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
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创立。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籍犹太人,于1856年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其父是个商人。弗洛伊德于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实验室工作,自1882年起做临床医生,1885年赴法国留学。
虽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产生发展中受到其他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影响,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主要归功于他自己。起初,弗洛伊德用催眠法和布洛伊尔的宣泄法来帮助精神神经症病人。后来,他发现病人对暗示、催眠和提问有阻抗,他又运用了“集中注意”技术,要求病人闭着眼睛躺在躺椅上,把注意力集中到症状上,并不经思想的审查回忆所有关于症状的记忆。当弗洛伊德感觉到阻抗时,他把手放在来访者的额头上,并询问病人的记忆和回忆内容。后来,弗洛伊德的主动性减少,鼓励病人报告出现于头脑中的任何事情,这就是自由联想(fre ssociation)。弗洛伊德的同事约瑟夫·布洛伊尔(J.Breuer),用催眠法治疗一个癔症患者——安娜·欧。她在催眠状态下向布洛伊尔报告她的感情生活,从而从癔症中康复。弗洛伊德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其他病人也获得了成功。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还一起发表了《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在这本书中他们假设癔症的症状是由痛苦记忆与未表达出来的情感综合在一起而产生出来的,那么,治疗的任务就是引出对被遗忘的事件的回忆,并引出其情感的表达。造成癔症的创伤性事件是性方面的,并发生在病人的童年期,然而这只是弗洛伊德的看法,布洛伊尔并不这样认为。
正是由于这些看法使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和梦进行了自我分析。随着弗洛伊德对他自己的无意识思想的探究,他认识到与情绪压抑有关的生物驱力,尤其是性驱力的重要作用。这一认识让他意识到人格的意识层面与无意识层面之间的冲突。他将根据自己的梦和病人的梦所观察到的东西发表在《梦的解析》这本书中。
虽然一开始《梦的解析》一书没怎么受到医生和其他人的广泛注意,但是弗洛伊德开始吸引了对他的想法感兴趣的人。于1902年起,在他家聚会的“周三心理协会”逐渐发展,在1908年,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在这几年间,弗洛伊德发表了《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分析》(1901),《性学三论》(1905),以及《笑话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他关于性学的论著受到了谴责,因为这些思想与时代不同步,弗洛伊德被医生和非学术性的作者看作是性变态者和淫秽之人。使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为美国所知的事件是弗洛伊德应斯坦利·霍尔(G.Stanle all)之邀请于1909年在麻省渥斯特的克拉克大学做的演讲,这为他的书《精神分析引论》(1917)和描述其人格方法的书《自我和本我》(1923)召来了更多的读者。
弗洛伊德还论及婴幼儿与双亲关系的重要性。在《性学三论》(1905)和《论自恋:导言》(1914)这两本书中,弗洛伊德界定了其关于利比多(Libido)的观点,利比多是包括性能量在内的人格驱力。他谈到自体性欲,这一阶段先与婴儿的第一个客体——母亲建立关系。他发现区分朝向自我的利比多(性)能量与朝向外部世界中客体的利比多能量是有所助益的。当个体把朝向他人的能量收回,并把这能量投向自己时就出现了自恋,如果走向极端,自恋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病态,弗洛伊德关于早期婴幼儿关系以及自恋的论著是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家的工作基础。
弗洛伊德于1920年修订了其驱力理论,驱力理论关注的是性作为基本驱力对性功能之影响的重要作用。后来,他观察到发生于自残或受虐者中朝向自我的攻击性的重要作用。为了解释人们为什么不断地找出法子惩罚自己,弗洛伊德在爱或性(伊洛斯)本能之外增加了死亡或自毁(塔娜图斯)本能,弗洛伊德对攻击驱力和性驱力的强调没有被他的许多追随者所完全接受。他的其他概念,如无意识,自我,本我和超我,为许多精神分析理论家所接受。
在精神分析的发展中重要的不仅有弗洛伊德的论著,而且有他与受他吸引的其他精神分析师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与他争辩,反对他,或与他断交。早期弟子和重要作者有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马科斯·艾廷根(Max Eitingon),桑多尔·费伦齐(Sándor Ferenczi),俄内斯特·琼斯(Ernes ones)和汉斯·萨赫斯(Hanns Sachs),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卡尔·荣格(Car usta ung)以及奥托·兰克(Ott ank),这些弟子虽然相对而言是忠实于弗洛伊德的,但他们创立了他们自己的心理治疗理论,并断绝了与弗洛伊德的关系。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后期作者常常指的是新弗洛伊德派,他们更多关注于社会和文化因素,更少关注生物因素。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反对弗洛伊德的女性学观,她关心文化因素和人际关系,而不是早期的童年创伤。艾里克·弗洛姆(Eric romm)与弗洛伊德有重大差异,他关注社会中的集体以及文化的变化。最受当代人注意的是新弗洛伊德派的哈利·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 ullivan),他强调的人际因素和童年期建立的朋辈关系为精神分析理论增加了新的视角。虽然这些作者对精神分析做了有趣的补充和更新,但他们的思想与本章的精神分析理论家非常不同以致超出了其范畴。
