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天赋,它有待于你去发掘。在了解了自己具有创造性的潜力,以及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之后,我们来看看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训练自己的创造力。
1.常见的创造性技能训练法
随着创造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创造技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提出的创造技法有340多种。其实是凡能够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原理都可以视作创造技法,创造性思维本身是一种复合型思维,是对各种新思维原理和工具的综合应用,我们对某一思维方法的应用如果深于别人,其思维结果很可能就是创造性的,我们运用别人不擅运用的思维视角或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其结果也会是创造性的,比如脑力激荡法主要运用的就是发散思维方法,类比法就与换元思维密切相关,组合法就是基于思维对象具有“无穷多的关联”的原理。我们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创造技法,并不要求读者机械地照搬,而是要从中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示,在现实生活当中“创造出”更多更高明的创造技法。
(1)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法也叫做“头脑风暴法”。1939年,美国思维训练专家奥斯本最先提出这一方法,由于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且简单易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脑力激荡法的原理是利用群体思维的互激效应,组织多个思维者围绕某一确定的思维主题,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想。在这样的氛围中,某人提出一种观点,会引发其他人相关的却又不尽相同的思考,由此得出的新的观点和设想又成为新的思考诱因。这样,新观点、新设想层出不穷,使思维主题获得最优答案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这种方法通常采取小型会议的形式来进行,会议应包括一名主持人和多位参与者。具体做法如下:
①参加会议人数为8人左右,主持人1名;
②会议时间为40分钟左右;
③会议议题明确;
④绝不允许批评别人提出的设想;
⑤提倡独立思考;
⑥任何人不作判断性结论;
⑦提出的设想越多越好;
⑧集中注意力,针对目标;
⑨参加会议的人不分上下级,一律平等;不允许私下交谈,以免干扰别人的思维活动。各种设想不分好坏一律记录下来。
主持人要求熟悉所要解决的问题,作风民主。在必要时能恰当地启发和引导大家始终情绪饱满地提出数量多、质量高的设想。
(2)列举法
列举法也叫做排列法,是遵照一定的规则,把研究对象的特性、缺陷,以及种种希望列举出来,以寻求发明创造的一种技法。列举法主要应用于提出问题阶段,当想进行创造革新却又苦于无从下手时,列举法是绝佳的选择。
(3)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把创造性思维的对象与具有类似属性的其他事物进行对照类比,以从中获得创造发明的启示。创造是对自然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就人类认识的规律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开始,再逐步扩展到认识一般性的事物。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自然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同一性,因此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类比的可能性。类比事物之间同一性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它们之间类比的可靠程度,一般来讲,同一性程度越高,则类比的可靠性越高,同一性程度越低,类比的可靠性越低。类比法的运用要求思维者具有较高的联想能力,在面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时能够迅速联想到与之属性相近的问题或事物,在科学研究上常用的原理移植、仿生等方法,都属于类比法。
案例1:谢皮罗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教授,他在一次洗澡时无意中发现,水在流入下水道口时,形成了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涡。“是不是每次放水都是这样的呢?”这件事引起了谢皮罗教授的兴趣。从这天起,他每天洗完澡,都要认真地观察一番。事情真是令人惊奇:洗澡水仿佛受到一股神秘力量的推动,总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教授决定弄清楚这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他把这个现象和地球的自转联系了起来。他认为,由于地球由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对生活在北半球的人看来,自转是逆时针方向的。谢皮罗由此联想到北美洲的台风也是按逆时针旋转的,这是否是出于巧合呢?谢皮罗大受启发,于是他也从地球自转着手研究台风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台风风向的确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
