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团体心理概述,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表现特征

民族团体心理概述,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表现特征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生活团体对民族成员的心理行为有着强烈地影响力与约束力。同时,一个民族表现于稳定特性的心理特点也才是这个共同体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体心理的相对稳定性特点由其所处共同地域,共同气候,共同的生活条件及共同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由此可见,民族共同体的心理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体现。

民族团体心理概述,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表现特征

第一节 民族团体心理概述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差异之大难以言说。人们讲着几百种不同的语言,信仰着不同的宗教,有着无数种不同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更有着数不胜数的奇风异俗。目前,全世界共有2000多个民族,交错分布在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的特点是国家少,民族多;单一民族国家少,多民族国家多,而且跨境民族多。然而与这种差别相辅相成的人类也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如同属一个种族,就有着相似的生理机能和躯体结构;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发挥着同样的功能;尽管交往方式不同,但都有社会交往活动,都需要娱乐与游戏;而且都有各自的社会问题。下面简单分析一下我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心理上的一些共同特点,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对如何做好少数民族消费者的接待与商品营销进行探讨。

一、民族共同体心理

民族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标志,也是一群人具有同一血缘关系的象征。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将某民族看作活动的主体。总将民族与其成员一体化,将对民族团体的看法移情于每一所属的成员身上,即将民族成员与所从属的民族融为一体。

任何一个个体都归属于一定的团体。作为民族成员而言,他们都归属于一定的民族团体,他们的行为会受到来自团体一致的压力。民族成员在出生后的成长过程,尤其是社会化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自己所处生活场所、生活环境的影响,必然受到来自所属生活共同体的影响。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团体影响和制约的结果,同时,每一个体也帮助形成和改造所属团体。

在心理学上,所谓共同体原是指具有以下心理特征的一群人的聚合:各个成员相互依附,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各个成员在行为上有交互作用,彼此互相影响;各个成员在道德结构上以共同信仰的内心情感体验,作为彼此联系的纽带,他们有同属于“这一群”的感受,也即有强烈的归属感。同时,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生活团体对民族成员的心理行为有着强烈地影响力与约束力。一般情况下,成员会按照团体的规约行事。如现在有些生活在大城市穆斯林,由于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在饮食上不能做到完全按教规行事,但是,只要有其他穆斯林在场,再困难他们也会克服,严格按教规行事,这就是民族团体的影响与约束力。

总之,同一民族的人属于一个大的团体,同一民族的人总是尽量维护本民族的自尊、独立与利益,最终形成一定的民族意识、民族凝聚力,其目标是为了一群人的幸福与生存。

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特征表现:

1.民族共同体心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民族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就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一个民族表现于稳定特性的心理特点也才是这个共同体的心理特点。

民族共同体心理的相对稳定性特点由其所处共同地域,共同气候,共同的生活条件及共同的社会条件所决定。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的原有的心理特点必须经过一段相当长的适应阶段才可发生变化。如浙江景宁畲族在漫长的迁徙和杂居生活中,养成亲爱同族、互助合群、俭朴勤劳、忍耐刻苦、谦让和平的风尚。畲民非常好客,亲切有礼貌。景宁畲民更以助人为乐,特别是以力助人。不待人请,不索报酬。畲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显示着本民族的素质特点;它使畲族的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也是不断增强民族内部感情和团结的基础。

2.民族共同体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民族共同体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即民族共同体心理一经形成就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相对独立存在。

从许多民族发展史可见,民族共同体心理的相对独立性是不会轻易被改变或同化,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民族成员常常有着同一的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例如,车声、铃声在一般情况下,引不起我们的情感的体验,但当我们在需要冷静地思考以解除烦闷时,这些声音就会使我们觉得很讨厌;当你急切地盼望下课时,电铃的响声就会使你特别感到欣快;当你在车站伫立久候来车时,公共汽车驶来的声音,使人非常高兴。这说明客体是否能引起人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因同一民族的成员,总是长期生活于同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不仅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而且有着相似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受着同样的社会法律政治的各种强化,以及来自同一社会文化各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逐渐形成同一的需求与动机行为。因而,民族成员常常有着同一的情绪情感。

4.民族共同体心理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体现出来

民族共同体表现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特征或心理基础,我们从民族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均可以看到。

