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心理治疗和相关理论及中医心理病机的介绍

中医心理治疗和相关理论及中医心理病机的介绍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节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治疗基于中医的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和七情学说,观察和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并将中医和中医心理学的规律,应用于临床防病治病。

中医心理治疗和相关理论及中医心理病机的介绍

第十节 中医心理治疗

中医心理治疗基于中医的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和七情学说,观察和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并将中医和中医心理学的规律,应用于临床防病治病。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心理学体系也初步形成,人们在总结数千年中国人防病治病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情致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等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总结了中医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法和中医心理保健的良好建议。

一、中医心理治疗和相关理论

(一)中医心理的整体观念

中国医学最重要的理论观念是整体观念,辨证而施治。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同样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也有它的特点。它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六淫”、“七情”等在疾病发生上的意义,既不排除外界致病的影响,更重视机体内因的作用和内部因素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虽然人体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像上述的那样机械,但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明确指出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辩证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系统论证了整体观念,阴阳要平衡,五脏六腑,机体的各系统、各器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神合一”、“心主神明”、“心神感知”等等,都显示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治一点而牵动全身。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它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认识方法,从小至大可以有无穷的演绎。《素问·阴阳离和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之数虽可无限地计算,然其要约为一。张景岳注:“谓阴阳之道,合之则一。”这个“一”即是万事万物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整体而观合之则一,即是“易”所谓“太一”。中国医学强调“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形神相即”。在内,心身是统一的整体;在外,“人神”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这种整体的认识又常常以阴阳的离合、消长、推移、互根、转化等法则为基础。对于心理现象的认识也基于此,故中医心理学首先以阴阳整体立论,它不仅贯穿于对心身发展的认识和医事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心主神明论、五脏情志论及七情学说等中医心理学各种基本理论之中。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力充沛,心理活动正常是机体阴阳协调的综合体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相反,阴阳失调则形病及神,或形志并病为各种心身疾病

五行学说之所以引进医学,其关键不在这五种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不同属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根据《内经》的记载,世间各种事物,包括四季气候变化,人的生理、病理乃至精神情志状态,都可以拿五行相配,这乃是一种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二)中医心理的人格分类

中医学一向认为心理活动是与生理活动互相联系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在讨论人格问题时,中医认为,一定的人格与一定的体质也有某种关联,这是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内经》中有许多篇章讨论了人格问题,在讨论不同人格时,多结合不同的体态、体质、行为和生理病理因素一起讨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灵枢·论勇篇》、《灵枢·论痛篇》、《灵枢·行针篇》及《灵枢·逆顺肥瘦篇》等都反映了这种特点。

1.“阴阳五态”人格分类 《灵枢·通天篇》提出了阴阳五态人的人格类型,认为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各自的个性特种如下:

(1)太阴之人的人格特点是贪而不仁,表面谦虚,内心阴险,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惯于后发制人。基于此种个性心理特点,太阴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面色阴沉,假意谦虚,身体长大却卑躬屈膝,故作姿态。

(2)少阴之人的人格特点是喜贪小利,暗藏贼心,时欲伤害他人,见人有损失则幸灾乐祸,对别人的荣誉则气愤嫉妒,对人没有感情。基于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少阴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貌似清高而行动鬼祟,站立时躁动不安,走路时似伏身向前。

(3)太阳之人的人格特点是好表现自己,惯说大话,能力不大却言过其实,好高骛远,作风草率,不顾是非,意气用事,过于自信,事败而不知改悔。基于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太阳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高傲自满,仰胸挺腹,枉自尊大。

(4)少阳之人的人格特点是做事谨慎,很有自尊心,但是爱慕虚荣,稍有地位则自夸自大,好交际而难于埋头工作。基于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少阳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行走站立都好自我表现,仰头而摆体,手常背于身后。

(5)阴阳和平之人的人格特点是能安静自处,不务名利,心安无惧,寡欲无喜,顺应事物,适应变化,位高而谦恭,以理服人而不以权势压人。基于这种个性心理特点,阴阳和平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从容稳重,举止大方,为人和顺,适应变化,态度严肃,品行端正,胸怀坦荡,乐天达观,处事理智,为众人所尊敬。