案例2:多米尼公司是生产创可贴的专业厂家,由于创可贴的生产工艺简单,所以竞争十分激烈。眼看着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老板挖空心思,终于想出了好主意:在产品中注入情感。很快,一种名为“快乐的伤口”的创可贴出现了,受伤本来是件痛苦的事,何来快乐可言?等到看了新产品的包装式样,便会惊于他的神奇了。新式创可贴打破了传统创可贴单一的肉色色彩,一反常态采用了桃红、橘黄、翠绿、天蓝等多种色调。外形也不再是单调的条状,而是采用了心型、五星型、十字型等多种式样。还印刷了“花头巾”、“好疼啊”、“我快乐极了”等幽默字样。这种创可贴在推出之后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尤其是孩子们对新式创可贴格外钟爱。仅仅一年时间,快乐创可贴就售出830万盒,收入15亿日元,令多米尼公司的老板喜不自盛。
案例3:听诊器是医生常用器械,它是由法国医生莱纳克发明的。莱纳克很早就想发明一种新东西,能及早发现人体心脏运动是否正常,但苦于没有好的方法。一天,莱纳克偶然发现两个孩子在翘翘板上,一个孩子在一端将一只耳朵紧紧贴在跷跷板上,另一个孩子则在另一端用钢针在板上轻轻地划着。莱纳克好奇地学着孩子的样子,俯着耳朵一听,果然听到一端划木头的声音。他一下兴奋起来,回到家里找出一根木棍,一头贴近耳朵,另一头紧贴病人的胸口,果真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声音和呼吸声音。他借鉴了孩子们做游戏的方法,并把它移植过来,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听诊器。
(4)合成发明法
合成发明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合成发明法就是按一定的技术原理或信息知识,对技术特征与相关信息进行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技术方案及系列发明的技法。具体来讲,合成发明法包括了组合发明法和信息交合法两大部分。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找出已知装置的新的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组合发明法是指按一定的技术原理,把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构成新的技术方案的发明方法。组合发明法也叫切割组合法,顾名思义,也就是将某些技术特征组合之前,首先应对这些组合元素的原理、特征和功能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组合合理有效。根据组合发明的不同对象,可以将组合发明法分为技术手段的组合、同物组合、立体附加组合和重组组合四种类型。
技术手段的组合在我国很早就有。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一个技术手段组合的最好例子,其组合有硝酸钾、木炭和硫黄。各自虽可燃烧,但将其混合后遇火就可爆炸,这显然是合理有效的组合。我们今天使用的汽车,它是由发动机、离合器、传动装置等部件的技术特征在功能上相互支持的创造发明产物。
组合发明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组合只要合理有效就是一件成功的发明。有人说,当今世界首创性发明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组合发明,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信息交合法是指运用信息、信息标、信息反应场以及通过对信息反应场的推演、分析、综合完成系列发明的思维方法。
(5)分解法
分解的原意是,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者分出某部分。例如数学上因式的分解,物理学上力的分解,化学上的分解反应,体操、美术和舞步动作分解等。创造学中的分解技法是指:将一个整体事物进行分解后,使分解出来的那部分,经过改进完善,成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形成一个新产品或新事物。例如,普通的螺丝刀,刀把、刀头是固定的,遇到不同的规格的螺钉就要准备几把螺丝刀。通过分解,把刀把、刀头分开,分别做了改造后发明出多用活动螺丝刀。
分解创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分解成若干部分”仍构成“一个整体”,但有了新的功能,这是一种分解而不分立的创造。例如,将一圆桌面分成一块正方形和四块相同的圆弧形,再用铰链连成一块桌面,除了当圆桌,还能变方桌。另一种是从“一个整体”中分出某个组成部分或某几个组成部分,由此构成功能独立的新的“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既分解又分立的创造。例如,把录像机的放像功能分解出来成为放像机,满足了只需要放像功能的消费者的需求。(www.xing528.com)
分解创造和组合创造虽然是不同的创造技法,但是,以现有事物的功能为前提以变迁现有功能为目的,达到完善旧功能、增添新功能、开发新产品或新方法是这两种创造技法的同一思路。组合作为一种创造技法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技术创造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分解创造作为与组合创造相反对应的创造却长期被人们忽视,许多人至今对这一创造技法感到陌生。创造的实践告诉我们:分解一件事物的创造比组合两个或三个以上事物的创造更艰难。然而,一旦掌握了分解创造的理论与方法,就能化难为易,在创造王国里取得分解创造的奇异硕果。
2.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方法
(1)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大学生应当具有独立的分析判断力,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纳者。通过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参与课堂讨论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空间。
(2)积极投入社会实践
通过投入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结合自身的特点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广泛地了解现实、了解创造的空间。
