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防卫机制
一、概述
(一)概念
每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过程中总会不断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挫折、困难,而且每个人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已形成、习得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应付、适应所面临的困难、挫折、问题。
有的人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会采取主动、直接的方法去处理问题;而有的人却是靠消极的暂时躲避去解决问题;有的人会转移问题;有的人会“自欺欺人”地回避问题等等。只要我们认真地回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过去的诸多经历中常常会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很理智地对待自己、很客观地对待事物,不能总是以现实的方法对待生活,于是我们就会产生、使用一套独特的机制来应对生活。在心理学上这套机制就被称为心理防卫机制。
人们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心理上的措施或机制,把个体与现实的关系稍作修正,使个体较易接受心理挫折或应激,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过分痛苦与不安。
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而且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也就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心理防卫机制理论来源于“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心理防卫机制”是我们采取不现实的方法来对待环境、冲动、良心时,所运用的一套防御性机制。
例如,大家熟悉的“酸葡萄”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狐狸因为吃不到高处的一串葡萄,便对自己说:“反正是酸葡萄,没什么好吃的。”如果我们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狐狸吃不到葡萄时,心里会沮丧、焦虑,为了不使自己继续沮丧、焦虑,便把葡萄说成是酸的,是不好吃的,狐狸的心里也就得到了一种“自我安慰”,也就不会继续沮丧、焦虑了。
心理防卫机制是人在其后天行为发展过程中、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的“防御性反应”。建立这套心理防卫机制以便自我在受到侵袭、打击时,随时采取“自动”的保护行动。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过程并不总是这样顺利工作的,多数人至少需要暂时的防卫术来抵挡焦虑、痛苦、打击,以解决困难的处境和经历。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人们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自我不受焦虑的侵扰,只有当自我不够强大,无法独自解决、应对问题时,才会暂时依靠其他途径——心理防卫机制来应对问题。所以人们在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就证明其自我的能力不够强大。这一状态可能是暂时的、轻微的,也可能是持续的、明显的。我们要认识到,心理防卫机制实际上是对实际状况的歪曲,而且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它并没真正地解决问题,而只是起到“缓冲器”的作用。因此,如果我们长期运用、依赖心理防卫机制,个体的一些功能、能力可能会受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当情况恶化时,人是需要使用健康心理防卫机制的,这样可以起到对自我刺激、打击的缓冲和保护作用。这对保护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作用。
(二)功能
1.减低情绪冲突。
2.于自身内在具有危险的冲动中保护自己。
3.缓和伤感经验和情绪的感受。
4.减轻失望或失望的感受刺激。
5.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间的冲突造成的刺激。
6.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与价值感。
7.长期运用,形成依赖性习惯,会对个体的能力有弱化的影响。
关于心理防卫机制的功能,我们在以后具体的防卫术中会相应地加以学习,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是:心理防卫机制是正常的、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很多情况是我们不可能一一直接地去处理、去应付的,这时就需要依靠心理上的防卫术来适应或过渡。当我们被欺负而又无法反抗时,我们常常自我安慰一句:“虎落平阳被犬欺。”这样做使得受到打击的“自尊心”能及时得到一种“虚拟的满足”。这是一种把现实“歪曲”的行为,它能很好地、及时地保护个体的自尊心。但是,我们已提到心理防卫机制的使用存在一个“度量”问题。“量”指长期使用,“度”指超量,即过分使用。做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和量”的问题,心理防卫机制也是如此。如果过分地长期地歪曲事实,就有可能陷入一种“妄想”状态,和现实严重脱离,形成一种“非常态”。因此,心理防卫机制的使用讲究范围和程度,也就有健康使用和病态使用之分。
概而论之,心理防卫机制有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
1.积极作用表现为对偏激或攻击性行为有缓解作用;能暂时消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可能引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2.消极作用表现为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未真正的解决,往往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它常常只起到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提高心理冲突的程度。
总之,建立心理防卫机制的目的就在于处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以消除心理的挫折,求得内心的安宁,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方法。虽然自我保护的方法种类很多,但是各方法在使用时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很少会单独使用。而同一心理现象往往也能使用不同的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或说明。一般而言,根据个人的成熟及其健康状况,每个人都会使用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心理防卫机制。
