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际交往的智慧
1.喜欢自己、理解与欣赏他人
(1)喜欢自己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喜欢自己,不是自负的骄傲,也不是自卑的自怜,而是怀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尊严感,认真地诚恳地接受自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从不欣赏自己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真正地喜欢自己,那就不可能真正地喜欢别人。对自己轻视和抱怨,就会对身旁的人怀有敌意和排斥,并且变本加厉地自暴自弃。
案例:有一位女性嫁给了一个野心勃勃、极有进取心、独断专行的政治家,于是,夫妇俩人的社交圈就是所谓的名流圈子,里面竖立着以社会地位和金钱数量来权衡人的标准。这位女性原本温柔贤淑,且有谦虚的性格,然而在此类环境中她却越来越自卑,直到讨厌自己,最后得了严重的社交焦虑症。
其实,这个女人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她无法适应环境,而在于她无法适应和接受自己,无法心平气和、快快乐乐地和自己相处。她没有彻底明白一个人不能用别人的标准来权衡自己, 没有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无完人,强迫性的对完美的追求一旦不成功,这个人就会变得讨厌甚至憎恶自己。在我们可以接纳和喜欢自己之前,千万别指望别人能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和愉悦。健全人格的标准就是在喜欢和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喜欢和尊重别人。
(2)理解他人
案例: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有一次出差回来,回到家中,已经很晚,孩子已经熟睡了。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当他筋疲力尽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原来,孩子为了迎接爸爸归来,特意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在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却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理解万岁,这是一句人人都会讲的话。但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我们自己忽略。很多时候,我们在还没有认真了解、没有耐心倾听、没有理智思考的情况下就会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在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应该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好好思考对方的行为。每个人现在性格的形成背后都有他的故事和历史,每个人做的每件事背后都有他可以理解的动机。无论做错了什么事,其中都有合理的成分,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人生在世,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相互体谅和宽容,才能一起成长。家人之间如此,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亦是如此。
课堂练习
理解与自己不同的别人
组成一个6~12人左右的小组。
● 每人用一张白纸和彩笔,请大家在白纸上自由地画出表达自己目前心情的图画,不写姓名(不是美术作品,重要的是通过线条、色彩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 把卡片收集起来,打乱顺序,每个同学随机抽取,注意不要抽到自己。
● 每个人把手中的图画进行解读,然后叫画的主人进行点评。
● 转一圈之后,请大家谈论活动的感受。
(3)欣赏他人
案例1:有位老师走进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案例2: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
其中一个说:“我手下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正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为何不成才?”另一位老板问道。
“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浑水摸鱼,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
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三个人第二天到新公司报到。新的老板开始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产品质量;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保安系统管理;喜欢浑水摸鱼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过了一段时间,由于这三个人的卖力工作,居然使工厂的营运绩效直线上升,生意蒸蒸日上。
其实一个人的短处和长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短处之中往往蕴藏着长处。换个角度看,一些缺点就会变成优点。如果你总是只会从一个角度去看别人,只盯别人身上的黑点看,又怎会发现对方身上的美好呢?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一个人也不缺少优点,只是需要被发现。当你怀着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个人,就会惺惺相惜。心灵彼此接近,无论合作还是沟通,又怎会存在障碍呢?
2.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很多人在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分歧,总是希望别人得到改变。比如,“这个方案,最好还是以我的意见为准,我经验比你丰富”、“你吃了饭能不能立刻就把碗洗了,家里老是让你弄得乱七八糟的”、“午休时你能否不听刀郎的音乐”、“我决定让你去学钢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等等。结果呢,对方一般很难听进去建议,尤其是在触及他的习惯和他的行为并无绝对过错的情况下。你呢,因为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也就是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意志,而心烦气躁,甚至大动干戈。付出这样的代价,事情往往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事实上,世界上的事物,从来都不是顺从任何个人的意愿去发展,而是有着它们自在的法则。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一个人亦不能控制另一个人,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迫别人接受,即使是好的动机也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利。
想象这个世界和别人会凭自己意愿改变的人,是仍然停留在孩童阶段,未曾长大成人。只有小孩才可以向父母抱怨他人和其他事物,父母便忙于为孩子解决,或者给予安慰。成年了,还经常抱怨他人和这个世界,把自己大量的精力放在改变它们的企图上,这样的人是不成熟的人。
案例1:有一个学生,经常抱怨班里某人特别讨厌,总喜欢跟他比,影响了他的学习。
这天,听他抱怨的人问他,你喜欢吃苹果吗?学生愕然,但还是回答“不喜欢,但喜欢吃雪梨”。
“你不喜欢吃苹果?”
