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自产生以来发展迅速,无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突破,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资料。它作为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方向和新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确实具有独特的贡献。但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也具有其本身固有的弱点,因而面临着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对它的贡献和面临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第一,从研究对象上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我们知道,在冯特宣布心理学独立以后,心理学曾长期以意识为研究对象。无论早期的意识心理学家其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一致与否,他们都共同主张研究人的内部主观的意识经验或心理过程。内容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或心理的内容,意动心理学和机能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或心理的活动和适应。但是到了华生掀起行为主义革命的时代,心理学只能研究客观的外部行为,凡是与意识有关的心理学概念都被视为不可知的形而上学问题,而被排斥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尽管后来一些新行为主义者对意识的态度有所松动,承认中间变量的作用,但他们对内部的心理过程并没有做实质性的研究。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则打破了行为主义禁止研究意识的禁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以新的方法重视探讨认知问题,恢复了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合法地位。因此,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上看,如果说行为主义是否定意识心理学的革命,那么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则是否定行为主义的革命。心理学史上的这两次革命,反映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这种螺旋上升的趋势。
第二,从研究方法上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既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它重新将反应时作为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一个客观的指标,并赋予它以新的活力;在观察被试执行认知任务时的外部行为及其结果的同时,让被试进行自我观察,口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情况。这样既冲破了行为主义的禁忌,又克服了传统内省法的弊端。同时,它吸收了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的成果,把人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过程,用计算机模拟作为探索人的认知过程的重要方法,这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是一次重要的突破。我们知道,早期的意识心理学虽以意识和各种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但那是由于缺乏客观的研究方法,因而陷入内省主义的范畴。行为主义之所以抛弃了意识和心理的研究,多半是因为缺乏可靠的科学研究方法。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以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的心理过程,把有关认知过程的假设放到计算机上进行检验,从而找到探索高级心理过程的一种新的方法,这必然促进心理学的科学化进程。
第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它吸收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把人的感知、注意、表象、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纳入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的完整的计算机操作过程,这样有利于把人的认知活动的各个环节联结为整体来探索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也有利于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对认识过程作简单的划分和片面的理解的做法。
第四,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看成是信息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记忆、思维的流动,也就是把人的认知过程作为一个不断活动的性质来研究,是真正地研究了心理的“活动”。而传统心理学则是静态地研究人的心理,停留在对概念、术语、种类、特征等作经验性的描述,并没有把真正的心理“过程”揭示出来。就心理过程而言,应有开始和结束,揭示其间的各种活动和变化才是研究心理过程的重点。传统心理学长期在注意、记忆、思维等领域的研究一直裹足不前,与它们很少研究心理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在揭示心理过程的实质方面,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确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此外,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特别重视研究各种认知策略,如记忆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使用策略表现了人类智慧的重要特征,重视研究认知策略有助于理解人类智慧的本质。
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面临的问题
(一)忽视了社会认知与一般认知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直接来源于普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它是后者的延伸。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用普通心理学中研究一般认知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是否妥当?信息加工观点在普通心理学中的应用主要局限在知觉、记忆等领域,其中的认知主要是人对物,如无意义音节、几何图形等的认知,而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认知是社会认知,即人对人的认知。从逻辑上讲,在将信息加工观点应用于人对社会认知的研究之前,人们必须首先在理论上论证该观点对社会认知研究同样适用,然后才能开展研究工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者们在将信息加工观点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前,并没有澄清这一理论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社会心理学家已运用信息加工观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始终未能弥补这一逻辑缺陷。