(三)分类
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多种,它们可以按个体心理发育的成熟程度分为4类:
1.自恋性心理防卫机制(否定、歪曲、外射) 指一个人在婴儿早期使用的心理防卫机制。早期婴幼儿的心理状态,是属于“自恋”性的,他只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体谅、考虑他人,因为婴儿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他们会轻易地否定、歪曲事实。
2.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内射、退行、幻想等) 顾名思义,这类心理防卫机制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卫术。因为个体在遇到问题时,依靠过去幼稚的方式、幻想的方式、模仿他人的方式来面对问题,这样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自我”的锻炼、成长。
3.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潜抑、隔离、反向) 这类防卫机制的使用显示出一些类似于神经症的症状,因此叫“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要注意的是,这是比喻的说法,并非这类防卫术的使用就是“神经症”。
4.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压抑、升华、利他、幽默) 指“自我”发展成熟、强大之后,才会表现出的心理防卫机制。它们的使用需要在“成熟、强大”的自我参与下才会完成,其方法不但有效,而且可以解除、处理现实中的困难,并且能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还会被社会文化所接受,如幽默。
(四)特点
心理防卫机制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对付、适应挫折的方法。心理防卫机制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现象”而已,它具有3个特点:
1.心理防卫机制是一种心理现象 人的行为错综复杂、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应激方式,有个体差异。我们在看待心理防卫机制时,要注意个体在运用上不会和理论上完全一致,总有偏差,或者是几种防卫机制同时使用。
2.心理防卫机制是自我的一种能力 是在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习得的能力。心理防卫机制既是现象同时又是自我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后天的许多因素将影响到它的形成。比如:父母的个性、家庭环境、家教方式、学校、老师、社会风气等等。
3.心理防卫机制具有习惯性和潜意识性 心理防卫机制是个体长期在成长、生活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应激能力,具有习惯性,同时它的使用又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又具有潜意识性。
心理防卫机制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应对方法,要因人而异地加以区分。就它本身而言并非异常心理和病态心理,但是使用过分、过度,以至于阻碍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适应,就可能导致心理变化。
二、各类心理防卫机制
(一)否定作用
否定作用(denial)是一种否定现实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的心理防卫机制。
换句话讲,就是自我不能直接处理目前的处境,因而就不承认这一情况的真实性、存在性。环境中的某些情况(外部现实)太不愉快让人无法面对时,这时候个体否认这一现实的存在可以消除焦虑,至少暂时地消除。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否定作用”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否定现实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第二是潜意识的心理防卫机制。
例如:一个人会否认他所爱的人死去这一事实,用保存去世的人的物品或者把屋子保留成去世的人生前时的样子来使幻想存在。再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生理上的缺陷不予以承认,尽管这缺陷众所周知。
还有一种情况,也表现为“否定作用”。有人问一位年轻姑娘,“你有没有男朋友呀?”这位姑娘不好意思,红着脸否定:“我才没有呢。”而其实她有男朋友,只是不好意思承认。
这两种情况,前者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而后者则不是“心理防卫机制”。如何区别呢?只要看是否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做出的。年轻姑娘的“否定”是她有意识进行的,因此不算是心理防卫机制。真正的否定作用应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俗称“下意识”的行为。此时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还真的相信它没有发生,甚至有时会达到一种类似于“妄想”的状态。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当然,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看成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考虑如何处理。然而,不可以否认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它是靠躲避问题来代替解决问题。这样看来,否定作用也不算是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有它的负面作用存在。
(二)歪曲作用
歪曲作用(distortion)是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歪曲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视外界事实,这点与否定作用不尽相同。它多以妄想、幻觉的形式表现,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精神病性心理防卫机制”。
