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个体遗传、气质和健康状况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
从发生的先后来说,环境可分为:①生前环境:个人诞生前的环境;②生后环境:个人诞生后的环境。
从发生的部位来分,环境可分为:①内环境:发生在体内的整个过程;②外环境:发生在个人周围的一切环境。
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即气候、地理、其他物质条件;社会环境,即家庭、学校、邻里、工作单位等。
自然环境为人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如氧气、阳光、光线及其他信息等,并且通过影响脑功能而制约心理的发展,但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遗传素质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作用得以实现的。但人的心理并不是环境影响的消极产物,而是通过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
图13-2 环境影响的生态模型(根据Bronfenbrenner,见Shaffer,1996)
除了生物和心理因素影响外,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与否还取决于社会和环境的关联。儿童心理发展环境涉及许多组成部分,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何对构成儿童周围世界和造成其适应不良的复杂的如同网络一样的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价,我们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单向的和狭隘的环境定义。而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1977)的生态模型(图13-2)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该模型通过一系列的嵌套的和互相连接的结构来描述多层次的儿童环境的丰富性和纵深性。在模型图中,儿童处在环境影响圈的中心,整个影响圈包括多个具有深刻含义的相互连接起来的层次。开始时,儿童的直接环境是与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相关的,但当儿童上幼儿园、去临近的公园玩耍和结交了朋友之后,环境因素很快就变得复杂起来。社会背景也会间接地影响儿童。父母的朋友和职业、有效的家庭支持服务,如健康福利计划以及类似的社区资源和活动(积极的和消极的)构成了儿童广泛的社会环境构架。最后一层尽管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距较远,但文化意识和认同依然决定着人们如何去对待儿童(如对体罚的认可),如何去教育他们,并灌输给他们应该达到哪些重要的目标。由此可见,围绕儿童的环境是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并且是动态变化着的,它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家庭的性质、结构、功能等会有所不同。家庭系统对儿童早期的心理社会发展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Kagan(1982)指出: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如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的压力等,比先天的生物因素更能有效地预测儿童的健康和发展过程。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良家庭类型有:危险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型家庭以及婚姻状况不良的家庭。
(一)危险型家庭
1.危险型家庭的特征 危险型家庭的特征是家庭内部充满冲突、愤怒和攻击,人际关系冷淡,通常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容忍、温暖和支持,忽略后代的需求。危险性家庭又可分为冲突攻击型家庭和冷漠型家庭。
2.对儿童的影响
(1)影响儿童积极情绪的发展:危险性家庭中父母的抑郁情绪水平高,影响亲子间互动,常常导致非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影响儿童积极情绪的发展。由于高抑郁水平的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感较多,使儿童感到冷漠,他们从亲-子的交往中很少体验到兴奋、乐趣。这样的交往方式尤其对2岁以下儿童情感的发展影响较大。
积极情绪,包括兴趣、好奇和快乐。兴趣作为内在的动机引发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探索行为,这种心理功能对认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对外部事物的集中注意,儿童的知觉将失去选择性而随机跳动,从而成为智力发展极大的障碍。兴趣和愉快的互相交替与补充,则是创造性努力的动机基础。
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主要的积极感情状态,快乐对儿童的生长和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儿童在与成人交往中得到快乐,能使他们产生对成人的信任感。快乐还使儿童倾向于接受外界事物,更愿意与他人交往,勇于承担和坚持义务,克服障碍和困难。经常快乐能够使儿童成长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而一个缺乏积极情感的人,其智力、创造性努力的动机、人际交往以及意志力的形成都将受到影响。
