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生情绪困扰的成因分析
引起负面情绪的原因涉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但概括起来包括:生理因素、遗传因素、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
1.生理因素
当躯体产生病变时,常会影响情绪。比如中枢神经感染、缺氧、外伤(尤其是外伤致残)、中毒(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血管性疾病、肿瘤(尤其是等待病例结果及肿瘤性质确认后)、营养代谢出现障碍以及内脏疾病等都容易引发情绪障碍。
另外,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奏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有研究认为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呈现一种周期性的盛衰节律,它们的周期分别是23天、28天和33天,并有如下表现:当三者均处于高峰期时,人就处于身心最佳状态,精力充沛、生机勃勃,而且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当三者均处于低谷时期时,人的各种技能效率会降低,同时体力和智力的不佳也会加强已有的情绪低落状态。当三者处于临界状态时,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过渡期,集体协调性差,易出现差错,情绪也容易波动。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人的神经类型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长期影响而形成的。遗传决定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结构不同,尤其是树突表面存在的树突棘,能够扩大了信息传递面积。个体在早期受到丰富有益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其神经类型的形成。但总的看来,遗传因素的作用大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研究指出神经类型的遗传度高达90%。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
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
不可遏止型:这类型的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兴奋对抑制过程更强。这种人的外向性格较为明显,好斗、脾气暴躁、精神负担重。
活泼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较为平衡,虽然已兴奋,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临各种应激情境时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安静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很难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表现为平静、冷静,具有较强的忍耐力,能够宽容别人,有时也表现得有些压抑,但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弱型: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3.认知因素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与态度,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在面临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冲突等问题时,由于认识偏差,往往容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和负面情绪。片面的认知方式是错误的观念,是个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学生应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做出正确认知评价,增进积极性并由此产生的积极行为,尽量减少消极情绪与消极行为。(www.xing528.com)
4.环境因素
环境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能影响情绪的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社会因素:由于我国社会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由高校大量扩招而带来的社会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概率。
学校因素:目前高等教育还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因此缺乏对人全面潜能的重视和开发。同时,如今的校园文化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交锋激烈,因此在这一环境中,大学生的情绪面临更多的挑战。
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成员关系及其变更都会冲击大学生脆弱的情绪。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承受着巨大的来自生活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自卑和退缩行为,并较多地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阅读材料3-3
抑郁与焦虑的关系
焦虑和抑郁是两种独立的情绪和障碍,但在实际中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在美国,95%以上的抑郁症病人至少存在一种焦虑症状,20%~65%的焦虑症病人也存在着抑郁。(10)另外焦虑和抑郁有很多的重叠症状(杨权,2003),(11)现将其罗列如表3-4所示。
在抑郁与焦虑出现的先后上,有很多基础研究得到的数据支持焦虑症状先于抑郁症状。行为学研究显示,灵长类幼儿与母亲分离后,首先表现的是抗议,而抗议是焦虑的原型;然后才表现失望,而失望则是抑郁的原型。在面临应激源时,在初期还不能肯定失去帮助时而感到焦虑,只有无望变得明显时才出现抑郁(12)。
表3-4 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其重叠症状
关于抑郁、焦虑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早在1934年Lewis就提出了两组症状间的连续性。认为焦虑症状从整体或部分上是抑郁的一部分(13)。国内袁永贵等人(2002)的研究发现,所有抑郁症病人均存在焦虑症状,所有焦虑症病人也存在抑郁症状,并且两组的焦虑症状有严重度无显著性差异(14)。此外还有研究报告表明,几乎所有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15)。对于两种症状关系的成因,Mendels等人(1972)的通过研究解释道:首先,两者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其次,两者是对刺激因素的同一反应,而特征性症状是人格的病理塑形作用的结果;最后,原有疾病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迁延,其中的任一种都可以出现另一种的继发症状,换言之,慢性焦虑症病人可有继发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病人可有继发性焦虑症(16)。
虽然以上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属于临床心理学范畴的,但却说明了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的密切关系。所以在我们产生的实际情绪困扰中,可能会同时面临抑郁和焦虑的来袭,因此,要学会处理这两种消极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