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如何塑造人,观察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

家庭如何塑造人,观察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弗洛伊德之后,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认为,人除了意识和无意识之外,还有集体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里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所有智慧。

家庭如何塑造人,观察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

一、家庭如何塑造人

绝大部分婴儿出生后生活在由父母和自己所组成的家庭之中,这个家庭被我们称为原生家庭。这个小家庭同时又处在一个更大的家庭系统之中,这个更大的家庭系统可能包含了祖父母、亲戚等家庭成员。根据系统观,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互相影响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因此,婴儿一出生,便受到家庭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的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影响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1.家庭的内部知觉,这是家庭的集体无意识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我们可以知觉到的所思所想,而无意识中的内容是个人在平时无法知觉的,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时刻(比如在催眠状态、做梦)时,意识的防范工作才会减弱,人才有可能发现自己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无意识中的内容有些是个体不愿意再想起的痛苦经历,有些是阴暗的想法,还有一些是赤裸裸的欲望等。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他著名的冰山理论:人的心理就像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露出海面极小的一角是意识,隐藏在海面以下无法被人看见的那绝大部分就是无意识。

继弗洛伊德之后,著名的分析心理学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保留的对某些刺激的相似的反应倾向,比如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怕黑、大部分人会怕蛇等。荣格认为,人除了意识和无意识之外,还有集体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里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所有智慧。把集体无意识概念用在家庭中,是指在一个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准则、禁忌等,这些准则、禁忌等在传递过程中已经内化到人们心中,即使不被家庭成员清晰地认识到,但依然影响着家庭的运转。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是在家庭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规则可能会改变,而有些规则可能会保留下来,成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内化这些准则,用其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当成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有一些准则变成了生活中的禁忌,这些禁忌可能会妨碍自己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但是自己不知道禁忌从何而来,甚至有些人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些禁忌的存在。

案例:一个将表达愤怒情绪视为羞耻的家庭来说,孩子从小会被反复教导:“不许生气,生气是不好的!”或者“生气有什么用!”长大之后,孩子可能会发现自己有太多压抑的愤怒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一旦这些积压的愤怒爆发,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甚至孩子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压抑的愤怒,这些情绪可能以身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生病、常常觉得疲倦等。

家庭的无意识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心理学家发现,家族中的欲望会在家庭中代代相传,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能受其影响。一个时代推崇读书做学问的家庭,每一个婴儿在出生时就背负了来自这个家族的愿望,这些愿望可能会外化为环境,比如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等。但可能因为各种因素有些孩子无法实现家庭的愿望,这种愿望便会逐渐累积,后来的人会在无形中面对更大的压力。直到有一个孩子实现家族的愿望,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相反的是,有些极其出色的家庭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中国有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就很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况。这也跟家庭这个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家族愿望在一代人身上充分实现之后,后代没有如此之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家族传承于他们的目标,再加上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缺少奋斗和进取的精神,这会使家族失去以往的辉煌。但是几代之后,可能又会有人承担起重新振兴家族的责任。家庭中的代系传承,就是以这样一种波浪起伏的形式在反复发生。

2.父母以身作则的行为

父母以身作则的行为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是很容易理解的。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一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自己和父母组成的原生家庭里。在婴儿的心目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他们对父母的认识也会逐渐全面和客观。但是父母依旧是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为人处世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都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帮助他们模仿行为。观察学习理论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注意过程

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观察者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

(2)保持过程

他们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所谓表象就是指个体以图像的形式将观察到的信息保存在记忆中。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3)复制过程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首先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其次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他们就不能继续做一个任务。

(4)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因而,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了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www.xing528.com)

为此,孩子通过对父母或周围人行为的观察,内化某种行为,在相似的情境中把它表现出来。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孩子。但是很多父母往往会犯这样一种错误:拿着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孩子。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满口脏话的父母要求孩子不许说不文明的词语;每天下班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赌博上的父母要求孩子把课余时间用于阅读和做作业,这样的要求只会让孩子感到迷惑。试想,一个一边教育孩子要诚实但是一边又在欺骗别人的父母会让孩子习得怎样一种行为模式呢?孩子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是非观,无法判断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也无法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何时是对,何时是错。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可以从小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父母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孩子,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犯错误,完美的父母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孩子会觉得父母是不可亲近的,自己永远不可能做到像父母那样,有些孩子因此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和价值,从而自暴自弃。最好的方式就是亲子双方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当孩子质疑父母的错误时,父母不能因为自己作为权威而掩饰错误,父母应该勇于告诉孩子:“父母的确在某件事情上犯了错误,因为父母不是完美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最好的方式就是勇于面对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损失减低到最小。”在这样的教导下,孩子会习得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失,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3.父母评价孩子的语言