弗洛伊德不断地修正并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追随他的精神分析师也是如此。他的小女儿安娜作了主要贡献,她关注的是自我发展,自我是弗洛伊德系统中与外部现实世界打交道的那一部分。她的学生艾里克·艾里克森(Erik.H.Erikson)也考察了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并描述了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工作以及海因茨·哈特曼(Heinz Hartmann)的工作就是为我们所知的自我(ego)心理学,哈特曼强调对环境的适应。
另一个重要发展是客体关系学派,这些理论家关注早期儿童发展的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 ahler)的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驱力理论的儿童发展观有所不同。唐纳德·温尼柯特(Donald W.Winnicott)对母子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奥托·凯恩伯格(Ott ernberg)应用了他们的理论治疗重性障碍,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是自我心理学的创始者,综合了客体关系理论以及他自己关于自恋的儿童期发展的观点。虽然许多作者对精神分析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但是以上提到的这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二、基本理论
(一)精神划区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1.意识 意识是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特点是神智清楚,能感知外部世界和现实环境的各种刺激,能觉察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目的,是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范畴的。
2.前意识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是人们当前未曾注意到的,不属于意识,但经他人提醒或集中精力努力回忆即可很快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其作用是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以及按照现实要求和个人的道德标准来调节心理活动。潜意识内在的东西必须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进一步进入意识。
3.潜意识 人们的心理活动不能被意识到称为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大部分人的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受潜意识所驱动,就是说错话写错字也是潜意识领域里的表现。为什么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不能全部地直接地轻易地到达意识领域呢?因为潜意识内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和道德理智不允许的观念和欲望,在自己的意识上是不愿承认的、不能接受的。在内心里产生一种压抑的力量,把上述动机和欲望排挤到潜意识领域而达不到意识领悟,使人们不能知晓。按弗洛伊德观点,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与本能密切相关,特别是性本能占主要地位,具体表现是婴儿性欲论。潜意识内被压抑的情感、观念、经历、动机和欲望,往往来自过去的生活实例,有的曾在意识领域中出现过,但随压抑而被忘却。这种压抑力量起到“监察”控制作用,潜意识内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情感、观念及创伤经历要进入意识。只有在“监察”作用减弱、松懈时可经过改装、变形、象征化等方式出现并表现为梦境或精神症状,也可在受骗或开玩笑时流露出来。当被压抑的观念具有强大力量,超过“监察”控制作用时,就会发生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精神划区论中潜意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
(二)人格结构理论
也叫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以欲望的动力变化说明人格的发展,他把人格结构分为原我、自我和超我。
1.原我(id) 原我又称为私我、本我,是储存心理能量的地方,混沌弥散,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部分,包括各种本能欲望和冲动,为人格的最原始部分。不知道善恶,不懂道德和是非,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而是按“享乐原则”办事,不考虑事物的因果关系,显然这是一种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原我派生和发展了自我与超我。