以上是中医学对人格的阴阳分类,这种分类是较高层次的分类,表现了比较典型而纯粹的个性类型,但是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典型表现。这种分类虽抽象概括程度较高,但是具体针对性不强,因此在实践中以这种分类去一一对照每一个人则有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内经》已有所认识,《灵枢·通天篇》在论及上述五态人时曾指出:“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因此,为克服这种过于抽象的局限性,《内经》对人格还进行了比较详细具体的分类。

2.“阴阳二十五人”人格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具体论述了25种人格类型。这种类型是把人按五行归类,分成木、火、土、金、水5种类型,然后再以五音类比,将上述5种类型的每一型分成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主型和4个与主型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亚型,共计得出25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具体特点如下:

(1)木形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才智,好用心机,体力不强,多忧劳于事。禀木气全者为主型,称之为上角之人,其特征是雍容柔美。其4种亚型为禀木气不全者,其中大角之人谦和优柔,左角之人随和顺从,右角之人努力进取,判角之人正直不阿。

(2)火形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行走时身摇步急,心性急,有气魄,轻财物,但少信用,多忧虑,判断力敏锐,性情急躁。禀火气全者为主型,称为上徽之人,其特征是做事重实效,认识明确深刻。其4种亚型为禀火气不全者,其中质徽之人认识浅薄,少徽之人多疑善虑,右徽之人勇猛不甘落后,判徽之人乐观无忧,怡然自得。

(3)土形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行步稳重,做事取信于人,安静而不急躁,好帮助别人,不争权势,善与人相处。禀土气全者为主型,称为上官之人,其特征是诚恳忠厚。其4种亚型为禀土气不全者,其中大宫之人平和柔顺,加宫之人喜乐快活,少宫之人圆滑灵活,左宫之人极有主见。

(4)金形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禀性廉洁,性情急躁,行动蒙捍刚强,有管理才能。禀金气全者为主型,称为上商之人,其特征是坚强刚毅。其4种亚型为禀金气不全者,其中太商之人廉洁自守,右商之人潇洒舒缓,大商之人明察是非,少商之人威严庄重。

(5)水形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人不恭敬不畏惧,善于欺诈。禀水气全者为主型,称之为上羽之人,其特征是人格卑下。其4种亚型是禀水气不全者,其中大羽之人常洋洋自得,少羽之人闻警清廉,众羽之人文静清廉,桎羽之人安然少动。

以上是对人格进行的五行分类,这种分类首先指出了五行之人的共性,然后又再分析各种不同的个性,从而区别了许多具体情况,其适应性要广泛一些,针对性较强。

(三)心、神、形的协调统一

1.神形合一 中医学中的形是指形质、形体、形态而言,形质是有形的物质,形体是由形质所组成的结构体,形体泛指人体,人体的组织结构。形体自然具有一定的形态。

神指生命、生理过程,狭义的神可以是人的精神活动。神就是精神,是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的心理活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是生命现象的总结,是生命的本质,是对以精气、营血、津液等为物质基础的脏腑经络全部功能的高度概括。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所谓“神为生之主”,即说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以物质为基础而不能脱离形体独立存在的,它反映了生命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中医理论认为,神来源于先天之精,但神又靠后天之精的滋养,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象征。

形和神是一对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神以形为基础,无形则无神,有形无神则人死,有神无形则是灵魂出鞘,虚无缥缈。

2.心主神明 在中医学中强调“心”对精神的主宰和统帅作用。“心”作为五脏之一,主血脉;“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谓神明之心,乃产生人之一切心理活动的器官——大脑。

心主神明论是祖国医学脏象学说一元化地阐述人体复杂生命活动规律的学说。它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最高主宰是“心神”,心理活动也不例外。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就是统一在“心神”之下的。

中国医学认为:心神主导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为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与经络为神气行事之道。同时心神主导意识思维活动。在这里,中医学的一个认识在于,“心神”总统魂魄,兼赅志意;人身之神的活动是很复杂的。《内经》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归类”的方法,将其归纳为:神、魂、魄、意、志,而称之为“五神”。关于“魂”,《灵枢·本神篇》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在神的指挥下反应快,亦步亦趋。关于“魄”,《灵枢·本身篇》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而“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篇》),故魄是指与生俱来的某些本能活动。《内经》认为魄与肺的关系密切,即所谓“肺藏魄”。关于“意”、“志”,从广义上讲都是指心“任物”后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有关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本神篇》:“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因志而存变者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者谓之智。”从这段文字看出,《内经》以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等词来阐明心理活动过程,并表述了其间的相互关系。“心”与“神”是泛指人的心理活动的统称;而“精”此处则指人身精华之精,是心神赖以活动的根基。至于魂、魄、意、志、思、虑、智,才是个别心理活动过程及特质。

