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长背景分析
一个人的成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至少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父母因素和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
一、社会文化因素
(一)地域因素
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一国家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一般而言,大城市比较发达,而边远农村比较不发达。情况多样,环境不同,对儿童的心理发育影响也复杂多样。西方学者研究认为,城市生活现代信息传递较快,充满生机,富有刺激性,利于丰富城市人的知识面和应变能力,带来大量发展机会。也有人认为,现在城市人与人之间互相不认识,有大量的文化及新鲜事物需要去学习,加上社会的复杂多变,躯体和心理承受较重的负担,易于促进个人主义的发展。不少人认为,城市生活压力易导致犯罪、精神病和多种社会弊端。因此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农村能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熟悉并存在友好、传统的田园生活。
了解来访者的出生地,可对来访者有一些大体的印象,例如:北方人豪爽、实在;江浙人精明、灵活;上海人聪明、细腻;南京人“大萝卜”,敦厚、朴实;等等。这只是地域给人们造成的一种印象,但又不可就地论人,将地域现象绝对化。
(二)社会阶层
我国历史上流传过“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其主题是说富裕人家的子弟如不经过磨炼,这种家族很少能延续几代而不败落的。西方有的国家按财产将社会分为三个阶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贫困阶级)。我国目前尚未有官方的阶层划分,但实际上也已形成了富裕阶层、工薪阶层等以区分家庭财产的多少,这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很大,虽未见报道,但已有不少调查资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境不富裕,孩子吃的苦多,受挫折多,避免了过多的溺爱和保护,心理素质可能较高,自理能力较强,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等。
(三)宗教、种族因素
我国的几十个民族都属于黄种人,种族因素影响不甚明显;宗教也不盛行,但一般而言,信佛者心善、信道者重义、崇尚儒家文化者重礼、重德等。这些因素均不能忽略。
(四)传媒文化
电影、电视、文字材料、卡通图片,尤其是现代网络游戏等传媒文化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不仅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他们社会交往和学习的时间,而且传媒中的暴力、打斗及黄色内容会使孩子学坏。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主流文化,也就形成了不同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几代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差异。心理咨询师必须了解各个主要的历史年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共同特点和明显差异,不要强求一致。要去了解并且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其差别。
二、家庭环境因素
(一)居住条件
小时候的居住条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过去的大杂院、四合院、四世同堂的居住模式最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孩子与孩子,孩子与邻居,孩子与亲人可有广泛接触,广泛交往,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合群、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作用甚大。
而现代家庭独门独户,水泥墙把人与人、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隔绝了。孩子从小就受成人的过分保护,根本不串门,更无法玩耍嬉闹,要么独处,要么只跟爷爷奶奶或其他成人相处。不管上幼儿园还是上学,只要一放学就被成人接回家。长时期的独处或与单一亲人相处,培养了孩子自我中心,不愿社交,身心脆弱、孤独等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
(二)家庭经济状况
一般来说,经济落后将制约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卫生设施,并影响家庭育儿手段,妨碍儿童发育。贫穷家庭父母大多数文化素质差,对儿童缺乏合理管教,他们经常忙于生计,与孩子的交流也显著减少。多种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中,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一般行为问题,家庭暴力和少年犯罪等较多发生于贫困家庭。当然,有的富裕家庭也同样存在教育失缺,儿童孤独、自闭等现象。
三、父母因素
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优秀的智力素质和优良的情感素质都取决于早期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三岁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说完整而健全的家庭,规范的父母,父母之间及各自与子女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主要由他们为孩子缔造的良好环境和科学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尤其是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一)父母的遗传因素
遗传是物质基础,每个人都继承了父亲一半和母亲一半的染色体(基因),可以说孩子的性状是父母性状的自由组合体,遗传既遵循了孟德尔遗传规律,也服从其他的遗传规律,人的性格或个性心理特征同样具有遗传性。如果父亲或母亲,或者父母都具有认真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孩子会与父亲或母亲一样认真,追求完美,甚至是父母认真之和,远远比父母更认真,更追求完美。
父母对孩子的遗传影响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体现出来:
1.身体特征 大部分身体特征取决于遗传,如眼球虹膜、皮肤、头发的颜色,头发是否卷曲,脸型、长相以及身材的高矮等,都是遗传基因决定的。个人对自身身体特征的态度会有差异,一般表现为听其自然、自骄或自卑三种类型。身体特征的不同受到的社会影响也不同,如身体外型符合当时社会流行标准者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2.智商 一般认为遗传对智商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智商较高的双生儿,不论是单卵双生还是双卵双生,我们不但要看到他们从父母那儿获得了更优越的天赋,也要看到父母往往为他们开发智力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3.心理行为疾患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已经发现了不少心理行为疾患与遗传有因果关系,但目前其中大多数问题还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环境与遗传对不同心理行为疾病的影响是不同的,控制调整环境因素可以改变遗传问题所导致的后果,故临床上应当把两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生物的一切特性都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基因占主导地位,基因的实体是DNA。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由于生物的(如病毒)、物理的(如辐射)、化学的(如药物)影响,可致遗传信息发生紊乱,导致遗传性疾病。
(二)父母关系和母亲的影响
国内一项大规模的儿童心理卫生调查认为,最大的家庭影响因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及父母之间关系好坏,中等影响因素为母亲的文化水平,较小影响因素为进幼儿园前的养育类型及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
父母是其子女遗传基因的直接提供者,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共鸣、交互的影响更大,子女更容易适应父母的态度和管教方式,更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国内外调查都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婚姻状况不良,与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最相关。就其遗传原因而言,父母不相容的矛盾内化为孩子的矛盾心理,孩子既有顺从父亲的基因,也有顺从母亲的基因。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也就不得安宁。父母教育态度和方法的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矛盾丛生。
早期孩子对母亲的亲近超过父亲,所以母亲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她的个性心理、行为特点、文化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孩子的态度、要求、期望及教育方式等影响更大。
可以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早在孕期就开始了,母亲孕期情绪消极,对胎儿关注减少,不注意胎教,或是母亲的抑郁、失眠、身心不适均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证实,在围产期经历过焦虑、抑郁的母亲,会使分娩后母婴交流发生困难,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智力、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育发展。尤其孕末期有情绪障碍母亲的孩子,表现适应度低,情绪消极。研究发现,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气质困难的更多,适应缓慢,生活较无规律,智力发展差;尤其产后母亲抑郁的长期存在,对婴儿心理发育和发展的影响更深,产后抑郁尤其对男孩智力发育影响更大。
(三)家庭结构与心理问题相关
国内对518名高中生以SCL-90进行心理情况调查,结果发现传统家庭(三代同住)、核心家庭(父、母、子三人同住)、特殊家庭(亲人离异或死亡、单亲或寄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不同家庭结构其主要心理问题不同。传统家庭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占19.5%,依次是强迫、敌对、偏执、焦虑;核心家庭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占12.5%,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两者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基本类似,与其他研究报道相一致。特殊家庭的主要心理问题有明显不同,处于第一位的是抑郁,占18.2%,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敌对。
调查说明家庭结构类型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大家庭,家庭成员多,彼此关系处理较为复杂,相互之间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敏感为这种家庭的主要特点。父母离异或寄养等特殊家庭,子女失去父母一方的保护和情感温暖,故表现抑郁分离为其主要心理问题。
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为孩子提供了早期成长的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不同的情感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孩子的物质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祖父母对父母的管束和对孙辈教育的参与或干预,都影响孩子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从而出现成人后心理问题上的明显差异。
(四)父母职业与心理素质相关(www.xing528.com)
笔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0年,在接咨的数万来访者中进行大样本早期成长背景的调查,发现心理素质不高的人,其父母的职业有相对集中的鲜明特点:第一位的是教师,占45%,以小学至中学教师为主,幼教和高教老师只是少数;第二位的是财务工作,占38%,管钱管物,尤其突出的是会计;其次是人事、组织工作,党政、部队工作,医疗、司法工作等,占15%;普通工人农民及其他工作占2%。职业的显著特点是严谨、要求高、责任心强。这些父母又都是这些职业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共同的个性特点是认真、正直、诚恳、治学严谨,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期望值高,追求完美,自省力强,虚荣心强,传统观念浓重等。他们在家在外,在单位、在社会上都有良好的声誉,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过分谦虚,从不满足自己的现状。
