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经历或参与过几场争辩,争辩其实是一件有益的事。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抒己见,相互辩论说理。争辩得法有利于思想沟通,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你喜欢争辩吗?在人类还处在石器时代时,意见有了分歧是用大棒来解决的。不过,随着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人们逐渐学会用谈判来解决争端。于是,辩论就这样产生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辩论的能力,只不过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善于辩论。
辩论是一种能力。但是,由于受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阅历浅、不成熟,又是自己生养的,便形成了“大人说话小孩听”的定论。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否则,便被扣上“不懂事”、“不孝”的大帽子。
实际上,争辩是一件有益的事。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抒己见,相互辩论说理。争辩得法有利于思想沟通,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的争辩的孩子,在以后会更自信、更有创造力,也更合群,对其日后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指出:“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关键一步。”
大多数人心中存在着与人争辩的倾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争鸣心理。而这种争鸣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进步。发源于17世纪西欧大学中的课堂讨论,就是人们利用争鸣心理促进学术发展的体现。所谓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课堂讨论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或许你也曾经受过课堂讨论的“折磨”,大多数有此经历的人一开始接触此事时都是苦不堪言。我们习惯了老师那种传授式的教学方式,突然间老师强硬地交出话语权力,让我们手足无措,生怕说错了话丢人现眼。可在我们逐步走入老师设下的话题“陷阱”后,就发现了讨论的益处,也逐渐体会到互相争辩的乐趣。(www.xing528.com)
具体说来,课堂讨论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或漏洞在所难免,在课堂讨论中正可以去分析、甄别、类比、猜想、剖析、纠错、证明,从而全面、透彻地理解问题。通过对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的评价,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在与他人交流、争辩中,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课堂讨论中,我们的创新意识也逐渐被激发出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说服别人是不易的,“说”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创新过程。因此,课堂讨论比教师讲授和个人探索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纪伯伦说:“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基于争鸣的各种好处,现代人也同古人一样好辩。我们每个人都经历或参与过几场争辩,你是否从中领悟了某个学术问题,或者解决了工作上的某个困难,甚至是对于人生的某些观念有了新的顿悟?
一个朋友跟笔者提起他经历过的一次争论,这件事听起来很有意思。这个朋友有一次和一群狐朋狗友在饭店吃饭,那是一个档次还算可以的饭店,他们的临桌坐着几个衣着同样光鲜的食客。当他们一桌觥筹交错之时,临桌几位的声势显然盖过了他们。他们也不甘示弱,继续提高嗓门开始又一轮敬酒。可是,对方也掀起了又一轮高潮。我的这个朋友属于年轻气盛的帅哥型选手,便直直地冲了过去要找人家理论。可是,当他冲到那群人身边,才听到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成功需要什么?这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辩的论题,就连本书的前半部也讨论过。这个论题同样也吸引了我这个想过去跟人家吵架的朋友,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入了临桌的讨论。我的朋友的那群狐朋狗友一看大事不妙,就一窝蜂拥上去,打算跟临桌打群架。结果,他们无一例外地加入了这场大讨论。
饭店的老板远远看见两桌客人并作一桌,而且个个脸红脖子粗的,就带着几个人前来劝架。结果,他们也都不幸中招了。成功需要什么?这个论题的魔力在于每个人都能站出来现身说法,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只要拿出来说说,就会引起讨论参与者的无限兴趣。而争论的魔力在哪里呢?就在于它能够使人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高论。人在争论的时候发表的观点往往智慧而深刻,这也是人的争鸣心理在发挥作用呢!
回过头来说我这个朋友所参与的这场争辩,据说堪称思想的火花四溅而且妙语连珠,每个人都把自己过往人生的精华部分总结了一遍。由于吵出了水平,也吵出了交情,最后大家又都吵着去结账。饭店的老板急了,都别吵了,我请客了!
话说回来,争辩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争辩是为了说服别人,或展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争辩而争辩,那样就接近于无聊或有病了。真正意义上的争辩能激发人的灵感,促进创造力。争辩其实是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并尊重有思想的人。那种凡事都没主见的人,会让人觉得乏味。所以,遇到矛盾时,不能一味持和解的态度,只有勇于争辩才能提高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