在这里提到了妄想和幻觉,有必要解释一下:妄想是将事实曲解,并且坚信不移,如相信有人要危害自己,夸大地相信自己具有某种超能力等等。幻觉乃是外界并无刺激时,自己脑子里凭空感觉到的声音、影像、触觉等反应,它具有与现实严重脱节等特点。
说到歪曲作用,有个故事家喻户晓。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他看见风车时认为那是“敌人”在张开大手向他挑战,这就是典型的歪曲行为。他把一些外界所看、所听的事实加以了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用夸大的想法来保护自己的弱小自尊心。不过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现实中我们都会使用到“歪曲作用”这一防卫机制,只是使用的程度和频度低而已。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发现使用了“歪曲作用”就扣上了精神病的帽子。
由于歪曲作用是利用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曲解、变化来符合个体内心的需要,因此使用此心理防卫机制,也只是相当于“自欺”,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外界困难、问题,所以它也不是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长期使用也是有很深的负面作用。
(三)外射作用
外射作用(projection)也叫“投射作用”,是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或者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禅宗慧能法师曾说过:“你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事。”这句话正是反映了人的投射心理。投射心理是每个人都会使用、都存在的一种心理。日常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即以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作为心理防卫机制的外射作用,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外射到别人身上,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比如,一个打架的儿童反而责备与他争吵的小朋友,说是小朋友先动手,他才还击的;一男青年与女友有了矛盾难题时,会有把握地说是她所引诱或惹起的;一个心怀偏见的人会否定自己的感受而说他不会憎恨别人,只是别人恨他。
投射作用是人们自然而不可避免的行为,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按照慧能法师的话,它是时时刻刻地被运用着。但是,投射作用的使用会干扰我们看到真实的事实、真实的自己,会影响我们的言行。比如,有的人常常责备他人,总认为别人怎么都不对劲,而且成为了一种习惯,那么时间一长,这个习惯会使这个人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我们现在研究“投射作用”并不是为了掌握“人为什么投射”,而是应掌握“投射了什么”,通过分析“投射了什么”从而去了解来访者“真实的一面”。
因此“投射作用”在心理咨询中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技巧,有必要在这里详细地探讨一下。
在心理防卫机制里,“投射作用”则是把自己不能、不愿接受的欲望、感觉、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想法。而在这里,我们还要阐述的是:人会把主观的一贯情绪、感情、观察角度投射到外界的这一现象,在咨询会谈及心理分析中会运用。投射是由里向外地表露,是附加在客观事物上的主观情绪、感觉、想法,因而它就代表着主观的一贯情绪、感觉、想法。由于投射是发生在主观不自觉、不自知、不自控的情况下,因此它极大地代表着主观真实的反映,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反过来应用投射理论,“顺藤摸瓜”地去发现个体主观的思维特性、情绪特征以及个性特征。
我们利用这个原理、技术,在谈话(会谈)时抓住对方主观投射出来的情绪、感情、想法,并加以分析,从而去了解对方真实的内心活动、内心体验,使心理分析能够洞察出对方真实的一面,这样也同样能帮助对方真正地、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实的一面,帮助其成长。
当我们在倾听对方谈话时,往往将自己的注意力摆在了对方讲述的内容上,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我们尚没把自己的角色从平常的“听众”位置上摆脱出来。我们讲究要“顺藤摸瓜”,目的是那个“瓜”而非眼前的“藤”,因此在我们倾听时就需要在头脑里问自己:“他(她)为什么说这番话?”和“说这番话对他(她)有什么作用?”有时候来访者的谈话内容很长,并非一句一句地和我们进行交流,他们往往不停地在那儿说着,这时我们咨询师就很容易陷入话语“陷阱”,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理解、理清来访者的谈话内容,然后再试图去分析,而所谓的分析也只是停留在谈话的“情节内容”上,这有点像是个忠实的“记录员”在整理记录下的东西,找出逻辑上、语言上的毛病。那么这样做是否是有效呢?我们认为这是在“找藤”而非“摸瓜”,效果可想而知了。
【案例】 来访者是位女性,从小父母离异,而且双亲都不管她,也不关心她,她很恨双亲。后来她找了个男朋友,男友的家庭关系很融洽,但是对他们的来往有些意见,这位女孩就鼓动男孩子搬出来和她同居。同居一段时间后,男孩子每次回家,女孩子都大吵大闹,最严重的一次还有过自杀行为,被抢救回来后来做心理咨询。有的咨询师认为她是抑郁症,自杀是因为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加上失恋的打击造成的。但女孩子曾说过一句话,她说:“他太没主见,啥子事都要听家里的,就是不听我的……”而事实上男孩子也只是家庭观念强,一些大事总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其实这在中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为什么这个女孩子在此却得出个结论“他太没主见”?运用投射原理我们大胆地推测:女孩子心理上存在一种类似于“嫉妒”的心理。她缺少一个像这位男孩子的家庭一样融洽的家庭,因此她把自己对父母的恨转移到对男孩子的父母身上,故而才会极力主张男孩子和父母分开,当目的没达到时产生自杀行为。