正由于他们自身的这些特点,所以他们在对待孩子方面也表现出以下的共同特点: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过多,保护过多,劳动和交往的剥夺过多,批评和教育过多,期望和要求过多等。
也正由于父母对孩子施行这“五多”的态度和教育,培养了这些心理素质不高的所谓弱势群体。这些孩子失去更多实践、劳动、交往、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对他们的智力,尤其是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许多人不会交往,不会劳动,不会生活。读书,上网,音乐,舞蹈等等,几乎是他们唯一的能力,在其他方面他们都是低能。有些人“除此而外”其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愿做,或者都不知道做……少数用人单位甚至说“研究生、博士生都是低能儿,只会说(理论),不会做……”
“五多”的结果更明显表现在情感素质的下降。这些孩子期望值很高,事事都想出人头地,追求完美,但又非常懒惰,不愿吃苦,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想有好结果却不愿参与过程,尤其是遇到困难、遭致失败或挫折,便急于逃避。由于他们缺少挫折教育,又非常敏感,哪怕是遭遇轻微挫折也会造成精神创伤,出现不适应或心理失衡而发生心理障碍。不仅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也都很差,很多孩子不能离家,不能离开父母,更没有独立生活、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死要面子,不承认自己无能无用,一旦受到别人的贬低,又会进入严重自卑自责的境界,情绪会大起大落,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甚至会走极端。
(五)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心理障碍
新近的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患心理疾病的关系,并证实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父母明显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他们更多表现冷漠、忽视的态度,缺乏关注、爱心和肯定;他们对子女有明显的惩罚行为,包括体罚责骂,缺少宽容,过分严厉或以一些令人难堪的方式对待子女。我国的父母更注重于用严厉的方法管教培养孩子的顺从、孝敬,更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去培养子女。子女拘泥于父母的严格管教,容易把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内化,形成“高道德标准”的理性,从而形成对自己的欲望、态度、行为评价的过分苛刻和严厉。即对自己的要求过分完美,过分认真,过分严谨,结果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并因此而自卑、自责。
调查提示,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对子女表现过多否认、拒绝和贬低行为,不尊重子女的观点,无视子女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培养了子女永远无法超越在成人面前的本能的自卑感,使子女丧失了对生活的基本信心或以一种防御的形式去过度追求自尊而产生神经症倾向。
一项对35例社交恐惧症和25例强迫症、30例其他神经症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父母惩罚因子上的评分较高,三组神经症患者之间在情感温暖、拒绝、过分保护因子上的评分,差异大多无显著性,但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评分增高)。
(六)精神疾病也与家庭关系相关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精神病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家庭环境与子女患精神疾病的关系。艾拉伦(Alanen,1966年)和里德(Lidz,1973年)甚至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由患者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而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的亲属的接触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对分裂症患者病前性格进行研究,发现其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好幻想,属于弱型者占70%。精神分裂者病前多是性格内向,有易感素质,50%~60%属分裂性人格。可以说是幼年不良生活环境和不当教养方式缔造了精神分裂症的基础。
后来的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及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父亲教养方式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母亲教养方式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
研究显示,在家庭关系中,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家庭,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较低。父母不能给子女充分的情感温暖,相反代之是高惩罚、高严厉和高拒绝、否认,这些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共性。
(七)环境和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内化影响