(2)导致儿童更高的反应和逃避反应模式:危险型家庭的儿童,由于家庭中的高水平冲突使儿童对生气极为敏感,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他们长期处于冲突和暴力的紧张状态,会引起反应的增加。同样,在攻击和暴力家庭中的儿童的高警惕性也是导致反应增多的原因之一。受到虐待或处于高水平愤怒和悲伤家庭的儿童比同龄人更难对情绪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与他们长期处于消极的影响之中,缺乏对情感的交流有关。而在家庭中讨论情感对更好地理解情感是十分有利的。研究发现,处于危险型家庭中的儿童不仅在暴力环境中表现出更高的反应,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还表现出逃避的特殊反应模式和敌意状态。
(3)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常儿童会通过模仿其在家庭中所看到的模式开始其社会性的发展。冷漠型家庭的儿童,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和教养,难以形成和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在危险型家庭中,由于家长缺乏反应、温暖和敏感性,使得孩子更难以开始社会交流,并且更具有攻击性和挑剔性。这样的儿童对同伴缺乏敏感性和反应性,缺乏社会技巧,对问题常常采取消极的解决方式。其次,危险型家庭的经验影响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认知,但这种危险型家庭的经验会形成特殊的社会技巧,儿童会将这些经验以“社会法则”、“关系图表”、“处理模式”的概念发展和储存进大脑,并在今后新的情况下激活和运用。儿童会用这种特定的认知结构指导以后的社会活动和关系。如,引起高度怕被拒绝的敏感性的原因是童年时期曾遭受身体攻击。这种早年的经历常常使得儿童形成特殊社会信息处理方式,他们常倾向于将敌意动机归因于他人,不注意相关的社会线索,对社会问题会采取非积极的反应。
(4)危险型家庭的特征常常导致儿童危害健康的行为:这样家庭的孩子常涉及吸烟、酒精滥用、吸毒、危险性性行为。他们常常以此来弥补生理、社会、情感功能的不足。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和混杂的性行为会帮助青少年在缺乏足够的情感处理和社会技巧的时候来应付消极的情感并获得社会认可。大量的研究显示,吸烟、饮酒、吸毒与血清素激活相关。物质滥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由于血清素激活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敌意和抑郁的情绪。因此,物质滥用可以帮助血清素激活功能失调的儿童保持高水平的血清素,来缓解或阻断神经递质的升高。
总之,危险型家庭的种种特征会对儿童的生命和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儿童的生理功能失调、慢性疾病的易感性甚至提前死亡。影响儿童心理社会化的发展,造成儿童不能有效地建立和维持社会支持,并且会增加儿童对行为问题和物质滥用的易感性。这些危险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儿童处于直接的威胁,同时会产生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身心疾病。
(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型家庭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决定。大量的研究显示,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消极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相关。在贫困条件下生长的儿童,早年就出现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以及高血压现象。贫困也常常是引起暴力和家庭混乱的原因。持续的贫困以及逐渐变得贫困会使父母的教养变得更加苛刻,具有惩罚性、不一致性和强迫性,使夫妻之间以及与孩子的冲突增多,而冲突反过来又会使教养向敌意、强迫方向转变,导致儿童产生内部和外部症状。他们必须长期付出努力来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这样长期的重负使其会采用反作用的技巧,从而加大了家庭中其他脆弱因素的消极作用。
然而,有效的家庭教养可以使儿童远离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如那些具有紧张顺应力(stres esilient)的儿童,并没有因为长期的问题,包括贫困、家庭混乱、生病和暴力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在婴儿时期没有与最初的照料者分开过,在学前和小学期间拥有积极的亲子关系,其家长拥有强烈的教养责任感和效能感,他们的教养是合理的,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他们对儿童的要求是一致的。可见亲子关系及家长的养育态度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三)婚姻状况不良的家庭