那么,如何发现、抓住对方投射出的情绪、感觉、想法,并及时进行分析呢?首先,对于对方讲到的事物,要有一个客观的、合理的认识,要中立、客观、辩证地看待、分析。我们往往在面询时,特别是当对方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较接近时,会很轻易地点头、接受、支持,而忽略了对方的想法、观点背后投射出的真实特性,失去了进一步分析的机会,这样有什么后果呢?从表面上看,好像在和对方“共情”,但实际上只是在和对方“共投射”,这只能算是表面的低级共情,真正的共情是建立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的共情。怎样才是真正理解呢?当我们发现或替对方发现,隐藏在其外部情绪、感情、想法后面的真实想法、情绪、感情时,对方才会从心底产生“找到知音”的感觉,才会达到“共情”的目的。而那些口号式的、简单的“我理解”、“我明白”等共情语言,就过于机械、呆板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无疑是“风凉话”。当然,完全地共情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是“鱼”,永远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即使我们变成了鱼,知道了鱼是否快乐,也无法让人们知道我们了解了鱼,除非鱼人对话真能发生!其次,对方投射时,也有时会使用一些公式性的语言。例如:“我看……”、“我想……”、“我认为……”等等。抓住这些标志性的语句,及时地给予分析,就能掌握对方心灵世界的钥匙。
另外,对方提及的事物不应具有社会大众普遍的评分标准。例如,一个人看到抢劫感到害怕,我们就不能轻言“他很胆小”,因为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害怕。反之,他若是很镇定,那倒值得我们关注了。
再有,就是性别的差异在投射出的情绪、感情、想法上有一定的区别和偏差。
这里引用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的一句话,做“投射作用”的结束语。他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指出,“整个宇宙就像一个装满了镜子的大厅,任何个体在这里既是被反映的对象,同时又反映着其他物体”。这话我们可以稍做改动“任何个体在接受其他个体投射同时,也在投射着其他个体”,即推测别人的想法。正所谓:我们听到的话是我们想听到的话;我们看见的事是我们想看见的事。
(四)内射作用
内射作用(introjection)是一种与外射作用相反的心理防卫机制,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引到自己的内心,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事实上,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很多时候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婴儿时期,其人格处于发展建立阶段,所以就通过吸收、学习、模仿别人,特别是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与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人格。这种吸收和顺从另外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仿同作用”。仿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模范、公众人物、英雄、影视人物形象、广告等都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仿同的样板与机会。
例如,有一对母女关系不好,女儿任性、情绪化的性格让母亲受不了,同时母亲的按部就班的作风也使女儿觉得处处受刁难,母亲说话的方式也过于直接和生硬。在咨询中了解到,女儿的父亲就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虽然在单位里是个绝对的“老好人”,但在家里,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女儿也承认,她最讨厌父亲这点了,殊不知她已渐渐地越来越像其父亲了,脾气怪、易发怒。当然女儿的这些特点与其特殊的经历有关,但“仿同作用”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出于爱慕、喜欢,是很正常的现象。例如,感情深厚的夫妻具有“夫妻相”,就是因为对对方的深厚爱慕,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被潜移默化地模仿了,使得双方的外貌也发生了变化,成为长相接近的“夫妻相”了。
有时仿同作用是由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的。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女孩,她最讨厌脾气很怪的父亲,却无意中使自己也变得脾气怪了,这叫“反感性仿同”。另外仿同作用还有“向强暴者仿同”和“向失落者仿同”。向强暴者仿同是指:有些人常受强者恐吓、威胁、欺负,很害怕,也很讨厌,可是又无力反抗,结果向恐吓者仿同,自己也就去威胁、恐吓其他更弱小的人。所以人们发现许多有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也爱在外面使用暴力。
向失落者仿同,主要指的是:有些人失去自己所爱的人后,会无意地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以安慰内心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所爱的人的一些行为特点在平时被深深地记住了,留在了意识里,从而影响了人的一些行为特征,成为了“仿同现象”。
仿同作用源于内射作用,内射作用是无选择性地、广泛地吸收外界的东西;而仿同作用是有选择地吸收、模仿和顺从某人、某物。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仿同心理防卫机制使用过度或仿同了错误的模式,其行为反而会变得不正常,并且充满矛盾的仿同,有时会导致多重性格产生。
例如,一位记者听说在广州有一个奇人,一个长的像蛇的奇人,记者就去采访。记者敲开主人家的门,开门的正是那个奇人,是位年轻女士,脸尖尖地呈倒三角型,眼睛很大。记者一进屋就看见客厅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副巨大的蟒蛇图。记者落座后,主人去厨房倒茶,当她走到客厅门口时,她忽然回头看了记者一眼,记者发现“她的眼光异常的寒冷”,记者感到很害怕,再加上家里阴暗、潮湿,而这是二楼啊。记者决定趁早离开为妙,因为那眼神使他恐惧异常……
这也许正是因为那位女士对蟒蛇“情有独钟”而产生的仿同作用吧。
(五)退行作用(www.xing528.com)
退行作用(regression)它是指回复到儿童期幼稚行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我们知道,成年人与孩子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成年人应付事情的方式和孩子的不同,而且方式众多。孩子遇到伤心的事会“哭泣”,成年人则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等许多因素,也许会“悄悄地哭泣”,也许会“强颜欢笑”,甚至会“化悲痛为力量”。如果成年人在遇到挫折后,放弃以前的适应性技巧和方式,而采用早先较为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挫折,这种现象就是退行作用引起的现象。个体行为对不适情境的防御,采用回归、退行方式,即回到前一发展阶段上,用以前的行为方式来防御。例如,一位年轻姑娘当见到婚姻不和的第一迹象时就往父母家中跑,去寻求庇护。一位刚开始一个新的、有点困难的工作的男性也突然生起“病”来,呆在家里希望妻子多来照顾。