旧时,蒙古族牧民多为逐水草而居,蒙古包搭建在不固定的地方,蒙古包的大小由“哈那”(圆形支架)的多少而定,一般使用6个“哈那”的蒙古包较普遍,也有个别5个“哈那”或8个“哈那”的,蒙古包主要以“哈那”“陶脑”(包顶)“乌尼”(与顶部连接的支杆)、门、包毡、毛鬃绳等组成。每个牧户配有4~6辆以牛为役畜的勒勒车,供生产或搬迁使用。现在个别地区还在使用居住。包头地区的蒙古包内还配有柱子。一般牧民蒙古包有条件者可制两根柱子,但不能制四根柱子,只有贵族阶层的蒙古包才有四根柱子。蒙古包冬季搭放在山弯或洼地,夏季一般设在高坡通风处。包门向南或东南。牧户的燃料一般为干牛粪、羊粪或羊粪砖,有天然林的地区,人们也有拾干柴作燃料的。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我国的大兴安岭中,这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无常,气候寒冷、人迹罕至,1964年以前,大兴安岭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鄂伦春族人的生产方式只能是渔猎和采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人一直保持着集体出猎、平均分配的原始公社制式的社会形态。简单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停留于低水平阶段。

由此可见,民族共同体的心理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体现。

二、民族共同体中的从众心理和行为

从众心理是容易发生在一个团体或一个共同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尤其是在有着共同信仰、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语言或共同生活方式的群体中。从众心理具有一定的民族功能,在民族团体中,有许多情况是在成员对某事物或行为不认识其正确与否,或无所谓正确与否的情景下产生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就从众心理的社会心理学意义分析,对民族共同体而言从众心理与行为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某些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从众心理可以增强民族意识,一个民族共同体中积极的从众心理对于增强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从众心理可以增强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从众心理与行为可以使民族团体保持一致性。维持平静、正常的社会生活,也可以使好的习俗、行为、观念得以发展,然而遵从也能使陋习顽固地延续。总而言之,从众是一个民族社会化得以实现的重要的心理依据和条件。(www.xing528.com)

1.团体一致的压力

无论什么民族都非常重视民族的标志,如语言、风俗、行为方式、服饰等的一致性,并要求其成员表现出遵从,否则,就会受到团体舆论的谴责,或被视为民族的反叛者,而不予承认与接纳。

如居住在我国广西南丹县境内的白裤瑶族,按照当地瑶族的习惯,人人都必须穿本民族的服饰。参军的青年人只有在离开村子时,在村头上才能换上军装,复员回家时,也必须在村头上换上瑶族服饰才让其进村。当然,现在随着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这种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

其实,个别人如复员军人或大学生,虽然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先进地区的信息及观念,但由于人数太少,势单力孤,不仅无法影响或改变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与观念,相反有时迫于民族团体的压力,还会重新被古老的传统所同化。

民族团体的一致性,往往由所处地理环境或某一种长期的社会制度而造成。

2.对偏离民族团体的恐惧

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几乎在任何团体中都有强大的要求一致性的压力,不遵从的人则有很大的危险性。在民族团体中最普遍的方法,是用团体的舆论,使偏离者受到孤立和失去帮助,由此产生恐惧心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无形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以制约自己的成员表现出遵从行为。如四川凉山彝族,过去黑彝过年、过节或遇到打冤家时要进行摊派,曲诺、安家都须如数如时交纳,否则就会被没收其财产,或将其降为更低一级的奴隶。对一般人而言,总是希望自己在群体中受到欢迎、尊重和优待,而不希望成为群体的“叛逆”,成为群体厌恶、孤立的对象。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个体总是趋于服从民族团体。

三、民族共同体的需要和动机

生活于不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因其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认知、思维、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致使需要与动机性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集团成员,在上述诸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集团成员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1.生活环境决定着生活方式的需要和动机

不同的民族团体由于所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限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甚或社会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与其同步发展的心理活动水平,满足生理心理需求的动机欲求与动机性行为,无疑也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草原骄子”的蒙古族,过着“随草迁移”的游牧生活,精骑善射。“随草迁移”,形成了以骑射为特点的赛马、赛骆驼等传统体育项目。而居住青藏高原藏族爬山、骑马、射箭使用牦牛是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高原登山、赛马、射箭、赛牦牛的传统及传统运动,显示了彪悍、勇猛、粗放、刚毅的特征。在草原和森林中居住的鄂温克族、鄂伦春人的豪爽、粗犷、刚毅的性格特征,也是通过他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如骑马技术、洒脱的舞蹈、悠长悦耳的音乐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等得以表现。南方少数民族感情的细腻、含蓄常常是通过对歌或使用乐器,如吹箫等表现出来。