“对。”
“那有没有人喜欢吃苹果?”
“当然有!”
“那你不喜欢吃苹果是苹果的错吗?”
学生笑着回答:“当然不是!”
“你不喜欢他是他的错吗?”
“……”
“你喜欢吃雪梨?”
“对!”
“如果你的好友来了,你会请他吃吗?”
“会啊!”
“你怎么知道他爱吃呢?”
“……”
子非鱼,安知鱼乎?你只是你自己,代表不了别人,怎么知道别人同意改变呢?处心积虑地去改变别人,却不遂己愿,导致喋喋不休地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才会转变行为方式,遇事时不再只想着改变别人,而是考虑如何改变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以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改变和推动自己,才有可能改变你们之间的状态,进而诱发对方的改变。
案例2:著名的职业咨询顾问、培训专家约翰·米勒在一次演讲后,一位嘉世腾公司(专门制作纪念章和纪念册的公司)的中层经理过去跟他聊天。
她说:“我在分公司担任经理时,有一位属下几乎没法管理,我们处得糟透了。因此当他调到其他地区的另一个营业点时,我如释重负。后来过了几年,我们碰巧又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而且我又成了他的上司。不过这次情况大不相同了。我们处得很好,沟通顺畅,而且在各种项目计划上合作得非常好。于是我问自己:‘他什么时候变的?’结果我发现,改变的不是他,而是我!”
约翰·米勒问:“你怎么改变的?”
她说:“我不再试图改变他!”
不试图改变别人,本质上就是自己的一种改变。一旦放弃改变别人,局面将得到彻底改变。
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如果发生分歧,选择以下三个方向可以让你有一份和谐的人际和良好的心情:
(1)改变自己,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改变,使得自己更能接受对方。
(2)做一些事,使对方感到改变的需要,至于什么事能产生这个效果,只可以由对方决定,不可强迫。没有效果便改变你自己所做的事,直至效果出现。
(3)为自己做些安排,使得无论对方改变不改变,都不再影响自己的成功快乐。
3.尊重身份界限,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尊重身份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有很清晰的自我界限,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1)划清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对自我有足够的信心,不会把安全感建立在别人身上,也不需要控制别人,别人对他态度的好坏,对他的自信心没有任何影响。他在关系中自在地表达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同时不把自己的责任寄托在别人身上。自我界限清晰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担一切,拒绝别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着,个人与他人接近,但没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近到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与此同时,他也不会离别人太远,不会远到丧失爱自己想爱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与温情。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每个人也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种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迟早会对身处这种情感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造成伤害。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亲密的关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会不会使关系变得很冷漠?回答是不会。因为自我界限清楚,并不意味着没有情感。而且,两个都有着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让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或者我们互相离远一点吧,但是不要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爱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条一条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画上清楚的线。这样做会有一些痛苦,但也会有更多的成长的喜悦。
(2)学会恰当的帮助
尊重他人的自我界限即是意味着尊重每个人都有照顾好自己人生的权利和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界限内的领域是属于自己的,人只能为自己负责,没有人能够为他人负责,我们只能负责我们的界限之内的事情,界限之外的事情我们担不了责任。因此,不要奢望我们能够拯救谁,或者被谁拯救。
所以,心理学认为并不是看到别人有困难施以援手就是“帮助”,而是别人有困难,并且向你发出了求助的信号,这个时候你的“援手”才能称为帮助。如果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以解决别人困难为己任,这是不适当地帮助别人的态度,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在作祟,很容易对自己造成困扰。具体说来:一方面当自己帮助别人的热情受挫,或者取得反效果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有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产生,严重时会否定自我,这对正在形成自我意识的大学生来讲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当别人不需要你的帮助,而你又想让别人接受你的帮助时,别人会感觉受到侵犯和控制,会破坏人际关系,这时助人者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感受。而殊不知,帮助别人是建立在别人需要帮助的基础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也有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一次次克服自己的困难基础上的,如果一味地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其实是剥夺了别人发展自己的机会,使帮助沦为控制别人、干涉别人的工具,这样“吃力不讨好”是在所难免了。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有着过度帮助别人倾向的人是危险的”,因为在不请自来的帮助背后,往往隐藏着想通过帮助别人满足自己内在没有满足的心理需要的目的!