孩子听到的最早的评价往往来自父母,在婴儿时期的表现就开始获得父母类似于“好乖”、“好可爱”、“你这么吵,真是个难缠的孩子”这样的评价。到幼儿能够明白语言的含义之后,获得的评价更是日益增多。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最初途径就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获得有关自己的认识,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建构自我。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孩子自然会构建出一个积极的、自己是受人喜欢的、值得别人爱的这样一种自我概念;如果父母习惯于以消极的语言对孩子做出评价,孩子构建出的自我概念就是消极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而这个少女只是一座雕塑,但是皮格马利翁每天坚持不懈地对着雕塑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终于有一天,少女变成了真人和他相爱,过着幸福的日子。

这当然只是一个神话,但是却告诉我们:我们的语言和期望具有巨大的力量。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在一所学校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然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经过测验证明这些孩子十分聪明。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学生的成绩几乎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但教师一旦改变了对这些学生的看法,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上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这样的信息也会通过教师传达给学生,学生对自我的观点改变之后,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罗森塔尔将这种效应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在家庭中,这个原理也是适用的。父母怎么看待自己的孩子,用何种语言来评价自己的孩子,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很多父母习惯于不断地强调孩子的缺点,认为这样可以刺激孩子的自尊心。但是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自尊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批评中早就变得极低了。低自尊的孩子在遇到失败时常常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能力方面,认为自己能力低下,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种认为自己能力低下的归因又会造成孩子这样一种想法:“我就是无能,因此努力了也不会有效果,干脆不要努力了!”孩子在这种想法的指引下也就不会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下一次的失败就又证明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一种恶性循环就会产生,孩子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好,也不愿采取任何改变现状的行动。由此可见,父母评价孩子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对孩子进行评价,帮助孩子构建出一个清晰、积极的自我,是为人父母者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课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家长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赏识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有些家长并不深入了解赏识教育的原理,认为赏识教育就是简单地表扬,不批评。

像这样的例子不少:一个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从不批评孩子,不管孩子做什么,她都表扬孩子:“太棒了!”“你真厉害!”“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等,她的表扬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孩子很自信,做什么事情都很有兴趣。但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问题渐渐浮现出来:孩子根本没有办法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批评,一旦受批评,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同时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加大,空洞的表扬对孩子也起不到过去的鼓励作用,甚至开始抱怨妈妈。妈妈也很难过:“我的教育方式究竟哪里出错了?”

赏识教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扬,就算是表扬也不是空洞的,无处不在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只有当表扬是具体的、及时的,才能对孩子起到鼓励作用,空洞的表扬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厌烦家长。批评对孩子来说也是重要的,恰当的批评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认识,增加孩子的受挫能力。

4.环境

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小环境和大环境两个方面。小环境是指家庭中的环境;大环境则是指整个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个体是通过家庭与社会产生最初的联系的,社会环境会透过家庭对个体产生影响。但每个家庭中又有一个独特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一个在一直为金钱困扰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常常会很重视金钱,他们会认为掌握足够的金钱是安全感的基础;而一个在热衷权利和地位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为拥有权利和地位付出极大的精力,甚至愿意牺牲很多东西;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不好的家庭中的孩子,长大之后要么一心要建立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亲密关系,下决心不重蹈覆辙,要么对感情敬而远之,害怕自己在婚姻中重复年幼时的阴影。有些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就足够了,却忽略了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健康的环境氛围,促进孩子的成长。试想一个冷冰冰、没有爱、没有沟通交流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的成长背景,时代会在个体身上打上无法磨灭的印记。尽管都是独生子女。但是80后和90后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曾经有人认为80后是要垮掉的一代,这些人良好的生活环境、集家庭中所有人的爱于一身、没有兄弟姐妹等特征会造成不负责任、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合作特质、不遵守规则等,如果社会的主要力量是这样一批人,后果将如何估计?但事实证明,尽管有一些缺点,但大部分80后依然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发挥自己善于创新、整合大量信息的特点,将自己独特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80后人愿意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90后人更愿意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随心所欲地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游走,更善于借助网络来张扬自我,这些特征又和80后有所不同。现在网络上盛行的80后和90后之争,也正是社会环境对个体影响的最好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