婚姻状况不良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感多,影响儿童母婴依恋的发展。这些儿童的攻击和犯罪行为比较多,同伴关系发展困难。由于受到婚姻矛盾的困扰,父母往往忽略儿童或期望通过溺爱儿童来补偿对婚姻的遗憾,加上社会舆论的影响,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1.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因人而异 父母离异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影响不同。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其各种要求、对父母的期望、对婚姻的理解和感觉都不同,当他们面临父母离异时,他们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1)学龄前儿童的反应:学龄前儿童在父母离婚时会出现行为倒退,表现在如厕、去幼儿园及和同伴玩耍等方面。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会重新出现吸吮手指的现象,睡眠不安也较多见。孩子对父母亲一方从家中搬走感到不安,对和监护自己的父(母)亲暂时分开(如上幼儿园或单独睡觉等)感到极度恐惧,有些孩子会出现好发脾气的现象。所以,离婚后孩子能够与搬走的父(母)亲见面对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很重要。
年幼的孩子通常认为父母不再每天见面是因为他们之间发生了某种灾难,并会认为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离婚。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事实并不是这样,父母离婚只是希望彼此生活得更好,年幼儿童比年长儿童更容易接受安慰,由离婚引起的一些症状也可能在数周后消失。如果孩子害怕离家或上幼儿园,家长可以在家陪孩子几日以消除孩子担心被遗弃而产生的恐惧。
(2)学龄儿童的反应:低年级儿童对父母的离异会公开表示沮丧,包括叹气、哭闹等。他们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尤其是产生被搬走的父(母)亲遗弃的感觉,并且担心再也见不到父(母)亲了。也有的孩子会认为搬走的父(母)亲几天后还会回来,不相信父母真的离婚了。还有很多孩子在父母离婚期间情绪低落、在学校表现反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心不在焉,总是在为父母担心。当与搬走的父(母)亲见面时,孩子又常常表现出色,他们认为如果自己表现好,离开家的父(母)亲就回来了。孩子也可能因感到恐惧,而迁怒父(母)亲,男孩常常易对母亲发火,而且变得脆弱和胡乱联想,主观地认为父母离婚时父亲是被赶走的,自己如果不听话也会被赶出家门。
年长一点的儿童对父母离婚常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在不完整的家庭里成长有安全问题,在学校的表现以及与同伴的关系也往往因此而改变。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因父母离婚的决定而迁怒家长的一方或双方,害怕家庭完整性被破坏,而倍感焦虑、孤独和无助。他们往往把父母分为“好”的一方和“坏”的一方,主动站在“好”的一方反对另一方。儿童会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变得早熟,会设法帮助出了问题的家长,对不愿离婚的一方表示极大的同情。
(3)青少年的反应:父母离婚后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往往会比想象得多,有些平时表现良好的孩子可能因父母离婚出现严重的问题。他们会出现压抑和情绪低落并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如旷课、酗酒、性行为、吸毒、自杀。不少青少年在父母离婚后担心自己的未来,对学习、将来的工作、婚姻失去信心,他们会因此关注道德问题,并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
儿童因性别差异对父母离婚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男孩比女孩更脆弱和更易受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父母离婚的反应不会很快消失,而且男孩常常在父母离婚之前就表现出不良行为。
青春期少女在离婚和再婚家庭中也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母女之间易于发生冲突。在孩子青春期父母离婚,女孩容易随便和人发生性行为或与年龄很大的男人结婚;即便在童年时父母就离婚的女孩,至青春期也容易发生心理行为问题。
有些情况可能加重离婚后果,应该引起大家重视。这些情况包括:父母继续发生冲突;孩子被父母一方抛弃;父母为监护权和探视权继续诉诸法律;父母不尽职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非监护方与孩子见面的规律性和持续时间问题;家庭经济困难;与继父(母)关系不良;孩子有持续的情绪低落和沮丧;亲戚朋友的关怀程度不够。
2.可以帮助父母减少离婚对儿童影响的方法
(1)向孩子坦言,在征求孩子意见中获得孩子的信任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2)应该让孩子了解离婚的含义、离婚后的家庭结构以及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3)孩子还应该知道离婚后他和父母的关系,他依然是父母的孩子,父母依然爱他。
(4)应向孩子保证父母将一如既往地爱他,理解他忧伤、气愤和失望的感受。
(5)寻求必要的社会支持。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地方。
学生如果背负过重的学习负担,相互间激烈竞争,同伴交往和同伴相互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学校过分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其他社会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内容深且课业量过大,学生坐在课桌前的时间过长,甚至达到或超过成年人的工作时间等原因,“学校病”(schoo isease)现象在儿童心理卫生门诊中逐年增加。
