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如何会伤人,家庭中的伤害的几个方面

家如何会伤人,家庭中的伤害的几个方面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这里我们对健全家庭对人的塑造就不再多言,下面将详细分析的是在家庭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伤害。家庭中的伤害,往往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溺爱溺爱孩子在家庭中是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导致了小静的冲突。

家如何会伤人,家庭中的伤害的几个方面

二、家如何会伤人

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个健全的家庭能塑造出人格完善、适应社会独立自主的个体。但一些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常常给家庭成员带来伤害和痛苦,这些伤害和痛苦形形色色,印证了“幸福的家庭常常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因此,这里我们对健全家庭对人的塑造就不再多言,下面将详细分析的是在家庭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伤害。这些伤害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因为只有明白了伤害的源头,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的创伤。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家庭在人们眼中是人成长力量的源泉,是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得到无条件的支持和关爱的地方,是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归宿。但是家庭的含义不仅是这么简单,家庭中有很多阴暗面,很多的伤害也是源于家庭。这些伤害有些是故意的,但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家庭中的伤害,往往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溺爱

溺爱孩子在家庭中是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所有人的爱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同时大人们也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抱以极大的希望。如果这么多的爱是理智的,孩子可以得到足够的爱并健康成长,但一旦变成了溺爱,就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很消极的影响。

溺爱和真正的爱不同,真正的爱是能够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在孩子的要求不合理的时候能坚定地拒绝孩子;真正的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发展出完善的人格,能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溺爱的父母往往是自己小时候的一些需要没有获得满足,当有了孩子之后,把自己内心的需要投射到孩子身上,也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这样就造成父母和孩子无法很好的分离,孩子没有办法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看看溺爱的两种表现。

小静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从小到大都很听话,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外资企业的工作,她一直按照父母的安排走得很顺利。但是当妈妈开始帮她一个又一个地介绍男朋友的时候,她开始觉得很不耐烦,对妈妈所介绍的男性没有一个满意,甚至因为这件事顶撞了妈妈,和妈妈大吵一架,弄得妈妈很伤心,自己也觉得很烦恼,因为她以前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很好,她知道妈妈是为了她好才帮她做这些事情,她不理解为什么会以这么反感的态度来对待妈妈,她希望可以和妈妈恢复到以往的关系,所以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在咨询的过程中,小静一直强调妈妈是为自己好,觉得妈妈没有错,她认为是自己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只要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烦恼就会迎刃而解了。经过分析,咨询者发现由于从小到大,父母帮小静安排好了一切,小静什么决定都不用自己做,只需要遵从父母的要求,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小静也很争气,一直以优异的成绩让父母骄傲。但小静内心深处还是对父母有愤怒和怨恨的,因为渐渐长大的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在意识上孝顺父母,认为子女是不可以反抗父母的,所以事事按着父母的要求来做,牺牲了自己的很多兴趣爱好,但她的潜意识却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不希望父母安排自己的一生。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导致了小静的冲突。当妈妈试图在终身大事上也为她做主的时候,她就开始无意识地反抗了。在心底,她是希望能在这件事上自己做主的。在咨询室中,咨询师引导小静把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满表达出来,引导小静思索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小静在更深入地对自己有所了解之后,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包办型溺爱导致的问题。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他们主观上认为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所以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孩子应该按着父母的要求去生活。孩子幼年的时候便已习惯父母为自己安排好一切,没有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决定的能力,长大之后很难改变事事顺从父母的行为模式。但存在于内心深处那份要自己把握生活的生命力却不会消失,压抑太久之后,可能会在遇到某些问题时爆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孩子违背父母的意志做一些事可以被视为不孝的表现,因此要选择和父母期望不同的生活道路需要承担的精神压力是很大的。很多孩子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兴趣。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父母认为读书是孩子最好的出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拥有更高的文凭才可以脱颖而出,因此父母往往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只需要做到在学习上优秀就可以。这样的后果就是高分低能的孩子越来越多,在走入社会之后,高分低能的孩子常常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环境的过程,在工作中没有独立性,挫折容忍度较低,在遇到重大的选择时犹豫不决,很难做出决定。在自我意识慢慢成长之后,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愿望和父母的要求有差异而起冲突,他们的“叛逆期”来得特别晚。

阿峰是一名初一的学生,据老师反映,他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在学校里称王称霸,如果班上同学有谁没有听他的,就会被他欺负。班级中常常有人被迫帮他完成家庭作业,应付考试。阿峰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在课堂上因为破坏课堂纪律被老师批评之后竟然公然和老师起冲突。他还纠集了一帮男生成立了帮派,自称是老大,收取学生的保护费。他的这些行为严重地违反了学校的校纪校规。老师不只一次找过阿峰的父母,希望他们能配合学校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子,但阿峰的父母不以为意,认为儿子的表现是有领导能力,有勇气,反而责怪老师夸大阿峰的错误,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儿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放纵型溺爱的案例。包办型溺爱的父母虽然不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但常常会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顺利地习得和内化规则,成人之后虽然缺乏独立精神,但一般会按照社会规则生活。

