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用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心理物理学最核心的定律韦伯-费希纳定律就涉及这个问题。1834年韦伯对人们能够感觉出来的最小变化进行了测量,实验中,他让被试者判断所给的小棒是否和10毫米的标准小棒相同,结果发现人们的判断规律,不是与刺激强度直接关联,而是与刺激变化的增量密切相关。例如人们如何才能察觉出屋里的灯亮了一些?这依赖于之前的明亮程度。人们能在安静时听到针掉的声音,但是在嘈杂的环境中,都难以听到火车开过的声音。
经济学中关于水和钻石的经典论述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你一生中需要更多的水还是更多的钻石?毋庸置疑,水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可水每天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随着重复的次数过多,我们对它的价值渐渐熟视无睹,效用递减。而钻石却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得到,获得一枚小得可怜的钻石带给我们的惊喜要远远大于得到一杯水。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当你处在沙漠中,一杯水的边际效用开始重新引起我们的注意。(www.xing528.com)
不光如此,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这种递减。张三生产了10个苹果。李四生产了10个橘子。王五不生产任何产品,只当一个中间人。王五向张三借6个苹果,跟李四借6个橘子。都收来后,王五还给张三4个橘子,李四4个苹果,跟二人说声拜拜。他自吃2个苹果2个橘子。你可能认为张三李四不就成为以6换4的傻子?王五是不是不劳而获的奸商?可是商品不但有价值,而且有“效用”。张三辛苦了一年终于有苹果了。这第一个苹果多香啊!于是这第一个苹果的“效用”最大。一个苹果已下肚,这第二个就差多了(边际递减效应开始)。对张三来说,第五个苹果已经没什么吃头。不反胃就不错了(边际效用接近零)。于是张三心想,要有橘子吃该多好。他绝对愿意用6个苹果换4个橘子。他不但不觉得上当,而是觉得太赚了!因为就那第一个橘子的滋味(效用),已经远大于那后6个苹果的效用之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