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说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异常心理形成的常见原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第四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十分复杂,常常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寻找心理异常的原因,研究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才能使心理卫生工作有的放矢。

一、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因素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及癫img9等所谓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精神病人的亲属中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人的亲属要高出6倍。从20世纪末期以来,基因工程已从DNA分子水平上明确了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遗传缺陷。例如: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染基因分别定位在人类第2、6、9、20、22号染色体上。当然,即使有遗传基因的个体也不一定发病,还要看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情况。

(二)生物解剖因素

研究发现,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某区域受到损害就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大脑皮质以及脑的各个部分在形态结构上是有差别的,在生理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工。心理功能按其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成不同的层次,中枢神经系统可在不同的平面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不同水平的心理活动,由此原苏联著名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提出了脑的“功能系统学说”和“三个基本功能联合区”的理论,对脑的高级心理功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不同部分解剖结构的破坏,会带来相应功能的改变。

(三)生理生化因素

实验证明生理功能的紊乱是异常心理的基础,尤其是通过电生理学的研究来探讨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特点,已得到各国科学家们的关注。例如用微电极技术使边缘系统各部分受到刺激、损害或出现病变时,就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的情感反应、注意和记忆障碍,摄食、性行为与防御反应增强,睡眠与觉醒障碍,以及各种内脏、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等。因此,边缘系统的功能状态如何,显然与人或动物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能否正常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在种族和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在脑的不同部位,其生物化学特性是有差别的。后来的研究更使人们有可能深入了解大脑处于不同功能状态下物质代谢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各种心理与行为在异常状态下脑内生化物质的改变有了更深的了解。

中枢神经递质是一类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大脑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具有传导神经冲动或阻抑神经冲动传导的作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等。这些生化物质代谢异常,可能是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神经内分泌学研究确定了垂体激素下丘脑控制,下丘脑的某些区域所产生的肽类激素,包括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等,可影响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并作用于垂体前叶细胞,对垂体激素起促进或抑制其释放的作用。一些生物胺类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可控制下丘脑肽类激素的释放,进而调节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以影响整个内分泌功能。

目前也已证明,生物胺功能的缺陷可能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基础。一些临床研究指出,皮质类固醇可引起激越,加重焦虑。有焦虑症状者,皮质激素含量较恢复期高25%。精神病患者处于焦虑和抑制状态时,皮质激素含量可增高50%,于是人们认为焦虑可能是皮质类固醇增多所引起的神经化学变化造成的。

二、心理学因素

异常心理的形成与个体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这里讲的“心理因素”是指影响心理异常形成的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心理承受能力、应对水平、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能力、心理应对方式、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状况、世界观、人生观等。

具体说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个性特点

个性是影响心理异常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复杂的因素。关于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密切联系,早期精神分析论者试图说明不同的人格与几种经典的心身疾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近几十年有大量的个性调查研究报告证明,某些个性因素确与多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许多临床资料表明,极端内向、敏感、孤僻、多疑、偏执、自我中心、追求完美、心胸狭隘、嫉妒等个性与异常心理形成有明显的关系。

(二)认知模式

每一个人在特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下,通过主观和客观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对事物倾向性的认知方式称为“认知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体应答各种生活事件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方式。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异常心理形成的常见原因。

(三)应对能力与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理解为个体解决和减轻生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copin trategies)。一般认为,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导致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恰当评估所面临的事件的性质和自己的应对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应对方式,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等措施,是维护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www.xing528.com)

个体应对方式缺陷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美国学者费布雷加(Fabrega,1987)调查发现,适应性障碍患者无论是病前一年还是病期中,其社会适应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此外,个体对自身应付应激方式的缺陷有无充分的认识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自己适应不良的状况毫不自知或认知后继续出现沮丧、焦虑与绝望,均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使适应不良倾向进一步加剧。

(四)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能力

社会支持(socia 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和社团组织等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社会支持本身是外部资源,属于社会因素,但由于它涉及个体的利用能力和内心体验,也属于心理因素。“社会支持”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一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客观的或实际的联系,例如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还包括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即个体体验到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许多研究证明,个体感知到的支持程度与社会支持的效果是一致的。