2.社会发展推动着需要层次与满足需要方式的变化

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与发展,使人们的需要从原始人的生理性需要占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社会性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性需求的成分也逐渐增多,及至使人类的生理性需求也带有了社会性需求的色彩,而且其色彩越来越浓厚,甚或达到完全将生理性需求淹没在社会色彩的海洋中。

正如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过去他们住的是仙人柱,俗称“撮罗子”,这是一种圆锥形的架棚子,是鄂伦春人的森林住所。上面盖上桦树皮或狍皮之类,顶端留一窟窿,用来采光。每逢下雨或下雪时,才用一块皮张,暂时盖一下窟窿。每一“仙人柱”可住五六人,室内不设炕,就地而卧。三面住人,一面是门,中间生着一堆火取暖。“仙人柱”四面透风,冬季寒风袭来,冷气逼人。家具也很简单,只有桦皮制的盆、碗、桶、箱、木制的摇篮、刀鞘和皮制的口袋、背包等。1953年党和政府将其全部迁出森林与其他民族杂居,逐渐让他们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及其他新的生产劳动方式及生活方式,并送他们的子女上学学习文化知识。经过了30多年的学习,现在,鄂伦春族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会打猎或愿意去森林中打猎,更不再希望住过去的“撮罗子”房屋,穿过去的兽皮衣。他们实现了定居,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新房代替了简陋而原始的仙人柱。年轻人不仅有了数字概念,学会了计算,有一部分年轻人还成为大、中专毕业生,有了较明显的发家致富观念。个别年轻人的家庭中还购置了摩托车电视机录音机等。但是今天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然向往着深山打猎的生活。虽然在一般人看来,在深山里追踪猎物,无疑是既艰苦又危险的事,在他们却认为,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他们生活中的第一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他们打猎已经不是为了满足对食物的需求,而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了。

希腊哲学家提奥奇尼斯认为,“人要会用手掬水喝,则没有杯子也无患口渴,然而杯子一旦成为文化期待的项目,人就必须拥有杯子了。”由此可见,人类满足需求的动机及动机性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

3.民族团体的自尊需要和动机

自尊意味着被他人尊重和自我尊重的情感。一个民族在他民族成员心目中形象的好坏,在世界社会事务中的威望、地位,民族成员在与他民族成员交往时,所受到的接纳、关心、承认和赏识及其程度,以及民族成员自身的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等都是民族自尊的表现。不同民族的成员,最不能容忍的是外族人的侵犯及对其民族自尊心的侮辱与伤害。

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个体只有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自尊,才能获得“安全”。而个体的自尊又与民族的自尊有着重要的关系。民族自尊意味着民族团体在其他民族成员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任何民族的成员都非常希望本民族团体能被他人承认与尊重。因为生活的实践使他们认识到,个体是民族团体的一员。个体与团体息息相关。民族的兴亡与发展也必然影响到民族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幸福与发展。当整个民族受到伤害时,必然会殃及民族个体,为此个体必然同时产生一种受伤害的情感体验。当民族团体获得荣誉或自尊时,个体则会产生自豪与幸福的情感体验。在少数民族团体心理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是民族自尊的情感体验。少数民族成员最不喜欢被认为和某某民族一样。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样”即意味着已经不存在。为了证明自己民族的勃勃生命力,每个民族总以自己不同于他民族的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服饰、语言、文字、节日礼俗、交往方式、生活习俗等而引为自豪,获得自尊,并将其作为民族生存的象征。

另外,民族的自尊需要动机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的内源性元素。自尊的需要就使得民族成员有自觉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意识,有为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不懈努力的责任感,有强烈地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这种需要就使民族成员产生为本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强烈的动机。如,当我国的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五星红旗洛杉矶运动场上冉冉升起时,全世界的华人都难以抑制激动、自豪的情绪。因为体育比赛,并非仅是谁胜谁负的游戏活动,它所蕴涵的是强烈的民族自尊。为了这自尊,各个民族的成员都强烈希望自己的民族或国家能在各个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无疑是人们民族自尊需要动机的体现。

4.民族团体的归属需要和动机

群集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群体为个体提供了保护及生存的一切必需品如食物等,特别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生活阶段,集体狩猎不仅可以得到食物,还可免遭野兽的伤害。而其他如繁衍后代,更要得到集体的保护和提供的食物。显然,群体中的成员能活得长久、安全,群体为生存提供着最大的可能性。人类大量的生活实践使人们具有一种心理欲求:人不能无群,人要有坚强的群体做后盾,才可能有最大的安全,也才能获得自尊。

总之,归属是指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同类,同属一族,从而产生彼此密不可分的整体性的感觉。由于个体对自己民族归属,使个体与这个民族团体融为一体,休戚与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