即使别人确实需要帮助,那么我们也要考虑一下自己能否对别人提供有效的帮助。比如面对一个抑郁症患者,没有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很可能不能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请记住,爱的动机并不能成为你伤害别人的理由。
总之,人际关系说到底反映的是心理上的距离。在彼此界限的基础上,人会根据对别人的喜好、熟悉程度来允许别人进入自己的领域。如果他们的关系好,那么彼此融入的程度就深一些,反之则浅;而不论怎样的关系,双方都会为自己保留一定的私密领域,比如“隐私”。尊重别人的本质就是尊重别人的界限,未经允许就踏入别人的领地就叫“冒犯”,比如不请自来的帮助。因此,发展健全丰满的自我,建立合理清晰的自我界限,对我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3)学会接受,维系人际间给予与接受的平衡
一个和谐平等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并且,与我们的想象不同,人际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一旦他真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但殊不知,他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对于这种助人者,海灵格描绘道:
这种人自我中心、抛弃需求……他们从根本上讲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做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
海灵格说,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当然,这是完美状态,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而失衡才是常态,轻微的失衡没有关系,实际上,正是因为失衡,我们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交换。假若关系永远停留在一个平衡的地步,那个关系也就该结束了。但一旦严重失衡发生,内疚也会随之产生,你觉知到内疚,也就是你们的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
4.学会沟通
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和“没有效果”之分。自己说得多么“正确”都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信息才是沟通的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接收到什么才重要。信息有很多方法可以表达,使听者完全接受或大部分接受发出者意图传达的信息,便是正确的方法,有效果比只讲道理更重要。
(1)有效沟通的前提
第一: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
表达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无论是面对面还是背靠背,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有关联的两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信息。沟通的方式也林林总总,绝对不仅限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对话、书信往来、传真电邮等,爆发冲突、打架吵架、不理睬对方也是沟通方式之一。关键是所用的方式有没有有效地传达了信息,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第二:沟通过程中建立了和谐的气氛
和谐气氛使双方感到安全而无需启动自己的保护机制。在这个状态下,脑里前额叶的理性中心(掌管分析思维、理解、解决问题和策划的部分)会更活跃,更能发挥其功能,因而能够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和谐气氛需要我们精心营造,恋人间浪漫的烛光,朋友间惬意的谈笑,父母子女间亲切的关怀,商务伙伴间轻松的晚餐等,都是有利于有效沟通的良好氛围。即便是在一份不太协调的关系里,也可以找到双方都感到平静愉快的时刻,找到一个舒适、安宁的环境,这时的交流,才更有建设性。
第三:学会倾听和投入
沟通是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收信息,并且做出回应。当沟通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时,倾听需要用眼睛完成;当沟通用语言的方式进行时,则倾听将需要同时用眼睛和耳朵进行。更积极的倾听还需要用上嘴巴、心、整个人。有了足够的倾听,我们才能清楚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思,因而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感受,并且做出符合所需的回应。
倾听并不是只听到对方的文字及其意思,更重要的倾听是:
对方语言文字背后的信念、价值观、规条和对方对自己“身份”的定位。若有问题、争吵或冲突,真正的原因总是在这里找到。
对方说话的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这些显示出对方的内心状态,尤其是他的情绪感受。嘴巴可以说出很多好听的话,但是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真实地显露他的真正内心和立场。(www.xing528.com)
(2)有效沟通的技巧
第一点:明晰双方的身份定位
身份定位对沟通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沟通时,你在内心里认定对方的身份是什么,决定了你对他的态度和说话的行为模式。所以,最快最简单同是又是最本质的改善沟通效果的技巧就是改变对方在你心里对方在你心里的身份定位。例如,准备去接待一个投诉的顾客,你把他的身份定位为“给我麻烦的人”,还是“最能帮助我们有效提升的人”;准备去和自己的孩子或配偶讨论一些不愉快的事,你把他的身份定为“总不谅解我的人”,还是证明“我是多么好的妻子和妈妈的人”;准备去和自己的同学沟通一些有分歧的问题,你把他的身份定位为“不可理喻的乡巴佬”,还是:“高素质、有礼貌的知识分子”?