(3)改进学习和考试方法
目前我国各高校实行的考试制度对记忆型、速答型的学生有利,因此不少学生喜欢“临时抱佛脚”,利用考前突击来取得高分。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更危害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应对学习和考试的态度应该有个根本性的转变——建立研究型学习的观念。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追问,通过研究去解决问题,在过程中能力就会提高。带着探索性的姿态走入课堂,本着探索的精神去博览群书,相信会比为了通过考试而学的收获要大许多。
(4)参加科创活动小组
大学生应积极创办“创造沙龙“和各类科创活动小组。在沙龙中既可以交流学术观点,又可以交流思维方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辩才以及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而这些都是大学生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科创小组可以锻炼大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力,从而为进一步的创造打下基础。
(5)从事发明创造
大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事,也应注意才能释放。发挥自己的才智,积极投身到发明创造的行业中来,成为创造的生力军。这样既可以锻炼自我的创造才能,又能缩短自己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阅读材料9-4
江大学生发明家成职场“宠儿”
今年毕业的江苏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赵志伟(以下简称小赵)怎么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对自己“感兴趣”!最后,在不乏硕士、博士的100多名竞争者中,这位半年内申请了4项专利的江苏大学成教本科毕业生,凭借个人对汽车专业的精深理解和出众的创新能力胜出,成为中欧国际集团上海汽车公司的一名员工。
来自苏州的赵志伟对汽车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从小就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2003年进入江苏大学学习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原本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小赵对汽车制造设计着了魔。大学四年中,学校图书馆近千本有关车身设计、制造方面的书几乎被他翻了一遍!他还经常登录一些汽车论坛,结识了一群活跃分子。日积月累中,有关汽车的基本知识以及前沿动态他都了然于胸。
不仅如此,小赵还自学了十几种汽车设计软件,动手能力特别强。大二开始,经老师介绍,他陆续给外面的一些机械和汽车生产厂家做一些设计,利用电脑对汽车进行仿真分析。令他最为“得意”的是,他曾经帮老师出过一本模具方面的书,连续4个晚上利用AUTO-CAD绘制了300多幅图。大学期间,他的所有课程设计成绩都是“优”,毕业论文答辩时受到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已达到了硕士论文水平”。
在熟悉汽车底盘、悬架、发动机和汽车造型的基础上,小赵逐步确立了“汽车安全”方面的研究方向。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他在汽车安全方面的创新火花不断迸发,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4月,他一口气申报了4个这方面的专利,其中3个是发明专利。“这孩子特别执著,有时候突然有了新想法,很晚了还打电话找我交流。”江苏大学科技处成果专利科的唐恒老师说。
2007年5月底,小赵到上海杨浦区汽车企业专场招聘会应聘,不料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中欧国际集团的面试通知。应聘中欧集团车身结构设计岗位的有100多人,其中不乏国内一些名校的研究生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面对考官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最后一个进场的小赵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令大家眼睛一亮。参加考核的公司一位副总评价他说:会动脑筋,胆子大,创新意识强!
6月1日,小赵到中欧集团上班后,又陆续接到了一汽大众、长安汽车等10多个厂家的面试通知。有的厂家甚至“不死心”,接连打了几个电话让他“去看看”。长安汽车“退而求其次”,要同他商谈汽车安全设计的专利事项。
——摘自金山网
2007/07/03
推荐书目:
[1] 段福德.创新思维的自我修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郭有遹.创造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何名申.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4] 游敏惠.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注释】
(1) 肖云龙.创造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庆林.创造性研究进展与展望.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服,2006,2:56-57
(3) 罗庆生,韩宝玲.大学生创造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203
(4) 中国儿童网,2007-1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