心主神明中的“心”系何物,古今理解不一,这里还要提及“心神说”与“脑髓说”。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医学目前尚存有两种不同学派的争论。

以《内经》为代表的“心神说”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受其影响,《内经》以后正统的提法都是如此,甚至当今的中医基础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此说。这种学说的产生,有人认为可能和当时人们对脑的认识不足有关。

《内经》以后,随着社会实践医疗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神,尤其是对精神意识活动的心理活动与脑的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时至今日,人们对脑髓的认识更加普及、更加深化,从形态学角度来看,神明为脑髓所主已成定论。

“心神说”与“脑髓说”两者之间,在理论上,只不过是在“神”所依附的“形”这一点上有所分歧,而作为“神为生命之主”这一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由于“心主神明论”不仅很好地揭示了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控制、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因此在这一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以脏象论为基础所形成的假说,在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防治疾病的实际效果。

3.心、神、形协调统一 人的大脑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经络系统,主管、协调着全身八大系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非心脏,但也非脑髓,它由脑髓产生,但绝非脑髓之形,而是一种“神”,能主宰包括脑髓活动的一种力量,一种物质(信息)。

心主神明,心主精、气、形体、血脉,心主七情六欲,心主五脏六腑,心主感觉、思维,不仅使五脏六腑、各器官系统、各生理和心理过程之间的有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而且“心”“神”之间,“心”和所有的脏腑器官,生理、心理功能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而心的作用是协调,是主宰。

心对神和形的主宰越是有力,机体就越强健,生理、心理过程就越健康。反之则失健,或进入病态。

二、中医心理病机

中医心理研究认为,心理病机主要从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角度,阐明情志致病的条件和具体机制。从总体上说,包括人们的心理活动、心理特性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等。具体来说,则是讨论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会导致疾病,可能引起哪些病症,异常心理导致病症产生和恶化的机制,以及具有不同的体质、人格等心理特征的人,其发病有何倾向性,病理有何特点,以及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征候的规律。

(一)情志致病的条件

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早已认识到情志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庄公二十年》已指出:“哀乐失时,殃咎必至。”《管子·内业》则谓“忧郁生疾”。《吕氏春秋·尽数》明确记载有喜、怒、忧、恐、哀五志过激为害而病。《内经》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玉机真藏论》、《举痛论》、《本神》等篇则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情志致病的部分规律。宋代陈无择明确将七情列为三大类病因之一,他说:“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胜为病,能推而明之。”历代医家对于情志致病的论述甚多,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病经验。

情志致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既可直接伤神,导致神志异常;也可导致气机紊乱,或损伤脏腑,或致精血亏损。

情志和疾病相互影响,不良情志因素导致疾病发生,同样,疾病过程中出现脏腑失调,阴阳相倾,气血相并病理时,就会表现出异常的情志活动。

情志致病受下列条件的影响:

1.与情志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不同的情志刺激,其致病性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喜悦较少致病,而惊恐致病最速,愤怒致病较重,忧思致病较缓慢。若数种性质不同的情志同时或交错刺激,如喜怒无常,悲喜交加,因忧而怒等,则不仅容易致病,且其病情较为复杂。情志刺激量过大,超过了个体可能承受的范围(个体之间承受程度有很大差异),诸如狂喜、暴怒、骤惊、大恐等冲荡激情和应激状态皆易致病。又有,虽情志变动并不强烈,但因作用时间连续持久,或反复多次,也能导致疾病,诸如久悲、久思、过忧等持续不良的心境,可致“忧悲焦心,积乃成疾”(《古书医言》)。