【案例1】 有一位妇女,她在主述中就涉及了一次“退行现象”。有一次她在单位里受了气,被准备调离现在的岗位,去一个她认为是很没面子的岗位。于是她就躺在地上哭闹、打滚,不取消调令就是不起来,闹得领导、同事很尴尬。她事后也很后悔,也闹不清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做,只觉得当时很激动,头一发热就倒下去了。后来经心理咨询师给其介绍了“心理防卫机制”,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在引导下回忆童年,是父母太纵容她的这种“耍赖”的行为。
【案例2】 在前面提到的那个“母女相处困难”的案例中,女儿也有一次为了要父母满足她买电脑的要求,就躺在地上不起来,除非父母答应她买电脑。这种行为也属于“退行作用”下的行为。原来她小的时候,父母太宠爱她了,如果什么要求没有达到,她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结果往往是很有效,父母总是妥协。这样她长大后,在遇到重大挫折时,会不由自主地使用“儿时”的经验,因为儿时的经验总能带给她满足。
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都可能存在退行作用,像夫妻恩爱、小两口有时会像孩子似的相互撒娇、打闹、寻求安慰,这属于正常的行为,并且是夫妻间调节情绪、增进情趣的“良计”。
很多人遇到困难都会哭,哭是儿童表达不愉快、提出要求的常用行为。人们遭遇挫折可通过大喊大叫,或大吃大喝等满足口欲的行为加以宣泄,或者缓解焦虑获得慰藉,这也是儿童的取乐模式。
(六)幻想作用
幻想作用(fantasy)它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处理而利用幻想方法,使自己从痛苦的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借用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的方式来处理其心理上的困惑,以得到内心的满足。
幻想作用和退行作用很相似,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部分的、思维上的退行现象。
从定义上我们不难发现,幻想作用是一种意识层面上的心理活动,而非一种具体行为。幻想的能力是我们人类特有的能力,有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虽然幻想都是不切实际的,但积极的幻想会给我们动力,推动人类向未知的领域前进。而消极的幻想却会麻痹我们,使我们认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事物。那么幻想作用这一心理防卫机制也就有正、反两面,它的积极作用是能使人获得满足感,让人感到精力充沛、斗志旺盛。当人处于逆境中时,尤显重要。它的消极作用是很容易使人陷入一种“假象”之中,特别是感情方面。比如,幻想作用会通过夸大他人的成就及优良表现,从而宽容自己对失望和挫折的反应,并形成以他人成就来代替自己努力实践的意向,或者让自己长时间停留在幻想之中,与现实隔离,可不为现实而烦恼。
(七)潜抑作用
潜抑作用(repression)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接受的念头、感情、冲动不知不觉地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所谓“潜抑”,顾名思义就是“悄悄地抑制”。一般而言,人们都具有将一些所不能忍受或会引起内心挣扎的念头、感情、冲动,在尚未被人察觉之前,便抑制、存储在了潜意识中的能力倾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感知”某些不能接受的念头、冲动,来保持心境的安宁。这种抑制是“有意识的忘记”,并不是真正地消除掉,而且这些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念头、感情、冲动,虽不为人知,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人们的日常行为。特别是在感情上,我们常常认为已忘记了某个人,已忘记了过去的事,但对曾经留恋的地方和人总是存有好感。这就是潜意识里那份被潜抑住的感情在起作用。潜抑和后面讲的“压抑”以及“遗忘”不同。“遗忘”一般是指因记忆痕迹的消灭而自然忘掉。关于“压抑”我们在后面再作比较。
在由张国荣主演的一部影片《异度空间》里,为什么那个心理医生是个“工作狂”?他为什么成天玩命地工作?朋友给他介绍女朋友,他也不去见面,朋友聚会也不想参加,他只知道工作,再工作。其实,电影最后把答案告诉了大家。原来,医生年少时曾谈过一次恋爱,后来和女友分手时,女友受不了打击准备跳楼自杀,而且在跳楼前要求见男孩(也就是后来的心理医生)最后一面。男孩赶到了楼下,可是偏偏被警察给拉走了,女孩子没见到他就跳楼自杀了。这件事给男孩沉重的打击,他不能原谅自己的退缩,后来这件事被他“潜抑”进了潜意识中,于是他就真的再也想不起来当初的事情了。但是,潜意识里充满了“自责”,使得他疯狂地工作,也不再想交女友,像是在惩罚自己为谁赎罪一样。结果,在给女主角治疗同样属于潜抑作用引起的心理疾病过程里,医生那埋藏在潜意识里的记忆才慢慢地浮现出来,也就是电影里的“见鬼”情节。这部电影虽然拍的是“鬼片”,但是深层的心理学理论却是值得我们一览的。
潜抑作用也具有两重性,即有正、反两面。从其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帮助人们控制足以引发罪恶感受的冲动或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念头,以及它能通过一种暂时的“遗忘”来保护受创伤的心灵。但是潜抑作用总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潜抑下来的一些念头、冲动、情感会影响人的一些行为。
(八)隔离作用
隔离作用(isolation)是指将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层面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此处所讲的部分事实,乃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最常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比如:我们把“失业”说成“下岗”。其实大家都知道,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是一回事。“失业”会使人产生紧张、焦虑,使人感到不快,因此人们在说“失业”时就采用“下岗”取而代之。还因为“下岗”隐约含着还有“上岗”的可能性,并且人们也能够明白所指的是什么意思,使人都彼此接受,可谓“一举两得”。像这种将观念和感受分离开,只留下人们可以理解的观念,把可能引起不快、紧张、焦虑的感受给隔离开的现象,心理学上就称之为“隔离作用”。
在生活中,隔离作用随处可见。对逝去的人我们会说成“仙逝”、“归西”;丢了东西会说成“舍财免灾”;另外有些人不习惯说“我爱你”,就说成“ OV OU”。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入洞房”算不算是隔离作用的产物呢?
