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的分析介绍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又称作平衡理论,它是社会认知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亚理论取向,其基本假设为:个体的行动永远是朝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复其认知系统协调一致的方向进行,这种假设同样可以扩展到群体中去。在研究社会认知的同时,海德还意识到,人们总是力图理解他们感觉之外的东西,总想通过某些线索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这种从组织的、动力的系统方面来研究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与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的研究目标相一致的。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的分析介绍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又称作平衡理论,它是社会认知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亚理论取向,其基本假设为:个体的行动永远是朝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复其认知系统协调一致的方向进行,这种假设同样可以扩展到群体中去。海德、纽科姆(T.N.Newcomb)和费斯汀格(L.Festinger)等人的学说都是这一理论假设的产物。

一、海德的认知结构平衡理论

(一)海德的认知结构平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海德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也是勒温最亲密的同事。1944年,海德在《社会知觉和现象的因果关系》一书中提出,人们倾向于产生一种有秩序、有联系的世界观。1946年,他首次提出了关于认知平衡理论的设想。1958年,他在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又首先提出了认知一致性概念,并以此为核心阐述了认知结构平衡理论。

海德的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秩序、有联系、符合逻辑的认知状态,也就是使自己的认知系统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协调,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使其重新恢复平衡。

海德提出了体现这种思想的“P-O-X”模型,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的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和O有着某种联系的客体,如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P-O-X”模型中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P、O、X三者就是通过这两种关系而发生联系的。单元关系表示单元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出于相似、接近、归属、因果等形成的关系。单元关系又分两种类型:接近、所有、类似为正向单元关系,分离、没有、相异为负向单元关系。情感关系为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评价,因此又可视为一种态度关系。它也可以分为两种:喜欢、赞成、尊重、认可、崇拜为正向情感关系,恨、讨厌、反对、排斥等为负向情感关系。

海德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否平衡,取决于情感关系是否一致,以及情感关系和单元关系相互之间是否一致。在P-O-X模型中,上述两种关系和谐一致从而使P处于认知平衡状态的情况有四种:①P、O、X三者间的两种关系都是正的;②P与O的情感关系为正,P与X、O与X的单元关系皆为负;③P与O的情感关系为负,P与X的单元关系为负,而O与X的单元关系为正;④P与O的情感关系为负,P与X的单元关系为正,而O与X的单元关系为负。在这里,平衡并不是说明P、O、X三者之间的一种现实关系状态,而只是P对这种关系的特定状态的一种知觉。

“P-O-X”三者之间的单元关系或情感关系并不总是平衡的,除上述四种平衡状态之外,还有四种不平衡状态:①P、O、X三者的关系皆为负;②P与O的情感关系为负,P与X、O与X的单元关系皆为正;③P与O的情感关系为正,P与X的单元关系为负,而O与X的单元关系为正;④P与O的情感关系为正,P与X的单元关系为正,而O与X的单元关系为负。在这四种情况下,P的认知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会导致个体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形成不平衡的张力,导致单元关系、情感关系和认知结构的重组,力求达到新的平衡。寻求平衡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其与O的情感关系,二是改变其与X的单元关系。

在研究社会认知的同时,海德还意识到,人们总是力图理解他们感觉之外的东西,总想通过某些线索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因此,海德还就内外归因以及知觉恒常性、动机对归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研究。这引起了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领域的关注,也引出了后来关于归因的许多理论。

(二)对海德认知平衡理论的简评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是一种较早的社会认知理论,它借用了勒温的心理动力的概念,所关注的是对人的知觉即社会知觉,研究人们如何知觉行为的原因以致影响我们对别人的反应。这种从组织的、动力的系统方面来研究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与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的研究目标相一致的。海德突破了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家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究的领域,用极其简便的模式从主体及客体与他人的多重关系上来研究认知,开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途径。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家对人类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兴趣。

当然,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也因存在诸多局限而遭到人们的批评。例如,作为严格的科学而言,他的P-O-X概念不够明确,理论体系不够严密,一些推断难以使人置信,也无法加以验证。再者,P-O-X模型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来确定两因素的全部关系,未能涉及正或负的关系的程度,而这种关系的程度通常是各种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指标。

二、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www.xing528.com)

海德有关“个体有一种使自己的认加系统保持平衡的倾向”的思想,在纽科姆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他将这种均衡从个体的认知系统推延到了群体的认知和沟通系统中。纽科姆指出,除了心理驱力、平衡或趋向平衡的压力之外,信息对个体态度的改变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他强调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基本命题是:当两个个体彼此主动感知并对第三者建立某种关系时,就会产生对第三者指向的趋同意向,并且假设这种趋同意向会随着人际沟通的发展而加强。因此,如果两个人或群体成员对某一客体的指向产生差别,就会引起个体的不协调感,进而导致沟通频率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纽科姆接着又提出了邻近关系学说。他认为,在人际交往的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形下,人们总是最容易与那些和他们接触密切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纽科姆以人际交往的报偿性来解释这个问题:报酬对人的行为可以起到强化作用,同样对于人际互动来说,报酬也可以增加人际间的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从互动的总的报酬效果分析,人们从那些与其发生频繁互动的人那里获得的报酬更多。因此,人们更容易与之产生人际吸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交换的互惠性报酬,更多的并不是指物质的交换过程,而是一种信息交换过程。