但放纵型溺爱导致的后果可能会严重得多。放纵型溺爱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常常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小霸王”。父母不仅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且父母在孩子面前完全没有威信可言,他们把自己变成了满足孩子需要的工具,孩子变相地成为“一家之主”。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无条件听从他的命令,在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是完全正确的,他们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认为自己高于一切规则。这样的孩子走进社会之后,一旦他的自我中心受到挑战,便会有极大的挫败感,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不能由父母和别人来帮自己解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他们会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周围的环境,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这样的孩子发展到最后,往往会变成父母的敌人。

在放纵型溺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有极强的依赖感,他们不能独立地面对困难,在人际交往和婚姻中,他们也没有办法理解别人的感受,进行换位思考。在他们自己建立的家庭中,他们也会要求伴侣和孩子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妻子和父亲/母亲。

2.父母想让孩子接受一些有害的东西

(1)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在父母中的一方希望孩子憎恨另外一方,通常发生在夫妻关系不好、夫妻之间互相仇视的家庭。在离婚大战中,夫妻中的一方有时会争取孩子的立场,把孩子也拉进这场战争中,幼小的孩子缺乏辨别能力,觉得自己的加入可以解决父母之间的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

小蕾从小时候起,父母关系就不好,夫妻之间的感情很淡漠,常常以争吵或是暴力来解决冲突。父亲常常不按时回家,小蕾能感觉到周围邻居好奇的目光,他们偷偷地谈论父亲在外面有另外一个“家”。每当这时,母亲就会用怨恨的口气对小蕾说:“你爸爸不是个好东西!”“你爸爸就是因为你才不要这个家的,他嫌弃你不是个男孩!”后来,父母还是离婚了,小蕾跟着妈妈一起住,妈妈的恨意变本加厉:“全世界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爸爸是个没良心的!”“以后你一定要争气,气死你那该死的爸爸。”从小听着这些话长大的小蕾对父亲有一种恨意,她深深地为自己不是个男孩而自卑,虽然她在学习上一直很用功,成绩很好,长得也很漂亮,但那种深深的自卑感一直控制着她。最严重的是,她没有办法谈恋爱,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男性是值得信任的,她对所有男性的态度都很排斥。

孩子天生是爱父母的,他们愿意为父母做很多事。有些儿童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来满足父母的要求。最典型的就是在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中,孩子常常表现出问题行为,用这些行为把父母的注意力从争吵上转移开,起到暂时缓解父母关系的作用。一旦父母关系再次恶化,孩子的问题行为就又会出现。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孩子甚至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因为只有这种极端的方式才能阻止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在上面的案例中,小蕾的妈妈把一些本不该属于小蕾的东西强加给她,小蕾其实是很爱爸爸妈妈的,但她不得不顺从妈妈的意愿把对父亲的爱压抑,并且表现出仇恨。同时,母亲还将一切的原因归结到小蕾身上,让小蕾为家庭的悲剧负责,造成小蕾的自卑和对男性的排斥。小蕾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和父亲的血缘关系是无法割舍的,否定了父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否定了自己,因为自己的生命同样来自于父亲;接受父亲又意味着背叛母亲,小蕾不愿意给母亲造成更多的伤害。所以她一个人承担了一切。

现代社会离婚率日益增高,孩子往往成为离婚大战中的战利品,很多父母都希望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家长用尽心计,要么在孩子面前指责另外一方,要么隔离孩子和另外一方,避免他们的感情交流等。离婚之后,不希望另外一方探望孩子,常常在孩子面前倾诉自己的怨恨,这样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这样做的结果对一个还没有良好的判断能力的孩子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家长被迫让孩子在自己都爱的两个人中作出选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学会撒谎迎合家长,或者用一些过激的行为表现出内心的痛苦。

明智的家长绝不会把孩子牵涉进夫妻之间的矛盾中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告诉孩子:“别担心,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问题,和你没有关系,爸爸妈妈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即便离婚,他们也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分手和你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不管我们在不在一起,我们都一样爱你。”这样就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不会认为父母的离婚是自己的错。离婚之后应该让孩子和父母双方都保持联系,父母不在孩子面前贬低另外一方,如果可以的话,一家人还可以安排集体活动,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氛围中成长。(www.xing528.com)