在心理咨询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来访者使用隔离作用的现象,以发现问题的根源。来访者在实际运用时,往往是通过变换语言表达方式来完成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着眼点”。
(九)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displacement)是指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卫机制。
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个对象的情感,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能为大家接受的对象身上。比如:某人受了气,不好直接发作,转而把气发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这个替代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气筒”、“受气包”。
不过,有时人们转移的对象与原来的对象有着相似关系,具有代替的性质。小孩子喜欢吸奶头,断奶后没有奶头可吸时,就咬手指头,再大一点就改咬笔尖,更大时就变成抽烟。
转移作用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很多来访者表面上述说的事情里,就隐藏着被转移而来的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件事的联系。在心理治疗中常出现,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必然出现的“移情”就是一种转移作用下的现象。前面提到的那个母女的案例中,为什么母亲对女儿的情绪化表现那么反感?其实里面有把对丈夫的情绪化性格的反感情绪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另外,她也想不通丈夫为什么变得如此的情绪化、爱发脾气,可在单位里却是人人夸赞的“老好人”。原来她丈夫是学理科出身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业不精”,被安排去搞人事工作,而没有从事他所希望的“技术工作”。他内心深处对自己不满、对单位不满、对领导不满、对同事不满,这些情绪白天在单位里是无法释放的,他要顾及仅有的一点“面子”。而晚上回到家里,老婆和孩子就成了一个释放能量的出口,所以他总是在家里跟老婆、孩子发脾气。当我把这些分析给来访者听后,她才真正地明白了埋在丈夫内心深处的“苦楚”。
(十)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reactio ormation)是指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卫机制。
它是人们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冲动所采用的防卫手段。人有许多原始冲动和欲望,由于是自己及社会所不能容忍和不许可的,故常被压抑而潜伏到了潜意识之中,不被自我所察觉。虽然这些欲望、冲动被压抑下去了,但并不等于被改变或被消除,仍然具有强大的驱动力,随时可以伺机爆发,所以人们为了防止它们的爆发,就采取一些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来“防患于未然”。有个女孩曾经很爱一个男孩子,但是他们交往一段时间后,男孩告诉那个女孩,他爱上了她的朋友,于是他们凄然地分手。后来这个女孩经常在她的朋友面前说这男孩“一无是处”、“毫无优点”、“如何如何不值得爱了”等等“坏话”。其实,她的这种态度、行为就是这种“反向作用”下的态度、行为,她用相反的态度、行为强压住自己内心的爱!