“学校病”由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提出,是指中小学学生在学校中经常表现出的心理性问题、行为问题与心理异常。“学校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分激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表现出容易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有时变为歇斯底里的哭闹,不听劝告,睡眠不稳。
(2)多疑症:在受到委屈而深感痛心之后,认为一切都是不公正的,对教师和家长的一切举动都产生怀疑。
(3)激怒症:当遭受极度痛苦后变得丧失信心,陷入忧愁与绝望状态之中。
(4)假装满不在乎:是激怒症的反面,自尊心受损的儿童装得对一切都不在乎。
(5)无能为力:儿童感到自己注定是不行的,看不到从学习困难中摆脱出来的任何出路,从而对学习感到恐惧。
(6)恐惧:害怕评分和教师的批评,并且因此而不能正常地思维,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
(7)矫揉造作和故意作态:儿童在经受了某些不公正、粗暴、冷淡的待遇后,虽然内心痛苦,但却装得若无其事,并让人们把他看成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心不在焉的调皮鬼甚至小丑。
(8)残酷无情:受到不公正对待后表现出对教师、学校、同学的盲目的、毫无意义的残酷行为,这时儿童的情感已变得极其粗暴,达到麻木不仁的地步。
教师应及时发现以上情况,并加以矫正和防范。
五、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多年来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加上经济状况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状况也随之变化。
(一)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www.xing528.com)
居住条件改善,有利于儿童休息学习。但是,由于邻居、伙伴交往明显减少,不利于儿童扩大生活范围、增长知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二)父母双职工人数增加
在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双职工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家庭的一个特征。父母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天中分离时间较长,一起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无疑会影响亲子关系,削弱父母对孩子积极影响的作用。
(三)儿童活动空间小
随着都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室内活动增加,可供儿童活动的空间却相对缩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从事室内外活动的机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儿童身心发育。
(四)核心家庭逐年增加
家庭的核心化、小型化,与大家庭相比,缺少了兄弟姐妹关系及其他亲属关系,影响儿童的交往互动,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形成个性孤僻、不合群等心理偏差。
(五)儿童生活“电视化”
电视机的普及以及电子媒体业的发展,卡通人物、歌星影星迅速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崇拜的偶像,甚至广告词也成为他们模仿的内容。看电视时间过长、对电视节目不加选择、缺乏指导等,产生了许多“电视儿童”。电视媒体内容的优劣不仅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影响儿童道德观的形成。
(六)社会及家庭对儿童过高期待
在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白日化,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社会所能承受的能力形成极大的反差,必然引起求学与就业的激烈竞争,导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过多保护和过度教育成为普遍现象。
六、灾害与儿童心理发展
不管是自然灾害(如飓风或洪水)、工业灾害(如飞机坠毁或毒物泄漏),还是社会动乱(如社会政治变革或战争),对儿童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持久的。
尽管灾害无处不在,但是一想到灾害就让人痛苦,所以人们往往把它隐藏在意识深处,除非自己卷入其中。这与人类的逃避和否认机制有关。然而及时评估身处灾害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需求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是重要的。
(一)灾害的流行与种类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制造“9·11”恐怖事件以后,2002年全球共发生恐怖事件179起,2003年412起。因为“9·11”,恐怖主义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烙印。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每年都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发生,包括水灾、旱灾、雪灾、沙尘暴、台风、崩塌滑坡等。另外,还有工业和社会灾害,例如污染、飞机坠毁、火车失事、核灾难、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爆发等,都是人们可能需要面对的情景。