1980年,社会心理学家黑斯蒂(R.Hastie)和卡尔斯顿(D.E.Carlston)曾撰文指出,社会认知与其他认知并无本质区别。他们认为,只要某一信息加工模型能满足以下五个条件,就可以来分析任何一种认知,包括社会认知。这五个条件是:①提供一套描述刺激的词汇,②表示出获取过程中的刺激的编码转化的特点,③可描述被人们所创造并被保存在记忆中的心理表征的结构,④表示出在提取过程中运作的译码功能的特点,⑤提供一套用以描述被测量的反应的词汇。黑斯蒂和卡尔斯顿认为,上述五个特点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五个关键“选择点”(choice points),同样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关键“选择点”。尽管他们承认,在研究人的记忆中,刺激一般多而复杂,个体差异更大,存在着更大的自我参考作用等等,但他们终究认为,这些差异没有在人的记忆和物的记忆之间筑起一道鸿沟(R.Hastie & D.E.Carlston,1980)。
然而黑斯蒂和卡尔斯顿等人只看到了社会认知与—般认知形式上的相似,而没有看到两者本质上的区别。这种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知客体不同
一般认知是指对物的认知,社会认知是对人的认知,两者对象截然不同:一个是无生命的物,一个是有生命的人。人不像物,人有情有欲,有知有觉,比物的复杂性早已超出一定量的程度,认识一张书桌与认识鲁迅显然有着根本的不同。
2.主客体关系不同
在一般认知中,主客体关系就是纯粹的主客体关系,如我们对桌子的认知,客体“桌子”无知无觉,无情无欲,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但在社会认知中,主客体关系起了根本的变化,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这时,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其实是“主体际性”(inter subjectivity)。有关这种主体际性与一般主客关系的区别,阿什(Asch)曾经指出,在对物体的认知中,“知觉、思维和情感只在一边发生,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少,这些过程却在两边都要发生……我们是彼此相互作用的”。庞蒂(M.Ponty)更明确地指出:“在对话的经验中……我的思想和他的思想编成了一个组织,我的言辞和他的言辞是被讨论的情境唤出来的,我们两人的对话是一个公共的运作,并非由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所独创。这就出现了一个二重存在,在这个二重存在中,不能说对方是我的对象……也不能说我是对方的对象,我们是一种完整的相互关系中的合作者,我们的观点是来回运动。”(林泽,阿伦森,1985,210)
由于这种“主体际性”,社会认知中便存在着许多在一般认知中找不到的特别现象,“自致性偏差”就是一例。在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中,这种现象也可能存在,但其严重程度远远不能与进行社会认知时相比。在一般认知中,认知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对人形不成大的心理压力,而在社会认知中,认知对象是活生生的和认知者一样的人,而且在某些时候,认知对象就是认知者所在的社会。因此,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主体不仅要考虑对象,还要考虑对象对自己的影响,即社会影响。这样,发生“自致性偏差”便在所难免。“预言自杀”是另外的一例,在一般认知中,认知结果不会对认知对象有任何直接影响,如椅子绝不会因主体对它的认知而自行发生变化。但在社会认知中,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认知对象本身同时也是认知主体,所以他常会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认知而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致使“预言自杀”。(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社会认知与一般认知确有本质的不同,若不考虑这种不同,直接用心理学中研究一般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那显然是不妥当的。更何况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普通心理学中的一般认知是否妥当,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忽视了社会心理学某些领域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过分地偏重对社会认知的研究,使得它在深化了某些领域的研究的同时,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筑起了一道樊篱。
任何一种研究范式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视角。因此,必然具有各自的强点和弱点。这里所讲的强点和弱点并不是优点和缺点的意思,而是指某范式重视的领域和忽视的领域。尽管许多学者都宣称自己的理论是唯一正确的理论,并试图用它去指导社会心理学每个领域的研究,但是追溯一下社会心理学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既有自己重视的焦点,也有自己忽视的方面。如果把整个社会心理学当成一件物体的话,那么各种研究范式就是从各个角度照向该物体的一束光。显而易见,无论从哪一角度发出的一束光,其照射范围总是有限的,总有照不到或照不亮的地方。例如,精神分析范式的强点在越轨、性差等领域,弱点在人际知觉、助人行为等领域;学习理论的强点在社会化、侵犯等领域,弱点则是在自我、人际吸引等领域。
同理,信息加工观点由于过分地依赖人机类比,所以在涉及图式、表征、原型等“静”因素的研究领域,如人际知觉、态度改变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涉及动机、情绪等“动”因素的领域,如竞争、侵犯、群体动力等,却毫无建树。
自然如前所述,由于外界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认知社会心理学后来对情感和思想及行为的关系也作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总体而言,这些研究仍延续了认知心理学将一切都化为认知的做法。尽管有了情感,但情感完全被纳入到了认知结构当中,远没有得到它应得到的地位。
(三)脱离现实的生活实践
美国康乃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塞(U.Neisser)在其1976年出版的《认知与现实》一书中,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尽管70年代以来,信息加工观点发展迅速,并越来越为学者们所看好,但它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脱离现实的生活实践。他这样写道:“对信息加工的研究是有势头的,也很显赫,但是它没有致力于探索能用于超脱实验室限制的关于人的本质的任何方面,而在实验室之内,它的基本假设没有超出它赖以存在的计算机模型多少,它仍然没有对人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如何活动或如何与日常生活世界相互作用作出解释。的确,尽管没有了内省,但是作为对信息加工的许多研究的基础的假设,却与19世纪内省心理学的理论假设惊人地相似。假如认知心理学过分地把自己委身于计算机模型,那么也许面前会遇到麻烦,如果缺少生态学效度,没有显示文化差异,甚至于丧失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觉和记忆的某些主要特征,这样的心理学将会成为一个狭隘的、没有趣味的领域。现在已有情况表明,上述种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已不再令人鼓舞,形势已变得沉闷了。”(U.Neisser,1990,5-6)
