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际交往的动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体为什么需要人际交往,主要源于以下原因:其一,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本能;其二,人类具有合群的需要;其三,人类具有自我肯定的需要。
1.本能需要
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它们必须依靠集体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遗传给后代。
来自人类个体的研究结果亦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为其提供温暖、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在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中,孩子形成和发展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这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诸多社会关系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有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而且,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会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总之,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只有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2.合群需要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选择与他人共同等待的比率是62.5%。而处于低恐惧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只有33%的人做出与他人一起的选择。(www.xing528.com)
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是如此?比如,当你得知自己的观点被他人反对时,你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伴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你知道你还有同盟军,你的恐惧感就会减轻,安全感增加。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的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3.自我肯定需要
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02)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人被父母钟爱、被老师重视、被朋友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
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与人正常交往的机会,那么,尽管他可能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但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却会受到抑制。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树立相应的、可行的奋斗目标。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总是会选择一些自己愿意在心理上接受的群体与其进行比较,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与之对照,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比如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已达到160厘米时,还会想知道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比较高些,还是比较矮些?当老师告诉我们某门课的考试成绩后,我们还会迫切想知道班里其他同学在这门课上的成绩,从而确定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成绩是较好,还是较差?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物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这些人物往往会成为我们行动的楷模。
当然,就像镜子也会反光、不平整,歪曲我们的形象一样,他人的评价有时也会有失偏颇。正确的做法是既要在和别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同时又要看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增强自信,使自己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