这是一种自爱症状,心理状态起着主导作用。
(2)抑郁状态:也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状态。除抑郁基本症状外,常伴有焦虑、不安、烦躁、好纠缠人及较多的躯体不适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群。
三、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治疗特点
老年人生理上有衰退变化,肝肾功能减退,加之年老体弱,可能伴有多种疾病,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以及有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应注意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1.用药前应对病人身体状况有明确的了解和检查。了解该药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情况。治疗中也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定期身体检查,包括实验室和物理检查。
2.尽量选用半衰期短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尽量单一用药。
3.尽量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使药物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一般3~7天增加一次剂量,有条件的可测量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为最好。
4.出现不良反应时随时减量或停药,并继续观察情况变化。
5.做好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干预。如前所述,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中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环境调整和社会心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一则健康公告:一些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齐拉西酮等,治疗老年性精神病,尤其是老年痴呆,出现较高死亡率,因此不要认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的毒副作用少而不注意用药安全。
【案例】 女,68岁,小学教师。5年前,丈夫去世,女儿嫁到外地,一人独居,渐渐出现孤僻、话少、不常出门,常失眠、多梦等症状。3年前症状加重,做事丢三落四,出门后稍远一点距离就难找回家,记忆力减退明显,尤以近时记忆减退明显,刚摆下的东西就不知放哪儿了。常怀疑女儿为其请的女保姆偷了她的东西,乱骂人。人格改变,有时从保姆碗里争抢东西吃。生活自理能力差,衣裤乱穿,不知正反,不讲礼貌,当着客人的面就要小便,有时乱发脾气,摔砸东西。
检查:老年体貌,心肺、肝功正常,脑脊液(一)。血压:148/90mmHg。脑电图:双侧慢波,重度异常。脑核磁共振:全面脑萎缩。
精神检查:神清、欠合作,有时自言自语,不停摸手表。知道自己的名字,但不知道自己多大了,一会儿称28岁,一会儿称63岁,个位数加减不能。不知道自己住在医院,分不清上、下午。
诊断:老年性痴呆(阿尔采木病)。
治疗:首先找病人女儿说明情况,讲清家属配合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特别是出院后在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其女儿表态回家来住,以照顾母亲。
1.给予支持疗法 给予胆碱能药物、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脑血循环促进剂治疗,如脑复康、脑通、都可喜等。
2.给予抗精神病药物 如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的奎硫平(思瑞康)、舒必利、泰必利等。
3.家庭康复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治疗。
(1)家属积极热情地对待病人,反复说教,耐心指导和积极表扬,在室内设立易懂的图示标志、生活活动计划牌,帮助病人定向,改善行为,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为缓解痴呆进展速度,可少量多次给予良性刺激和练习,以促进病人主动性提高。让病人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扫地、写字、开电视、开收音机和选台,或者洗菜、淘米等。要有人在旁帮助、指导、表扬,提高病人兴趣,同时也给予一定的压力,如一点都不配合时不给她喜欢的东西,或给予一定的批评。
在经过药物治疗和家属精心护理、耐心的训练半年后,病人的病情没有加重,相反,在生活自理能力、情绪稳定方面有明显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