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场论和拓扑心理学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场论和拓扑心理学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使得群体动力学研究获得相对独立认同的共同的内在理论基础则是场论,这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的研究范式在勒温那里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独特的拓扑心理学理论体系。正是在苛勒场论的基础上,勒温提出了以紧张系统为核心的场论学说以及有关场结构的拓扑心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场论既是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群体动力学家们所接受的方法论,这一双重性在拓扑心理学理论中更为显著。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场论和拓扑心理学

群体动力学在广义上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西方社会科学各分支的一次交汇运动,即使是个别群体动力学研究本身也都往往是跨学科、多视角的。在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中,交互作用论、系统论精神分析理论和概率统计理论等等理论范式和具体方法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使得群体动力学研究获得相对独立认同的共同的内在理论基础则是场论,这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的研究范式在勒温那里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独特的拓扑心理学理论体系

一、拓扑心理学理论的形成背景

库尔特·勒温(K.Lewin,1890—1947)出生于波兰莫吉尔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小学毕业后,他便前往德国继续学业。在柏林攻读大学课程期间,他获得了著名哲学家、《人论》作者卡西尔(E.Cassirer)的指导,这对其后来的拓扑心理学研究范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科学的要点是永远追求超越于任何时间,科学所能接触者之外的”;心理学研究应当是多维度的,“足够广阔以包括心理学的各种心理历程和整个分支”(高觉敷,2003,247)。随后他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斯顿夫(C.Stumpf)攻读心理学,并在24岁时获取了心理学方向的哲学博士学位。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位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offka)和苛勒(W.Kohler)也都是斯顿夫的学生,而勒温学说中的场预设和拓扑心理学主张正是格式塔传统影响的某种反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切身经历促使勒温于1917年写就了《战场之观》这篇标志其心理学体系萌芽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分析了人的心理承受力和人的行为动机,形成了他“心理紧张系统论”这一拓扑心理学体系核心概念的雏形。基于对个体从后方安全处所来到前方在生死关头时环境及其意义改变的探索,他初步提出了“生活空间”这一概念,为后来的拓扑心理学学说打下了基础。他阐述了情景或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人的心理事件和行为意义这一创造性观点:在战场这一具体的情境当中,通常意义上的人性和良心预设不再成立,人的个性力量和个人的善恶主张都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用;每个人都随着他所隶属的集团而被根据敌我定性好坏,个人的性格和品行的独特性都被这简单的好与坏的黑白划分所取代。这种体验和对这种体验的思考,以场论和拓扑心理学的形式深深地影响了他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和他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形成。

二、场论的基本主张和特征

场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预设和理论基础所在。由于早期深受斯顿夫的影响,又长期与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三人一起工作,勒温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正是在苛勒场论的基础上,勒温提出了以紧张系统为核心的场论学说以及有关场结构的拓扑心理学理论。与格式塔心理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动机与意志方面的问题,并引入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微观视角;同时将心理学中的整体观和动力观在新物理世界观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形成了有着“心理学中相对论”之称的独到的场学说。

(一)勒温场论的基本主张

归纳来看,勒温的场学说主要包括三方面:①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②场是一个动力的整体,具有整体自身独有的特征;③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场的产物,可用公式B=f(S)=f(PE)——行为是生活空间的函数或人及其环境的函数来表示。生活空间就是作用于个人的心理场,包括可能对个体发生影响的所有因素,诸如需求、目标、潜意识、记忆、信念政治经济事件,以及社会活动等等。“实在的是有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以人的心理感知为前提的(勒温,1951,34)。生活空间既是一个动力整体,也是一种认知结构。作为认知结构,它可以分化为不同的区域,每一区域都有各自的界限、阻碍和引拒值;作为动力整体,生活空间中的各种因素都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用动力概念才能解释这些相互依存的事实。因而勒温主张以紧张系统来表示心理需求,用向量来注解拓扑结构。他将一种新颖的动力观引入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实上,勒温自己就曾把“场论”定义为“一种分析因果关系和建构科学理论的方法”(勒温,1951,45)。

