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生的反思(8)
人生是值得反思的。虽然,每个人的生命在起点和终点上没有根本的差别,但是每一个人的轨迹、境遇、形态以及各自对生命的品位、体验却是永不相同的。无论有多么的不情愿,一旦生命赋予了每一个活着的人,人们总是从本能上力图将生命维持到终点。而且总是力求改变这样的生命状态,不断的探索、自省与反思。由于人们总是在自己生命历程中直接或间接感受、品位和体验人生,因此,对人生的反思便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认识和观念。
1.禁欲主义
这是一种最古朴的对人生的哲学反思,它也是最早在人类生存中缘起和存在着的人生观。禁欲主义要求人们抑制物质欲望,放弃尘世享乐,以追求超自然的、非现实的所谓纯精神世界的自我完善为目的。禁欲主义人生观通常是与享乐主义相对立的。
禁欲主义根源于人类的原始社会,根源于因该社会中物质的匮乏所造成的人类力求自我生存的手段。这种生存手段是通过高度的肉体与精神上的吃苦耐劳、忍饥抗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由于原始社会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十分低下,人类不得不听从自然的安排。
最早将“禁欲”升华为一种人生观念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的犬儒学派和古印度吠陀时期的佛教学说。
随着人类跨入阶级社会以来,面对贫富悬殊过大,利益分配极度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日益严重和个人私欲极度膨胀的状况,对人生进行禁欲主义的反思,首先是作为一种反对世俗的享乐主义极端思潮出现的。仅就这一点说,禁欲主义人生观在极力主张反对腐化堕落、穷凶极欲、贪得无厌、骄奢淫逸及净化社会风气方面,还是有一定人生指导意义的。但其整个思想体系却是十分消极的,它试图用一种固守“自然”状态的被动生活方式来指导和规定人的生活,缺乏积极的进取性,并从根本上将人的意志导向极端的虚无主义状态。
2.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生看成是满足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的过程,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人的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是与禁欲主义相对立的。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风行的杨朱学派认为:满足耳、目、口、鼻、体、意的欲求,得以实现肉体的快乐,是人的本性。人生在世,寿命有限,须当趁机赶快尽情享乐。
在欧洲,享乐主义人生观延续长久,影响广泛。古希腊时期的居勒尼学派认为:寻求快乐和愉快的感觉,乃是人的天职。资产阶级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一反中世纪的宗教禁欲主义,从人本主义出发,肯定人的现实生活,歌颂世俗享乐,力求从哲学上论证享乐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他们认为:人是有生有死的生物,不应该去追求什么死后的幸福。人生短暂,凡人要追求凡人的幸福。肉体死了,灵魂也就消灭了。18、19世纪的旧唯物主义者,如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等,都是享乐主义的鼓吹者。
享乐主义人生观在历史上相对于禁欲主义来说,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人类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仍然处于有限的社会历史阶段,妄言“享乐”就有可能失去人生的真实意义。
3.悲观厌世主义
人生从来多灾多难,没有一帆风顺。如果对此加以夸大的反思,就会使人处处感到生存危机,感到人生恐惧,感到社会可畏,他人可惧,就会使人陷入绝望悲伤的心理状态之中。并由此而发展成悲观、厌世主义的人生观。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虚无主义便是悲观、厌世主义人生观的代表。“无为”、“守静”、“不争”是道家的处世格言,人生态度。
晚于老子的庄子从超然的,更加虚幻缥缈的角度发展了老子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出世思想:“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乐寿,不哀天,不荣通,不丑穷。”在出世、避世中寻找人的精神自由的道路,将人虚化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消极地去顺应自然顺应社会。
在西方,对人生进行悲观厌世反思最具典型性的,首推19世纪中期德国的叔本华。他认为:当人们在痛苦与折磨之后,所感到的除了痛苦便是无聊。人生就如一架摆动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上了弦就来回摆,不知为什么,也不存在为什么,一切都只是听命于意志的偶然表现。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人的感受是无聊;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的感受是痛苦。因此,最能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禁欲与死亡。
4.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20世纪产生于美国的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
实用主义认为,人生就是追逐利益的生命进程,“真理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人生的目的只服从于个人主观的意志和欲望,生活的意义只在于按照这种欲望行动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的多少,任何人的利益目的都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客观的真理存在,“真理全是由人产生到世界上来的”。
5.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世界的存在首先在于人的存在,并依赖于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主要在于人的主观自为性。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有很大影响的哲学思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正式出笼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又在法国流行,并迅速扩散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各国。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海德格尔(1889-1976),以及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其中萨特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者。(www.xing528.com)
萨特说,存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自在的存在”,指的是外部世界;一类叫“自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意识。自在的存在是一片混沌,是一个巨大的虚无,它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是偶然的、荒诞的,使人一想到就会呕吐。因此,只有自为的世界,即人的意识才是真实的。人最初只是作为单纯的主观性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其余一切都是后来由这种主观性自行创造的。也就是说,人无论怎样发生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历程,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以及各种社会特征,都是由人按自己的意志、愿望造就出来的。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个人的存在,再由个人的存在引申出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以及整个世界的存在。