就7种情志致病的主要条件来看,怒、恐、惊、喜以刺激量过大为主而致病;忧、悲以刺激时间长而治病为多见;思致病则多以刺激量和刺激时间并重。

2.与个体反应的差异有关 由于每个人的人格体质、意志勇怯、思想修养的差异及性别、年龄等的不同,个体对情志致病的易发性、耐受性、敏感性等均有很大差异。由于人格体质不同,对于不同性质的情志刺激致病的易发性也不同。在《灵枢·通天篇》记载了“阴阳五态人”(太阴之人、太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少阴之人、少阳之人)的致病特点。如太阳之人(火形人),其性格具有心境开朗明快、怡然自乐、喜悦乐观的特点。但情绪波动较大,阳气有余,躁动不安,易于激动,故对“怒”致病具有明显的易发性。又如少阴之人(木形人),其性多沉默、悲观、多忧、多愁。而太阴之人(水形人),感情更为阴沉曲折,内向郁闷,所以易于“忧思”和“悲哀”,并且持续而不易解,具有郁症易发性倾向。

同时,中医学认为:人格体质有勇怯的差异,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有具体的记载。因而对于不同的情志刺激,表现为不同的耐受性。勇者临难不恐、临危不惊、遇痛不动,对于惊恐刺激,意志上、体质上都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故不易发病;而怯者常畏缩惧怕,惊恐不安、懦弱无能,受到惊恐的刺激则易发病。

(二)情志致病的机制

中医病因中的六淫致病主要指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情志致病则主要指导致机体气机紊乱,亦可直接损伤脏腑,或致精血亏损,可以导致神志活动异常。

1.气机失调 情志的异常变化可直接影响脏腑的气机,致使气滞不行,气机紊乱,或气机升降反作,即《素问·疏五过论》所说:“离绝苑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气血离守。”情志所伤致脏腑气机失常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点。

(1)怒则气上:是指过于愤怒,使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功能失常,肝气上逆,甚至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由于气血上逆,故可出现面红耳赤,青筋怒张,毛发竖起,横眉张目,头昏脑胀,甚至眩扑厥倒。因怒则气上而引起的常见病症有:眩晕、头痛、呕逆,胸满胁痛,喘促;血随气逆时,还可见呕血、衄血,还有的视力、听力急剧下降,以至失明、耳聋。也有盛怒后大量脱发,或头发变白者。严重时,可使人昏厥不省人事,甚至因盛怒而丧命。

(2)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过度的狂喜,以至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不稳定,周身软弱无力。由喜致病一般较少,若因狂喜过度亦可导致失神发呆,甚则发狂,心悸不寐等。

(3)悲则气消:过度的悲哀,以致意志消沉,心神沮丧,肺气消耗,是谓“悲则气消”。其主要表现为心境凄凉,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叹息不已,愁眉不展,面色惨淡,时泪涌而泣,少气不足以息,肢体麻木,肌肉、筋脉疼痛等。(www.xing528.com)

(4)恐则气下:因过于恐惧,以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精气内却,是谓“怒则气下”。“怒则气下”与“怒则气上”相反,此是向下的病势,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呆若木鸡,甚至二便失禁,或其人坐卧不安,畏手缩脚,不愿露面见人,惶惶不安,夜卧不宁。临床常见的病症有:心悸、遗精、阳痿、腰脊酸痛等。

(5)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以至心无所依,神无所附,虑无所定,慌乱失措,其气乱矣,是谓“惊则气乱”。惊与恐近似而又有区别,惊为自不知,从外入而为阳,是突然面临危险,突遇怪异而不知所措;恐为自知,从内而出为阴,多为从容而致,可以婉转思维,即惊急而恐缓。惊则气乱所致的病症有:惊悸、不寐、痴呆、癫img45,不省人事,僵仆等。

(6)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临床常表现为肝郁或兼脾虚的证候,如:嗜卧,脘腹痞满,便溏,倦怠乏力,不思食,胁痛,胸膈烦闷,善叹息等。

(7)忧则气聚:过度忧愁,损伤肺气,致使气机的治理调节功能失常,气聚而不行,是谓“忧则气聚”。其主要表现为:平时若有所思,若有所失,怏怏不快,闷闷不乐,郁郁烦躁等。

2.耗伤精血 情志耗伤精血主要是:过喜可使血气涣散,忧愁太过可耗气伤阴;大惊卒恐可使精气内损;思虑伤脾,使脾之运化失职,则精血生化之源不旺;薄怒则血随气逆,还可见呕血,而致阴血耗损。故《灵枢·本身篇》指出:“警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意思是说惊恐思虑过度,可使精气受损,导致五脏所藏的生命最根本的物质失去统摄;悲伤过度会使精血内耗而竭绝生命。以上说明剧烈的情志变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精血亏损。