(二)勒温场论的主要特征

研究者指出,较之格式塔心理学的场理论,勒温的场论具有以下特点:①是心理取向的研究。心理学取向是勒温的一贯主张,他认为应该对人的行为进行真正的心理学的解释,而不是物理学或生理学的解释。②强调整体情景。场论的理论预设在于,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心理事件都是由此情景决定的。③是一种有别于历史因果法的系统研究。由于勒温坚持对行为的分析应该在当前的场中进行,所以这种研究的性质必然是系统的而非完全由历史决定的。为此勒温提出了“现实原则”,认为心理事件只受当前情景的作用,过去的事实或未来的事件只有在成为当前情景的组成部分时,才能发生作用。④使用一种建构或发生的方法。坚持建构的方法便是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反对传统的相似性“分类法”。⑤主张用数学的形式准确地描述心理环境。勒温认为分析应严密并合乎逻辑,而拓扑学的数学语言则完全适用于说明心理事件的结构。⑥坚持动力性研究。动力研究是勒温的一个基本信念,他认为所有生命系统都趋于与其环境保持一种动力平衡,因而在研究中特别关注像需求紧张的产生、目标设立、目的性行动和消除紧张等动力过程。

总之,上述特征也正是勒温场论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基本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场论既是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群体动力学家们所接受的方法论,这一双重性在拓扑心理学理论中更为显著。

(三)场论与群体动力学

勒温的早期研究以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为主,因此从一开始就隐含着社会心理学的倾向。1939年,他在提出“群体动力学”这一概念后,又相继提出了“社会空间”、“群体目标”和“群体气氛”等重要概念,以及“社会渠道说”和“准稳态平衡说”等理论观点,表明其整个研究已逐步转入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动力学。对此有研究者认为,“勒温的场论为其转向群体行动研究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理论基础。把环境包容于生活空间之中,就为统一群体概念铺平了道路。于是,群体的一些特殊功能就可看作是大部分个体生活空间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从研究个体的生活空间过渡到研究群体对行为的影响是较为容易的”。(舍伦伯格,1978,78)

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小群体通常是研究的焦点所在,研究者往往把它看作是一个基本的实体。从场论的观点出发,则可以把群体从结构和功能两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在结构层面上通常采用拓扑学途径,即对群体的结构性数据进行分析,如群体内个体的位置、个体间的相邻或依存情况、外界的影响以及群体核心人物等。区域、界限、阻碍和引拒值等概念都可以应用在对于群体所进行的结构性分析上。动力方面则主要涉及群体的潜在作用方式,常用移动、向量、紧张、目标和力场等概念来描述。这些核心概念是对群体变化的理论再现,而变化则被认为是群体生活中的根本特征。在群体的动态问题上,勒温曾提出一种“解冻——流动——重冻”的社会变化模式。如同一条河流,即使速度与方向没有改变,河流中的所有元素也无时不在发生变化,因而所有的群体生活都只能是一种准稳态平衡。

场论认为,群体的行为像个体的行为那样,也是以所有相互作用的行为事实为基础的,这些事实的相互依存构成了群体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群体并非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以个体为基础的“格式塔”。作为群体,它不是由某些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互动关系。勒温认为,虽然群体的行为由构成群体的成员来具体实现,但是群体本身具有独特的整体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体的行为过程。进而场论假设,个体的改变应当基于群体的变化,通过改变群体而影响个体比直接改变个体更有可能实现。这一观点在勒温三四十年代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换言之,如果群体的价值观依旧,个体很难背离群体的标准提出自己的主张;一旦群体标准发生了变化,那么由于个体基于群体标准所产生的抵触态度也会相应弱化和消失。《解决社会冲突》和《社会科学中的场论》两部专著是勒温这一时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以场论的基调为群体动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拓扑心理学的主要概念

拓扑(topology)是一种研究预设及相应的方法体系,其基本预设认为,在有某种情形的一个系统之内,任何两个对象t和v之间都可能存在以下的关系:就是t为v的一部分(或等于v包含t)(K.勒温,2003,55)。多个对象之间如此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空间就是拓扑几何学的空间,也就是不用测量规定的数学的关系,体现为“部分”(part)和“全体”(whole)、“被包含”(be included in)、“点”(point)和“围绕”(surrounding)等概念。