把对方的身份角色定得清楚,自己才可以更有效地配合。事实上,当对方有清晰的身份定位时,自己的思想、情绪感觉和行为意欲也会相对性地清晰和对位。同时,自己的身份清楚地定好位时,自己也会有效地影响对方的思想、情绪感觉和行为。
第二点:发掘和创造更多的共同信念与价值,求同存异。
共同信念是两个人都支持的信念。在同一件事中,两个人所追求的价值会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对方可以接受的,这便是共同价值。例如,两个人去餐馆吃东西,一个人追求的是饱肚,另一个人则是为了聊天,大家都能够接受对方所追求的价值,便会有一次愉快的吃喝经验的可能了。假如在吃喝和聊天的同时,大家找到共同的兴趣,例如旅行,而且交换了很多心得,两人的谈话便会深入默契。在这个更融洽的气氛中,就算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会容易做到。任何两个人之间,既然有沟通的需要,便一定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的存在。建立更多的共同信念和价值,便是达到良好沟通效果的保证。
第三点:给对方安全和平等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凭着一些正面的动机,就以为可以代别人决定什么是对他最好的,不仅为他安排了事情,而且强逼他接受。当对方不接受时,我们埋怨他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好意,而且还责怪他不爱惜自己,自暴自弃。对亲朋好友的一份爱心,往往使自己盲目而看不清什么才是对所有人最好的。
其实每个人内心的一套信念、价值观,早已为他决定了什么对他好,应该怎样做。这些决定,或者最终不能带给他理想的结果,但是他要后来才知道,当时,他只会坚持本人内心的规条去行事。你若希望他接受你的看法,强人所难是不会有效的,因为只有他的信念和价值观改变了,他的行为才会变。“为他人设想”是好事,但是,代他人做决定则有些僭越了。所以,更有效的办法是从他的角度去看看,有什么比他的决定更能够给他更多更好的他所向往的价值,然后引导他自己意识到这些新的可能性。这样,他才肯用不同的方法去推动自己。
容许对方的信念、价值观在你的思想中存在,在思考方法时考虑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便是给对方一些空间。给对方空间,其实就是给自己空间,给想要沟通的双方以达成良好效果的空间。
第四点:放弃无效的做法,不断尝试找出新的办法
生活中总是看见有些人,一边抱怨和别人的沟通没有好效果,一边重复那些没有好效果的做法,或者尝试着用了一两招从别人那儿学来的点子,仍不见好效果便停止了尝试,无能为力地叹息: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念头是使自己停步不前的根源。凡事至少有三个解决方法,若已知的方法不管用,总可以找出变化和突破。如果你坚持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你便要坚持找出一个新的办法去尝试一下,如果仍然没有所需的效果,便再去找另一个新的办法。这样的坚持下去,你才会成功。你想克服一个困难,首先你要相信这个困难是有可能克服的,然后去找出办法实现这个信念,并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改善,直到你所希望的效果出现。没有两个人是一样,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沟通方式,你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出另一个人怎样才会改变的关键。如果只是不断重复旧的、已经证实是无效的方法与人沟通,这是完全没有意义地在浪费精力。
第五点:尽量配合对方的沟通方式做事
每个人都有特别的感官模式从而影响到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感官模式与沟通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如表5-2所示。
生活中大部分人以视觉型为主,也有以听觉型和感觉型为主的人,也有人三个内感官都平均使用。我们在沟通中,如果可以尽量配合对方的感官模式和沟通方式,就会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比如和偏视觉型的人沟通时,光是口头说明效果不佳,最好同时加一份书面材料,说话要说重点,不要冗长。和偏听觉型的人沟通时,用口头简报的方式来沟通,且注意自己说话的逻辑性和说话的节律。和偏感觉型的人沟通,情绪的气氛营造很重要,注重发掘沟通内容的内在意义感。
表5-2 人的感官模式
(续表)
(3)沟通中的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心得表明,沟通效果的来源是:文字意义7%,语音语调38%,身体语言55%。文字意义是说话用字的内容;语音语调包括了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粗细、快慢及各种语气;身体语言则包括了面部表情、头与身躯的姿势、手势等。
传统上,人们在沟通中习惯了只去分析和理解文字的意思,而忽略了对方的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男友:“我能和你一起回家,去看看你的父母吗?”
女孩(满脸笑容,用幸福期待的目光看着他,撒娇式的语调):“随便你。”
男孩:“那好吧,这个假期就不去了,我还是抓紧时间把这个工程做完吧,反正以后机会还多。”
女孩一阵气恼涌上心头,扭头就走。男孩丈二摸不着头脑:“明明是你说随便的嘛,我到底怎么了我。真是女人心,海底针。”
文字虽然重要,但是决定沟通效果的却是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当文字意义与语音语调或身体语言不配合时,对方选择的会是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不是文字的意思。当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不一致的时候,对方会产生很大的疑惑。如果对方常用的内感官类型若是听觉型的,会比较多地注意你的语音语调;如果对方是视觉型的,他会选择相信你的身体语言。
● 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影响对方听觉接收效果,在引起情绪共鸣上有决定性的作用。
语音语调的配合,能令对方马上感觉你接受了他,因此使关系更易建立,沟通更有效果。
语音语调分为四个方面:高低调、大细声、快慢速度及说话语气,良好的配合使四个方面都能照顾到。
课堂练习
请试着用不同语音语调向同学说同一句话,“李先生,您好”,使你的对方能感到你很尊敬我、你对我冷淡、你不高兴或者你鄙视我,之后分享感受。
● 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的配合,能令对方感到你接受他,而且有和谐的感觉。身体语言的配合在取得事情意义的一致上最为有用。
身体语言大致上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站姿、手势、头的位置和动作、面部表情。
当然,一些太露形迹的手势,例如抓鼻子,是无需配合的。
课堂练习
和你的朋友先随便找一个双方意见一致的话题谈谈。待讨论已经入题和畅顺时,试着使自己与对方的身体语言一样。再谈多两句,然后停下来,问问对方的感觉?然后重复刚才谈过的话,这次把身体语言改变为与对方的刚好相反或者不同,再问问对方心里的感觉是怎样。他愿意和你用哪种方式交流?