因此萨特说:世界本质上就是“为我的世界”,人真实存在的实质就是人具有绝对的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所以,个人的自由必然要排斥他人的自由,甚至他人的存在。一个人只有无视一切他人时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他人就是地狱”。
存在主义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目的,一旦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时,这种人就是被对象化了的、失去个性的、被异化了的人。由于这种社会存在扼杀了个人的真正存在,因此,人们未来回复到自己真正的存在,根本的道路就是摆脱他人和社会的束缚。
但是,存在主义者们也十分清楚,人本性上是社会化动物,一个人的活动是无法超越社会的,是永远要受到他人制约的。因而,有些存在主义者便把人的绝对自由的获取推想极端——选择死亡。海德格尔说:一个要成为“强者”的人,就要正视“死”,果断地心甘情愿地去选择死亡,这是人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雅斯贝尔也感叹:“从事哲学既是学习死亡。”这就使存在主义对人生的反思陷入悲观主义的情绪之中。
非理性主义是相对于理性主义而言的,它排斥、否定人的理性,而无限夸大人的直觉、意志(欲望)、本能、灵感等意识活动,并将其看成是人的本性或本质特征,用以指导人生和主宰世界的思想体系。
非理性主义是现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当竞争将一切人与事物都挤压得紧紧张张、匆匆忙忙、恍恍惚惚时,当现代科技将人的生活节奏加速到大幅度跨越时空的超速时代时,人们忙着的,就是生存;体验的就是竞争;感觉的就是欲望;表现的就是本能。
对人生进行非理性主义反思,最具代表性的是权力意志主义,是19世纪末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1844-1900)开创的。他企图推翻传统理性的制约,树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念和新的人生目标。
尼采认为,社会不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进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权力意志的产物。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原,是决定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们的全部认识。它既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的大厦。整个世界除了权力意志到权力意志外,再没有别的事物和现象,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
于是,在人生的实践领域里,尼采提出“超人”思想。他认为,“超人”就是那些获得超级权力的人、高贵的人。“超人”作为一种个体生命,它充分体现着权力意志,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一个赤裸裸地充满利己主义的生命体。这种生命体与利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是按照利己主义的原则来活动的。其生命的原则就是暴力,就是掠夺、征服、践踏异己者,把弱者和异己者当成自己生长、获得地盘及优越性地位等的工具。
尼采反理性主义,夸大了人的生命本能的那种趋强性,把人们时时处处所感觉到的那个求生欲望扩展为一种后天才生成起来的“权力”意志,应该说是找错了感觉,由此而导致尼采人生哲学思想的极端性和反人性。英国当代著名思想家罗素(1872-1969)为此批评说:“我厌恶尼采,是因为他喜欢冥想痛苦,因为他把自负升格成为一种义务,因为他最钦佩的人是一些征服者,这些人的光荣就在于有叫人死掉的聪明。但是我认为反对他的哲学的根本理由,也和反对任何不愉快但内在一贯的伦理观的根本理由一样,不在于诉诸事实,而在于诉诸感情。尼采轻视普遍的爱,而我觉得普遍的爱是关于这个世界我所期冀的一切事物的原动力。”
随尼采之后,20世纪初开始流传的弗洛伊德主义是另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的对人生的反思思潮。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所谓无意识,是指个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有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局部的、孤立的动作,并存在着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些东西。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和特有的精神机制。弗洛伊德将其称为人类社会的伦理、法律、宗教所不允许的原始、野蛮的动物性的本能,这种本能主要是指性欲,又叫“里比多”(Libido)。“里比多”就是本能的能量和驱动力。他说:“我想最好先请你们注意里比多这个名词,里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这里是指性本能。”
弗洛伊德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泛性欲主义,他们把人生看成是性及性欲的生成、成熟到升华的过程。他们不仅把人的一切动机、行为都看成是性欲冲动所造成的,而且把婴儿的吸吮动作、父女和母子之间的自然情感,把梦境、病态、舌误、笔误、异己艺术家们的创造欲望也看成是性欲的表现,甚至于道德规范、宗教戒条等都是针对性欲问题而制定的。这样,性欲就不单纯是个人欲望的问题,而变成整个人类社会的问题了。弗洛伊德说,正是这些性冲动对人类精神的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其价值不可能被估计过高的贡献。
弗洛伊德主义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类理性的否定。这一特征的根本,就在于认为人的意识和精神生活都是受本能和潜意识控制的,也就是说受着性欲的控制。在弗洛伊德眼里,人皆是性欲动物,性是一种本能,是非意识、非精神、非理性的。它只是由一种自动的内驱力支使。这种性本能是自私的,它支配人总是在其生命历程中千方百计地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同时,使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为了自己的欲望满足,不惜侵占、羞辱、折磨他人。人的这种本能使人性带有恶的性质。因此在人的生命展开的过程中,“人与人是狼的关系”这个论断,是无法反驳的。由于弗洛伊德实质上坚持用人的性欲本能作为反思人生的基点,便使其学说归流于一种非理性主义。
7.乐观主义
乐观主义是一种对人生做出积极评价,对人生充满美好祝福,不哀伤、不悲叹,并饱含激情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对生命抱着认真而热情的态度,它放大了生命的光点,无论生命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总是能超然于生命自然发展状态的束缚,理念高于感觉、希望重于现实、精神强于物质。乐观主义具有强烈而浓郁的理性主义色彩。
乐观主义对人生的关注,重在人的生命活动的价值,即社会性意义上。
乐观主义总是能在人生境遇不良的、低沉的、恶劣的状态时,给人以生活的鼓励与信心,使人在消极中看到欢乐。
乐观主义者在展开自己生命进程时,往往能直面人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李大钊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乐观主义在今天这个时代一直是被推崇为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并集中体现出生命的崇高精神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