在拓扑几何学的空间之内,没有距离的规定。根据拓扑几何学的观点,一滴水和地球完全相等,是两个区域的概念。将这一预设引申到社会科学当中来看,则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之内,实际是指两种区域之间的某种拓扑几何学的关系,而空间内两点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两点赖以联系的路线(path)则是勒温拓扑心理学理论的重点。某种路线如何联系不同区域、特定路线有无可能性、它们与某些界限是否相互交错,对于心理空间的构成和心理动力的作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心理的两“点”如果有联系,便可配以一条“路线”,将两点连接起来。例如一个人在准物理、准社会及准概念的场内所做的任何移动,都可被看作是一种拓扑几何学意义上的“路线”。除了心理空间中的人或其他部分的移动之外,这种联系还可能涉及心理空间之外的区域,体现为人及心理环境之内的某些区域影响其他区域,包括环境和他人,即一种“动力的流通作用”。

(一)拓扑心理学的特征与相应概念

勒温认为,拓扑几何学的引入是心理学研究预设和方法上的变革,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创立一个纲目,对于心理过程作建构的陈述而没有逻辑的矛盾,同时又要适于描述心理的生活空间的特殊性质;②同时反映环境和人的特质;③避免不必要的假定;④采取连续的渐进法。(K.勒温,2003,8)

与此相应,勒温提出了反映心理情境的两组基本的概念。这两组概念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了整个系统的骨架:①形式的数学概念,如界限、区域、联系、向量;②心理内容的概念,例如界限的坚实性、材料的流动性、心理力量的强度。(K.勒温,2003,85)

他指出,如果要以形式的数学概念作为我们陈述的指导,就必须将这些概念和可观察过程所表征的心理内容作正确的联系,才能在心理学内应用这些概念。总之,一切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工作在于决定一种拓扑几何学性质的关系,而联系的变化正是心理环境及人的结构中的重要变化。与此同时,拓扑几何学的关系又是我们研究预测方面的要点所在,拓扑几何学的工具可使我们决定一个特殊的生活空间之内有哪种事件是可能的,哪种事件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拓扑心理学的研究也需要向量的概念,用以进一步决定一个特殊的个案之内,可能的事件究竟有多大的实现可能。因此,在心理动力学的一般问题之内,我们可以分别对拓扑心理学的问题及向量心理学的问题进行论述。由此可见,拓扑几何学的角度是勒温整个心理动力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所在。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勒温的行为公式认为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每一心理事件都取决于其人的态度及其环境”,究竟人的态度是第一性的,还是环境是第一性的呢?他并未对这个问题进行明确的论述。从拓扑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间或域有封闭和开放之分。物理空间是相对封闭的,但即使在物理实验中,也不能使单一情境包括一切外来的影响。而对于开放性的心理空间而言,域外影响之大,几乎可以说是环境决定了人的行为。例如食物压力的研究表明,社会压力可引导儿童吃他所不想吃的食物,其主要的方法是使他进入吃的情境。(K.勒温,2003,97)

拓扑心理学关于人和环境的陈述可概述如下:①陈述情境所用的概念应当成为行为预测的基础。我们必须不用分类的概念,而用与定律有直接关系的建构的概念。②这种理论陈述可作为所有行为现实的预测依据,其严格性不仅适用于人在情境内的行为,也适用于人或情境的可能变化。③只有从整个的生活空间出发,基于可能事件的全体才可能进行上述预测。如果用动力的标准(“现实的为有影响的”)来决定一个事实是否存在并且能否成为心理生活空间的部分,我们需要列举大多数的事实,如影响个体行为的生理过程等生物因素。另一方面,一个儿童和一个成人的环境,由物理学家看来虽然是完全一致或大致相同的,但其相应的心理空间可能完全不同。人和动物的环境或不同人格之人的环境也是这样。④个体兴趣中心存在由对象或客体移至过程、由状态移至状态的变化。这里所涉及的生活空间如果是可能事件的全体,则凡加入于情境其中的“实物”,尤其是人及心理的“对象”都不得不据其与可能事件的关系加以规定。这样一来,人和环境的关系及人和环境的“所属”的概念,都是对于某种空间或域的范畴的描述。(www.xing528.com)