从1930年西班牙内战开始,有详细的研究表明,战争中儿童失调增加,伴有急性和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其原因主要来自恐怖分子攻击、战争、社会分裂,或者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
灾害的创伤会对孩子的情感造成影响。Meijer发现,在战争结束后6个月内出生的男孩,有语言、行走和括约肌控制发育滞后的现象,而且在7岁时,他们有退行性无联系的分离行为。他认为这与由母亲所受战争创伤导致的母子关系的不正常有关。在关于战争和儿童的文献的回顾中,Jensen和Shaw总结到,儿童有可能被巨大的战争伤害所压倒。不过,由于儿童的先天适应能力、认知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有可能降低战争对其有效发挥功能的影响,但也仅限于低到中等严重程度的战争。Sugar观察到,在诊断有PTSD的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身上,有着对灾害事件准确的记忆。很多孩子情感创伤的表现不易被观察,其实这一点要比以前我们认为的普遍得多。作为出生前反应的结果,这种影响在出生前就开始了,父母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孩子暴露于这些反应之下。
核灾难代表了一个潜在的、全球性的、毁灭性的危险(如广岛、长崎和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即使辐射没有达到危险水平,辐射的威胁也在三厘岛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中导致了PTSD。
虽然火灾往往是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但是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火灾是19岁以下人群的第5位死因。而且,它还会引起伤害、各年龄组的死亡、家庭分裂和财产损失。
(二)儿童对灾害的反应
儿童有特定的灾害后临床表现及一些不同的伴随症状(表13-5)。直接的非特异性的效果有焦虑,类似震惊状态的意识模糊、混乱,运动呆板,冷漠,哭喊和尖叫,绝望的感觉,伴有紊乱的饮食和睡眠不佳。
灾害过后数日或数周内,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睡眠障碍(失眠、梦魇、梦游),依赖父母,缺乏个人责任感,在学校表现差,退缩,缺乏一般的兴趣、注意力和关注问题,恶心、呕吐、胃口差和体重下降,敌对、易怒、焦虑,大便失禁、遗尿,暴力行为,放火,提出消极预言,目标减少和预计寿命降低(即对未来短视),悲观以及对生存有罪恶感(表13-5)。
表13-5 儿童对灾害的反应
儿童对于灾难的反应常因年龄、性别及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小学及更小的儿童可能会有退行性症状,如失去近期获得的语言、行为和括约肌控制方面的发育。早期发生游离性反应(意识、身份或运动行为的突发性临时性改变状态),以后可能发展为多重人格。
对灾害的特异性反应包括:
1.当面对不同刺激时会有对灾害的回忆和重经历。
2.对这些经历有恐惧,表现惊吓反应。
3.再扮演灾害的某些类似之处。
4.游戏有危险的、怪异的特征,称为灾难游戏(例如“沙葬游戏”或“龙卷风游戏”)。
5.重复语言。
6.创伤后游戏,即类似灾难有刺激而无乐趣的游戏,这种游戏并不能降低儿童的焦虑。
另外,还有对时间的扭曲和错误感知,顺序、持续时间和计时的歪曲,但是没有健忘症。
青少年也有类似症状,但一般不进行创伤后游戏。在美国,因灾难多发,青少年出现高未婚怀孕率、故意破坏、好战、浪费、行为不良、对生存的罪恶感和过度紧张。在表达感情以及诊断和治疗与对灾难反应有关的问题时,在白人、非洲裔美国人、西班牙裔人、移民以及美国原住居民之间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比较而言,美国青少年表现出的灾难后症状,往往是行为或举止混乱。
儿童的反应来自他们对灾害的认知,以他们的认知、性心理和身体发育水平为基础。虽然儿童与父母分离,或者父母应激处理能力低,将会使儿童的症状变得复杂并加重,但不会导致症状的产生。儿童在父母不在时自己处理灾难,并不意味着分离焦虑是灾难反应的来源。
关于性别是否对反应有不同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报道,但是似乎男孩受到的影响要比女孩大。一场灾害过后,男孩往往以一种敌意的和反社会的方式发泄出愤怒和焦虑,即使这不是这个男孩以前所用的方式。与女孩相比,男孩会显著地拒绝治疗,在治疗时,也会困难得多。
年龄较大的儿童,距离灾害较近的儿童,在灾害中受伤的儿童,父母在灾害中受伤、死亡或失踪的儿童,贫穷并且生活状况混乱的儿童以及反应好像“陌生人闯入”的儿童,有着更极端或严重的反应。
(三)反应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个孩子如果在灾害中和灾害过后始终和家人在一起,那么就没有分离反应,会减少混乱和分裂现象。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有机会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然而,这依赖于父母明确的支持能力,以及他们在灾害中不能混乱或慌乱。这不是说儿童对灾害的反应依赖于父母,而是说父母的存在给儿童提供了一个更有支持力的环境,降低了儿童的焦虑。儿童对于灾害有着自己的反应,父母的反应可能会增大或降低这种反应。
Frederick注意到,在各种灾害过后数年中,40%~68%的儿童有着长期效应。经验表明,如果在灾害后进行心理学评估,似乎所有的儿童都会表现出一种直接的不安反应(例如急性应激障碍或焦虑反应)。如果数月或数年以后,用问卷做这种对灾害反应的评估的话,有这些反应的比例会显著减少。