2.自我(ego) 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开始发展形成的,一部分是有意识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的功能包括人们意识到的各种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和动作。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要考虑事物的因果、利害、逻辑关系,是成人的主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3.超我(superego) 超我是人格中最晚出现的成分,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最文明的,是道德和良心的自我,它按“至善原则”行事,监察自我活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伦理道德观念,鉴别是非善恶,作为自我行动的原则,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行事。(www.xing528.com)
超我是在人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其活动主要是无意识的,它依照内射和仿同机制把父母的形象内化为自己的批判力,这是儿童期从父母或其他教育、抚养者的教导中逐渐形成的,如有违犯,必将受到批评或惩罚。因此长大成人以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与上述相悖,就会受到超我的谴责而产生“内疚”或“罪恶感”。所以超我即代表父母的权威给自我以侦察、指导和威吓,即使父母不在也能从内部判断和指导其行动。超我也与后来学习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关,超我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总之,一个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我必须均衡发展。原我在于求自己的保存,是必要的动力。超我在于控制、监督自己的行为以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生活秩序。而自我对上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吸收原我的力量,并处理人的欲望,对外与现实相适应,对内则保持情绪的平衡。由于超我和人的成长及环境相关性更大,所以超我与原我的矛盾常会加剧,当自我的协调功能不力时,则会出现自我心理的不稳定状态,产生自我矛盾、自我焦虑,甚至表现出各种心理障碍的症状。
(三)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通过对神经症患者的治疗研究和自我分析,提出了性本能的理论。他认为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躯体能量,并通过本我和本能予以转化,各种本能都来自本我,本能是推动人体行为的内在动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爱的本能或性力;另一类是死亡本能。其他本能都是这两类本能派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重点研究性本能。
爱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等,其目的是保存种族繁衍和个体生存。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本能。弗洛伊德所提的利比多是人性本能冲动的内在潜力,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一切行为的动机基础和源泉。它推动机体去追求“快乐”,获得性满足。弗洛伊德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就有性活动。他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利比多集中的部位不同(通常称为性感区),儿童追求的方式在各个阶段不同,而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口欲期(0~1.5岁) 利比多集中于口唇,婴儿的快乐多来自于口腔及有关器官,如嘴、唇和舌头等器官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此期通过口腔欲望的满足培养起对人的信赖和安全感。
2.肛欲期(1.5~3岁) 利比多集中在肛门,快感已从口腔转移到肛门,儿童主要从自主控制大小便中得到快感。在肛欲期,对随意肌和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已近成熟,父母要教育和训练儿童不能随地大小便,应按要求在一定的地方,以一定的方式排泄。同时要求儿童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接受外界约束。肛欲期处理完好,即可养成自治自主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生殖器期(3~5岁) 从对性器官的刺激中得到快乐,喜欢触摸性器官,已能区别男女的两性差别,而且从儿童情感发育上可看得出儿童对异性父母抱有特殊的情感,即男孩表现为爱母恨父,女孩表现为爱父恨母。男孩的恋母情结常被称为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位叫俄狄浦斯的青年,长大成人后杀了他的父亲,娶其亲生母亲为妻,犯了杀父、乱伦两种罪恶。后来他知晓此事,感到非常羞耻和痛苦而挖出自己的双眼。这是典型的“恋母仇父”情结的代表。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父母的乱伦关系如不能得到正常解决,成年后常可成为神经症发生的根源。
4.潜伏期(6~12岁) 相当于小学生就学阶段,亦常称为少年期。此时儿童对异性曾萌发的兴趣处于相对平静状态。兴趣从自己的身体转向外界事物。快乐来自于各种知识的学习、游戏、交友及工作等外在活动中。这个时期男孩喜欢跟男孩在一起,女孩喜欢跟女孩在一起,仿效成年人,慢慢学习并加强自己的性别角色,为步入青春期做准备。
5.青春期(12~18岁) 随身体的急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男孩骨骼肌肉长得粗壮,声音变粗,女孩乳房隆起,开始出现月经周期,对异性兴趣大幅度增加,幼年性冲动复活,可很快进入成熟期。
6.生殖期(青春期后阶段) 随着青少年日益发育成熟,开始进入成年。由于其生理及内分泌的活动变化,利比多重趋活跃,依然环绕并集中在性器官上。人们的性需求转向同龄的异性,标志着性心理或性欲活动已逐步成熟,性活动以异性器官为主导,进入成熟的两性性爱阶段及生殖阶段。