(三)区域及其特点

除人之外,在这个生活空间之内,还有其他许多准社会的、准物理的及准概念的事实,在它们之间往往有着一种相对确定的空间关系。生活空间常划分为若干“区域”,其划分依据在于彼此有别的性质,并由或易通过或不易通过的疆界所分开。换句话说,我们即使在心理学内承认严格的决定论,而且对于其前的情境及一切心理的定律有充分的知识,也不能仅仅依据心理生活空间的动力的关系来推测其将来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心理域外”的力量对心理生活空间的域内发生作用的结果。(K.勒温,2003,71)拓扑几何学意义上的区域有多种重要的特质,作为对环境和个体进行拓扑分析的基础所在。

1.联系与非联系性

假使一个区域的任何一点都因全部在该区城内的一条路线而和任何其他一点相接,这个区域便称为“联系的”(connected)。在心理学上决定一个区域的联系性时,只需研究其主要部分赖以连接的移动路线是否完全属于这整个区域;反之,则认为这个区域与另一指定区域没有联系。

2.开放与封闭性

一个区域,如果其每一界点的周围都位于该区域之内,便常可称之为开放的区域;反之,一个封闭区域的界点四周可能都含有不属于该区域的诸点。对于有实物性质的每一区域,都可通过考察这个区域是否成为自由运动空间的部分,或是否存在于此空间之内而不属于它的部分作出区分。在心理学上,在我们论述足够大的或重要的界点,例如能有力量阻碍某种移动的对象的界点的时候,开放和封闭性就与有限和无限、障碍等产生了联系并具有意义;具体的答案则取决于情境的特定性质和移动的特殊种类。

3.有限与无限

“有限”(lmited)区域及“无限”(unlimited)区域与上述的“开放”与“封闭的”区域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这里的区域可能包括两个或更多维度,其判定标准在于,这一区域是否位于不可进入的环绕之中,典型的二维无限区域如平面(plane),有限区域则如三角形。另一方面,一个有限区域可能是开放的,不包含环绕的界点;也可能是封闭的,在多个平面之内的有限区域上可画一条封闭的曲线于其内,包含其所有界点。

4.简单与复杂

剖线(arch),即完全位于该区域内部的路线,是界定区域复杂程度的依据。一个区域若因任何剖线而失去联系性,则此区域乃为简单联系的区域;否则,就是复杂区域。一个多重联系的区域,其复杂程度本身就动力作用方式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考察的重点在于,一个自由运动的空间是否常为被禁止移动的简单区域所隔绝,或一个范围等大的空间是否相对地不受这种区域的约束。以儿童的区域为例,一个儿童也许有他自己的一个区域(例如一个游戏室或运动场)可自由行动。这就是说,他在这个区域之中完全随心所欲、不受干扰。假使儿童必须在与成人合用的房间之内游戏,他便要不断地碰上被禁止的区域。

5.约丹曲线和疆界、域外

一个简单联系的有限区域的疆界为约丹曲线(a Jordan’scurve),即拓扑几何学的圆周形或各点连续的圆周形。两个区域A和B若没有共同的部分,或更确切地说A和B的交集为空(A·B=0),则此两区域可称互为域外的区域。这些闭合点所形成的连线则被称为疆界。这在心理学上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阐明了疆界和联系的一些性质,并据此判别不同的情况。任何疆界如果既分隔又连接两个区域,其心理学价值是显著的。

(四)有关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

1.心理空间

生命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配以一个区域。因此,可被陈述为一个区域的①生活空间的一个对象(object),例如人,所存在之处、所运动之处或移动所通过之处;和②同时可辨别出的几个位置或部分之物,或为较大整体的部分之物。在作心理研究的时候,我们可根据性质及移动以规定心理的区域及其位置,即特定的心理空间。一个可能或不可能的移动则相当于心理生活空间中的每一路线。

2.域内与域外

一个人的动力情况几乎都直接随他在某一区域之内地位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每一心理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必要首先探讨个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在所处的区域中发生了何种地位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个体而言体现为一种迁移,对于心理空间而言则是一种域内和域外的相对变化。一个人所处的区域对于其行为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以至于由此区域迁移入另一区域,即相对的域内到域外,也可引起行为的很大变化。这种迁移照例要改变一切邻居的关系:从前接近的区域现在可能不再接近;反之,从前不接近的现在反而接近了。不同的交往现在也或可能而或不可能了。此外,在相同的区域内路线的改变也会引发这种行为和关系上的变化。

