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往的法则分析,人际交往中偏见性的心理效应

人际交往的法则分析,人际交往中偏见性的心理效应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材料5-1人际交往中偏见性的心理效应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或某些特征而泛化到其他各个方面,利用少量信息来得出一般的结论。有些诈骗分子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在人际交往时,通过精心包装,来给人留下富有印象,从而进行非法集资或骗钱。

人际交往的法则分析,人际交往中偏见性的心理效应

二、人际交往的法则

1.交互对应法则

福阿夫妇(1975)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这种倾向使人要求自我同他人的关系保持适当性、合理性,并据此使自己的行为及与他人的关系得到解释。因此,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出友好、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也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接纳别人,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显得不合理。比如,士兵与军官在路上相逢,士兵向军官问好时,军官就感到“应该”对士兵报以相应的友好表示。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他对士兵也作出相应的微笑或问好作为回报。另一方面,士兵对军官作出友好举动,也会产生一种要求军官作出相应回答的期望。如果军官的反应是冷漠的,就会偏离士兵的期望,他就会认为军官不通情理,不值得对他抱以友好,从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甚至产生排斥情绪。可见,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同自己发生交往的人,应首先接纳、喜爱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上的主动地位。否则,不理不睬,在交往时就会出现障碍,甚至为对方所拒绝。我国古人所讲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敏人者,人恒散之”是有着心理学基础的。

2.功利法则

心理学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要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关系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如果得大于失,交往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体就会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这种关系;如果失大于得,人们就倾向于回避、疏远和终止这种关系。因此,人际关系是感情与功利的结合,应从各个不同层次上保持与周围的人的关系,不能只用理想主义的纯情感定向的方式去交往。

3.自我价值保护法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每个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的自我支持倾向。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因此,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会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因此,人际交往中当你对别人做出否定的评价时,对方的自我价值面临威胁,他将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辩护倾向和自我价值保护意识。同样,你也不会愿意和不喜欢、不欣赏你的人深交。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等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安排互不相识的被试分别参加一系列合作性活动,每次交往后,有意安排一名假被试(研究者的助手),对研究者评价其他被试,或夸奖、或抱怨,并让各级被评价者听到。最后,让被评价者自己选择下一阶段实验的合作者时,受到表扬的被试,都倾向于选择原来的伙伴,也就是研究者的助手,而受到抱怨的被试,则倾向于拒绝原来的伙伴。所以,人际关系中的喜欢厌恶都是相互的,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厌恶我们的人,我们同样不会对他产生好感,这就是“喜欢”的循环。我们最喜欢的是对自己喜欢程度不断增加的人,最讨厌的是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不断减少的人。

4.情境控制法则(安全法则)

人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如果在一个自己主观感觉到无法控制、不安全的情境中,个体会产生焦虑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比如,大一新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周围环境和人都缺乏了解,因而会在一段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直到他们真正对环境熟悉了,才能够真正放松和适应。再如“非典”期间,由于人们对“非典”的认识还不明确,因而会感到恐慌、不安,主要原因就是对周围环境控制能力的减弱。

因此,要想别人从心灵深处接纳我们,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的时候能够真正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获得被尊重感、安全感、稳定感以及表达自己的自由。如果我们增加了他人对情境自我控制的困难,或者双方对情境控制不对等,那么就会影响人际沟通的深度和效度。

阅读材料5-1

人际交往中偏见性的心理效应

1.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或某些特征而泛化到其他各个方面,利用少量信息来得出一般的结论。所谓“一好百好”、“一白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晕轮效应的表现。比如,我们认为某个人热情开朗时,我们也会倾向于赋予他其他各种优良品质,如聪明刻苦等。很多父母总是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同学交往,就是觉得学习不好的孩子其他品质也不好。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判断方式,容易出现认知上的偏差。(www.xing528.com)

2.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就是人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留着胡须且体毛多的男性,要比胡须和体毛少的男性更具阳刚气概等。

3.定势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为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因为富裕人士通常住在宽敞的豪宅,开着名贵的轿车,从而我们就会错误地认为,拥有名贵汽车和昂贵服饰的人都是富有的。有些诈骗分子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在人际交往时,通过精心包装,来给人留下富有印象,从而进行非法集资或骗钱。

再比如,我们与老年人的交往中,青年人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老年人则会认为黄毛小子“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奸巨猾,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是深刻而牢固的,对以后的人际知觉过程会产生指导性的作用。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会占据主体地位,掩盖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彼此生疏。“首因效应”的影响比较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彼此已经相当熟悉,“近因效应”就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这两个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但很有价值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印象和最近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比如,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用近因效应修饰自身的形象。双方感情不和,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

5.投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典型的投射效应。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也归纳为嫉妒;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

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多子”这样美好的愿望,也不是人人喜欢,可以随意“投射”给任何人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比如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