社会支持可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3类。主观支持指个人自我感觉获得别人支持的程度,客观支持即个人实际上与他人联系的数量状况,个人利用度是指个体在遇到生活事件时能够利用别人的支持和帮助的程度。社会支持可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三类,社会支持还可分为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支持。

社会支持对于缓解或消除个体的异常心理具有重要作用。当某人遭遇应激或不幸时,家庭、亲友、同事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可以有效地降低或缓解其心理紧张的强度,平稳地度过困难,摆脱困境。缺乏或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面对同样强度的应激刺激,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都较为显著。

三、社会学因素

(一)社会因素是形成变异心理的重要原因

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后者对人的心理现象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等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只能决定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而社会因素则决定着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正常人的心理现象是这样,异常的心理也是这样。正是由于社会因素的无比复杂和丰富,方才决定了人的心理(异常)现象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文化关系。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体系。它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伦理关系、道德关系、职业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两性关系等等。在这个关系体系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口的过分集中,造成了拥挤、噪音、紧张、贫困、歧视和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成为导致人的心理异常的重要因素。斯洛特(Srote)等人调查纽约市郊繁华商业区的1600多名居民,结果证明他们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精神病理问题。在被调查的人之中,至少有1/4存在某些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而且研究表明,人的生活愈是紧张或生活条件愈差,则心理异常的比例就愈大。

总之,几乎一切心理行为的变态,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归因于人的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

(二)社会因素对心理异常表现方式的影响

异常心理是对客观现实歪曲的反映。客观现实,即人的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既是正常的心理的源泉,也是异常心理的源泉。因此,心理异常从其内容来说,与人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简单的心理现象到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它们的根源。精神病的临床研究表明,幻觉的内容不管怎样离奇、古怪,都是病人曾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同样,妄想作为一种歪曲的观念,不管怎样荒唐可笑,也都是病人曾体验过、思考过或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相关联的观念。例如,妄想中的附体妄想、被操纵感或影响妄想等,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才会与无线电、脑电波、超声波、激光等联系起来,而在这些东西发明出来以前,妄想的内容则只与魔鬼、神仙、狐狸精等相联系。至于病态人格,更是可以从病人过去的全部生活经历中找出它的深刻根源。

同样是抑郁症,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诉就有不同的表现。美国病人能比较准确、适当地表达出自己很忧郁的心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想活等;而中国人则多诉说自己胸中发闷、胃口不好、全身无力等。总之,美国人较会诉说精神症状和心理问题,而中国人则较易于诉说身体症状。这种差别显然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有关。

不同的社会-文化关系还造成一些独特的心理异常表现,而在其他社会-文化关系下则不会发生这些现象。例如,我国在中南沿海地区有一种谓之“缩阳症”(Koro)的心理异常,这是因为旧书中多有描写狐狸精、白蛇精的故事,结局常是文弱书生受到娇艳女子(实则为狐狸精等)的迷惑,房事过多,排泄精子过多,就会严重损害身体。一旦形成这种观念以后,当受到某种严重的心理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就会害怕阳具缩小,甚至会缩入体内因而丧命,俗称之为“缩阳症”。

四、破坏心理健康因素的作用方式和机制

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破坏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如何作用于个体,通过什么样的作用机制而导致心理健康的破坏,研究这类问题对做好心理卫生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通常人们认为,敏感的个体遭遇到强烈而持久的破坏,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重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或者迁延型的应激障碍,或者其他与应激相关的心理变化;轻者则出现暂时性的不适应或者经过自我调适,重新适应破坏因素存在的环境。研究应激源、应激反应、应激机制及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之为“应激学”。

有些学者提出“压力说”,认为破坏心理健康的因素对个体来说构成了一种压力。压力是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随时可能遭遇到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刺激,这些刺激并不是独立地和单一化地呈现,常常是纠合为一个整体,通过中介系统对人发生作用,使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也有人提出体验回归障碍假说,认为个体在遭受各种刺激或承受了各种压力之后,主要引起了脑功能相应变化。例如,海马和边缘系统损害,出现信息记忆加工或调控机制的改变而导致体验回归障碍,出现遗忘或记忆障碍、体验错位、梦境体验再现、“体验隧道”形成等各种病理过程,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的心理亚健康和心理功能性障碍乃至精神疾病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