以上每个阶段,如处理完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受影响。如处理不完善,尤其是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3个阶段的经历,会直接影响性格的形成。在这三个时期,如果对个体行为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约束,都会导致个体在心理需求上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固着作用,不能进一步发展到下一阶段。如口欲期儿童的吮吸活动得不到满足,过早断奶,成人后容易形成“口欲型人格”,行为方面表现为咬指甲、贪吃、吸烟及酗酒,或者表现出一些与口有关的象征性行为,如讽刺、挖苦、讥笑、骂人等。肛欲期要求养成良好的大小便卫生习惯,如强迫管制过严,成人后会形成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谨慎小心,做事考虑过细,要求十全十美,不管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过于自我克制等。如生殖器期的俄狄浦斯情结不能顺利解决也会影响成年后的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都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年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儿童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谈到某些症状时,经常谈到梦。弗洛伊德通过对患者的梦的深入分析,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症状。从此,释梦理论就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对梦的研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过大量的准备,在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在这本书里,弗洛伊德创建了他自己的一套非常系统的梦的理论,牵涉到梦的材料、来源、本质、功能、表现方法、表现力、象征性、程序、解析方法,以及围绕它的核心观点而提出来的“改装”、“凝缩作用”、“转移作用”、“校正”、“退化现象”等许多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睡眠期间思想内容的简单意识体现,是潜意识精神活动的结果,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内容有3个来源:一是感觉刺激,如嘈杂的人声、汽车喇叭声、疼痛、饥饿、口干等等都可诱发做梦,成为梦的内容之一;二是俗称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些日间活动的残迹在潜意识中仍很活跃,就像感觉刺激一样可诱发做梦;三是本我冲动,即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当人们清醒时,它们受到自我的阻挡,无法直接满足,它可通过象征、改装、修饰、变形等方式,混过稽查而进入意识域,对那些压抑的欲望冲动给予部分的满足。
弗洛伊德把梦的内容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显梦部分,包括伴随梦境出现的情感和感觉体验,人们多能回忆其梦境内容;另一种称为潜梦,指引起显梦的潜意识思想、情感和愿望,将潜梦转为显梦的过程称为梦的工作。梦的工作有4个基本过程:①凝缩,即把潜梦中的共同成分结合在一起,而在显梦中以一个简单形象来代表,换言之,即把丰富的潜梦凝缩为简单的显梦。②转换,在梦的工作中,用不重要的部分代替其重要的部分,并把梦中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人的本能冲动想要冲破检查者的限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内在的自卫。③象征,是指把潜梦变为视觉意象的能力,即把潜梦中的思想化为现象,以视像象征思想。④润饰,是把表现上互不连贯的材料发展或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释梦则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挖掘,探求梦中隐匿的意义,发现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用来清除神经症患者的某些症状。
(五)适应观点
是指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的机制,若自我防御机制不良,便可能产生各种焦虑,如: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等等。
三、精神分析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认识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认识很独特,它是以尚未证明的理论假设作为大前提,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认为症状是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它是经过化妆的无意识的症结。因此,精神分析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使来访者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心理过程,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使症状消失。这就是“意识化”治疗。此外,还有移情、迁移、宣泄等方法。
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作出很大修正,但其学术作风和思考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