由情志刺激以至精血亏损所导致的常见病症有:眩晕、耳鸣、目盲、腰酸腿软、阳痿、遗精、早泄、月经不调或闭经、便秘、心悸、怔忡等等。

3.损伤脏腑 各种不同性质的情志刺激均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脏腑,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以伤本脏和所胜之脏为主。《内经》说:“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悲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恐则伤肾”。张子和具体解释为“怒伤肝,肝属木,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过则肝亦自病;喜伤心,心属火,喜则气并于心而肺金受邪,火太过则心亦自病;悲伤肺,肺属金,悲则气并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过则肺亦自病;恐伤肾,肾属水,恐则气并于肾而心火受邪,水太过则肾亦自病;思伤脾,脾属土,思则气并于脾而肾水受邪,土太过则脾亦自病”。

中医学的这些观点,是就一般而言的,临床上亦确可找到不少病例证实这些理论。有时很难把某一脏腑的病症与其他脏腑的病症截然分割开来。同时情志损伤脏腑也是很复杂的过程,除了主要损伤本脏和所胜之脏腑外,亦能损伤其他脏腑,故应灵活掌握。

4.神志异常 心主神明、机体的一切都为心神主宰,意识、思维、情绪等精神活动,亦均由心神主管。所有各种异常的情绪活动,均可影响心神的活动,甚至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昏迷、痴呆、癫狂img46病、谵语、失眠、健忘、多梦、嗜睡、躁扰不宁、暴怒、忧郁、嬉笑无常等等。同时,由于心神为五脏六腑之气机,故情志异常通过影响心神活动,进而影响其他脏腑,以致产生更为复杂的病变。故《灵枢·口问篇》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三、中医心理治疗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华佗、张子和、朱丹溪、徐迪、汪石山、张景岳、程杏轩等,都是善于运用意疗方法以治病,并取得显著疗效的医学大师。在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医案中,记载了许多设计巧妙而行之有效的意疗方法,运用了“心病还需心药医”的道理,显然,中医中的意疗也就是中医心理治疗。

《东医宝鉴》引太真人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到。”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亦指出:“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仅十分注意言语疏导、移情易性、暗示解惑等法的心理治疗意义,并且总结了“以情胜情”的独特而系统的理论,用之临床每获奇效。此外,顺情从欲、习以脱敏、突然刺激等,临床亦常运用,气功导引等心身并治方法,则已有数千年之历史。这些疗法至今仍行之有效,应予继承与发扬。

常用的中医心理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情胜情疗法

情志相生的治疗原理,就是依据五行相生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生的情志,有效地治疗这种情志所产生的疾病。这就形成悲胜怒、怒胜思、恐胜喜、喜胜怒的情志相生心理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五脏及情志之间存在着五行制胜的原理。《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可见“以情胜情”的基本精神,就是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在后),去战胜、控制因某种情志刺激(在前)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愈病的治疗方法。

情志活动影响人体的阴阳气血,超常的持久的情绪刺激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然而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以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恢复平衡协调而使病愈。如王冰在注解《素问·五运行大论》时说:“怒则不思,忿而忘祸,则胜可知矣。思甚不解,以怒制之,调性之道也。”中医学正是正确地认识到了精神因素与形体内脏、情志与情志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从而巧妙地根据“以偏救偏”的原理,创立了“以情胜情”的独特疗法。正如吴昆《医方考》所说:“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也。”

以情胜情疗法向来为中医学家所重视,尤其是金元张子和运用最为娴熟、独具匠心而卓见成效。他曾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注:现代临床当慎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注:现代临床亦当慎之);怒可以治思,以辱侮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制恐,以虑彼亡此之言夺之。”“余又尝以巫跃妓抵,以治人之悲结者。余又尝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余尝击拍门窗,使其声不绝,以治因惊而畏响,魂气飞扬者。余又尝治一妇人,久思而不眠,余假醉而不问,妇果呵怒,是夜困睡。”(《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张子和的医疗活动,大大发展了以情胜情疗法。