(四)对儿童的影响因素
灾害对儿童的影响通常是多个因素同时作用。灾害可以导致死亡,引起生存者对失去亲人的悲伤反应;伤害,肉体疼痛,残疾;情感障碍。
儿童对父母或其他人的依赖,使得他们在灾害过后容易受到进一步的伤害。一场灾害过后,成年人经历着一种混乱状态:震惊、日常生活中断、威胁到其完整性(生理的、社会的、感情的),这会影响到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如果发生社会组织的崩溃,父母会更加的烦恼,他们的功能会更加的混乱。一场灾害之中及以后,会伴有多个伤害性事件发生,会导致家庭生活的巨变,这些会破坏儿童的发展。
有些儿童,在灾害出现的当时立刻就有明显的应激障碍出现,数月或数年以后,又会有不同的反应和障碍。其症状从表面看可能与灾害无直接的关联,可以多年不被发现。一般来说,儿童自己忍受着,如果父母自己不能妥善处理灾害后创伤的话,这种情况就更可能发生。个人或家庭以前的心理状况,也与临床状态相关。
(五)诊断
灾害中的儿童,可能会有急性应激障碍、广泛焦虑反应、忧郁反应、适应反应、postt-raumati tres isorder,(PTSD)或者其他精神问题。不是每个儿童都会出现灾难游戏或再扮演灾难角色,但是大部分会有一些灾难反应。PTSD是常见于灾害后所伴随的一个诊断,指的是“暴露于一种极度创伤性刺激后所发生的特征性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一个月,那么就应该诊断为PTSD。
儿童有着不同的应对能力,有些有着较好防御能力的儿童可能没有灾难情感残留的迹象。然而,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些有着没有观察到的再扮演行为和延迟效应,比如对伤害有连续的和重复的梦魇、重复的创伤后游戏、分离性事件、记忆丧失或多重人格。在诊断过程中应了解儿童的特有反应,以免误诊,使儿童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六)应对灾害的策略
灾害刚刚过去,立即对有灾害经历的儿童进行评估是困难的,此时父母仍处在慌乱和混乱之中,或者有类似的感知扭曲,他们常常没有察觉到他们孩子的问题。此时应该努力帮助家庭,指导他们在灾害刚刚过去时不要立即做出重大的长期决策,直到混乱和焦虑减少,稳定的日常生活开始。这个策略的直接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远离律师和保险人员,直到家庭稳定为止。
专业人员应该关注灾害受害者的基本需要,对其身体状况给予医疗干预,进行护理,在紧急状态过去后,如果可能,让一家人在一起。特别是因为家庭处于拒绝状态,需要给他们支持、保证和指导。
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时,应该敏锐地觉察成人拒绝(这是发现心理病例的一个主要障碍)和关注灾害对儿童和成人的影响,这样就会更容易发现儿童的需求。对于有情感症状的儿童可以给予保证,必要时,可以给予镇静药和抗焦虑药,并向父母提供指导,或者立刻进行心理转诊。至少,每个儿童和家庭都应该得到所在地区团体的帮助,以解决当即的一般性反应。
在家庭开始稳定数周后,即使有保证、支持和药物治疗,儿童的症状仍然没有减轻,就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如果有危险的再扮演或创伤后游戏,应该立刻进行心理关注。
对很多儿童来说,灾害的影响是有着当即的和长期的伤害,而且难以改变。对于这些要求治疗的儿童,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七、早期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早期教育一般指出生后到学龄前实施的教育。当前人们将早期教育提前到胎儿期,也就是胎教。我国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胎教的思想和方法,主张“外象内感”,就是通过客观存在的外部事物,引起孕妇的主体感和体验,并进一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这类胎教实为母教,倡导通过对怀孕妇女进行教育,使她们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的营养,从而间接地影响胎儿的发育。
现代医学科学证明,胎儿能够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使直接对胎儿教育成为可能。美国学者已经设计了胎儿的训练内容。我国学者也在研究对胎儿进行直接教育的手段。
0~7岁是儿童大脑发展的最快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许多的关键期也在此阶段,若能及时实施教育则会事半功倍,收效极佳;反之,忽视早期教育或早期教育不当,儿童心身发展就可能产生困难,严重者则出现畸形发展。家庭是早期教育的最早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应该了解儿童心身发展规律,更好地开展早期教育。当前早期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亨特认为,6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变化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最为重要。他根据生活在教养机构婴儿的研究阐明,受限制的环境和在婴儿期缺乏智力刺激对未来的智力发展将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终生。因此促进早期智力发展极为重要。
然而,早期教育的内容和强度应适合儿童的发展特点,超出了儿童的适应能力,将适得其反。这一点应引起关注。当科学的养育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为广大的家长和年轻的父母所掌握,早期教育将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