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对别人的好坏评价中,要注意区分哪些是别人真正的优点和缺点,哪些只是我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特质。要知道,人是有多面性的,讨厌与可爱常常在一个群体、一个事物上并存。
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不知道如何处置商朝留下来的官吏。这时,姜太公献策,建议周武王:要么爱屋及乌——喜爱一个人,就连带喜爱他房梁上不吉利的乌鸦;要么恨屋及乌——憎恨一个人,就应该把他的仆从都赶尽杀绝。
这就是“爱屋及乌”的由来。通俗地讲,“爱屋及乌”是心理上的一种情感体现,可以拓展为“爱人及物”。因为特别爱某一个人,就可能将这种感情向外拓展,指向与这人距离最近的物体,并对这一物体产生美好的感情。相反,如果特别讨厌一个人或物,也会将这种厌恶的情绪拓展。实际上,以貌取人、狂热追星、轻信名人代言产品等,也是“爱屋及乌”心理的表现。
在心理学上,爱屋及乌通常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来的。凯利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一位演讲者在某大学两个班级,分别作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演讲者亲密攀谈,而乙班学生对演讲者却冷淡回避。同是一个人作同样的演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来,在演讲前凯利对甲班学生说,演讲者是非常热情可亲的人,而对乙班的学生却说,演讲者是非常不易接近的人。结果,学生们都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于是,演讲者被罩上不同色彩的光环,学生们看到的其实就是他们期望看到的。
由此可见,“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不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他人。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要太轻信事前得到的信息,更不要只凭自己一时的感觉来作判断。
而情绪往往影响我们的判断。当我们在过去的某种生活经验中有了好恶体验,此后再遇到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时,这种好恶体验就会被唤起,如“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另外,每个人都有一套决定自己好恶的“要素表”,如有些女人把喜欢的男人定位在帅气、有钱、令人有安全感、有房子。
而现代商业文化正是充分利用了人们这种爱屋及乌的心理。在我们看重国家的荣誉、象征、意义时,那些精明的商人却看到商机。他们会选择明星来代言自己的产品,利用明星身上具有的某种价值来吸引消费者。
如今,很多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早一点的有范志毅、孙继海到英格兰甲级联赛水晶宫队,有李铁、李伟峰到埃弗顿,最具轰动效应的应该是姚明加入NBA休斯敦火箭队。在这些中国球员外聘到国外球队后,一些中国人不熟悉的和不知名的球队与名字开始变得熟悉起来,变得为人关注。(www.xing528.com)
借助于现代资讯的迅猛发展,爱屋及乌心理被商家充分利用起来。在新闻媒介的积极宣传及吹捧下,水晶宫、曼城、埃弗顿在中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范志毅、孙继海、李铁、李伟峰等人的广告价值也被商家重视起来。到姚明进军NBA时,竟然出现举国欢庆的局面,不但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还上升到政治高度。许多从不看NBA比赛的人成了狂热的NBA粉丝,原先不知道有休斯敦火箭队的人,如今能将其前世今生说得如数家珍一般,从来不看体育新闻的人也开始留意赛事,一点欧洲联赛常识都没有的人也在装模作样地掂量哪个联赛更有分量。
姚明成了中国人的骄傲,连姚明的那个太极推手式的广告也成为发扬东方文化的象征。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充分利用并发挥姚明所带来的晕轮效应,极力邀请姚明为他们的产品拍广告。
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光环效应也较为常见。如果一个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比较好,就会导致该考核者对该被考核者的其他绩效要素的评价也比较好。相反,如果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很差,就会导致他对被考核者的其他绩效要素的评价也比较差。
由此可见,光环效应实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在员工绩效评估过程中,把被考核者绩效中的某一方面或者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会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评估偏误。尤其是当被考核者因为当时的精神状态,对考核者特别友好或者特别不友好时,晕轮效应最容易出现。
人是感情动物,情绪难免有起伏和偏差,自然免不了被感情所左右,不知不觉就陷入光环效应的迷宫。实际上,这一心理反应有时候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求同”的需求,让情感关系更为简单、有效且牢固。
但是,总是“爱屋及乌”的人,总是被感情所左右而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的人,其内心就失去了细致区分的能力。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好人和坏人。这种人特别爱钻牛角尖,让周围的人觉得他偏执、狭隘,缺乏开阔的心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走入爱屋及乌的心理误区,不要凭只言片语,或一点表象就对一个人下结论。在我们对别人的好坏评价中,要注意区分哪些是别人真正的优点和缺点,哪些只是我们自己讨厌或者喜欢的特质。要细心区分别人的表面现象与真实人品,不能完全凭借第一印象就轻易下评语。要知道,人是有多面性的,讨厌与可爱常常在一个群体、一个事物上并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