在具体的咨询中,我们要注意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显得“过分”时,是否代表了他的潜意识里刚好有“相反”的欲望存在。
反向作用指的是个体不知不觉中使用的心理防卫机制,自己是一无所知的,并且真的就相信自己是所表现的那种人,假如有人暗示他可能是别的意思时,他会立刻反对甚至暴跳如雷。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女孩,假如指出她依然爱着那男孩,她是绝对不会轻易承认的。
反向作用的使用要注意“度”的掌握,使用得当可能有助于人们适应社会。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反向作用往往被人过分地使用,不仅不能使我们做应该做的事,还消耗掉大量的精力,甚至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有个年轻的母亲,从小就被人抱养,养母对她的教育很严格。等她做了母亲后,就对自己的女儿非常溺爱。女儿4岁多了出门还要母亲抱着走!其实她的潜意识里很恨养母,讨厌严厉的养母,于是害怕自己严厉管教女儿的话,女儿将来也会恨她。于是就采取了溺爱的方式教育女儿,以避免自己成为“招人恨”的母亲。
(十一)抵消作用
抵消作用(undoing)它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了错事会“道歉”,这种道歉的行为就是来用抵消、解除、缓解内疚感、罪恶感的“抵消行为”。因为一些不好的事件,使我们心里难受和不安,由于事情本身已经发生了,无法弥补了,人就会做一些象征性的事情来弥补,以减轻内心的不安。但是,有时抵消作用不是用来弥补已发生了的事实,而是用来抵消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或者自己认为邪恶的念头。妈妈照顾小孩,不小心让孩子碰到了桌角,孩子大哭起来,做妈妈的常常用“打桌子”的方式来哄孩子。我们该如何看待她的这种行为呢?其实,并不是大人相信桌子会撞人,也知道“打桌子”不一定会让孩子出气,唯一的用处是使自己“心安”,避免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故而才做出这番动作来象征——“我尽力在补救了”,以抵消心里的内疚,与其说该行为是在“帮孩子出气”,还不如看成是在“帮自己出气”。
另外很多强迫症里的行为就是以象征性的动作、行为来抵消内心的焦虑、不安。因而,抵消作用只是暂时的缓解心理上的不舒服感觉,而不是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比如:SARS过去后,人们已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然而有一位强迫症来访者却一直还戴着口罩,他说只有戴上口罩才感到安全。这就是依靠一种行为来抵消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不安。
(十二)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是指个体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其因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产生的不适感,从而减轻其不适感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这种引起心理上产生不适感的缺陷,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仅仅是现象而存在的。补偿作用和反向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比如,一位19岁的男孩,忽然拼命地运动,外出也要戴上宽边的太阳镜,嘴里总是叼着雪茄,开口便说有很多女孩子在追求他等等。他总在以各种方式想表现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男子汉。经了解才发现,他生长在一个充满女性化的家庭里,有4个姐姐。他最近在学校里被女生嘲笑,说他扭扭捏捏的像个姑娘,于是在受到这次刺激后,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个富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这属于采用了过分的补偿作用。同时他的行为又是一种“反向作用”下的行为。
补偿作用可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成熟动机和有效能的力量,以适应人们改正自己的缺陷。它还可以增进安全感,提高自尊心以及维护心理健康水平。但是过分的补偿则害多益少。
我们前面案例中提到的那位母亲,她对自己的女儿过分地溺爱,也是出于一种“补偿”作用。她自己小时候被人抱养,养母管教又很严厉,使她认为孩子缺少“亲生母亲的爱”很可怕、很可怜,因此她就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倾注大量的母爱,以此来补偿自己心理上因没有母爱而造成的孤独、痛苦。只是她的补偿行为的“度”有些过了,造成了对女儿的溺爱。
根据有关调查,事业有成者中,有生理缺陷者甚多,这是因为这些成功者往往因有生理缺陷而发奋进取,以事业成就来补偿自己生理缺陷所带来的心理失落。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十分复杂,如果我们单一地、呆板地用某种心理防卫机制去套用,就会陷入尴尬境地。首先,客观上许多防卫机制互有交叉、渗透;另外,人们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也是综合地使用,有时会使用某一种防卫机制,而有时却使用了另外几种防卫机制。要注意全面地看待。
(十三)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来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人处在客观现实中,除了接收各种资讯外,还会遇上各种现象、各种事件,每个人都会为这些事件、现象进行解释,而且人往往是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这样可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不舒服。正所谓“你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事”。一位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却归咎于同桌老是在上课时找他说话。其实,考试成绩不好,可能有许多原因:基础不好、准备不充分、休息不好、紧张、教学质量不好、生病等等。他不愿承认是自己准备不充分,因为那样会引起心中不快,于是把责任归咎于“同桌”,这样就会“心安理得”。可见合理化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为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并往往归咎于他人。前面在讲“否认作用”时,曾提到的“酸葡萄”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种“合理化作用”。即人在追求某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有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是合理化作用中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另外还有一种与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称之为“甜柠檬”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而是说自己的东西都好,连自己的“柠檬”都是甜的。比如:有人天资稍差,能力一般,便安慰自己“憨人有憨福”,得不到“葡萄”时,把自己的“柠檬”夸大成甜的,我们都知道,柠檬怎么可能是甜的呢?这样做是借此来减少内心的失望。没有“天资”就把“憨成“有憨福”。
从上面可以看出,合理化作用的运用非常普遍,人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大量的例子。合理化作用运用的得当,可以消除心理紧张、失落、缓和气氛、减少报复冲动以及攻击性行为。但是,运用过度,则会妨碍我们追求真实需要的东西,这就叫“自欺欺人”。
(十四)压抑作用
压抑作用(repression)是指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期以满足其需要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压抑是自我的一种“控制行为”。自我把一些无法达到满足的欲望、冲动、本能有意识地压抑住了。比如,“我们刚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很多人在那儿议论,我们也想加入进去讨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往往‘压抑’住了自己‘想开口讲话’的冲动,暂时安静一下,听听别人怎么说再决定自己怎么说”。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压抑过程”,就是“压抑作用”这一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因为个体知道“冒失讲话”也许会遭到嘲笑,为避免出现尴尬场面,而压抑了说话的冲动,先听听再说。
“想说话”是我们的一个冲动,自我为什么要暂时地压抑它呢?因为自我是遵守现实原则的,他根据环境、气氛、自己以往的经验、社会规范等因素,才决定先不要贸然开口,这说明自我较强大。假如是个“自我”不够强大的孩子,可能会“毫无顾忌”地开口插话了。从这点来看,压抑作用是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我们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保证的,越是成熟、有教养的人,就越能自如地使用压抑作用。
但是,压抑作用使用过当,把正常的欲望、冲动也拼命地压抑,就会成为一种病态的反应了。像过分谨慎、过分严肃、呆板就属于此类。适当地应用压抑作用来调节人的行为,使自己既能应付现实环境,又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同时还能满足自身的欲望,是人格完善与成熟的基本内容。
(十五)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sublimation)它是指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从过程上看,它是压抑作用的后续,而升华作用不仅是压抑了欲望、冲动,还进一步将其变换了方式发泄出来,因此“升华作用”是更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如果以防洪来形容,压抑作用就是在垒坝堵洪,升华作用则是在开凿运河泄洪,功能自是不同!