(2)有些父母并不把仇恨强加给孩子,他们只是在孩子面前不断地贬低另一方的价值,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潜移默化中,孩子接受了父母的评价,认为父母中的另外一个是没有威信和价值、不值得尊敬的。

案例:小杰的妈妈是一个能干的母亲,不仅事业有成,家里的事情也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爸爸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妈妈常常嘲笑爸爸:“就你那点工资,还不够儿子的营养费,没出息。小杰,你长大了千万别像你爸爸那样。”有时妈妈心情不好,会说爸爸是“吃软饭的!没点男人的样子”。爸爸常常一句话也不说,任凭妈妈指使得团团转。时间长了,小杰也学会了用趾高气扬的方式和爸爸说话,认为爸爸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觉得自己将来长大一定比爸爸强很多。妈妈从来不阻止小杰这种行为,她反而为孩子的这些言行骄傲,认为儿子将来一定会比他父亲有出息。

是否小杰将来真的就一定会比父亲强呢?不一定,有可能小杰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爸爸,或是会有爸爸最典型的缺点。因为对父母的认同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小杰意识中否定了父亲,潜意识中却要认同父亲,结果就是小杰发现自己跟爸爸越来越像,只有这样,他才能表达对父亲的爱和尊敬。因此在家庭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你越讨厌谁,你就有可能越像谁。

家庭中的规则和社会规则不同,并不是谁能干、谁聪明谁就是强者,家庭中父母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并不由各自的金钱收入和社会地位来决定。家庭中只存在分工的不同,而没有地位的高下。每一个家庭的成员都应该承认别的成员为这个家庭所作出的贡献,尊重和接受每一个家庭成员,只有这样,家庭才能正常运转。

3.父母想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些东西,而孩子也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先生发现,家庭中爱的流动是有规则的,爱是应该从上到下流动,具体一点说爱应该从父母留给孩子,这样爱才能传承下去,通过孩子传承给下一代。孩子是家庭系统中最脆弱也是最容易被人伤害的个体,父母在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常常会在孩子那里寻求满足。比如说,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母亲在儿子身上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儿子同时承担了丈夫和孩子的双重责任。孩子往往乐于接受这样的责任,因为这样可以和母亲建立亲密的关系,但孩子稚嫩的肩膀是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他们会发现自己角色的混乱,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父亲和女儿之间,如果父亲和女儿的关系过于亲密,已经超过夫妻关系时,就值得注意。这些孩子很难完成和父母的分离。

所谓分离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成长步骤,孩子只有和父母完成分离,才会成为性格独立的个体。分离的完成应该是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要脱离父母独立自主,一方面想继续和父母保持紧密的关系,因此会有很强的心理冲突。最终分离的愿望会占上风,经过蜕变之后,变成完整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和父母也有健康的联系。无法和父母分离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难以把握尺度,容易与人过于疏远或者过于亲近。

父母从孩子身上索取感情还表现在双方角色的颠倒,父母表现得像孩子需要照顾,而孩子则表现得像理智懂事的父母,照顾别人。

小A就是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她发现自己的妈妈一直表现得像个小孩子,经常无理取闹,提出一些令自己啼笑皆非的要求,一旦被拒绝,情绪反应相当激烈,又哭又闹,需要哄很久才行。自己反而成了妈妈的妈妈,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她,还要在情绪上满足她的各种要求,她觉得自己很累,但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妈妈,所以也无可奈何。

这样的父母通常都是自己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在面对生活时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只好把子女拖进来帮助自己。角色的颠倒会带给子女极大的压力和混乱。对于这种父母,要学会坚定地拒绝他们的不合理要求,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必须自己完成;同时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毕竟是自己的父母,不能在情绪上伤害他们。

还有一种情况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一个家庭因为遇到事故或灾难,失去了父亲或是母亲,另一方在情绪上受到很大打击,这时家庭中最大的一个孩子(年纪常常比较小)会暂时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表现得十分懂事。这种孩子会被人们所称赞,但心理学家认为,过早的成熟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就像“拔苗助长”的故事一样。孩子意识上虽然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但潜意识中还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对父母不能给自己提供这些而感到失望和愤怒。这些不好的感觉会被压抑,但可能在成年之后遇到相似的生活场景时被引发,而出现一些问题。