对一个人的人格发育和发展而言,遗传是物质基础,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有主导作用,在所谓的“关键年龄”(3岁左右)影响更大。在孩子的成长背景中,父母是构成人际环境的主角,又是物质(自然)环境的主要缔造者,更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成长几乎完全取决于父母(特殊家庭例外)。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生长发育,在父母的管教下成长,孩子会不断改变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会尽力学习父母的榜样,顺应迎合父母。孩子便逐渐学会按照家庭和父母的要求去做,并在观念和行为上养成了这种习惯,以致把顺应环境和顺从父母作为自律的一种标准。即是说孩子能把家庭(环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要求,把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期望和要求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期望和要求,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追求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目标。这就是笔者提出的“早期环境和教育的内化学说”的基本概念。
儿童发育需要父母之爱,尤其是母爱的缺少或不足肯定不利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但若爱之过多称为溺爱,溺爱危害更大,会让孩子明显意识到自己是父母乃至全家人最爱的宝贝。同样他(她)会把父母等亲人对自己过分的爱和珍重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极度的珍重和爱,甚至会觉得自己比父母更珍贵、更可爱,无形中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帮助他塑造了“自我中心”的坚定观念。这样的孩子不会去爱别人,甚至也不会去爱和关心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多也同样强化孩子关注自己的意识,父母的关注是全方位的,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孩子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是最受关注的,他(她)为了让父母和家人放心,并企图代替他们而过分地更全方位地关注自己,并在无微不至的关注中,体验和内化别人对自己的爱,强化自己对自己的爱,增强自私的观念。
现代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很普遍,他们常有自己的理由:“独生子女怎能不保护?”孩子自然也就内化了父母的过分保护意识。他们于是知道不仅要在父母的保护中,而且知道应该随时保护自己,父母承担了一切危险,也就使孩子失去了很多机会,从而变得胆小,贪图安逸,学会逃避,喜欢躲在家里,把家庭视为避风港。
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会大幅度减少孩子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孩子会失去很多交往尤其是复杂交往环境锻炼的机会。这些孩子交往能力很差,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常会逃避,甚至会患上社交恐惧症。对孩子劳动机会的剥夺更多的是考虑孩子身体的安全,生怕孩子会累跨。孩子因此会养成懒惰习性,不愿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在生理上的要求是健康、是漂亮,在学业上的要求是上清华、上北大、考研读博,在事业上的要求是出人头地,荣宗耀祖等等,却唯独忘却了炎黄子孙优良传统的要求(勤劳、朴实……)。于是孩子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想成龙,想成凤,想得到最好的,于是不断追求完美。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强,一旦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或者达到完美太难,就会产生落差,发生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甚至消沉自杀。
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所以相继而来的就是严要求。父母甚至不愿承认孩子的实际水平,没完没了地向孩子提要求,用同事或亲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要求自己的孩子超过所有的孩子。于是他们普遍认为对孩子要严加管教,孩子不能做错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受到严厉责备,轻则批评、辱骂,重则体罚、毒打。可怜的孩子还认为父母这是为自己好,于是内化了父母对自己严格管教的态度和做法,变得无限的要求自己,对自己做错了事哪怕是件小事也毫不宽容。不管是因能力达不到,还是客观原因犯了错误,都会严厉自责、甚至自罚。
父母过分的惩罚,尤其是不合情理、蛮不讲理的严惩,会培养一种仇恨、报复的心理。这种报复心理有时会投向父母,有时会投向别人,有时也会投向自己——损害父母最珍贵的东西——自己的身体。
(八)家庭因素的多维影响
家庭因素从多方面对儿童个性产生影响:管理态度对儿童个性因素中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紧张性等6项因素产生影响;亲子亲密度对兴奋性、敏感性、世故性、忧虑性等4项因素产生影响;教养方式对乐群性、恃强性、忧虑性等3项因素有影响;父母文化水平对轻松性、世故性有影响;教养意见分歧对兴奋性、世故性有影响;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气氛分别对乐群性、自律性产生影响。父母与孩子关系亲密者敏感性高,而关系疏远者兴奋性、世故性、忧虑性高。这种现象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主要是因为父母(主要是母亲)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失去依附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家长对儿童过分监护会引起敏感性增高。其机制可能为:儿童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缺乏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一旦遇到新情况时无所适从、反应强烈;部分父母对儿童有求必应,当他们突然受到刺激或伤害时表现得敏感、脆弱。教养方式对乐群性、恃强性、轻松性和紧张性有影响,要求严格、常被打骂的孩子恃强性和紧张性高,这种情况亦为众多学者所认同。父母体质差的儿童较聪慧、恃强,并富忧虑性,在学习、生活方面表现出更积极、负责的态度。这类儿童也因此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家庭,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独立固执的性格。当父母由于疾病、残疾或其他方面原因使儿童未成年时就过早地担负照顾他人的责任而错过了儿童期一些重要的东西(如母爱、依靠、家庭温暖等),他们将变得异常敏感,对父母及家庭需求非常负责,常常为做好一个个超越他们能力之外的任务而疲惫不堪,使忧虑性增高。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轻松性、世故性高,与这些家长常能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和管理态度有关。教养意见分歧对兴奋性和世故性的影响表现为分歧严重者儿童兴奋性、世故性高,这是因为教养意见分歧严重时儿童无所适从,造成兴奋性高;儿童易出现两面讨好、投机、说谎等行为,表现为世故性高。父母婚姻状况对乐群性有影响,家庭圆满的儿童乐群性高;婚姻不和谐、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儿童乐群性低,表现为沉默、孤独、冷淡。家庭气氛对自律性有影响,父母常争吵者自律性低,这可能是家庭成员的争吵使儿童形成矛盾、情绪不稳定的心态所致,同时成人行为对儿童有“榜样”作用。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避免不良个性的发生。