著名学者诺曼(D.A.Norman)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他不断地与他人、环境和自身发生互动,而认知科学的中心信条却倾向于忽视行为的这些方面。结果,它虽在某些方面有相当的建树,但总体而言并没有什么成效,因为我们予以分析的有机体被想象成纯粹理智之物,以逻辑的话语相互沟通,恰如其分的知觉、记忆和思维,通过那些虚幻的符合一定规则的问题来进行推理:这种描述与实际行为并不相符啊! ”(D.A.Norman,1981,266)
尼塞和诺曼的上述评论主要是针对信息加工心理学而言的,但对认知社会心理学也同样适用,因为认知社会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就“极大地依赖于计算机隐喻”、“忽视社会刺激和社会情境的特殊性”,“只研究那些从根本上讲与实验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并无两样的社会认知现象”,结果“这种研究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已难以与纯粹的认知心理学的标准内容区别开来”。
迄今为止,社会心理学家运用信息加工观点进行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研究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研究完整的人,而是研究稀奇古怪的、法兰肯斯坦式的标本。这种脱离现实的生活实践、忽视研究的生态学效度的做法,显然不是一条正确的方法论路线。社会心理学研究还是应当恪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信条。否则,像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那样,既非从实践中来,又回不到实践中去,便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一门学科的生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前途表示忧虑和不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大多数社会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严重脱节,都是些非常抽象而无聊的东西。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研究较为抽象,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研究现实社会中人类心理规律的社会心理学也步普通心理学的后尘,忽视与现实的生活实践的联系,那就是根本性的问题了。
三、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的前景
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的前景不容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将越来越小。也许该观点的某些术语会保留下来,继续为社会心理学家所沿用,但它的实质内容将逐渐消解。之所以这样说,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信息加工观点本身存在的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会削弱该观点的影响,从而动摇它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信息加工观点的基本内容就是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用人机类比的方法来研究人。该观点在被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论,该观点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试举一例说明之:信息加工观点的基础是将人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视为一样的,而这个基础实际上只是无根无据的想象。人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不是真的一样?这一问题谁都不清楚。把整个信息加工观点的大厦建立在这样一个虚拟的比喻之上,显然是成问题的。计算机是计算机,人是人,除非我们从研究中得知计算机运作与人的心理的运作确实完全类同,否则以这种虚幻的假设为基础进行具体研究便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正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所说:“一门科学的研究应该从它所研究的领域中各个具体对象出发经过具体的分析研究,然后达到抽象概括……用信息加工的理论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则是反其道而行的,是从抽象概念出发,把它强加于具体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是置具体的心理过程的事实于不顾,而采用不相干的计算机信息加工模式,依据不足地设想一种不对口的、有的是离奇的程序来作为说明,……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潘菽,1986,11)
其次,在运用信息加工观点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削弱它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影响力。在运用信息加工观点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我们常说的所谓“前进中的问题”,而是根本性或致命性的问题。倘若不顾社会认知与一般认知的区别,将研究一般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不加任何改造地用来研究社会认知,那显然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退一步讲,即使研究一般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可以原封不动地用来研究社会认知,那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是社会认知吗?涉及动机、情感的领域难道就不值得研究?这种把社会心理学研究等同于社会认知研究的“中心论”,事实上并不比行为主义范式的“周边论”高明、进步多少。再退一步讲,即使社会心理学研究最终可归结为社会认知研究,那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太低。如果社会心理学研究只注重内在效度,忽视外在效度!只注重仅存于实验室的逻辑事实,而忽视活生生的生活事实,那肯定是没有前途的。上述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对信息加工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生存和繁荣构成威胁,更何况这三个问题是同时存在的。
最后,从历史的观点看,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也只能是一个过客而已。社会心理学诞生90多年以来,先后出现过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来自心理学,有的来自社会学,有的来自人类学,还有的来自社会生物学。不管来源如何,它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曾自称是社会心理学中唯一正确、合理的观点,但结果是,这些观点几乎无一例外都经由萌芽、发展、辉煌阶段最终走向衰败。行为主义观点曾是那样的炙手可热,可后来又是那样地遭人厌弃。勒温的群体动力学一度是社会心理学的代名词,后来也被人挤得“靠边儿站”了。其他如精神分析观点、符号互动观点、社会学习观点等,无不如此,信息加工观点显然也不可能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