比如:失恋后,把失落的情绪转向写诗歌、写小说,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这就是一种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上的安宁、平衡,还能满足个人的创造和成就的需要。一个理发师因为小时候淘气常被老师罚去锄草;一个汽车修理工程师小时候总爱把家里的闹钟拆开;一个化妆师从小就喜欢打扮自己等。这些人的故事里都含有“升华作用”。因此,在儿童教育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升华作用”将效果非凡!
(十六)利他作用
利他作用(altruism)是指采取一种行为不仅能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同时所表现的行为又可能帮助他人、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赞赏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它是一种与升华作用类似的心理防卫机制。在现实社会里,有许多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在应用“利他作用”,既满足自己,又满足他人的需要。比如:有的人很喜欢孩子,于是到幼儿园去工作,这样既能照顾小孩,又能天天见到孩子,满足了自己的欲望。
利他作用包含了补偿作用,有人做了亏心的事,就想多做一些慈善的事,以得到心理补偿。利他作用也包含了升华作用,做更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也是需要层次的一种提升。利他作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就注意培养利他精神。
(十七)幽默作用
幽默作用(humor)是指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度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理问题。
幽默也是一种高尚、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幽默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的浓缩,用乖巧的方式表达一些目的,反映一些现象,适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幽默,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表达潜意识里的意图,或者使困难的处境变得轻松。
幽默是一种能力,是建立在一种良好心态下的能力,也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我们与人交流、交往时,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那么是否能“处变不惊”,不受外界因素困扰、干扰,用幽默的行为应对,则要看个体是否有一个强大的自我了,强大的自我才会产生强有力的运作,使个体的情绪得到控制,使个体的“应激行为”得到控制。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幽默的人或善于使用幽默作用的人是心态健康的人。
(十八)逃避作用
逃避作用(avoidance)就是俗话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逃避也是可以解决很多心理困惑的心理防卫技术,也是人们使用很多、做起来又很简单的方法,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可以回避或逃跑。
【案例】 宋某是著名大学优等生,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人人都羡慕的国家单位工作,工作很出色,工作3年后晋升了职称和职务。后来他却突然不辞而别,在家待了半年后到另一著名商校应聘当了代课老师。教了8年,成绩也很出色,后来竟又不辞而别,躲在家半年,经同学介绍,到一外企做了办公室主任,深得企业领导信任。一次出去开会,借了2万元公款,回来后竟不去上班了,公司多次催他回去报账、上班,他一拖再拖,公司不得不提出诉讼,其妻代表前往公司结了账,他也丢了工作……
经他父母回忆,他很小的时候,犯过一次错。照常理,他会挨父亲一顿狠揍,当其父准备好要惩罚他的时候,他选择了逃避,一跑三天,全家人,甚至动员了所有亲戚,全市大搜索日夜寻找,整整找了三天才找到。他回到家后,父母、祖父母一家大大小小抱着他大哭,谁也想不起来还要去揍他。从此之后,他凡是犯了什么错,遇到什么事,先是逃避,时间或长、或短,“一跑了之”成了他的拿手好戏……
他在国家单位工作,遇到了麻烦;他在学校任教,也遇到了不好办的事;在外企工作,其实只是遇到一个要结账交回公款的小事,有什么难。而他却在无意中选择了逃避的防御策略,连自己的妻子也无法理解……
逃避作用亦可理解为是退行作用的一种,是潜意识层面出现的逃避行为,但意识层面也有逃避行为。如逃避责任、逃避战争、逃避自然灾害、逃避恐惧现场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