三、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勒温场论及其他认知理论的影响下,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该理论一出现,立即成为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该理论认为,心理上的不适和不协调的存在,将会推动人们努力去减少不协调而达到协调一致;并且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能使不协调加剧的情境与信息因素。

与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所强调的认知一致性相比,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更加强调认知要素引起的矛盾冲突,即失调或不协调。按照他的看法,认知或认知系统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个体的认知系统中同时存在着诸多的认知要素,而认知系统的状态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费斯汀格把基本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区分为三种可能性:①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一致,彼此不相矛盾,如“我不吸烟”和“吸烟有害”;②不相干,两种认知的含义彼此不牵连,如“巧克力是甜的”和“今天很冷”;③不协调,当两种认知彼此矛盾或含义不一致时,就会出现不协调,如“吸烟能导致肺癌”和“我吸烟”就是一种不协调关系。不协调关系程度由产生不协调的要素的重要性决定,这种认知要素对于个体的意义和重要性越大,由此引发的认知不协调程度就越大;而且认知要素关系协调与否完全是由个体的心理意义决定的,即认知的一致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符合客观逻辑,而是决定于个体的心理逻辑(Psycho-logic)。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而产生的不舒适感和不愉快的情绪。认知失调是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正常状态,由于不同的认知元素各有其相对独立性,所以认知矛盾或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认知上的失调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失调体验,个体会产生一种减小失调的意向,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也就是说,认知失调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促使人产生求得协调的动机,故不协调状态具有动力学的意义。

费斯汀格认为,人们通常通过三种方式来减少认知上的失调。①改变行为的认知要素,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我吸毒”与“吸毒有害”这两种认知成分不协调,如果这个人在实际行动上作出改变——把毒瘾戒掉,那么“我吸毒”就变成“我不吸毒”,与“吸毒有害”便协调起来了。②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他的行为。例如,认为“我很聪明”而又“我经常考试不及格”的人,若改变自我评价,转为“我学习障碍”,这就与“经常不及格”协调了。③引入新的认知要素,使之与原有的认知成分协调一致。如“一个人吸烟”,而“吸烟有害健康”,若要使认知达到平衡,他可能会找一些借口,比如“有的人吸烟身体也照样很好、也很长寿”等,以消除不协调感,达到认知平衡。以此理论设想为基础,费斯汀格建构了他的认知失调理论,并以该理论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整体发展。

认知失调理论是以独特的实验研究为基础的。1959年,费斯汀格等人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要求被试做一项极其枯燥乏味的工作,然后分别以1美元和20美元为报酬给两个组的被试,并要求他们对后来的参加者撒谎说他们干的工作十分有趣。实验过后一周左右,费斯汀格再去采访当时的被试,了解他们对当时实验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较少的奖赏反倒比较多的奖赏更有效地导致了被试者的态度变化。这种结果用传统的学习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失调理论认为,与获得1美元的实验组相比,获得20美元的实验组不协调感降低了(尽管工作乏味,但收获不小),因此后者对工作性质的态度转变也小于前者。而对仅得1美元的被试来说,报酬微不足道,1美元不能成为自己说谎的充足理由,那么这时被试为了减少不协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对工作的评价,改变态度。

(二)对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的简评

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很大,他提出的态度改变的概念,把态度问题纳入动态的、整体的实例研究的轨道,一改以往主要是对态度内容和态度结构的静态分析和测量的方法。这对于社会心理学从思辨走向实验,从常识转向科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认为,认知失调理论对认知系统不协调的状态能赋予积极的意义,并能超出具体的认知过程,从宏观的角度集中研究认知系统的动力过程,反映复杂的认知关系并将其简化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协调与不协调的关系,这是其理论优越于其他认知一致性理论之处。

此外,费斯汀格还从认知失调的角度对群体动力学中的“社会影响”和“群体内聚力”等概念作了重新解释,把群体动力学纳入了认知失调理论的框架,这是对勒温思想和工作的一种发展。但由于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比较模糊甚至互相矛盾,难以把握与测量,人们普遍认为该理论问题的提出超出了对问题的解决。而且认知失调理论只是在认知水平上谈论减少失调动机,虽然它认为“社会现实”决定认知内容,但这种社会现实只不过是态度、信念和知识构成的认知世界,它没有也不可能去研究这个认知世界背后的东西,去揭示失调动机背后的社会“冲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