(4)沟通中的语言技巧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去说,或者同一个人用不同的词语、顺序表达出来,效果会有很大差别。要达成好的沟通效果,也要讲究语言的技巧。
第一,要学会复述,就是重复对方刚说过的话里重要的文字,加上开场白。例如:“你是说”、“你刚才说”、“看看我是否听得清楚,你是说”。“复述”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很平凡,而事实上是很有效果的技巧,它可以使对方觉得你在乎他说的话,同时它还可以含蓄修正对方说话中的困境,比如对方说:“我不懂游泳。”你复述说:“你是说至今尚未懂游泳?”至今两字使对方潜意识打开“未来大有可为”的可能性,松动对方的信念。
第二,要学会感性回应,就是把对方的话加上自己的感受再说出,例如,对方说:“吃早餐对身体很重要。”你回应说:“我要吃饱了肚子才开工的,身体暖暖的,做事才起劲嘛!”感性回应是把自己的感受提出来与对方分享,如对方接受,他也会与你分享他的感受。感受分享是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表示。
第三,学会假借,就是把想对他说的话转化为另一个人的故事,可以用“有个朋友”、“听说有一个人”、“去年我在美国遇到”等假借另一个人的故事把内心的话说出来,会使对方完全感受不到有威胁性或压力,对方因此而更容易接受。
第四,要学会先跟后带,就是先附和对方的观点,然后才带领他去你想去的方向。附和对方说话的技巧既可以取同——把焦点放在对方话语中你与他一致的部分,又可以取异——把焦点放在对方语言中与你不同的部分,还可以先接受对方全部的话语,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
第五,要学会隐喻,就是借用完全不同的背景和角色去含蓄地暗示一些你想表达的意思。比如,有人说:“我太软弱了,所以觉得事事不如意。”你可以回答:“你令我想到流水。流水很软弱,什么东西都能阻断流水,但流水总能无孔不入,最终到达它应到的地方。”催眠治疗大师埃里克森运用隐喻的技巧出神入化,他经常以说故事的方式去达到其他心理医师达不到的治疗效果。适当和巧妙地运用隐喻,会使对方在意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潜意识得到重要的启示,整个谈话也将由此显得妙趣横生、回味悠长。
⑤ 不受欢迎的交谈方式
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是抢接对方的话头;口若悬河,只顾自己讲,不顾对方反应;对别人的不关注、不注意倾听,表现出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目光过于新奇,老是打量对方,让人感到不自在;故作内行,不懂装懂;不考虑交谈对象,用词偏难或偏俗,声调异常、手舞足蹈,使人听不明白或听起来不愉快;不考虑交谈时限、氛围,短话长说或长话短说;不同对方商量,单方面结束交谈,使人感到没礼貌或不愉快等。
阅读材料5-2
别被自己伤害
曾奇峰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听到人们谈到伤害和被伤害。
来求询的人中更多的会谈到被伤害。
一个人是怎么受到伤害的呢?
伤害有两种,肉体的、心灵的。
肉体的伤害有外科大夫管,作为心理医生的我暂且不谈。
心灵的伤害,我认为是这样发生的——
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
比如我希望一个人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
但是,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
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的希望。
但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我怎么能保证别人总对我好呢?
而一个我不在乎的人,我对于他对我的态度没有任何希望,他无论怎么对我,都不会跟我的希望发生冲突,所以我绝不会受到他的伤害。
是否可以说,我们如果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在某些方面伤害过别人。
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可能总是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古人说:宠辱不惊。
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
所以,别被自己的希望伤害。
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那你就永远不会受到来自人际间的伤害了。
推荐书目:
[1]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2] 聂振伟.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武志红.心灵的七种兵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 李中莹,李中莹.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注释】
(1) 黄仁发,汤建南编著.人际关系心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 贺淑曼等.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
(3) 人际关系学12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