临床运用以情胜情疗法,不能简单地按五行制胜图机械照搬,而应以病理生理作为基础,灵活而巧妙地进行设计应用。

(二)激怒疗法

愤怒属于阳性的情绪变动,可以起到忘思虑、解忧愁、消郁结、抑惊喜的作用,且可引起阳气升发、气机亢奋、营血奔驰等“怒则气逆”、“怒则气上”的生理效应。故利用激怒的心理疗法,常可治疗思虑过度而气结、忧愁不解而意志消沉、惊恐太过而胆虚气怯等属于阴性的精神情志病变,以及阳气郁滞、营血凝涩等躯体性病理改变。如史书上所载文挚疗齐王疾、华佗医郡守笃病等,都是采用的激怒疗法。

【案例】 华佗大胆激郡守。

郡守笃病久,佗(华佗)以为胜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又留书骂之。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不及,因嗔恚,吐黑血数升而愈。(《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

(三)喜乐疗法

忧愁者,情绪郁郁寡欢,气闭塞而不行,“思则气结”,而“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所以说喜可胜忧。设法使患者精神喜悦,或引起欢笑,用积极愉快的情绪促使阴阳协调、气血和畅,从而可以治疗因为忧愁、思虑、悲哀等情绪活动所导致的病变。历代医案中以喜治病的心理疗法验案甚多。

【案例】 喜胜悲。

张子和治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任,药皆无功。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傍,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硬结解散。所谓喜胜悲,《内经》自有此法也。(《古今医案按》)

(四)惊恐疗法

人们追求舒畅愉快,厌恶惊恐忧愁,然而过喜则“神惮散而不藏”,“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灵枢·本神篇》),故喜伤心者,可以用恐吓的方法治疗。如范进因中举而癫狂,以恐吓而使之愈的故事,就是“恐胜喜”的典型例子。又《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因而运用使病人惊慌之类的刺激方法,可以治疗某些忧虑症,由于惊则气乱,使气四散,从而解除因忧思而导致的气机郁结、闭塞。某些强迫症患者,亦常于惊惧、羞畏之时,由于分散了注意力,而于无意中解除了其强迫症状。呃逆者亦可因大惊而愈。

(五)悲哀疗法

人们悲哀一般属于阴性的消极心理,然而在一定条件下,悲哀可以平息激动、控制喜悦、忘却思虑。因而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治疗作用。

情绪变化有阴阳属性可分,有对立可言,情志活动出现了阴阳的偏胜偏衰,只要采用具有与之针锋相对的情志之偏即可矫正之,而不必拘泥于五行制胜的理论。如怒与恐、悲与喜、惊与思、乐与忧、怒与思、喜与怒、哀与恶等,都是彼此相反的情感活动,双方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不同,因而相反的情绪之间可互为调节控制,使阴阳趋于协调平衡。怒可胜恐,恐也可胜怒;喜可治悲病,悲也可治喜病……因一种情志之偏而治病,可以用多种情志去制胜;采用某种情志刺激的方法,有可能救治多种情志的病变。所以朱丹溪说:“怒伤于肝者,为狂为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于心者,为癫为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于肺者,为痫为癫,以喜胜之,以怒解之;思伤于脾者,为痫为癫为狂,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伤于肾者,为癫为痫,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于胆者,为img47,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伤于心包者,为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案例】

如《云楼杂记》所载李某因其子高中,过喜而恒笑不休。某太医以称其子殁的方法,令其悲哀几殒,因而笑症得止,便是以悲胜喜的病例。

(六)移情易性疗法

俗语所说的性情中的“性”与“情”皆个体较为固定的心理品质,人各有异。对正常人是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良好的品行和情操,“移情易性”乃针对心理偏异者所采取的心理矫治方法。

情趣的转移,中医又称“移心法”。如张子和治一腹泻病人,先了解其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知其爱好天文地理,乃与他大谈日月星辰之运行,风云雷雨等气象特征,山川河流之变迁,风土人情的奇闻,病者为之吸引,转移了对病的注意,其后渐愈。张子和称:这种疗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投其所好,“好棋者与之奕,好音乐者与之芦笛”(《儒门事亲》)。吸引和激起患者的乐趣,移其心(情感、注意)而使忘其病。

