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学生过去时间透视的特点

青少年学生过去时间透视的特点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少年学生接受了多年有组织、有目的、系统且时间周期性很强的教育,这种循环的、周期性的时间阶段在他们的意识中沉积下来,可能导致他们在对过去时间透视的长度作判断时表现出相当一致的趋势。过去时间透视的清晰度是个体思考过去事件的清晰程度,指向性是个体对过去的思考或倾向性。

青少年学生过去时间透视的特点

过去时间透视是指人们对过去的意识、态度和相对注意,具体体现为对过去时间长短的觉知,对过去时间考虑的次数和频率,对过去的思考及思考的清晰程度。

个体时间观念的发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在教育社会、家庭的影响下逐渐确立、巩固,并趋于稳定。高中阶段,是各种个性品质趋于成熟和稳定的时期,到了大学阶段(也称为成人后期),个体的个性品质已经定型和稳定。青少年学生(高中生大学生)接受了多年有组织、有目的、系统且时间周期性很强的教育,这种循环的、周期性(如学期、星期等)的时间阶段在他们的意识中沉积下来,可能导致他们在对过去时间透视的长度作判断时表现出相当一致的趋势。有研究(吕厚超等,2000)表明,一些重大事件(闪光灯事件)对个体的时间长度判断起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青少年学生比较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诸如香港、澳门回归,50周年国庆,1998年世界杯等,这些重大事件可能对他们进行长度判断时提供重要的参照,表现在长度上呈现一种相当一致的趋势。

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的持久一致的心理反应倾向,是后天获得的,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由社会生活事件引起。个体在高中以前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婴幼儿期懵懂无知,这一时期儿童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和保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儿童期(或称童年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发展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逐渐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的一定的态度和看法,但主观性仍占相当的比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做事或与人交往中仍表现出一些幼稚的行为。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一个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体具有一种半儿童半成人的心理。而到了青少年期(高中和大学阶段),个体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心理逐渐成熟,看待问题逐渐趋于客观、全面,他们都能够独立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准则来评价自己,能够进一步从自己的个性特点、态度和信念等方面来看待自我,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过去。这一时期的个体可以客观地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做法是由于自己所处阶段的心理水平决定的,因此对自己过去的人或物的态度是抱着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的,这就表现为青少年学生对过去的态度不存在年级差异。(www.xing528.com)

过去时间透视的清晰度是个体思考过去事件的清晰程度,指向性是个体对过去的思考或倾向性。在这两个因素上,过去时间透视表现出高一、高二和高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年级差异。总体上呈现出由高一、高二到高三至大四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一时不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这会使他们留恋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又加上高一、高二暂时没有升学压力,他们可以抽出较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过去,因此他们对过去的印象就比较清晰。高一和高二虽然在这两个因素上不存在差异,但从平均数上可以看出已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高二学生已经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用于思考过去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高二学生较高一学生清晰度稍低,对过去的指向性也略有下降,但没有显示出年级差异。高二升入高三之后,学习任务空前繁重,他们已无暇顾他,但是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与高三学生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竞争日益增大,求职对于本科生而言相当不容易,因此大学生活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轻松。这些思想可能早已经灌输到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头脑中,他们不敢怠慢;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身心越发成熟,开始关注婚恋就业人生中重大的问题,这使大学生更无暇顾及自己的过去,从而表现为从高三到大四清晰度和指向性有一个下降趋势,但不存在年级差异。

至于长度、密度和态度上的性别差异,可能源于男女生之间在心理、生理及社会角色上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