四、个人成长经历
(一)个人成长经历
通过会谈等获取以下个人成长史资料,具体参见第一章第五节内容。
(二)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
1.排行 在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中,个人成长与其排行也有相关联系。排行老大者,性格一般比较坚强,比较主动,比较上进。排行老二、老三者,常显被动、平和,竞争意识可能不强,责任心可能不强。排行若是最小,心理素质有可能最差,尤其是有几位姐姐者,他得到的宠爱最多,保护最多,关注最多,劳动和挫折教育的剥夺最多。这些孩子一般更负有依赖性、更退缩、心理问题更多,有些男性性格扭曲明显,甚至有性取向于同性的倾向。
2.学校因素 儿童从家庭生活进入学校学习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转折。这表现为在家中可得到父母等长辈的集中注意和关爱,而进学校后,教师要对所管班级的学生普遍关注和爱护。学校主要是文化学习和道德品质教育,要受纪律约束,有严格的学习要求。个人意志须相对地纳入集体意识之中,在学校要与众多同学平等相处,要努力使自己被集体所接纳。这一系列变化要由家长、教师和社会共同完成,使孩子适应这一转变过程。
(1)学校类型:目前比较公认的事实是,学校类型与学生的质量有关,好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般质量较好,特别是智育质量。好学校的学生来源广,学生多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能动性较强,信心较足。而差学校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学习放松,不求上进或放任自流。当然好学校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精神过于紧张而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的也不少见。
(2)教师影响:我国的教师一向是比较受人尊敬的。许多优秀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或献身精神,常会给学生终身难忘的印象。教师对学生不同的管教方法,使学生出现不同的行为特征,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专制型管教方法,一切由老师说了算,学生常感到紧张,不是出现冷漠就是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和不在场的秩序完全相反;民主型管教方法,师生协商,教师不是控制者而是引导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常表现得情绪稳定和积极,态度友好,有一定组织能力;放任型管教方法,老师除上课外,对其他活动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常缺乏集体意识,自由散漫。另外,学生对老师产生好印象后,不但对他所教学科有兴趣,甚至对他的日常行为特点也会进行模仿。老师对学生有意无意地给予积极引导并流露出对学生成才的期望,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会加倍努力,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3)同学影响:家长都希望子女交好朋友,不要交坏朋友,因为同学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有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最早是通过模仿,以后则通过模仿加学习完成的,到了成年以后,就较少盲目模仿了。在中小学生中,好榜样和坏榜样都可影响一批学生。榜样的作用有时比课堂教育的作用要大,所以老师常要在班级中发挥一些好学生的榜样作用,因为是看得见、摸得着、同龄人的榜样,更容易学习和模仿。另外,同学关系的主流是互助互爱,如果漠不关心,或是勾心斗角,会给以后的成人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在学校,每个学生的经济条件不同,同学之间易形成攀比心理。攀比也是一种模仿行为,物质享受的攀比常会带给学生不良影响。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条件攀比,甚至会去犯罪。在学业上的竞争本应是一种良性攀比行为,但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要目标定的太高,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或投机取巧行为。
(4)学习负担问题:学生要想考上好学校,就不得不加倍努力学习,这就形成了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学习负担过重是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之一。
3.挫折因素 人要不断经历挫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才会更加坚强,更加成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挫折教育。在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素质能承受的情况下,挫折教育越到位,处世就越老练越成熟。
挫折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能超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则会造成伤害,造成病理性应激过程,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甚至为以后产生心理疾病埋下根源。
4.心理障碍或精神病人接触情况 了解同学、同事、亲人、朋友中有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人,与其接触的程度和时间等。人的模仿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年龄越小模仿能力越强,尤其是那些接受暗示性较高的人,接受暗示之后,就会学着去表现,也会不断暗示自己具有相应的体验和痛苦。一项调查证实,在门诊的神经症患者(例如强迫症)中,有50%是看过书,或者听别人说,或者是受传媒的影响,而发现自己是神经症(强迫症)的。对这些人而言,还不如“糊涂”一点更好,更能顺其自然,没有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