至于“易性”则需以时日,非一两次治疗可达目的。易性包括固有习性之改变和不良性格之再造。前引枚乘《七发》正是以“要言妙道”进行说理之治疗。“吴客”给“楚太子”作心理开导,七层说教,都是心理治疗。第一层谈音乐的动听,第二层说饮食的美味,第三层论车马的名贵,第四层是游玩的乐趣,第五层是狩猎的壮观,第六层是长江观涛的逸情,最后才归结到要言妙道。所有这些,使楚太子认识到:人生应有高雅的志趣,追求理解世上高深的道理,一扫懈怠和贪图安逸的心态,放弃纵欲享乐的生活,经历幡然悔悟,脱胎换骨,心有所托,志有所向的“移情易性”的改造,才能真正豁然病已。因此,近代的心理学者认为:《七发》不仅为一篇文学名著,也是一美妙的心理治疗篇章,颇有启迪、借鉴、发扬的地方。

清朝有位八府巡按,久病而忧病不愈。一医专注诊脉后,问其月事几月未行,该官因而大笑,以后每想到此事,即自然发笑,其病不觉渐愈。可见笑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法。

(七)顺情从欲疗法

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病人身心的需要,这就叫“顺情从欲”,亦属心理治疗的内容之一。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生理或心理的需要。朱丹溪说:“男女之欲,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说明生理或心理的渴求与欲望是客观存在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要物质的需求是正当的。爱情婚姻、家庭子女、求学就业等等,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现象。目欲视物,耳欲闻声,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衣,劳则欲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病痛而欲医,恶死而乐生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案例】 顺情从欲。

笔中夹针破喉痈:李王公主患喉痈,数日肿痛,饮食不下。征召医官,言须针刀开口,方得溃破。公主闻用针刀,哭不肯从,痛逼水谷不入。忽有一草泽医曰:某不使刀针,只用笔头蘸药痈上,霎时便溃。公主喜,遂令召之。方两次上药,遂溃出脓血一盏余,便觉痛减,两日疮无事。令传其方,医云:乃以针系笔心中,轻轻划破肿处,乃溃散耳。(《续名医类案·咽喉》)

(八)澄心静志疗法

医著《内经》非常强调“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用以防病和治病。澄心静志疗法,就是要求静坐或静卧,内忘思虑,外息境缘,扫除一切思想杂念,抛弃一切恩怨幕恋,亦不为病痛所忧,使精神清静宁谧,则真气自然从之,而病气逐渐衰去。古代医案中对于思虑劳神过度所致病变,以及一些慢性久病等,常采用参禅、独室静坐之法而使病愈,就是这一疗法的体现。

(九)抑情顺理疗法

抑情顺理法,也可叫做以理遣情法,就是通过提高患者的认识能力,明白过激情志致病的道理,以治疗或预防情志疾病。一句话就是要理智驾驭情感。

相当于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提高认知,以理抑情,增加理性(意识)对自我的控制能力。

(十)激情刺激疗法

激情可以致病也可治病,人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在激情和应激的情况下可引起生理、病理的突然改变,如果掌握适当,应用到治疗上,可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但难度较大,要把握好度。

(十一)中医其他疗法的心理治疗

1.气功疗法 气功是数千年来我国人民治疗和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应该认为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已在本章第七节作了介绍。

2.针灸疗法 临床上一般认为针灸治疗精神及神经科疾病疗效较为突出。如神经官能症、失眠、嗜睡、神经衰弱、癔病、癫img48等等,都是临床上用针灸广为治疗,且疗效明显的心理活动异常的病变。此外,针灸疗法还广泛应用于治疗现代所谓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支气管哮喘、阳痿、性欲减退或缺乏、月经不调、遗尿、尿失禁、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斑秃等等。就中医来说,此类病变多因于内伤七情,影响脏腑气机,使经络运行失畅,气功功能紊乱而发生,而运用针灸进行治疗,都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针灸在我国的应用极为普遍。

3.中药治疗 在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心神病变的方剂,几乎可见于中医的每一本临床医籍中,比比皆是,不可胜数。但是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进行辨证论治。

就方剂而言,如《金匮要略》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治疗“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之精神恍惚的“百合病”,以甘草、小麦、大枣汤治疗“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的“妇人脏躁”病。再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温胆汤、宋代《和剂局方》的逍遥散、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的归脾汤、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的越鞠丸等等,都是治疗心神失常的名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