阅读材料7-1

亲情的思索

李子

读者文摘》中有一篇罗伯特·凯尼的文章,叫《妈妈的裙带》:男孩很小时,妈妈把他系在她围裙的裙带上说‘现在你不再会摔倒’。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想离开母亲去看看窗外的阳光,树林和河流。“哦!妈妈,请解开裙带,让我出去吧!”但母亲说:“还不行,我的孩子,你还不够强壮。”孩子只好等着,看着母亲一边工作一边唱歌。慢慢的孩子又大了一些,他被窗外明媚的春光,喧闹的河水,青色的山峦吸引,不顾家人的阻拦向外走去。这时裙带断了,‘啊!妈妈的裙带真脆弱’,孩子欢笑着跑出门去,一截裙带还系在身上。男孩一直跑,为自由、为新鲜的空气和清新的阳光欢欣鼓舞。他跑到一个悬崖的边缘,飞溅的瀑布迷乱了他的眼睛,他绊了一跤,摔下崖去。在他惊叫的时候,他被挂住了,是妈妈的裙带勾住了树根,“哦!妈妈的裙带是这么的坚固!”孩子借着带子爬上了岩石,然后继续坚定地走向世界。

亲情就像母亲的裙带,在我们小的时候,给我们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对生活与行为方式也有了自己的选择。当孩子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步履维艰地走向社会的时候,寻求与他人丰富的友情和认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样看起来要比亲情更重要一些的。其实,亲情依然留存在人类意识的下层,像心灵的摇篮,抚慰着孩子们疲惫的心。亲情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原动力,个体三个最重要的自我要素是在亲情的呵护下形成:①依恋体验,产生爱和被爱的能力;②客体关系,获得依赖与独立,并信任他人的能力;③自我认同,协调自卑与自尊,创造与发展的能力。

有些时候,亲情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妈妈的裙带”太短,亲子之间易于形成纠结,孩子与父母的脚步常常绊在一起,甚至使一方摔倒,让孩子觉得亲情是自己的包袱。孩子面对未来,踌躇满志的时候,过于牢固的裙带会限制孩子社会化发展,让孩子们觉得亲情似乎在控制他。另一些时候,孩子们会把在外部世界体验到的不安、挫败、恐惧、敌意投射给父母,以为一切都是亲情惹的祸。其实,孩子们不知道,对亲情的愤怒是在磨砺自己的情绪能力,学习识别、体验、释放与管理这些情绪,人才能变得成熟。看看自然界,小老虎与兄弟姐妹、父母之间的打斗,你就知道那小家伙在锻炼自己求生的本领。

不管对孩子多么严厉的父母,内心都是被爱所使然,恨也是爱的同义词。爱孩子爱得过分,把孩子纳入自我范畴,忘了彼此的边界,以为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内心一刻也不能安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好的父母能够妥善利用亲情这根裙带,该放长的时候放长,该松开的时候松开,容许孩子去创造他自己崭新的未来。不过,让孩子离开自己,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孩子与父母双方都会体验那种分离的痛苦。由于害怕这种痛苦,亲情会被无意识地创造出隔离与误解,以此来对抗依恋与关系纠结。彼此对关系的愤怒越来越明显,冲突升级,分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内部的冲突都是有非常的意义,关系依恋越厉害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也越激烈,不然分离永远不能实现,孩子也永远长不大。这里,我们要感激亲情的伟大,不管遭受到多少来自孩子的误解,当孩子需要的时候,亲情总是那么义无反顾。

我们要来说说孩子们的事,许多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每个阶段会犯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错误。犯错是孩子们的权利!亲情有一个自然的倾向,就是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误,以为犯错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实,敢于犯错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适应成功而不能适应挫折的孩子反倒是没有出息的孩子。亲情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父母以为孩子一定要严加管理,不教不成方圆。其实孩子就像一棵小树,给他时间和空间,他自然会抽枝拔节,变为国家的栋梁。等待孩子长大是每一对父母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有些亲情存在着伤害,孩子们在亲情互动中伤痕累累。其实,很多早年来自亲情的心理创伤根源还是自己,心结总是通过自己慢慢去赋予一定的意义而形成的,我们把成长的烦恼归罪于父母,逃避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如何来解释父母给予我们的压力、不信任与否定是很重要的,首先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动机,其次要知道否定的情绪只是亲情中一个小小的部分,亲情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不要因为一棵树而失去一片森林。有时候,孩子们会依恋双亲中的一个,排斥另外一个,以为一个对自己好,一个对自己不好。其实,两种类型的关系存在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溺爱孩子,另一个就会变得苛求,这是均衡的要素。我们该感谢的不是那个喜欢溺爱孩子的人,而要感谢那个敢于苛求的人,因为在亲情中他同样失去很多的东西,比如,共情、依恋需求、正面感激、积极情绪等。

亲情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尽管在一些时候,亲子间互动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父母只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会在亲情的抚慰下回归。同样,孩子们只要保持对父母的尊重之心,亲子间再激烈的冲突也会化于无形。但愿亲情随着时间慢慢沉积在孩子们的内心,沉积下的都是金子,让孩子们的心灵闪耀着人性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