3.移动

心理空间中的移动通常体现为周围区域相对于人的关系的改变。这种移动常伴有场的结构内的他种变化,往往并非主体的主动行为,也没有强制感,是“地板在脚下滑动”的感觉。(K.勒温,2003,116)在心理学及其他科学之内,移动是一种相对的状态,换句话说,只可视为一个区域的位置对其他区域的关系的变化。那么人之运动是否与周围区域之相反的运动有任何区别呢?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都应当探讨的根本性问题。在移动中所接触到的区域,可以根据通过的难易程度分为媒境(media)和界限(boundary):前者为可通过的区域,后者为紧密而坚实、难以通过的区域。这种可通过性是相对的,有些区域虽可通过,但也存在妨碍移动的反作用力。如同在物理的移动中,一丛茂密的矮树便为具有一定“摩擦”(friction)的一个媒境。当这种“摩擦”增加到我们无法通过时,该区域便成为特定心理空间中的界限。因此,媒境和界限在动力的性质上存在各种可能的转换。

4.心理界限、界限地带、障碍

定义特定区域的各点若不完全存在于这个区域之内,则其闭合曲线便可视为一个心理区域的界限。(K.勒温,2003,119)通过特殊的仪式加入一个社团,获得成员身份,便是一种准社会移动、通过特定界限的例子。这些界限的位置是可以确定的。另一方面,不明确的界限可被视为界限地带,而这个地带的广度由其不明确的程度所决定。明确(sharp)的心理界限符合数学描述的界限。反之,不明确性或过渡性与界限的深度并无固定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不同的社会阶级之间的界限大都较为模糊,而有逐渐过渡的特征;而一些特定的会员制俱乐部则有明确的界限。

对于心理移动有反作用力的界限(界限地带)便可称为“障碍”(barrier)。障碍可据反作用力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强度;同时相对于不同性质的移动而存在,即一个心理区域的界限可为一种移动所易通过,而对于另一种移动便没有通过的可能。因此一种障碍的强弱也随移动的性质而变化,不仅因准物理、准社会、准概念的移动而异,也可因准物理移动种类的不同(游泳、驱车或观看)而不同。在社会心理学中,一个人也可视为上文所讨论的一个准社会区域。这个人易于接近的程度,与界限整体阻力强弱的程度有动力上的相关。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界限在各点上也强弱不等,要与他接触便须找到适当的途径。这就进一步涉及认知的因素:关于界限地带的知识或其认知的结构若有变化,便可发现较之以前更易通过的部分;关于界限地带若有更为精确的知识,便有可能采取避免大部分阻力的不同的移动方式。

5.结构变化的动力条件:流动性、弹性、可塑性

一个情境越易受各种势力的影响,便越富于流动性(fluidity)。这个流动性对于紧张系统的释放及拓扑几何学的结构变化都有相等的效果。情境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若其他条件相等,则情境流动性越大,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特殊变化所需要的作用力越小。弹性(elasticity)是将改变了的情境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倾向,显然有相同程度弹性和流动性的区域并不相同。弹性和流动性都和“可塑性”(plasticity)有关。一个区域的结构如果容易发生比较永久或相对稳定的变化,便可认为具有可塑性。流动性程度太低或太高的个体都具有较低的可塑性,如过于固执的个性或者太富于流动性的某种精神病患者都较难塑造。此外,环境的弹性过高也会降低可塑性。个人的状态与环境的特征共同决定了区域的可塑性。

总之,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旨在提供符合以下标准的心理学概念:概念的体系必须具有较大的涵盖面,既可用以解释最原始的行为,也可用以解释情绪、思维过程、价值及社会的关系。这些过程并非对单独的孤立事实的简单陈述,而应当是特定个体在具体情境之内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共同作用的反映。这些概念要具有综合性而不至过于简化,要包括人和环境、定律和个案。要想创建这样的理论体系,就必须放弃流行的抽象分类方法,而引入建构的概念(construct concept)。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勒温进行了大量以群体为对象的实验,使得群体动力学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当中的重要领域,他所创建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后续的社会心理学家提供了洞析解释心理现实的有效工具。在下文中,有关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